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艺术学院

中国木偶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简介

 

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

 

一、木偶戏的由来

 

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棗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770棗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 概述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棗前11世纪),春秋、 战国(前770棗前221)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

  • 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初,清朝的封建统治虽逐渐消亡,但全国各地的木偶戏,除个别地区曾尝试演出“文明新戏”外,大部分地区仍旧演出传统剧目,大体上仍是清代末年的原貌。

上海文化人对传统木偶戏的关注及勇于革新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们初步为木偶戏确立的编剧、导演、设计、制作、舞台美术等方面的分工合作,对后来传统木戏的全面发展是有益的。继上海文人化人之后,由吴荻舟编剧,温涛导演兼演员、人物造型、服装设计等,请桂林青年学生协助演出的提线木偶戏《诗人与国王》,于1944年在桂林举办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中演出,引起强烈反响。辛亥革命后到四十年代末,除文化人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几个大城市对传统木偶进行改革外,全国各地的木偶戏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戏曲型。

遍布村村寨寨的戏曲型木偶戏,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一度衰落,抗战胜利后又很快兴盛起来。四十年代是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各地演出的不同种类的木偶戏,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演出设备简陋,但艺人的高超演技让观者入迷,看木偶戏成为广大农民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之一。同时这些走南闯北以卖艺为生的演出活动,为后来木偶戏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十年代初,大陆各地的木偶戏班社,大多组成了由政府出资,并派新文艺工作者参加行政管理和艺术创作的县、市、地区、省属的木偶剧团。这一在体质上的变革,为全面提高木偶戏的艺术水平,提供了经济、人才方面的保证。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各地的木偶剧团陆续组成中国木偶艺术团代表国家出国访问演出。

1955年4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会。这是自中国木偶戏、皮影戏产生以来,前所未有的盛大集会。演出木偶戏剧目,大部分是传统剧目,但大多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赋予了新意的改编剧目。

五十年代中后期,古老的民族艺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木偶戏开始走出国门,同时木偶艺术的新品种——木偶电影,逐渐形成。

1960年1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会。这届演出的木偶戏剧目,除了改编的传统剧目外,新创作了民间故事剧、童话剧、神话剧及从不同角度反映现代生活,特别是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剧目。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间是中国木偶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文革”期间,木偶艺术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1975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调演。这届调演是在“文革”后期举办的,木偶戏还没有摆脱“文革”的影响。参加调演的剧目虽是单一的现代题材,但在移植剧目的情节处理、现代人物的造型、音响效果、舞台美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八十年代初,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成立,木偶戏科研活动和演出活动掀起一个高潮。

1981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会。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各地木偶剧团应邀纷纷出国访问演出,同时国内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木偶戏的观摩、演出交流活动。

从七十年代后期到1990年,中国木偶戏由“文革”时期的低谷,冲向新的艺术高峰。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国际交流

 

中国木偶艺术对外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向外流传。明、清时期,流传的区域更为广泛。在二、三十年代,日本、苏联及南洋各国都曾有河北省扁担戏艺人的足迹。

大约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国演出的团体大多由政府组织派遣,代表国家出访。如1956年,由北京、福建、湖南组成的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团,曾赴捷克、苏联、波兰访问演出。

六十年代初,由福建、广东组成的中国木偶艺术团,曾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

自六十年代中期始,代表国家出访的木偶艺术团,大多数由全国各地的木偶剧团单独组成。

七十年代末,北京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参加了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木偶节。这次木偶节鼓励演出的剧团使用世界语。中国木偶剧团演出的橛头木偶《大闹天宫》,获得最佳艺术奖、儿童评选奖(由儿童投票产生)、世界语演出集体奖、个人语言三等奖。

八十年代,可谓是中国木偶艺术出访最频繁的时期。全国各省、市的木偶剧团在这一时期大都陆续出国访问。如八十年代初,泉州木偶剧团曾在菲律宾轮换演出提线木偶戏《火焰山》、《水漫金山》《智取大名府》《千桃岩》等11个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陕西民间艺术剧院曾赴德国(当时的联邦德国)参加柏林艺术节。

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大陆各地的木偶剧团曾先后到捷克、苏联、波兰、匈牙利、法国、瑞士、南斯拉夫、蒙古、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菲律宾、新加坡、德国、伊朗、巴西、斐济、新喀里多尼亚、泰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访问演出或参加艺术节。台湾的布袋戏也曾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演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木偶艺术,得到了国外各界人士的好评,并且在各种木偶节中,多次获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随着中国木偶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步扩大,来中国学习木偶表演或研究木偶艺术的留学生及中国从事木偶艺术的专家出国讲学、木偶造型出国展览,也逐渐增多。

中国木偶戏不仅在国外演出备受赞赏,同时也得到了专程到中国考察木偶戏的各国木偶专家的高度评价,日本铜锣剧团团长宫原大刀夫考察了漳州、泉州的木偶戏后说:“福建有两个世界第一:漳州的布袋戏世界第一;泉州的提线戏世界第一。”

