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仪礼》6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无算爵。士也,有执膳爵者,有执散爵者。执膳爵者酌以进公,公不拜,受。执散爵者酌以之公,命所赐。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公答拜。受赐爵者以爵就席坐,公卒爵,然后饮。执膳爵者受公爵,酌,反奠之。受赐爵者兴,授执散爵,执散爵者乃酌行之。唯受爵于公者拜。卒受爵者兴,以酬士于西阶上。士升,大夫不拜,乃饮,实爵。士不拜,受爵。大夫就席。士旅酌,亦如之。公有命彻幂,则卿大夫皆降,西阶下北面东上,再拜稽首。公命小臣辞。公答再拜,大夫皆辟。遂升,反坐。士终旅于上,如初。无算乐。

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阍人为大烛于门外。宾醉,北面坐取其荐脯以降。奏《陔》。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遂出。卿、大夫皆出。公不送。

公与客燕。曰:「寡君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使某也以请。」对曰:「寡君,君之私也。君无所辱赐于使臣,臣敢辞。」「寡君固曰不腆,使某固以请!」「寡君,君之私也。君无所辱赐于使臣,臣敢固辞!」「寡君固曰不腆,使某固以请!」「某固辞,不得命,敢不从?」致命曰:「寡君使某,有不腆之酒,以请吾子之与寡君须臾焉!」「君贶寡君多矣,又辱赐于使臣,臣敢拜赐命!」

记。燕, 朝服,于寝。其牲,狗也,亨于门外东方。若与四方之宾燕,则公迎之于大门内,揖让升。宾为苟敬,席于阼阶之西,北面,有脀,不哜肺,不啐酒。其介为宾。无膳尊,无膳爵。与卿燕,则大夫为宾。与大夫燕,亦大夫为宾。羞膳者与执幂者,皆士也。羞卿者,小膳宰也。若以乐纳宾,则宾及庭,奏《肆夏》;宾拜酒,主人答拜,而乐阕。公拜受爵,而奏《肆夏》;公卒爵,主人升,受爵以下,而乐阕。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笙入三成,遂合乡乐。若舞,则《勺》。唯公与宾有俎。献公,曰:「臣敢奏爵以听命。」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凡荐与羞者,小膳宰也。有内羞。君与射,则为下射,袒朱襦,乐作而后就物。小臣以巾授矢,稍属。不以乐志。既发,则小臣受弓以授弓人。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若饮君,燕,则夹爵。君在,大夫射,则肉袒。若与四方之宾燕,媵爵,曰:「臣受赐矣。臣请赞执爵者。」相者对曰:「吾子无自辱焉。」有房中之乐。

 

 

《第七篇  大射礼》

 

一、简介

 

射礼,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礼仪,从 先秦时期到宋明时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大射礼还是民间主导的乡射礼,一直延续,生生不息。《礼记·射义》载,“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

《射义》曰:“射者,仁之道也。射者,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己矣。”

射礼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我们民族气质、性格、思想的重要表达载体,是华夏独特的人文景观。射礼中有大量的华夏文明精华积淀,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重视人的道德自省。射礼本质上是一种健康道德的巧妙导引方式,是 华夏先民寓德于射、寓礼于射、寓教于射的珍贵的人文实践成果。

 

二、种类

 

古代射礼共有四种,分别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大射礼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礼仪。唐代以后算为军礼定为国家之事。宋代重新恢复为嘉礼,大多用于皇帝宴饮之时。明太祖重新定为军礼,参礼者除皇帝以外多为品官,之后优秀贵族子弟及地方俊秀亦可参加。明代大射礼可以由品官监行,不必皇帝亲至。

《毛诗注疏》曰,“大射者,将祭择士于射官。宾射者,谓诸侯来朝,与之射于朝。燕射者,因燕宾客,即与射于寝。此三者,其处不同,其侯亦别。……三者别文,皮侯即大射也;五采之侯,宾射也;兽侯,燕射也。不言乡射者,乡射是州长与其民射于州序之礼,天子诸侯无之,故不言也。”侯,即箭靶,不同形式的射礼有不同的意义,其举办地点、参礼人员、礼仪流程、服饰用具的规格等亦各有所区别。其中最常见的射礼便是民间的乡射礼。

大射礼为四种古射礼之一,大射礼是天子、 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礼仪。周代射礼之制颇为周祥。两汉以后,射礼逐渐简化,唐开元年间,新定仪式,将大射礼列为军礼。 唐玄宗一朝举行大射礼颇多。宋太宗淳化五年,诏定其礼,礼部官以旧礼过于繁琐,依唐时礼仪多有修订,但使用不多。苏洵《太常因革礼》中将其再次列为嘉礼,《政和五礼新仪》中亦因之。

