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管理学院

《薪酬》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

 

一、概念

 

薪酬,由薪和酬组成。在现实的 企业管理环境中,往往将两者 融合在一起运用。

(一)薪

薪,指 薪水,又称 薪金、 薪资,所有可以用 现金、物质来衡量的个人回报都可以称之为薪,也就是说薪是可以数据化的,我们发给员工的 工资、 保险、实物福利、 奖金、 提成等等都是薪。做 工资、 人工成本预算时我们预计的数额都是“薪”。

(二)酬

酬,报酬、报答、酬谢,是一种着眼于精神层面的 酬劳。有不少的企业,给 员工的工资不低, 福利不错,员工却还对企业诸多不满,到处说企业坏话;而有些企业,给的工资并不高,工作量不小,员工很辛苦,但员工却很快乐,为什么呢?究其源,还是在付“酬”上出了问题。当企业没有精神,没有情感时,员工感觉没有 梦想,没有前途,没有 安全感,就只能跟企业谈钱,员工跟企业间变成单纯的交换关系,这样的单纯的“薪”给付关系是不让员工产生 归属感的。

(三)关系

永远要记住,薪和酬就像 硬币的两面,必须同时存在,同时考虑。薪和酬,亦可以称之为 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所包含的内容可以用下图来做说明:

 

二、管理完善

 

企业要完善好薪酬管理,需要注重 岗位评价、 薪酬定位和 绩效考核三个方面。一览职通车就是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意愿及对薪酬的要求,为其进行职位推荐,减少求职晋升障碍,解决理性 求职的需求,确保求职者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升职加薪。

 

三、薪酬管理

 

1、目的:

(1)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2)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高绩效;

(3)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协调。

确定薪酬战略

做好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要有符合公司整体 战略的 薪酬战略,通过薪酬战略可以将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所有薪酬工作政策都有依归。企业只能有了明确的薪酬战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在稳定核心人才和激励员工绩效表现上的作用。

典型的薪酬战略包括市场领先型薪酬战略,跟随型薪酬战略及保守型薪酬战略。

2、做好岗位评价

(1)明确职责。通过岗位评价,可以对 岗位的整体情况作出评定,这有利于岗位职责的明确。

(2)对内公平。众所周知,在企业薪酬设计中,岗位评价是实现薪酬管理对内公平的重要手段。

3、明确薪酬定位

(1)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企业薪酬体系市场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激励和保留,因此薪酬水平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2)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员工的薪酬分配,而且还关乎薪酬激励,都是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4、执行绩效考核

合理的 绩效考核总是能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薪酬进行直接关联,这让企业的薪酬管理更加容易。

(1)考核内容的制定。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关于考核方式、考核指标、考核周期等具体的考核内容要做好。

(2)确保薪酬和绩效关联。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 绩效考核的执行,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将绩效和薪酬关联起来。

(3)工资范围要大。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绩效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所以对于企业的工资范围要在科学的情况下尽量拉开差距,这更能体现激励的效果。

 

四、薪酬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

从广义上讲,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也包括参与决策、承担更大的责任等内部回报。 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员工的基本薪酬,即 基本工资,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员工的激励薪酬,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间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各种保险、非工作日工资、额外的津贴和其他服务,比如单身公寓、免费工作餐等。

内部回报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主要体现为一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一般包括参与企业决策,获得更大的工作空间或权限,更大的责任,更有趣的工作,个人成长的机会和活动的多样化等。内部回报往往看不见,也摸不着,不是简单的物质付出,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对于员工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然而,在管理实践中内部回报方式经常会被管理者所忽视。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内部回报的重要性,并合理的利用。

 

(一)薪酬管理的目标

薪酬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薪酬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达到效率和公平目标,就能促使薪酬激励作用的实现,而合法性是薪酬基本要求,因为合法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效率目标

效率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站在产出角度来看,薪酬能给组织绩效带来的最大价值,包括所有的员工绩效考核;第二个层面是站在投入角度来看,实现薪酬成本的控制。薪酬效率目标的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2、公平目标

