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周礼》2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便视为非礼、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由此引申出来的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时代或更早确立而为周公所法定下来的。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周公的制礼作乐,一方面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具体实践的总结。

(四)政治制度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方面,从隋朝开始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

 

(五)文化思想

从后世影响上来看,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到汉代以后转变为社会生活层面秩序塑造和维持的机制,但礼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并未发生改变,反而得到巩固和强化。同时,西周意识形态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格局。

 

(六)城市建设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著名的大都城在城市布局上都体现了《周礼》的礼制思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

中国封建社会盛期,最具有典范代表的都城——隋唐长安城,整个城市的布局严整、统一,充分体现出周代王城的布局特点。

明清北京城,在格局上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使皇城在都城的中心。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

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十、三礼关系

 

三礼包括《周礼》(原称《周官》)、《仪礼》(原称《士礼》)和《礼记》(专指《小戴礼记》)。虽说叫三礼,但三者关系并不大,进入经书的时间也不一致。《仪礼》进入经书最早,应在先秦;《周礼》几进几出经书之列,最早当在新莽之时;《礼记》进入经书之列当在唐朝。

先秦没有《礼记》这个名称,其收录作品来源庞杂,但多为七十子后学的作品,有关著作也不都是礼经的’”

《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

 

十一、原文及译文

《周礼》

 

《天官冢宰·叙官》

 

惟王建宫以捂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

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包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渔人,中士四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鳖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医,中士二人。

  疾医,中士八人。

  疡医,下士八人。

  兽医,下士四人。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

  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

  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信人、徒八十人。

  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寺人,王之正内五人。

  内竖倍寺人之数。

  九嫔、世妇、女御、女祝四人、奚八人、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

  典丝,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三人、奚八人。

  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

· 译文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冢宰,让他率领下属,而掌管天下的治理,辅佐王使天下人各本分。

  治官的属官有:大宰,由卿一人担任;小宰,由中大夫担任;宰夫,由下大夫四人担任;[还配有]上士八人,中六人,众下士三十二人,府六人,史十二人,胥七二人,徒一

  宫正,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宫伯,由中士二人担任,下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庖人,由中士四人担任,下士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内饔,由中士四人担任,下土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史四人,胥十人,徒一百人。

  外饔,由中士四人担任,下士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史四人,胥十人,徒一百人。

  亨人,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五十人。

  甸师,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兽人,由中士四人担任,下士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渔人,由中士二人担任,下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鳖人,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十六人。

  腊人,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医师,由上士二人担任,下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医,由中士二人担任。

  疾医,由中士八人担任。

  疡医,由下士八人担任。

  兽医,由下士四人担任。

  酒正,由中土四人担任,下土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由奄十人担任,[还配有]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浆人,由奄五人担任,[还配有]女浆十五人,奚一百五十人。

  凌人,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笾人,由奄一人担任,[还配有]女笾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由奄一人担任,[还配有]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由奄二人担任,[还配有]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盐人,由奄二人担任,[还配有]女盐二十人,奚四

  幕人,由奄一人担任,[还配有]女幕十人,奚二十人。

  宫人,由中士四人担任,下士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由下士一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八十人。

  大府,由下大夫二人担任,上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八人。

  内府,由中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由中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会,由中大夫二人担任,下大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上士八人,中土十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书,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职内,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职岁,由上士四人担任,中士八人为副手,[还配有]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职币,由上士二人担任,中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由中士二人担任,下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内宰,由下大夫二人担任,上士四人为副手,[还配有]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内小臣,由奄上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史二人,徒八人。

  阉人,王宫每门设四人,御苑中离宫也每门四人。

  寺人,在王的正内,共五人。

  内竖,人数比寺人多一倍。

  嫔九人。

  世妇。

  女御。

  女祝四人,(还配有]奚八人。

  女史八人,[j丕配有]癸十六公。

  典妇功,由中土二人担任,下土四人为副手,[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

  典丝,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徒十二人。

  典枲,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内司服,由奄一人担任,女御二人[兼领其事][还配有]奚八人。