明代洪武三年,“上以先王射礼久废,弧矢之事专习于武夫,而文士多未解。至是,诏太学生及群县学生员皆令习射,凡遇郊庙之祭,先期命文武官执事行大射之礼。乃命工部制虎中、鹿中、及诸侯卿大夫射侯等器,命礼部考定其仪,斟酌古今、烦简适中”,于是礼部官员议定大射之礼。

据明代相关史料,永乐皇帝定都北京后, 所记载之大射礼鲜见于史料,仅有凤毛麟角记述行礼地点为煤山(今景山)观德殿前,为当时 皇帝与重臣约博为礼之举,而其细节今已无从可考。

 

三、历代帝王庙大射礼仪程

 

1排班:三耦、有司、众执事排班如仪。

2堂上官升堂:监礼官、监察官由司正赞引升丹墀。

3堂上官拜庙:因在历代帝王庙行礼,所行射礼为拣选参与祭祀历代帝王之人,故而先行入庙各神位参拜。因无皇帝亲临,故而所拜神位分别为:五帝神位、禹汤武三王神位、汉高祖光武帝诸汉帝王神位、隋文唐宗诸隋唐帝王神位、宋太祖太宗诸宋帝王神位、明太祖成祖诸大明先帝神位。

4宣谕:因为品官监行,故而宣上谕。此时堂下皆跪,堂上起立拱手。堂下众人回:“敢不从命”

 

四、比耦就班

 

乡射礼为先请射再纳射器比耦,而大射因重皇命及品官,故此处先比耦排班以俟请射。司正:比耦。司射命结耦。共分上、中、下三耦,每耦分上射与下射。司射:各与其耦让取弓矢,搢!三耦分别拿取弓、箭,并回到指定位置。司射:决!遂!决即为戴好扳指,遂,即为戴好护臂。

1、请射:司正:请行大射之礼。上差:准!、

2、起鼓:司正:起鼓。鼓生敲击建鼓。

3、示侯:即为指示射中区域。司正:获者以旌示侯。获者举刀指向箭靶,执旌将旗子指向箭靶。执旌所举为明会典所载采、青、赤、白、黑五旗。采(彩)旗为麒麟旗,青旗为青龙旗,赤旗为朱雀旗,白旗为白虎旗,黑旗为玄武旗。其中所射箭矢偏东则举青旗,偏西则举白旗,中则举赤旗,不中(脱靶或未依照音乐节奏击发)则举黑旗,中采则举彩旗。

4、诱射:明会典载大射诱射为耦射。射礼要求持弓挟一搢三。“挟一搢三”即一箭搭弦,另外三箭束在腰上。

5、一番射:一番射为不和音乐的交替射箭。司正:行一番射司射:无射获,无猎获(不要射获者,不要惊吓获者),上耦升射。司射:中耦升射!司射:下耦升射!

6、取矢索矢:即执事将侯上箭矢取回,再由三耦重新取四支箭。

7、二番射:二番射与一番射不同,为和乐射。要求同在一耦的两个人根据音乐的节拍同时射出箭矢,未和音乐击发,即便射中、中采,也不算射中。音乐演奏雅乐《狸首》等,一字一音,一音四拍,和缓凝重。司正:行二番射司射:无射获,无猎获(不要射获者,不要惊吓获者),上耦升射。司射:中耦升射!司射:下耦升射!

8、算筹:二番射是要计算成绩的,计算成绩使用的共计称为“算筹”,如果射中箭靶,负责计算成绩的执事将一只算筹置于身前,上射置于右边,下射置于左边。计算时以两根算筹为一“纯”,而单个为一“奇”。当上射一方胜,为“右贤于左”,下射一方胜,则“左贤于右”。本次规定中采者可直接获得一“纯”。

9、饮不胜者:算筹之后,由胜者为不胜者酌酒献爵,称为饮不胜者。不胜者所饮并非是罚酒,而是胜者对其身体的关心,鼓励对方好好锻炼,依然为一种礼让。孔子曰,“酒者,所以养老,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辞其养也。”射礼的争胜仅在于相互辞让,希望别人饮酒以养生,射礼仁义无争之意可见一斑。

10、评定:大射礼与乡射礼不同,亦为评选品官俊秀优异者。其中上射评选一人,下射评选一人。考察方面包括礼仪、音乐节奏感、射箭技术等综合考量。本次为上耦上下射获此殊荣。并加以赏赐。