公平目标包括三个层次,分配公平、过程公平、机会公平。

分配公平是指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决定各种奖励措施时,应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将会产生不满。员工对于分配公平认知,来自于其对于工作的投入与所得进行主观比较而定,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与过去的工作经验、同事、同行、朋友等进行对比。分配公平分为自我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三个方面。自我公平,即员工获得的薪酬应与其付出成正比;内部公平,即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的员工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其各自对企业做出的贡献;外部公平,即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薪酬应基本相同。

过程公平是指在决定任何奖惩决策时,组织所依据的决策标准或方法符合公正性原则,程序公平一致、标准明确,过程公开等。

机会公平指组织赋予所有员工同样的发展机会,包括组织在决策前与员工互相沟通,组织决策考虑员工的意见,主管考虑员工的立场,建立员工申诉机制等。

3、合法目标

合法目标是企业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前提,要求企业实施的薪酬制度符合国家、省区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要求,如不能违反最低工资制度、法定保险福利、薪酬指导线制度等的要求规定。

一直以来,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不容易开展。在一些企业的价值链条中,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企业人力成本压力加大,正是人力资源部门发挥控制成本、增加绩效作用的好时机。那么,面对涨薪压力,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盈利呢?归根结底,还是要打好一场人才战略之仗。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薪酬管理。

 

五、薪酬分类

 

薪酬分为经济薪酬和非经济薪酬,经济薪酬分为直接经济薪酬和间接经济薪酬。

根据货币支付的形式,可以把薪酬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直接货币报酬的形式支付的 工资,包括基本工资、 奖金、绩效工资、激励工资、 津贴、加班费、佣金、利润分红等;

一部分则体现为间接货币报酬的形式,间接地通过 福利(如养老金、医疗保险)以及服务(带薪休假等)支付的薪酬。

 

六、四大要素

 

薪酬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一)固定薪酬

固定薪酬是不随业绩或工作结果变动的实现程度而变化的,是一种不随意变动的薪酬。

(二)浮动薪酬

它是直接绩效水平或工作结果变动的实现程度而变化的薪酬项目。

(三)短期奖励薪酬

短期奖励薪酬是针对一年或者一年以内的特定的绩效奖励提供的一种薪酬计划。

(四)长期奖励薪酬

是针对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特定的绩效提供奖励的一种薪酬计划。

 

七、支付方式

 

薪酬支付的基础有四种:职位(Position)、能力(Person)、业绩(Performance)和市场(Place),这就是所谓的“4P”理论。

基于职位的薪酬设计所暗含的逻辑是薪酬的支付应该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来确定。深入下去思考,其实这种方式就是要对某一 职位所应该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进行支付,而与谁在这个职位上工作无关,可以简单概括为“对事不对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职位价值的衡量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 客观性,比较适用于传统产业和管理职位等。

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则与基于职位正好相反,叫做“对人不对事”,即不论员工在哪个职位工作,不论他实际做了哪些工作,只要他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企业就要支付给他相应的薪酬。这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学习、成长的方法,通常来说,研发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比较适合这种方式。

基于绩效的薪酬设计比较容易理解,那就是完全依照员工的工作结果来支付薪酬。无论他处于什么 职位、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在工作中如何努力,只要最终的绩效结果不好,那么他都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比如传统的计件工资制就是典型的基于绩效的薪酬 方案。基于绩效的薪酬具有更强的公平性、 灵活性、激励性。通常来说,销售人员比较适合这种方式。

基于市场的薪酬设计更容易理解,首先,薪酬的设计不是盲目的,它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考虑其市场价值来制定薪酬模式,一般以高于同行业的薪资标准挽留人才,以提高企业外部竞争力。

 

八、支付六项原则

 

薪酬支付的原则,是保证薪酬支付以充分起到激励作用,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薪酬支付及时性原则。

月薪必须每月支付一次,并且时间要相对固定。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向员工解释清楚。员工的薪酬不是企业的施舍,是企业对员工的 负债。

2、薪资支付的现金原则。

即支付给员工的基础工资、奖励工资、附加工资,只能采用现金的形式发放,不能选用企业股金或者企业产品的形式。

3、薪资支付的足额原则。

这就是承诺的薪资必须按时间约定,足额支付,不得有任何截流。在现实中,有些企业只按一定比例发给员薪资,剩一部分承诺在未来的某一天兑现。

4、薪资扣除的约定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某些行为,要进行惩戒性罚款是必不可少的,诸如旷工、迟到和缺勤要扣除一定数额的基础工资、奖励工资和附加工资。但这种扣除都必须事先有明确的约定,并让每个员工都熟知这种事先的约定,不得有任何暗箱操作,或者事后任意追加。

