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幼学琼林 13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大凡当今人们所用之物,都是古圣先贤所开创,留传下来给百姓使用的。

 

  1. 注释

 

  1. 仓颉:传说中皇帝的史官,创制了文字。
  2.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传说龙马背着图在黄河中出现,背上有五十五个阴阳点,伏羲氏因此画出八卦。
  3. 洛龟呈瑞: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负文出现在洛河上。
  4. 神农:传说中古代帝王名。
  5. 甲子:指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计时的方法,传说是黄帝的大臣大挠创制。
  6. 隶首、伶伦:传说都是黄帝手下的大臣。
  7. 律吕:音乐术语。“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
  8. 权量衡度:权,秤锤。衡,秤杆。量,计量物体多少的容器。度,计量长短的标准。
  9. 轩辕:即黄帝。
  10. 罟:网的总称。
  11. 教佃渔以赡民用:教人狩猎、捕鱼来供百姓食用。
  12. 册籍:指户籍和田亩册。
  13. 里甲:州县的基层组织。
  14. 耒耜:指农具。
  15. 冠冕衣裳:帽子衣服。
  16. 元妃:黄帝的妃子。
  17. 攸赖:所依赖。
  18. 镛钟:大钟。
  19. 立寺观于中朝:在中国设立寺庙。
  20. 钱乐作浑天仪:浑天仪,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为东汉张衡所造,宋元嘉中召钱乐更铸。
  21. 无量宝塔:古印度阿育王,传说他得病后,搜罗佛舍利,分诸鬼神在一天一夜造成八万四千座宝塔。佛家称阿育王所建佛塔为无量塔。
  22. 胡:指匈奴。
  23. 叔孙通制立朝仪:汉高祖废去秦朝繁苛的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拔剑喧哗,不成体统。叔孙通向高祖自荐,杂用古礼与秦仪制定朝仪,凡朝会不遵守礼仪的都叫他出去。从此再也没有喧哗失礼的人。
  24. 秩序官品:九品中正制。
  25. 萧何:汉初名相。
  26. 律条:律例科条,即法令。
  27. 丹朱:尧的儿子,因为荒淫无度,尧便制作围棋以陶冶他的性情。
  28. 文章取士:宋神宗从王安石之议,更改科举法,罢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策论试士。
  29. 应制以诗:奉皇帝之诗。
  30. 梨园子弟:唐明皇选乐工、宫女数百人,在梨园亲自教他们乐曲,故称梨园子弟。
  31. 前民:开创的前人。

 

 

卷四·技艺

 

  1. 医士业岐轩之术,称曰国手;地师习青乌之书,号曰堪舆。
  2. 卢医扁鹊,古之名医;郑虔崔白,古之名画。
  3. 晋郭璞得《青囊经》,故善卜筮地理;孙思邈得龙宫方,能医虎口龙鳞。
  4. 善卜者,是君平、詹尹之流;善相者,即唐举、子卿之亚。
  5. 推命之士即星士,绘图之士曰丹青。
  6. 大风鉴,相士之称;大工师,木匠之誉。
  7. 若王良,若造父,皆善御之人;东方朔,淳于髡,系滑稽之辈。
  8. 称善卜卦者,曰今之鬼谷;称善记怪者,曰古之董狐。
  9. 称诹日之人曰太史,称书算之人曰掌文。
  10. 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11. 樗蒱之戏,乃云双陆;橘中之乐,是说围棋。
  12. 陈平作傀儡,解汉高白登之围;孔明造木牛,辅刘备运粮之计。
  13. 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
  14. 然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译文

 