11、退班:司正:大射毕!上差:射饮具礼,行止如仪。退班!待堂上诸官退下丹墀后,三耦执事等退班。

 

 

《第八篇  聘礼》

 

一、简介

 

聘礼古代诸侯间相互聘问之或订婚之礼。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其中“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

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到了宋代,茶叶被列为聘礼中的重要礼物,几乎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从此,民间即称送聘礼为"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或"受茶";所谓"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里的"合茶"。据宋胡纳《见闻录》载:"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吴自牧《东京梦梁录·嫁娶》也谈到了宋代婚嫁中的用茶:"道日方行送聘之礼,且论聘礼,富家当备三金送之,……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又送官会银铤,谓之'下财礼'。"吴自牧记载说,即使是贫穷人家,聘礼中茶饼也是少不了的,甚至连女家的回礼也多使用"茶饼果物"、"鹅酒茶饼"了。

婚姻"六礼"后来经司马光、朱熹等人简化合并,但宋代盛行的茶礼却为元明清各代所承袭。明代香山(今广东中山市)人黄佐,字泰泉,晚年家居时撰成《泰泉乡礼》,书中记载:"近日纳采、纳徵者,止用细茶一盒,纳钗物其中,尤为简便,可以通行。"又云:"凡三等人户之下聘,用酒一埕、鹅二只、各布二匹、茶一盒。"反映了明代岭南一带茶礼的流行。

 

二、民间聘礼必备的9样

 

1、梳子: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梳子有“结发”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2、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3、压钱箱: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婚庆中女方送嫁礼品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4、如意秤:取材于传统婚礼仪式中用于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的如意秤,现作为父母送给出嫁女儿的婚庆九宝之一,希望女儿今后的生活称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

5、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6、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7、剪刀:是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8、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黄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9、礼金:男方给女方购置嫁妆和首饰钱。

 

三、聘礼习俗

 

1、京津地区:京津地区融合了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婚礼习俗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可分为北礼、南礼、旗礼、汉礼四种,到这个纪初,南礼逐渐融人北礼,形成北京婚礼特色。传统的结婚,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下一步就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有男方的财力决定,大多是四盒礼。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还需要有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四包礼物。

 

2、东北三省:东北三省的婚礼习俗和京津地区有些类似,但也不全相同。东北三省的“小定”礼,需要女方到男方家参加送礼和摆设的酒席。在酒席中需要交换“龙凤帖”,男方还需赠给女方一枚金戒指当作定情物。此外还需要准备四样礼物,即鸡一只;鸡蛋八十到一百个;红糖两斤;粉条两斤。定下婚礼日期后要过“大定”,其中包括了四季服饰、首饰、馒头、酒等等。迎娶的前一天,是女方送嫁妆之日,嫁妆多为衣物、家具、首饰等等。

 

3、江浙一带:媒人在“相看”过男女双方品貌后,婚俗礼仪要行“文定”礼,交换男女双方各自的生辰八字,男方把聘礼交给女方当面点清。聘礼多是各地土特产,桑麻织物,绩罗绸缎,茶叶及礼金等。女方的嫁妆越多越好,并借机来炫耀自家的财富。婚礼及其后的拜见礼等与北方大同小异。

 

4、湖广地区:媒人在“合年庚”、看八字,并经两方家长同意亲事后,由媒人代换龙凤帖,同时男方应下“小聘”礼,即一只金戒指、耳环,一对金石榴,以及聘金、槟榔、礼饼等。女方在收到聘礼后,回以文房四宝、松糕等。待迎娶前,男方还要下“大聘”,俗语称“行茶”。“行茶”时男方应准备好礼金、礼饼、烟酒、海味、鱼肉等,女方如数接收后,回以衣物、鞋帽、饼、糖之类,并商定双方婚礼日期。

四、原文

 

 

《聘礼》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使者再拜稽首辞,君不许,乃退。既图事,戒上介,亦如之。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

宰书币,命宰夫官具。及期,夕币。使者朝服,帅众介夕。管人布幕于寝门外。官陈币,皮北首,西上,加其奉于左皮上;马则北面,奠币于其前。使者北面,众介立于其左,东上。卿、大夫在幕东,西面北上。宰入,告具于君。君朝服出门左,南乡。史读书展币。宰执书,告备具于君,授使者。使者受书,授上介。公揖入。官载其币,舍于朝。上介视载者、所受书以行。

厥明,宾朝服释币于祢。有司筵几于室中。祝先入,主人从入。主人在右,再拜,祝告,又再拜。释币,制玄纁束,奠于几下,出。主人立于户东。祝立于牖西,又入,取币,降,卷币,实于□,埋于西阶东。又释币于行。遂受命。上介释币亦如之。