5、福利享有的绩效挂钩原则。

即社会保险和住房基金等福利的享有,要求必须事先在支付比例、支付方式上做出规范约定,并与绩效考核挂钩,明确绩效考核得分与员工福利保险享有数量和享有比例。

6、薪资预支的担保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不会允许随意地预支工资,但是这又不能一刀切。每个员工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如果对薪资预支做出过死的规定,就会让员工感到企业缺乏人情味,难以把企业作为自己的依托,进而降低对企业的归属感。

 

九、特点

 

薪酬的内部公平,是指员工对自身工作在企业内部的相对价值认可。根据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员工将自己的付出、所得与企业内其他员工的付出、所得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自己所获薪酬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当员工发现自己的“ 收入——付出比”与其他员工的“收入——付出比”相同时,他就会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反之,则产生内部不公平的感受。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薪酬的内部公平的几个特点:

1、薪酬的内部公平是员工的主观感受。作为员工的一种主观感受,内部公平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首先,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员工的公平观念不可能完全一致。员工是通过比较“收入——付出比”来判断企业的薪酬是否具有公平内部性的,但个人的收入和付出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对这二者应该如何衡量? 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往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多为员工的自我理解和判断,与个人密切相关。其次,个体的多变性决定了员工的公平观念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员工对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判断,也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此外,员工在判断过程中,出于自身 利益的考虑,往往对有效付出和无效付出不加分辨,将无效付出纳入比较之中,并且存在高估、夸大自身付出、低估他人付出等倾向。

2、内部比较是产生内部公平的途径。公平作为一种相对平衡的心理感受是通过衡量、比较产生的。员工对薪酬的内部公平感是通过内部比较获得的。因此,不进行比较,员工就不会对薪酬产生公平或不公平感。

3、与个人付出紧密相关的薪酬的内部公平是基于过程公平的结果公平。在薪酬比较中,员工并不是仅仅将自己的 收入与企业其他员工的收入进行比较,而是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他人进行比较。

员工进行的不是简单的绝对收入比较,而是与个人付出紧密相关的复杂的相对收入比较。进行简单的绝对收入比较,主张的是“ 均贫富”、“ 大锅饭”式的单纯的结果公平,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

4、追求内部 公平的 员工要求的是基于过程公平的结果公平。在判断薪酬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的时候,员工之所以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付出,实际上是要求薪酬体现出彼此在劳动付出方面的差异性,追求收入和付出正相关。具体而言,薪酬应该体现出各种工作不同的价值含量,体现出各个员工不同的个人劳动生产率。推而论之,员工要求个人薪酬的决定过程要公平,要求考虑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和能动性,能够在结果,也就是个人薪酬中,体现出员工在工作上的上述差异,而这一结果是可以不平均的,也不应该是平均的。

5、可以通过一 薪酬调查,查阅 薪酬调查报告来完善企业的 薪酬制度,追求企业的 薪酬水平达到行业的水平来让企业在行业中立足!

 

十、内涵

 

根据薪酬的内部公平的特点,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必须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注员工薪酬内部公平观的建设。既然公平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员工对公平性的判断,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就必须大力建设与 企业文化和薪酬制度相一致的内部公平观。要致力于引导员工树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内部一致的 薪酬公平观,避免由于不合理的公平标准引起的不合理的薪酬内部不公感。

2、薪酬制度建设应体现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和能动性。

(1)关注职位相对价值, 同工同酬,不同工则不同酬。这里的“同酬”不是指相同的薪酬 绝对值,而是指相同的 薪资带。企业内部各个 职位在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在制定薪酬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员工劳动的多样性,公平确定企业内部各 职位的相对价值。不同 职位的薪酬水平的排列形式必须保持公平性和一致性,在薪酬水平等级的多少、不同薪酬水平之间级差的大小以及确定薪酬级差的标准等方面体现出公平。

(2)关注个人 绩效,按绩分配。区别同一 职位上的胜任者、合格者和不合格者,将这些差异在薪酬制度中加以体现。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一致,也就是与其单个 生产周期的劳动边际效益等值。研究表明,同一 职位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在越是需要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上,这种差别就越明显。