  1. 中医师善用岐黄之术,医师以行医为职业,又称为国手。
  2. 风水先生研习青乌子所写宅相、墓相的书,专门为人看风水,风水又称为堪舆。
  3. 卢医、扁鹊是古代的名医;
  4. 郑虔、崔白都是古时的名画家。
  5. 晋代郭璞得到《青囊经》,所以精于天文卜筮。
  6. 唐代孙思邈得到龙宫药方,能够医好有病的龙和被骨头梗住咽喉的老虎。
  7. 善于卜卦都可以比作君平、詹尹之流。
  8. 善于相术的便是唐举、子卿之辈。
  9. 按照星相推算命运吉凶的人叫做星士.
  10. 绘画称为丹青。
  11. 大风鉴是相士的别名。
  12. 大工师是木匠的美称。
  13. 王良、造父都是古代善于驾车的人.
  14. 东方朔、淳于髡皆是能言善辩的滑稽之辈。
  15. 称赞善于卜卦的人,说他是世间的鬼谷。
  16. 赞美善记怪异之事者,说他是鬼中的董狐。
  17. 称选吉日的人为太史。
  18. 书写计算的人叫做掌文。
  19. 善于掷骰子赌博的称做喝雉呼卢。
  20. 善于射箭者能百步穿杨,射中虱心。
  21. 樗蒲这种博戏与后世的双陆有相似之处。
  22. 橘中之乐是指曾有两位老人在橘中谈笑对弈象棋。
  23. 陈平曾经造了一个木偶美人,利用匈奴阏氏的妒心,化解了汉高祖白登之围。
  24. 诸葛亮造了木牛流马,帮助刘备运送军粮。
  25. 张僧繇在安乐寺壁上画龙,点了龙睛后,雷电交加龙便飞腾而去。
  26. 公输般削竹木为鸢,飞上天空三日还没有落下。虽然过于奇巧的技艺,对世人并没有好处,日常所需的各种工艺技能,则可供人利用而有所助益。

 

注释

 

  1. 岐轩之术:中医学。岐轩,岐伯与轩辕的合称。岐伯为传说中的古代名医,相传曾与轩辕讨论医术并作成《内经》,所以后世称医药学和医术为“岐轩之术”。见《称谓录·医》引《帝王世纪》。
  2. 国手:一个国家中艺能出众的人。
  3. 地师:风水先生,即相地看风水的先生。
  4. 青乌之书:相传汉代有青乌子精堪舆之术,著《相冢书》,后人奉以为祖。《抱朴子·极言》:“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因此,后来人们称相地术为“青乌术”。
  5. 堪舆:堪,天道;舆,地道。堪为高处,舆为低地。堪舆即“风水”,指住宅基地或坟地的形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认为风水和人的祸福有关。
  6. 郑虔:唐代画家,字弱斋,郑州荥阳人(今属河南),与李白、杜甫为酒朋友,爱弹琴,善书画。
  7. 崔白:北宋画家,字子西,濠梁人(今安徽凤阳东),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也画人物、佛道、鬼神、走兽、山林。
  8. 郭璞: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今属山西)。好古文奇字,喜阴阳卜筮之术。《青囊经》:有关天文卜筮的书,原题《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传为郭璞序。
  9. 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孙思邈曾经为虎拔去口中金钗,为龙点鳞医病.
  10. 君平:严君平,名遵(尊),蜀(今四川成都)人。西汉隐士。以占卜为业,一生不愿做官,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扬雄所敬仰。
  11. 詹尹:郑詹尹,战国时为楚国的卜筮官之长(太卜)。
  12. 唐举:也作唐莒,战国时梁人,擅长相术。
  13. 子卿:春秋时赵国相士,姓姑布,字子卿。传为孔子看过相。
  14. 亚:辈。
  15. 星士:给人占卜算命的人。
  16. 丹青:中国古代的绘画经常用朱红、青色,所以称“丹青”,有时候也泛指绘画艺术。民间则称画工是“丹青师傅”。
  17. 大风鉴:意为迅速而明确。
  18. 工师:官名,主要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后世则用它称木匠。
  19. 王良:战国时人,赵简子让王良驾车。
  20. 造父:周穆王时人。因善御而被宠幸。
  21. 东方朔:汉武帝时文学家,平原厌次人(今山东陵县),一生有很大抱负,但终未为武帝重用。
  22. 淳于髡:战国时齐国人,滑稽,博学,善辩。
  23. 鬼谷:鬼谷子。传为战国时楚人,隐于鬼谷,所以号鬼谷子或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著《鬼谷子》一卷。
  24.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
  25. 诹:咨询,询问。
  26. 诹日:选择黄道吉日。
  27. 掌文:古代官名,掌管文书记载。
  28. 喝雉呼卢:也作“呼卢喝雉”。旧时赌场上赌徒兴奋的丑态。
  29. 雉、卢:红点、黑点。古代用五种木头做成骰子,称为枭、卢、雉、犊、塞。
  30. 穿杨:《战国策·西周策》里楚国养由基的事情。在百步之外射穿选定的某一片杨柳的叶子,以此形容射箭技术很高明。
  31. 贯虱:《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之事。箭能从虱心穿过,形容其射技十分高明。
  32. 樗蒲:古代的博戏。起于汉魏,盛于晋。以掷骰决定胜负,看掷得的骰色而定。
  33. 双陆:又称“双六”。古代的博戏,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子称“马”,黑白各十五枚。人游戏,骰子掷采行马,白马从右到左,黑马反之,先走完者胜。大概始于西竺,在曹魏时期流行。
  34. 橘中之乐:相传古时巴邛有一户人家的橘园,秋后结了两个比斗还大的橘子。剖开后,里面竟然有两位老人在下象棋,谈笑自若。其中一老人还说:“橘中之乐不减商山。”见唐牛僧孺《玄怪录·巴邛人》。后遂称象棋游戏为“橘中戏”。原文是“围棋”,现在改为“象棋”。
  35. 陈平:汉初阳武人(今河南原阳东南)。初投靠魏王咎,为太仆。后跟随项羽入关,任都尉。再后来投靠刘邦,担任护军中尉。汉朝建立,被封为曲逆侯。相传曾为刘邦六出奇计。汉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伐韩王信于代,至平城白登山,为匈奴冒顿所围,七天七夜。其中冒顿妻阏氏兵在一侧,陈平查之阏氏性妒,于是作木偶美人,舞于城上,阏氏望见,以为是真人,害怕攻破城后,冒顿会纳其为妾,于是退军,白登之围旋即被解。
  36. 孔明: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作木牛流马运粮。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事物纪原》卷八:“木牛即今小车之前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37. 公输子:古代著名工匠,又称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曾经用木头制成像鸟的飞行器,即木鸢,用来窥视宋城,在天上能飞三日而不掉下来。
  38. 张僧繇:南朝梁画家,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传说他特别擅长画龙,他曾在金陵安乐寺墙上画龙,画了四条栩栩如生的龙,但却都没有点眼睛。众人怂恿他点上龙眼,他刚刚点了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闪电四起,两条龙腾空而去。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
  39. 奇技似无益于人:《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朱泙漫、支离益都是虚设的人物。