上介及众介俟于使者之门外。使者载旃,帅以受命于朝。君朝服,南乡。卿、大夫西面北上。君使卿进使者。使者入,及众介随入,北面东上。君揖使者,进之,上介立于其左,接闻命。贾人西面坐启椟,取圭垂缫,不起而授宰。宰执圭屈缫,自公左授使者。使者受圭,同面,垂缫以受命。既述命,同面授上介。上介受圭屈缫,出,授贾人,众介不从。受享束帛加璧,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束帛加琮,皆如初。遂行,舍于郊,敛旃。

若过邦,至于竟,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朝,曰:「请帅。」奠币。下大夫取以入告,出许,遂受币。饩之以其礼,上宾大牢,积唯刍禾,介皆有饩。士没其竟。誓于其竟,宾南面,上介西面,众介北面东上,史读书,司马执策立于其后。

未入竟,壹肄。为壝坛,画阶,帷其北,无宫。朝服无主,无执也。介皆与,北面西上。习享,士执庭实习夫人聘享,亦如之。习公事,不习私事。

及竟,张旃,誓。乃谒关人。关人问从者几人,以介对。君使士请事,遂以入竟。

入竟,敛旃,乃展。布幕,宾朝服立于幕东,西面,介皆北面东上。贾人北面,坐拭圭,遂执展之。上介北面视之,退复位。退圭。陈皮,北首,西上,又拭璧,展之,会诸其币,加于左皮上。上介视之,退。马则幕南、北面,奠币于其前。展夫人之聘享,亦如之,贾人告于上介,上介告于宾。有司展群币以告。及郊,又展,如初。及馆,展币于贾人之馆,如初。

宾至于近郊,张旃。君使下大夫请行,反。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上介出请。入告。宾礼辞,迎于舍门之外,再拜。劳者不答拜。宾揖,先入,受于舍门内。劳者奉币入,东面致命。宾北面听命,还,少退,再拜稽首,受币。劳者出。授老币,出迎劳者。劳者礼辞。宾揖,先入,劳者从之。乘皮设。宾用束锦傧劳者,劳者再拜稽首受。宾再拜稽首,送币。劳者揖皮出,乃退。宾送再拜。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簋方,玄被纁里,有盖,其实枣蒸栗择,兼执之以进。宾受枣,大夫二手授栗。宾之受,如初礼。傧之如初。下大夫劳者遂以宾入。

至于朝,主人曰:「不腆先君之祧,既拚以俟矣。」宾曰:「俟间。」大夫帅至于馆,卿致馆。宾迎,再拜。卿致命,宾再拜稽首。卿退,宾送再拜。宰夫朝服设飧: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腥一牢,在东,鼎七。堂上之馔八,西夹六。门外米、禾皆二十四,薪刍倍禾。上介:饪一牢,在西,鼎七,羞鼎三;堂上之馔六;门外米、禾皆十车,薪刍倍禾。众介皆少牢。

厥明,讶宾于馆。宾皮弁聘,至于朝。宾入于次,乃陈币。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摈者出请事。公皮弁,迎宾于大门内。大夫纳宾。宾入门左,公再拜,宾辟,不答拜。公揖入,每门每曲揖。及庙门,公揖入,立于中庭;宾立接西塾。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贾人东面坐启椟,取圭垂缫,不起而授上介。上介不袭,执圭屈缫,授宾。宾袭,执圭。摈者入告,出辞玉。纳宾,宾入门左。介皆入门左,北面西上。三揖,至于阶,三让。公升二等,宾升,西楹西,东面。摈者退中庭。宾致命。公左还,北乡。摈者进。公当楣再拜。宾三退,负序。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摈者退,负东塾而立。宾降,介逆出。宾出。公侧授宰玉,裼,降立。摈者出请。宾裼,奉束帛加璧享。摈者入告,出许。庭实,皮则摄之,毛在内;内摄之,入设也。宾入门左,揖让如初,升致命,张皮。公再拜受币。士受皮者自后右客;宾出,当之坐摄之。公侧授宰币,皮如入,右首而东。聘于夫人,用璋,享用琮,如初礼。若有言,则以束帛,如享礼。摈者出请事,宾告事毕。