  缝人,由奄二人担任,女御八人[兼领其事][还配有]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由下土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师,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屦人,由下士二人担任,[还配有]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由下士四人担任,[还配有]史一人,徒四人。

《天官冢宰·大宰》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日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置其辅。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设其考,陈其殷,置其辅。凡治,以典待邦巩之治,以则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以官成待万民之治,以礼待宾侩其疚。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事,涤濯,及纳享,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大丧,赞赠玉、含玉。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王治朝,则赞听治;四方之听朝,亦如之。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待四方之宾客之小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 译文

  大宰的职责,掌管建立和颁行王国的六种法典,以辅助王统治天下各国。第一是治典,用来治理天下各国,治理官府,治理民众。第二是教典,用来安定天下各国,教育官府的官吏,使民众顺服。第三是礼典,用来谐调天下各国,统御百官,使民众和谐。第四是政典,用来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百官政风端正,民众赋役平均。第五是刑典,用来禁止天下各国的叛逆,惩罚百官的违法者,纠察民众。第六是事典,用来使天下各国富强,百官胜任职事,民众能得生养。

  依据八种法则来治理官府。第一是官属,用来开展王国的政事。第二是官职,用来区别王国官吏的职责。第三是官联,用来会合各官共同办事。第四是官常,用来考察官吏的工作。第五是官成,用来治理王国的政事。第六是官法,用来端正王国的政风。第七是官刑,用来纠察王国的政事。第八是官廿,用来评断王国的吏治。

  依据八种制度治理王畿内的采邑。第一是祭祀制度,用来节制对神的祭祀。第二是[有关宫室、车服等级的]制度,用来统御属官。第三是废置制度,用来治理官吏。第四是禄位制度,用来督励学士。第五是赋贡制度,用来调节财用。第六是礼仪风俗,用来约束民众。第七是刑赏制度,用来树立威信。第八是田役制度,用来役使民众。

  用八种权柄辅助王统御群臣。第一是授予爵位的权柄,以使臣尊贵。第二是授予俸禄的权柄,以使臣富有。第三是赐予的权柄,以使臣得宠幸。第四是安置官吏的权柄,以劝励臣下的贤行。第五是赦免死罪的权柄,以使臣得免死之福。第六是剥夺的权柄,以使臣贫穷。第七是废黜的权柄,以惩罚罪臣。第八是诛杀的权柄,以使罪臣遭祸。

  用八项原则辅助王统御民众。第一是亲近亲族,第二是尊敬故旧,第三是荐举贤人,第四是任用能人,第五是抚慰有功的人,第六是尊重尊贵的人,第七是提拔勤劳的小吏,第八是礼敬宾客。

  以九类职业任用民众。第一是在三种不同地形从事农业,生产各种谷物。第二是园圃之业,培育瓜果。第三是虞衡之业,开发利用山林川泽的材物。第四是薮牧之业,蕃养鸟兽。第五是百工之业,利用各种原材料制造器物。第六是商贾之业,使财物大流通。第七是嫔妇之业,治理丝麻。第八是臣妾之业,采集草木果实。第九是闲民,没有固定职业,经常转换雇主为人做工。

  用九种赋税法征收财物。第一是王都中的赋税法,第二是[距王都百里的]四郊的赋税法,第三是[距王都百里至二百里的]邦甸的赋税法,第四是[距王都二百里至三百里的]家削的赋税法,第五是[距王都三百里至四百里的]邦县的赋税法,第六是[距王都四百里至五百里的]邦都的赋税法,第七是关市的赋税法,第八是山泽的赋税法,第九是给公用的剩余财物的回收法。

用九种法则调节财物用度。第一是祭祀所用财物的法则,第二是接待宾客所用财物的法则,第三是遇死丧或灾荒所用财物的法则,第四是饮食和车服所用财物的法则,第五是工匠制作所用财物的法则,第六是行聘问礼所用财物的法则,第七是饲养牛马草料支出的法则,第八是分颁群臣俸禄所用财物的法则,第九是[王闲暇时]为与诸侯和臣下结恩好而赐予财物的法则。