济:有益,有利。

 

 

卷四·讼狱

 

  1. 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2.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3.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4.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5. 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6.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
  7.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8.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9.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10.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11.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12. 为人息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13.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
  14.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15.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16.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17. 花落讼庭间,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间;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
  18.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1. 译文

 

  1. 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官司可打是最宝贵的。
  2.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
  3. 虽然幽苦能帮助人们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
  4. 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5.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但是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6. 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
  7. 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8. 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犯罪。
  9. 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
  10. 囹圄”是周代的监狱,“羑里”是商代的牢房。
  11. 脚镣、手铐是用来拘捕犯人的刑具。
  12. 在囚禁的犯人之中,怎么可能没有被冤枉的好人。
  13. 双方互相争执而不相让就是“鹬蚌相持”。
  14. 无故受到牵连则是“池鱼受害”。
  15. 请公入瓮”是指唐代的酷吏周兴自作自受。
  16. 下车泣罪”则是大禹对百姓的怜悯。
  17. 好打官司称为“健讼”,没有罪而受到牵连则称作“株连”。
  18. 帮助别人解除诉讼,称为“释纷”。
  19. 被人栽赃冤枉称作“嫁祸”。
  20. 判徒刑流放去做苦役的称“城旦”。
  21. 充军到边境守边的称作“问军”。
  22. 三尺”是指朝廷的法律。
  23. 三木”是铐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种刑具。
  24. 古时候的五种刑罚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
  25. 隋代以后的刑法则是:笞、杖、死罪、徒、流。
  26. 上古的时候削木为吏,犯人能够抱木吏自己到庭受审,今天这种古朴的淳风在哪里呢?
  27. 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将两百多名死囚释放回家,规定第二年秋天再归狱受刑,结果这些犯人如期而至,古人的诚信实在值得赞许。
  28. 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这是百姓对唐代益昌县令何易的廉洁及治民有方的称颂。
  29. 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则是百姓对唐代南海太守卢奂断案清正廉明的赞美。
  30. 由此可见,治理乱世要以刑罚为重,这好比治病的良药。
  31. 振兴太平则要以道德教化为先,这如同强身的饮食美味。

 

  1. 注释

 