宾奉束锦以请觌。摈者入告,出辞,请礼宾。宾礼辞,听命。摈者入告。宰夫彻几改筵。公出,迎宾以入,揖让如初。公升,侧受几于序端。宰夫内拂几三,奉两端以进。公东南乡,外拂几三,卒,振袂,中摄之,进,西乡。摈者告。宾进,讶受几于筵前,东面俟。公壹拜送。宾以几辟,北面设几,不降,阶上答再拜稽首。宰夫实觯以醴,加柶于觯,面枋。公侧受醴。宾不降,壹拜,进筵前受醴,复位。公拜送醴。宰夫荐笾豆脯醢,宾升筵,摈者退负东塾。宾祭脯醢,以柶祭醴三,庭实设。降筵,北面,以柶兼诸觯,尚擸,坐啐醴。公用束帛。建柶,北面奠于荐东。摈者进相币。宾降辞币,公降一等辞。栗阶升,听命,降拜,公辞。升,再拜稽首,受币,当东楹,北面,退,东面俟。公壹拜,宾降也。公再拜。宾执左马以出。上介受宾币,从者讶受马。

宾觌,奉束锦,总乘马,二人赞。入门右,北面奠币,再拜稽首。摈者辞。宾出。摈者坐取币出,有司二人牵马以从,出门,西面于东塾南。摈者请受。宾礼辞,听命。牵马,右之。入设。宾奉币,入门左,介皆入门左,西上。公揖让如初,升。公北面再拜。宾三退,反还负序。振币进授,当东楹北面。士受马者,自前还牵者后,适其右,受。牵马者自前西,乃出。宾降阶东拜送。君辞。拜也,君降一等辞。摈者曰:「寡君从子,虽将拜,起也。」栗阶升。公西乡。宾阶上再拜稽首。公少退。宾降出。公侧授宰币。马出。

公降立。摈者出请。上介奉束锦,士介四人皆奉玉锦束,请觌。摈者入告,出许。上介奉币,俪皮,二人赞;皆入门右,东上,奠币,皆再拜稽首。摈者辞,介逆出。摈者执上币,士执众币;有司二人举皮,从其币。出请受。委皮南面;执币者西面北上。摈者请受。介礼辞,听命。皆进,讶受其币。上介奉币,皮先,入门左,奠皮。公再拜。介振币,自皮西进,北面授币,退复位,再拜稽首送币。介出。宰自公左受币,有司二人坐举皮以东。摈者又纳士介。士介入门右,奠币,再拜稽首。摈者辞,介逆出。摈者执上币以出,礼请受,宾固辞。公答再拜。摈者出,立于门中以相拜,士介皆辟。士三人,东上,坐取币,立。摈者进。宰夫受币于中庭,以东,执币者序从之。

摈者出请,宾告事毕。摈者入告,公出送宾。及大门内,公问君。宾对,公再拜。公问大夫,宾对。公劳宾,宾再拜稽首,公答拜。公劳介,介皆再拜稽首,公答拜。宾出,公再拜送,宾不顾。

宾请有事于大夫,公礼辞,许。宾即馆。卿、大夫劳宾,宾不见。大夫奠雁再拜,上介受。劳上介,亦如之。

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上介请事,宾朝服礼辞。有司入陈。饔,饪一牢,鼎九,设于西阶前,陪鼎当内廉,东面北上,上当碑,南陈。牛、羊、豕、鱼、腊,肠、胃同鼎,肤、鲜鱼、鲜腊,设扃鼏。膷、臐、膮,盖陪牛、羊、豕。腥二牢,鼎二七,无鲜鱼、鲜腊,设于阼阶前,西面,南陈如饪鼎,二列。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皆二以并,东上韭菹,其南醓醢,屈。八簋继之,黍其南稷,错。六鉶继之,牛以西羊、豕,豕南牛,以东羊、豕。两簠继之,粱在北,八壶设于西序,北上,二以并,南陈。西夹六豆,设于西墉下,北上韭菹,其东醓醢,屈。六簋继之,黍其东稷,错。四鉶继之,牛以南羊,羊东豕,豕以北牛。两簠继之,粱在西。皆二以并,南陈。六壶西上,二以并,东陈。馔于东方,亦如之,西北上。壶东上,西陈。醯醢百瓮,夹碑,十以为列,醯在东。饩二牢,陈于门西,北面东上。牛以西羊、豕,豕西牛、羊、豕。米百筥,筥半斛,设于中庭,十以为列,北上。黍、粱、稻皆二行,稷四行。门外,米三十车,车秉有五籔。设于门东,为三列,东陈;禾三十车,车三秅。设于门西,西陈。薪刍倍禾。