按九种贡法收取诸侯国的财物。第一是贡献祭祀用物,第二是贡献接待宾客用物,第三是贡献各种器物,第四是贡献丝织物,第五是贡献竹、木材,第六是贡献珠贝金玉等自然之物,第七是贡献缝制祭服用的材料,第八是贡献玩赏之物,第九是贡献各地土特产。

  用九种和协的办法联系天下各国的民众。第一是诸侯国君,以土地取得民众。第二是官长,以尊贵的爵位取得民众。第三是老师,以贤德取得民众。第四是儒士,以道艺取得民众。第五是大宗,以亲睦族人取得民众。第六是主人,以有利可依取得民众。第七是官吏,以治理民事取得民众。第八是朋友,以可托付信任取得民众。第九是掌管山林川泽的官吏,以山林川泽的材物取得民众。

  [周历]正月初一,开始向各国诸侯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治典,把形成文字的治典悬挂在象魏上,让民众观看治典,过十天而后收藏起来。

  在各诸侯国和王畿内的采邑施行治典,为各州设州牧,为各国设国君,为国君设三卿,为卿设五大夫,为大夫设众士,为士置府史。在王畿施行八则,为各采邑设君长,为君长设两卿,为卿设五大夫,为大夫设众士,为士置府史。在官府施行八法,为各官府设长官,为长官设副手,副手下设考核官,属官下设众士,士下置府史。

  凡治理天下,用六典以待治理天下各国,用八则以待治理王畿,用八法以待治理官府,用官成以待治理民众,用宾礼以待接待宾客。

  祭祀五帝,掌管告诫百官[不要失礼],以及具备祭祀用品并把祭祀场所打扫干净。祭祀前的第十天,率众官占卜祭祀的日期,接着就斋戒。[到祭祀的前夕]携同众官视察祭器是否洗涤干净。到[祭祀那天黎明王牵牲]行纳亨礼的时候,帮助王牵牲。到祭祀那天天大亮的时候,帮助王拿玉器、币帛和爵。祭祀天上的大神和地神的礼仪也是这样。祭祀先王也是这样。还要帮助王拿玉几和玉爵。

  诸侯朝觐王大会同而来,大宰协助王接受诸侯奉献的玉币,协助王接受诸侯进献的珍异之物,协助王设置玉几,协助王接受诸侯向王进酢酒的玉爵。

  有大丧,协助[嗣王]行赠玉、含玉之礼。

  采取大的军事行动,负责告诫百官,协助王发布命令。

  王在治朝处理政事,就协助王评断政事。王巡守四方时听断政事,[大宰的职责]也是这样。

  凡王国政务的小事,就由大宰处理。四方来朝宾客有小事也有待大宰处理。

[夏历]年终,命令各官府实事求是地整理文书资料,接受他们的会计总账,评断他们汇报的政绩,而帮助王决定对官吏的罢黜和提升。三年大考核众官吏的政绩,而[帮助王]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励。

《天官冢宰·小宰》

  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执邦之九贡、九赋、九式之贰,以均财节邦用。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一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四曰夏官,其属六十,掌邦政,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六曰冬官,其属六十,掌邦事,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凡祭祀,赞玉币爵之事,祼将之事。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令于百官府曰:各修乃职,考乃法,待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共,则国有大刑。

 

· 译文

 

  小宰的职责,掌管建立有关王宫中官吏的刑法,施行王宫中的政令,纠察一切违反王宫禁令者。

  掌管王国六典、八法、八则的副本,以(辅佐大宰]考核天下各国、王畿、朝廷官府的政事。掌管王国九贡、九赋、九式的副本,以[辅佐大宰]使王国均财节用。

  依照官府六个方面的尊卑次序规正官吏们。一是依照尊卑次序规正朝位,二是依照尊卑次序排定上报政绩的先后,三是依照尊卑次序分派所做事情的大小,四是依照尊卑次序制定俸禄的多少,五是依照尊卑次序接受所上报的年终会计总账,六是依照尊卑次序安排[向王]陈述或提出请求的先后。

  用官府的有关六类属官的法则[辅佐大宰]开展王国的政事。第一类是天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治理,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二类是地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教育,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三类是春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礼制,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四类是夏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军政,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第五类是秋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刑法,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白行向王报告。第六类是冬官,它的属官有六十名,掌管王国的生产事务,大事听从各自长官的指挥,[不设长官的小官的]小事可自行向王报告。