各地从事木偶艺术的专家,除给留学生讲课外,还应邀出国讲学。中国木偶艺术一面向外传播,一面也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外国木偶艺术的先进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末,泉州曾举办了两次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参加演出的除中国的剧团外,英国、日本、菲律宾、美国、哥伦比亚、意大利、罗马尼亚、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10个国家的12个木偶剧团也来参加了木偶节的活动。

  • 宋代木偶类型

 

隋唐宋元时期的木偶艺术

隋朝“水饰”表演中的机关木人的表演虽不是木偶戏,但机关木人的制作以及所表演的人物故事对隋代木偶戏的制作及表演内容有直接影响。

“水饰”表演可以说是隋唐至元朝时期的机器人表演。隋朝黄衮根据《水饰图经》,用木制成“水饰”,供隋炀帝玩乐。“水饰”有木刻尧舜坐舟于河、大禹治水、秦始皇入海见海神、汉高祖隐芒砀山、汉武帝泛楼船于汾河、屈原投汨罗江、巨灵开山、长鲸吞舟……等。隋代杜宝《大业拾遗记》说,隋炀帝尝为“水饰”,“有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盘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

唐朝是我国文学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歌舞戏与参军戏争奇斗艳的大发展时期。在唐朝文化艺术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木偶艺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唐代的木偶戏既在“闾市盛行”,又经常在贵邸演出。《北梦琐言》载:镇蜀要人崔安潜也“频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率“众千余人”的叛将庞勋深知百姓爱看木偶戏,“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虑其邀击。”可见唐代的木偶戏,已成为举国上下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敦煌莫高窟第31窟窿顶东北侧的壁画《法华经变.隋喜功德品》,画二位少女,身高约20厘米,一少女手举人形木偶,做逗引状,另一少女做欲夺状。从画面看,大约是初期的杖头木偶。

宋代的杂剧与南戏较唐代的歌舞戏、参军戏更为完善。宋代的木偶艺术较唐代也更为多姿多采。不仅可以编演杂剧表演的故事内容,还可以编演“说话”艺术讲述的故事内容。

宋代的“弄傀儡”有五种类型:

1、“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这一类在唐代已产生,宋代进一步发展。

2、“杖头傀儡”,唐代虽已产生,但尚属仗头木偶的雏型。宋代的杖头木偶已较为完善。

3、“水傀儡”,大约是在三国时的“水转百戏”、北齐时的“以水为激轮”的“机关木人”和隋朝“水饰”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略可以断定宋代的“水傀儡”,已不是靠水力使木偶活动的“水转百戏”,而是由情节的木偶艺术。宋代的“水傀儡”一直流传到清代才逐渐失传。

4、“药发傀儡”系借药力的爆炸使其活动。今之所谓‘焰火’,每有人物随火光而出现,或即此项遗制。今陕西蒲城县尚流传以火药为动力,制作精巧,然点后能映出《天女散花》、《武松打虎》、《唐僧取经》、《劈山救母》等百余种人物故事片断的焰火表演,名曰“杆火”或“架子火”。“药发傀儡”的制作方法及表演形式未见记载。周贻白先生推断:“既称‘藏压’,或系借药力的爆炸使其活动。今之所谓‘焰火’,每有人物随火光而出现,或即此项遗制。”

5、“肉傀儡”,大约是在南宋始出现的新种类。有人认为“肉傀儡”有两种表演形式:一、“是艺人用手指套着木偶头耍的一种傀儡戏,今福建省称之为布袋戏的就是这一种。”二、“用小儿、后生辈装扮的一种也叫肉傀儡。

宋代的“弄傀儡”,不仅表演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而且表演团体众多,遍及全国各地,他们除经常在城市的勾栏及村镇的街巷中演出,也被征到宫中演出,不仅深受百姓喜爱,同时受到上层人物的青睐。

从古籍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诗文、图画及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宋代是中国木偶艺术最兴盛的历史时期

元朝是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光芒四射的元杂剧为中国的文学史、戏剧史增添了光辉。与戏剧艺术息息相关的木偶艺术在元朝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只是记载元代木偶艺术的资料很少,目前仅有《朱明优戏序》及《观傀儡诗》等两三种。

  • 历史

 

中国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

中国木偶艺术的起源与形成,迄今无定论。由人(演员)借助木偶(角色),当众表演人物故事,具有戏剧艺术要素的木偶戏(傀儡戏),在中国何时形成,古籍没有明确记载。因而学者们对中国木偶戏形成的年代,推断不一。对于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19世纪以来,人类学家认为由于史料不足,已无法确切考证戏剧艺术的起源,然而假设各民族的文化进展,都经过某些类似的过程,观察现存的原始社会的宗教祭典仪式,仍然可以发现戏剧艺术起源的活动,可以推知早期的人类必然有相同的文化模式。继之经过各学派的修正,多数学者认为戏剧艺术源于宗教仪式之说,最为确切。中国的木偶艺术不仅与宗教仪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涉及到由土、木等制成的偶人,因而它的起源更加模糊不清。