宾皮弁迎大夫于外门外,再拜,大夫不答拜。揖入。及庙门,宾揖入。大夫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阶,让,大夫先升一等。宾从,升堂,北面听命。大夫东面致命,宾降,阶西再拜稽首,拜饩亦如之。大夫辞,升成拜。受币堂中西,北面。大夫降,出。宾降,授老币,出迎大夫。大夫礼辞,许。入,揖让如初。宾升一等,大夫从,升堂。庭实设,马乘。宾降堂,受老束锦,大夫止。宾奉币西面,大夫东面。宾致币。大夫对,北面当楣,再拜稽首,受币于楹间,南面,退,东面俟。宾再拜稽首送币。大夫降,执左马以出。宾送于外门外,再拜。明日,宾拜于朝,拜饔与饩,皆再拜稽首。上介饔饩三牢。饪一牢在西,鼎七,羞鼎三。腥一牢,在东,鼎七。堂上之馔六,西夹亦如之。筥及瓮,如上宾。饩一牢。门外米、禾视死牢,牢十车,薪刍倍禾。凡其实与陈,如上宾。下大夫韦弁,用束帛致之。上介韦弁以受,如宾礼。傧之两马束锦。士介四人,皆饩大牢,米百筥,设于门外。宰夫朝服,牵牛以致之。士介朝服,北面再拜稽首受。无傧。宾朝服问卿。卿受于祖庙。下大夫摈。摈者出请事;大夫朝服迎于外门外,再拜。宾不答拜,揖。大夫先入,每门每曲揖。及庙门,大夫揖入。摈者请命。庭实设四皮。宾奉束帛入。三揖,皆行,至于阶,让。宾升一等;大夫从,升堂,北面听命。宾东面致命。大夫降,阶西再拜稽首。宾辞,升成拜。受币堂中西,北面。宾降,出。大夫降,授老币,无傧。

摈者出请事。宾面,如觌币。宾奉币,庭实从,入门右。大夫辞。宾遂左。庭实设,揖让如初。大夫升一等,宾从之。大夫西面,宾称面。大夫对,北面当楣再拜,受币于楹间,南面,退,西面立。宾当楣再拜送币,降,出。大夫降,授老币。

摈者出请事。上介特面,币如觌。介奉币。皮,二人赞。入门右,奠币,再拜。大夫辞。摈者反币。庭实设,介奉币入,大夫揖让如初。介升,大夫再拜受。介降拜,大夫降辞。介升,再拜送币。摈者出请。众介面,如觌币,入门右,奠币,皆再拜。大夫辞,介逆出。摈者执上币出,礼请受,宾辞。大夫答再拜。摈者执上币,立于门中以相拜,士介皆辟。老受摈者币于中庭,士三人坐取群币以从之。摈者出请事。宾出,大夫送于外门外,再拜。宾不顾。摈者退,大夫拜辱。

下大夫尝使至者,币及之。上介朝服、三介,问下大夫,下大夫如卿受币之礼。其面,如宾面于卿之礼。

大夫若不见,君使大夫各以其爵为之受,如主人受币礼,不拜。

夕,夫人使下大夫韦弁归礼。堂上笾豆六,设于户东,西上,二以并,东陈。壶设于东序,北上,二以并,南陈。醙、黍、清,皆两壶。大夫以束帛致之。宾如受饔之礼,傧之乘马束锦。上介四豆、四笾、四壶,受之如宾礼;傧之两马束锦。明日,宾拜礼于朝。

大夫饩宾大牢,米八筐。宾迎,再拜。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受。老退,宾再拜送。上介亦如之。众介皆少牢,米六筐,皆士牵羊以致之。

公于宾,壹食,再飨。燕与羞,俶献,无常数。宾介皆明日拜于朝。上介壹食壹飨。若不亲食,使大夫各以其爵、朝服致之以侑币。如致饔,无傧。致飨以酬币,亦如之。大夫于宾,壹飨壹食。上介,若食,若飨;若不亲飨,则公作大夫致之以酬币,致食以侑币。

君使卿皮弁,还玉于馆。宾皮弁,袭,迎于外门外,不拜;帅大夫以入。大夫升自西阶,钩楹。宾自碑内听命,升自西阶,自左,南面受圭,退负右房而立。大夫降中庭。宾降,自碑内,东面,授上介于阼阶东。上介出请,宾迎,大夫还璋,如初入。宾裼,迎。大夫贿用束纺。礼玉、束帛、乘皮,皆如还玉礼。大夫出,宾送,不拜。

公馆宾,宾辟,上介听命。聘享,夫人之聘享,问大夫,送宾,公皆再拜。公退,宾从,请命于朝。公辞,宾退。

宾三拜乘禽于朝,讶听之。遂行,舍于郊。公使卿赠,如觌币。受于舍门外,如受劳礼,无傧。使下大夫赠上介,亦如之。使士赠众介,如其觌币。大夫亲赠,如其面币,无傧,赠上介亦如之。使人赠众介,如其面币。士送至于竟。