  用官府有关六类职责的规定[辅佐大宰]分辨王国的政事。第一是治理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以使民众赋役平均,以调节财物开支。第二是教育的职责,以安定天下各国,安定民众,安定[来朝的]宾客。第三是掌管礼制的职责,以和谐天下各国,和谐民众,祭祀鬼神。第四是掌管军政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顺服,以使民众遵循正道,以征集进贡的各种财物。第五是掌管刑法的职责,以禁止天下各国的叛逆,纠察民众,除去盗贼。第六是掌管生产事务的职责,以使天下各国富庶,以养育民众,以增殖各种财物。

  用官府的六项联合办事的法则[辅佐大宰]会同各官合办王国的事务。一是祭祀之事的合办,二是接待来朝宾客之事的合办,三是王丧和赈济灾荒之事的合办,四是军事的合办,五是征发役徒进行田猎之事的合办,六是征赋和施惠之事的合办。凡小事也都有合办的。

  用官府的八种成事品式[辅佐大宰]治理王国。一是评断征派赋役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人口财产登记册。二是查核出征或田猎的人员兵器,就依据人员兵器登记册。三是评断阊里间.[有关土地]的争讼,就依据户籍和地图。四是评断有关借贷的争讼,就依据傅别。五是评断禄位的当否,就依据封赐时的策书。六是评断借取授予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书契。七是评断买卖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买卖质剂。八是评断财物收支方面的争讼,就依据会计账册。

  用公平治理官府的六项评断官吏的标准,[辅佐大宰]评断吏治。一是廉洁而又能做好工作,二是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是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是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是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是廉洁而又明辨是非。

  依据礼法掌管祭祀、朝觐、会同以及接待宾客时告诫[有关官吏]具备用品,如有军事、田猎和徒役、死丧和灾荒的事,也这样做。以上七事,都命令有关官府供给财物用具;决定免于服役的人,评断[各官府的]有关事项和争讼。

  凡祭祀,[跟从大宰]协助王拿玉器、币帛和爵,[协助王]献尸行裸礼的事。

  凡接待宾客时协助[大宗伯向宾客]行裸礼;凡接受宾客[向王酢酒]之爵的事,凡接受宾客(向王所献]币帛的事,[都协助大宰去做]

  遇王丧或荒年,负责接受[诸侯、诸臣]赠送的含玉、衣服、币帛、玉器的事。

  每月月底,依照官府的尊卑次序,接受官吏们当月的会计总账。协助大宰接受一年的会计总账。年终,命令穹吏们汇报当年的政绩。

[夏历]正月,[协助大宰]率领治官的属官观看[悬挂在象魏上的]治典,边走边摇动木铎,说:不执行法令的,国家自有常刑。于是退下,把有关王宫中的刑法悬挂公布,纠察王宫中违反禁令者。下令各官府说:各自遵循你们的职守,遵守你们的规章制度,完备你们的职事,而听从王的命令。有不尽职的,国家自有重刑。

 

《天官冢宰·宰夫》

  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掌百官府之征令,辨其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八曰徒,掌官令以征令。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从大宰而涤濯。凡礼事,赞小宰比官府之具。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客赐之飧牵,与其陈数。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者。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三公六卿之丧、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凡诸大夫之丧,使其旅帅有司而治之。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告而诛之。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令修宫中之职事,书其能者与其良者,而以告于上。

· 译文

  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

  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

  掌管[王对于]官府的征召和命令,分辨官府的八类职责[以备征令的下达]。一是正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一年的会计总账。二是师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成事品式而审核一月的会计总账。三是司一级的职责,掌管官府的法规制度而审核每天的会计账目。四是旅一级的职责,掌管按照官吏的常职而[对官吏]的工作进度进行考核。五是府的职责,掌管书契而负责[文书、器物等的]收藏。六是史的职责,掌管官府文书[的起草]而协助治理。七是胥的职责,掌管依照官事的轻重缓急而指派徒属。八是徒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