显然,一个内部公平的薪酬制度必须关注员工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有多少有效付出就会获得多少回报,这样的薪酬制度才是公平的。

3、强调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制度的执行与制度的建设同等重要。公正的薪酬制度唯有获得有效地执行,方能实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要防止公正的薪酬制度在执行中异化、变质,防止制度推行缓慢、不力。在某种程度上讲,强调有效执行就是强调程序的公正。制度是基石,程序则是保障,公正的执行程序保障着公正的薪酬制度的真正实现。

 

十一、公平方法

(一)公平观

通过培训、沟通等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建立企业的公平观;通过规章制度、薪酬手册制定明确的 薪酬标准,以此具象并强化内部一致的薪酬公平观。在公平观的建设和宣传中,公司必须对“付出”与“有效付出”,“收入”与“部分收入”、“全部收入”等概念作明确地辨析,进而建立统一的公平标准。员工在工作中的一切努力是“付出”,但不等同于“有效付出”。能够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付出才是“有效付出”,反之则为“无效付出”。员工的“收入”不仅仅是指物质回报,是“一揽子薪酬”(total compensation,或称总量薪酬、 整体薪酬)。

(二)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iob evaluation)就是根据各职位对 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对企业中的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决定企业中各个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系统、稳定的工作结构,开发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职位的薪酬级别和职位待遇。职位评价立足于岗位,从劳动多样性的角度设计薪酬,依靠价值定待遇,使不同职位之间的比较科学化、规范化,让员工相信公司每个职位的价值都反映了该职位对公司的贡献。由于它对薪酬的基础作了明确、清晰地限定。由于职位评价的作用,员工对各职位间的价值差的接受性相对较高,对绝对薪酬差距的 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强,易于获得薪酬的内部公平感。

(三)基于绩效的薪酬

将员工的薪酬分为两大部分:基本工资和 绩效工资。由职位或技能决定的基本工资按付酬周期按时发放,绩效工资则是按照每次的考核结果,对照预设的达标值按比例发放。同时,一些非强制性福利、培训、精神奖励、晋升等也与 绩效考核紧密挂钩。 绩效薪酬可以有效地衡量员工的有效付出,将个人回报和个人对企业的有效付出挂钩,强调个体劳动的能动性,可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公平现象。制定一个完善的 绩效评估体制,是有效实施绩效薪酬、实现内部公平的重要环节。要体现绩效薪酬的决定过程的公平,首先要让员工参与业绩评估标准的制定。要通过讨论、沟通等方式,让员工参与目标设定,使其有效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使组织为其制定的 绩效目标更客观、更公正、更具可接受性。第二,与员工进行有效的 绩效反馈与辅导。一旦目标设定,管理者必须提供信息反馈,而且信息反馈必须及时。绩效评估报告是以结果为主的,而反馈则更侧重过程。关注反馈和辅导,可以有效地避免完全的结果导向下由于对工作环境及其变化的忽视所引起的不公。第三,要克服绩效评估中的各种主观性、随意性错误。

1、秘密薪酬

员工的公平感是通过比较获得的,反之,员工对薪酬的内部不公平也是通过比较获得的。那么,实行秘密薪酬制度,斩断比较也就成为实现薪酬内部公平的一个方法。但是,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秘密薪酬只是建立了一道抵挡薪酬内部不公的藩篱,没有比较、无从比较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公平感的产生,并不直接导向员工的内部公平感和薪酬满意感。秘密薪酬不能作为企业实现薪酬内部公平的核心方法。只有建立在公正的薪酬制度基础上的秘密薪酬,才能比较持久地发挥防御作用。

2、监督沟通

引入监督机制,保障薪酬制度的有效执行。可以通过上级、同级实施监督。比如核定员工绩效薪酬时,可以采取上级建议、隔级核定的方法。这样既可避免由于上下级矛盾或过度亲密引起的过高或过低的判断;同时,隔级核定也使得管理者可以从更高层次审视该员工的绩效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减少有限视野下对组织整体薪酬内部平衡的忽视。当然,最好的监督是员工监督。管理者要建立沟通机制,搭建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与员工进行积极地 薪酬沟通,充分发挥员工的监督作用,保障公正的薪酬制度得以公正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