使者归,及郊,请反命。朝服,载旃,禳,乃入。乃入陈币于朝,西上。上宾之公币、私币皆陈,上介公币陈,他介皆否。束帛各加其庭实,皮左。公南乡。卿进使者,使者执圭垂缫,北面;上介执璋屈缫,立于其左。反命,曰:「以君命聘于某君,某君受币于某宫,某君再拜。以享某君,某君再拜。」宰自公左受玉。受上介璋,致命亦如之。执贿币以告,曰:「某君使某子贿。」授宰。礼玉亦如之。执礼币,以尽言赐礼。公曰:「然。而不善乎!」授上介币,再拜首,公答再拜。私币不告。君劳之,再拜稽首,君答再拜。若有献,则曰:「某君之赐也。君其以赐乎?」上介徒以公赐告,如上宾之礼。君劳之。再拜稽首。君答拜。劳士介亦如之。君使宰赐使者币,使者再拜稽首。赐介,介皆再拜稽首。乃退,介皆送至于使者之门,乃退揖。使者拜其辱。

释币于门,乃至于祢,筵几于室,荐脯醢。觞酒陈。席于阼,荐脯醢,三献。一人举爵,献从者,行酬,乃出。上介至,亦如之。

聘遭丧,入竟,则遂也。不郊劳。不筵几。不礼宾。主人毕归礼,宾唯饔饩之受。不贿,不礼玉,不赠。遭夫人、世子之丧,君不受,使大夫受于庙,其他如遭君丧。遭丧,将命于大夫,主人长衣练冠以受。

聘,君若薨于后,入竟则遂。赴者未至,则哭于巷,衰于馆;受礼,不受飨食。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归,执圭覆命于殡,升自西阶,不升堂。子即位,不哭。辩覆命,如聘。子臣皆哭。与介入,北乡哭。出,袒括发。入门右,即位踊。

若有私丧,则哭于馆,衰而居,不飨食。归。使众介先,衰而从之。

宾入竟而死,遂也。主人为之具,而殡。介摄其命。君吊,介为主人。主人归礼币,必以用。介受宾礼,无辞也。不飨食。归,介覆命,柩止于门外。介卒覆命,出,奉柩送之。君吊,卒殡。若大夫介卒,亦如之。士介死,为之棺敛之,君不吊焉。若宾死,未将命,则既敛于棺,造于朝,介将命。若介死,归覆命,唯上介造于朝。若介死,虽士介,宾既覆命,往,卒殡乃归。

小聘曰问。不享,有献,不及夫人,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其礼,如为介,三介。

记。久无事,则聘焉。若有故,则卒聘。束帛加书将命,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主人使人与客读诸门外。客将归,使大夫以其束帛反命于馆。明日,君馆之。既受行,出,遂见宰,问几月之资。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出祖,释軷,祭酒脯,乃饮酒于其侧。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缫三采六等,朱白仓。问诸侯,朱绿缫,八寸。皆玄纁系,长尺,绚组。问大夫之币,俟于郊,为肆。又□皮马。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辞曰:「非礼也。敢?」对曰:「非礼也。敢辞?」卿馆于大夫,大夫馆于士,士馆于工商。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飧不致,宾不拜,沐浴而食之。卿,大夫讶。大夫,士讶。士,皆有讶。宾即馆,讶将公命,又见之以其挚。宾既将公事,复见讶以其挚。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宗人授次。次以帷。少退于君之次。上介执圭,如重,授宾。宾入门,皇;升堂,让;将授,志趋;授如争承,下如送;君还,而后退。下阶,发气,怡焉;再三举足,又趋。及门,正焉。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及享,发气焉,盈容。众介北面,跄焉。私觌,愉愉焉。出,如舒雁。皇,且行;入门主敬,升堂主慎。凡庭实,随入,左先,皮马相间,可也。宾之币,唯马出,其馀皆东。多货,则伤于德。币美,则没礼。贿,在聘于贿。凡执玉,无藉者袭。礼,不拜至。醴尊于东箱,瓦大一,有丰。荐脯五胑,祭半胑横之。祭醴,再扱始扱一祭,卒再祭。主人之庭实,则主人遂以出,宾之士讶受之。既觌,宾若私献,奉献,将命。摈者入告,出礼辞。宾东面坐奠献,再拜稽首。摈者东面坐取献,举以入告,出礼请受。宾固辞,公答再拜。摈者立于阈外以相拜,宾辟。摈者授宰夫于中庭。若兄弟之国,则问夫人。若君不见,使大夫受。自下听命,自西阶升受,负右房而立。宾降亦降。不礼。币之所及,皆劳,不释服。赐饔,唯羹饪。筮一尸,若昭若穆。仆为祝,祝曰:「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皇考某子。」如馈食之礼。假器于大夫。盼及廋车。聘日致饔。明日,问大夫。夕,夫人归礼。既致饔,旬而稍,宰夫始归乘禽,日如其饔饩之数。士中日则二双。凡献,执一双,委其馀于面。禽羞,俶献。比归大礼之日,既受饔饩,请观。讶帅之,自下门入。各以其爵,朝服。士无饔。无饔者无傧。大夫不敢辞,君初为之辞矣。凡致礼,各以其爵,朝服。皆用其飨之加笾豆。无饔者无飨礼。凡饩,大夫黍、粱、稷,筐五斛。既将公事,宾请归。凡宾拜于朝,讶听之。燕,则上介为宾,宾为苟敬。宰夫献。无行,则重贿反币。曰:「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君以社稷故,在寡小君,拜。」「君贶寡君,延及二三老,拜。」又拜送。宾于馆堂楹间,释四皮束帛。宾不致,主人不拜。大夫来使,罪,飨之;过,则饩之。其介为介。有大客后至,则先客不飨食,致之。唯大聘有几筵。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薮曰秉,二百四十斗,四秉曰筥,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为一秅。