木偶艺术是借助木偶作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纪)奴隶殉葬的习俗。从安阳殷墟中发掘出的大量殉葬奴隶的遗骨和三件带枷的奴隶陶俑,可知商代后期已用陶俑殉葬。在西周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11)出现了谓之“刍灵”的“束草为人形”,用为明器葬于墓中。大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用于殉葬的则是称之为“俑”的“木偶人”,“俑”是由古代社会人殉的习俗逐渐演变而出现的。

根据已出土的古墓中俑的变化与祭亡灵所保留的木偶表演仪式,愈来愈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木偶艺术“源于俑”。与木偶艺术直接相关的是木俑,其发展木约经历三个阶段:一、服侍木俑;二、木乐俑;三、可以活动的木歌舞俑。

目前所见的文献记载,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最早始于汉代。木偶戏表演最初是模仿人的表演动作,尽管后世的人戏保留了很多木偶戏的痕迹,而从木偶戏的形成过程看,木偶戏是随人戏的逐渐成熟而日臻完善的。

“郭秃”的故事与木偶戏的发展。

北齐时代,由人表演的戏剧艺术获得发展,同时利用水的流力,制作“机关木人”的技艺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时代还出现了“傀儡子”表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

《颜氏家训•书证》载:“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世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调戏,故后人为其象,呼为郭秃,犹文康象庚亮尔”。这一记载为探寻中国木偶戏形成的年代提供了重要踪迹。北齐以前是否出现了木偶表演“郭秃”故事的“傀儡子”,史迹难寻。不过北齐以后的唐代木偶戏,仍在表演“郭秃”故事。

宋代是我国木偶戏空前兴盛的时期,维妙维肖的木偶戏,激发了宋代文人的诗兴,许多文人写了咏木偶戏的诗文。宋代文人咏木偶戏,虽多是借观木偶戏抒发感概之作,但从诗文中可窥视出“郭秃”仍是宋代木偶戏中的重要人物。杨大年《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吴潜《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云:“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刘克庄《无题二首》云:“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

至迟在元、明之际形成的陕西合阳线戏(提线木偶戏)至今仍保留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名“来报子”(癞疱子),在偏僻的山村有用了数辈的“来报子”的形象。其造型是“发正秃”,脸谱近似戏曲中的丑角。老艺人说“来报子”可以演多种人物,其特点是幽默风趣的滑稽表演。据说“来报子”原姓郭,虽不能断定“来报子”就是“郭秃”,但“来报子”的造型及表演特色,仍保留了北齐“郭秃”的痕迹。

从唐代的“郭公”、宋代的“郭郎”到全阳线戏的“来报子”,可看出北齐的“郭秃”对后世木偶戏的深远影响。

 

  • 古代的木偶戏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棗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木偶戏成于何时?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汉代(前206--220年),已有“作魁儡”(《后汉书•五行志》)的记载,三国(公元220--265年)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公元550--577年)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后世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陕西合阳线戏至今犹在的“来报子”(癞包子)角色,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至迟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

清代(公元1616棗1911年),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杭州有“木人戏”,广东有“抓颈”杖头,四川杖头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山西杖头分晋中、晋南两种。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许多名伶如金秀山、刘永春等都“钻筒子”客串过,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义班”、“金麟班”等)。陕西合阳线戏,明代已有发展,乾嘉年间,流行于山、陕、豫三省毗连的30余县,仅合阳就有戏班30多个。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线木偶光绪时鼎盛,江苏提线木偶清末便风靡海外(东南亚地区)。流传粤东、闽西的铁枝木偶,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陕西蒲城的“火神会”,以“药发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类木偶戏的重要标志

 

  • 现代木偶戏

 

到了孩子们的暑假,木偶戏的演出又成为孩子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近年的木偶戏演出已经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几根绳

子拽着个“小人”就在台上演的样子了,无论是木偶形象还是剧情都丰富了很多,这些变化都证明了我们的木偶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但和国外的木偶比起来,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外有些国家,木偶剧不只是孩子的专利,而是老少皆宜的。我们至今还没有像唐老鸭、匹诺曹、樱桃小丸子那样具有知名度的形象。木偶戏的语言应该更加浅显,画面也应力求简洁,尤其是要有新鲜感。近年来,动画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其中许多情节都借鉴了我们生活中真实的事情,比如《樱桃小丸子》,故事的结构采取的是小说的结构。也可以从经典的童话入手,改编成木偶戏。 我们的木偶戏和儿童剧都太强调教化的作用了,因此看起来总有些沉重。像唐老鸭那样的形象我们就没有,唐老鸭的节奏变化是很快的。我们的木偶在造型上都太写实了,为孩子想得太具体,没有像唐老鸭那样夸张的、极富想象力的造型。包括我们各种运动会的吉祥物也都很呆板。这是我们思想上的局限

其实木偶是比人更自由的东西,我们应该让舞台上的木偶做些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的情况却是,木偶总在模仿真人,或是模仿古代戏曲。但愿我们的木偶能比生活更加夸张、奇妙、浪漫和充满幻想。艺术倾向应该从仿真的圈子中走出来,更多地塑造童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