  1. 不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有“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之句。后来多指遇事不平而发出不满的声音。
  2. 无讼为贵:《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为人世间没有官司可以打,这才是可贵的。
  3. 恤刑:指古代中国用刑慎重不滥。《书·舜典》:“惟刑之恤哉。”桁杨雨润:本意为桁杨像细雨润物,后比喻贤明的君主慎用刑,而使罪犯被感化向善,犹如细雨滋润万物。
  4. 桁杨:古代的一种刑具,枷在犯人的脚上或脖子上。《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5. 肺石风清:肺石很冷清,用来形容没有受冤而告状的人。肺石,传说为古代放在朝廷门外的石头,百姓可以站在石头上面控诉地方官员,因为色赤并且如肺形所以得名肺石。
  6. 囹圄:牢狱。
  7. 福堂:幸福的地方。
  8. 画地亦可为狱:上古的时候民风淳朴,相传在地上画个圈就可以作为牢狱。
  9. 鼠牙雀角:《经》中有“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何以诉我讼”的诗句。后来用“鼠牙雀角”作为争讼之辞。
  10. 抢地吁天:以头碰地,口呼天。形容状况极为凄惨。
  11. 狴犴: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善于守门,长得勇猛肥大,因此古代的夏禹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
  12. 棘木之下:《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后来都称棘林为法庭。
  13. 乡亭: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古代称乡亭拘押罪犯的地方为岸,称朝廷官府拘押罪犯的地方为监狱。
  14.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做坏事,违法乱纪。
  15. 原情定罪:考察犯人的行为,量刑定罪。《汉书·路舒温传》:“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6. 羑: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商纣王曾将周文王囚禁于此。《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羑里。”
  17. 桎梏:脚镣手铐,古时用来锁住犯人手脚的刑具。《周礼·秋官·掌囚》:“中罪桎梏。”郑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18. 缧绁:也作“累绁”,拘捕犯人时用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论语·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19. 鹬蚌相持:古时寓言,蚌张开壳在海滩上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结果渔翁来了,把两个轻而易举地都捉住了。后用“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从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或比喻挑拨别人的矛盾,自己则从中取利。
  20. 池鱼受害:源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传说春秋时,宋国城门失火,用护城河水救火,水被汲干了,河中的鱼因此而死了。后来用来比喻无辜受连累。
  21. 请公入瓮:也作“请君入瓮”。来俊臣和周兴都是武则天时期有名的酷吏,喜欢用各种酷刑逼人招供。周兴谋反,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问,来俊臣请周兴吃酒,假意问他:“犯人不肯认罪,怎么办?”周兴说:“将囚犯丢入正在火上烤的大瓮中,还有什么事办不到?”于是来俊臣说:“有人告你谋反,请君入瓮。”周兴慌忙叩头认罪。
  22. 下车泣罪:也作“神禹泣罪”。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意为夏禹外出时看见犯人,下车询问而哭泣说:“尧舜时,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心,而现在,百姓都以自己的心为心,这都是我治理不好造成的!叫我怎么能不悲伤呢?”后来用“下车泣罪”喻广施仁政,自责其失。
  23. 健讼:《易·讼》:“险而健,讼。”后来人们误将“健”、“讼”两字连读,因此把好打官司称为“健讼”。
  24. 解讼:解除诉讼。
  25. 释纷:消除纠纷。
  26. 嫁祸:移祸于人。
  27. 城旦:修筑城墙,秦汉时的一种刑罚。
  28. 谴戍:发送犯人去守边境,使其效力赎罪。
  29. 问军:问罪从军。
  30. 三尺:也称“三尺法”。古时候把法律刻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法律为“三尺”。
  31. 三木:古时的刑具,枷、镣、钮,这三种刑具分别铐在犯人的颈、手、足上。
  32. 五刑:古代中国的五种刑罚。
  33. 墨:黥面。
  34. 劓:割鼻。
  35. 剕:断足。
  36. 宫:男子去势,女子幽闭。
  37. 大辟:死刑。
  38. 律例:刑法的正条及其成例。律就是法律的原文,例就是补充律文不足而设的条例或例案。后来古代五刑不断变化,从隋朝到清朝已经变为笞、杖、死罪、徒、流,即抽打、杖打、斩首或绞死、劳役、流放。
  39. 削木为吏:古时候削木头作为狱吏。相传古时民风淳朴,把木吏放在犯人家中,到了开庭审理时,犯人不需要人来捉拿,自己就抱着木吏到公庭。
  40. 唐太宗纵囚归狱: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52年)十二月,唐太宗把死刑犯释放回家,规定他们来年秋天再归狱接受死刑。结果第二年秋天犯人们果然都按时归狱。后来太宗赦免了全部的犯人。
  41. 纵囚:释放犯人。
  42. 何易:何易于。唐时益昌县令,廉洁爱民,治理有方,百姓的诉讼很少。百姓曾作歌曰:“花落讼庭闲,草生囹圄静。”
  43. 卢奂:唐时南海太守,清正廉明,百姓赞之曰:“报案吏从冰上立,诉冤人在镜中行。”
  44. 折狱:断案。
  45. 治乱之药石、兴平之粱肉:后汉陈实在他的《政论》中写道:“盖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理疾也;以刑罪理平,是以药石供养也。”粱肉,即指美味的食品。