 

  1. 译文

 

聘礼的礼仪。国君和三卿谋议聘问的事,于是任命卿为使者。卿(使者)再拜稽首辞让,国君不准许,于是退回原位。已经谋议出使之事,也同任命使者一样任命上介。宰命令司马任命众介,众介都接受命令,不推辞。

宰写下行聘礼物的数目,命令宰夫让众官吏准备。到出使的前一天傍晚,陈列礼物。使者穿上朝服,率领众介,傍晚拜见国君。馆人在寝门外铺幕。准备聘礼的人陈列礼物,兽皮,头朝北,以西边为上位。

在两边的兽皮上放上进献的物品(束帛及玄纁)。马就面对北方,在马前的幕上放上束帛玄纁。使者面朝北,众介站在他的左边,以东边为上位。卿大夫在幕的东边,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冢宰进入路门向国君报告准备情况。国君穿着朝服从路门的左边出来,面朝南。太史读簿书,核对礼物。冢宰拿着簿书向国君报告准备完毕,把簿书交给使者。使者接过簿书,把它交给上介。国君拱手行礼,进入路门。随行官吏把礼物装在车上,停放在寝门外。上介监视装车的人。把簿书收妥。

第二天,主宾穿朝服在祢庙陈列礼物。有司在室中铺席设几。祝先进入室中,主人跟随着进入。主人在右边,两次行拜礼。祝向祢祷告。

主人又两次行拜礼。祝陈列礼物,把长一丈八尺的黑色、浅红色帛共十卷放在几的下边。祝和主人走出室。主人站在室门的东边。祝站在窗户西边。祝又走进室内取礼物,下堂,把束帛卷起放在竹器里,埋到西阶的东边。又在庙门外向行神陈列礼物。然后接受命令,上介陈列礼物也是如此。

上介和众介等候在使者的门外。使者在车上插着旃旗,率领上介和众介在朝门接受命令。国君穿朝服面向南。卿大夫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国君派卿让使者进入。使者进入,众介随着进入,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国君拱手施礼,使者进前,上介站在使者的左侧,接续听命。贾人面朝西坐下,打开木匣,拿出圭玉、缫垂悬,不站起而交给冢宰。冢宰拿着圭,把缫折起,从国君的左边交给使者。使者接受圭,和冢宰面朝同一方向。把缫垂悬,接受使命。向上介陈述使命后,和上介面朝同一方向把圭、缫交给他。上介接受圭,折起缫,出门交给随行的贾人。众介不跟随出门。接受进献用的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璧,接受国君夫人的聘璋,进献用的黑色、浅红色束帛和放在上面的琮,都和受圭的礼仪相同。然后出行,在郊外住宿。把旃旗收起。

如果路过邻国,到达边境时,使者派次介借道。次介拿着束帛到邻国的外朝,说:“请引导。”把束帛放在地上。邻国的下大夫拿着束帛进去报告,出来说“允许”,于是接受束帛。邻国按照礼节馈赠,给上宾(使者)杀好的牛羊豕三牲,路上用的粮食、草料。众介都得到馈赠,邻国的士引导他们走到国境。在邻国的国境上立《誓》。使者面朝南,上介面朝西,众介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史读《誓书》,司马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