 

 

卷四·释道鬼神

 

  1.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2. 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
  3.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4.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5. 籛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一家超举。
  6. 波罗犹云彼岸,紫府即是仙宫。
  7. 曰上方、曰梵刹,总是佛场;曰真宇、曰蕊珠,皆称仙境。
  8. 伊蒲馔可以斋僧,青精饭亦堪供佛。
  9. 香积厨,僧家所备;仙麟脯,仙子所餐。
  10. 佛图澄显神通,咒莲生钵;葛仙翁作戏术,吐饭成蜂。
  11. 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
  12. 吴猛画江成路,麻姑掷米成珠。
  13. 飞锡挂锡,谓僧人之行止;导引胎息,谓道士之修持。
  14. 和尚拜礼曰和南,道士拜礼曰稽首。
  15. 曰圆寂、曰荼毗,皆言和尚之死;曰羽化、曰尸解,悉言道士之亡。
  16. 女道曰巫,男道曰觋,自古攸分;男僧曰僧,女僧曰尼,从来有别。
  17. 羽客黄冠,皆称道士;上人比丘,并美僧人。
  18. 檀越、檀那,僧家称施主;烧丹、炼汞,道士学神仙。
  19. 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20. 菩者普也,萨者济也,尊称神祗,故有菩萨之誉。
  21. 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负荷佛法,故有龙象之称。
  22. 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
  23. 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
  24. 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
  25. 辟谷绝粒,神仙能服气炼形;不灭不生,释氏惟明心见性。
  26. 梁高僧谈经入妙,可使岩石点头,天花坠地。
  27. 张虚靖炼丹既成,能令龙虎并伏,鸡犬俱升。
  28. 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29. 妄诞之言,载鬼一车;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30. 《无鬼论》作于晋之阮瞻,《搜神记》撰于晋之干宝。
  31. 颜子渊、卜子商,死为地下修文郎;韩擒虎、寇莱公,死为阴司阎罗王。
  32. 至若土谷之神曰社稷,干旱之鬼曰旱魃。
  33. 魑魅魍魉,山川之祟;神荼郁垒,啖鬼之神。
  34. 仕途偃蹇,鬼神为之揶揄;心地光明,吉神自为之呵护。

 

  1. 译文

 

  1. 如来佛就是释迦牟尼,本是佛教的始祖。
  2. 谥号为“聃”的李耳就是老子,后来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3. 灵鹫山”和“祗园”都是佛祖说法的地方,属于佛国。
  4. 交梨”、“火枣”全都是道家服用的仙丹。
  5. 和尚和僧侣开始以“释”为姓,源于东晋僧人道安;中国有佛教开始于东汉明帝。
  6. 传说中的篯铿就是封于彭城的彭祖,寿高达八百岁。
  7. 东晋许逊本来是旌阳县令,传说一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天,鸡犬相随。
  8. 梵语“波罗蜜”就是汉语的“到彼岸”。
  9. 紫府”就是道家所说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10. 说“上方”、说“梵刹”,都是佛教活动的场所。
  11. 说“真宇”、说“蕊珠”,都是誉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12. 在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的食物可以施舍给僧人,用南烛叶煎汁浸米做成的饭,也可以供养神佛。
  13. 香积厨是僧家所必备的斋厨。
  14. 仙麟脯是神仙所吃的熟食。
  15. 天竺僧人佛图澄显神通,焚香念咒语使钵中生出莲花。
  16. 三国道士葛仙翁作法术,张口吐饭能变成蜜蜂。
  17. 天竺僧人达摩可以脚踩一根芦苇渡江。
  18. 后汉人栾巴则能用嘴喷酒灭掉远在成都的火灾。
  19. 晋代道士吴猛可以用羽扇划开江水变成路。
  20. 神话中的麻姑则能把米扔在地上变成珍珠。
  21. 飞锡”、“挂锡”,是说僧人的出游和停留。
  22. 导引”、“胎息”,是说道士的修身养性的方法。
  23. 和尚双手合十行礼叫做“和南”。
  24. 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叫做“稽首”。
  25. 说“圆寂”、说“荼毗”,都是指和尚的死。
  26. 说“羽化”、说“尸解”,都是指道士的死。
  27. 女道士叫做“巫”,男道士叫做“觋”。从古时候就这样划分。
  28. 男僧人称作“僧”,女僧人称作“尼”。也是从来就有这样的区别。
  29. 羽客”、“黄冠”,都是道士的誉称。
  30. 上人”、“比丘”,是对和尚的赞美。
  31. 檀越”、“檀那”是佛家称呼施主。
  32. 外炼金丹,内修精气的道士,想做长生不老的神仙。
  33. 和尚谦称自己,说自己无父无母,像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捡到的婴儿,所以称为“空桑子”。
  34. 道士念经,仿效神仙的声音,所以称之为“步虚声”。
  35. 菩”就是普遍的意思,“萨”则是救助的意思,因此天地神灵有菩萨的美誉。
  36. 在水中行走,龙的力量最大,在陆地上行走,象的力气最大,因此精通佛法的高僧有“龙象”的称号。
  37. 儒家称的“世”,佛家称之为“劫”,道家称之为“尘”,这都是说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牵连。
  38. 儒家说“精一”,佛家说“三昧”,道家说“贞一”,这都是说深奥的道理无穷无尽。
  39. 达摩死后,有人看见他手提一只鞋从东方归向西天。
  40. 后汉王乔朝见皇帝,不用车马,站在由鞋变成的两只野鸭身上从天空中降落。
  41. 辟谷绝粒”,神仙不吃五谷,能够用吐纳之法修炼身体。
  42. 不灭不生”,释迦牟尼能内心悟道,超脱生死的境界。
  43. 梁朝的高僧道生法师讲经,绝妙处能够使顽石点头。
  44. 云光法师说法能够使上天感动,天上的宝花纷纷降落。
  45. 张虚靖炼丹成仙后,能够降龙伏虎,平素养的鸡犬都跟着他升天了。
  46. 能把整个世界藏在一粒米中,佛家的法力是何等的强大。
  47. 把整个乾坤贮藏在一把壶里,道家的法术又是多么的玄妙。
  48. 无稽之谈就好像说装了一车鬼魂。
  49. 富贵人家,鬼都要偷窥他的家室。
  50. 《无鬼论》是晋朝阮瞻所写。
  51. 《搜神记》是东晋干宝所撰。
  52. 孔子的徒弟颜子渊、卜子商,死了以后在阴间做了修文郎。
  53. 隋朝大将韩擒虎、北宋丞相寇莱公,死后在地府做阎罗王。
  54. 至于说到土神和谷神,就叫做“社稷”。
  55. 使人间干旱的鬼叫做“旱魃”。
  56. 魑魅”、“魍魉”都是山川中危害人类的精怪。
  57. 神荼”、“郁垒”都是吃鬼的门神。
  58. 官路困顿不通,连鬼神都要对其拍手戏弄。
  59. 心地光明磊落,吉神自然呵护庇佑。

 

  1. 注释

 

  1. 如来释迦:即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是佛教徒尊称他的圣号。
  2. 老聃李耳:老子,道教的始祖。春秋时的思想家,著有《老子》。
  3. 鹫岭:也称鹫山、灵山,即灵鹫山,是佛说法之地,在中印度。据说佛常住在那里。
  4. 祗园:即祗树给孤独园。是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停居之处。
  5. 佛国:佛的出生地,指天竺,即古印度。
  6. 交梨、火枣:道教认为是神仙吃的两种水果。
  7. 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也译作“桑门”,就是僧侣、僧徒。意思是勤修善法,止息恶习。
  8. 释: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来又泛指佛教。东晋道安受戒,用释作姓,开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后来就相袭乘。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不同。安以为六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