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哲学院

《西方哲学》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欧洲乃至西方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学的最早流派米利都学派约产生于公元前7或前6世纪,在此之前,古希腊哲学也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的前提是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在最古老的神话中,讲到了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和命运。奥林匹斯山的12个主要的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

西方哲学史是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

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

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

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

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定义

 

西方哲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在美国哲学家梯利的《西方哲学史》中虽然提到了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哲学家像欧文,但对马克思却只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的是从古希腊哲学到美国实证主义哲学其时间跨度包括马克思)。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虽提到马克思,但是他说他讲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是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而且在西方哲学的"经院哲学"阶段往往包含了一批阿拉伯哲学家。所以, 西方哲学中"西方"广被认为不仅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欧)"而且指文化上的具有"思辨"特色的"西方"。

 

二、历史渊源

1、神话

至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如柏修斯、海格立斯、提修斯等等,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半人半神。他们的经历、事迹虽然很离奇,却反映出古代希腊人在同自然力量的长期斗争中所作出的光辉业绩。可见,古希腊神话是当时的历史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特殊的、形象化的反映。古希腊神话在荷马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以及赫西俄德所编的《神谱》中保存得很完整。荷马的两部史诗对古希腊文化影响很大,《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荷马史诗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已经无从查考,现存的形式是庇西特拉图带给雅典的,他在公元前560至前527年(包括间断期)执政,所以是公元前 6世纪的作品。荷马史诗初胚的形成期肯定要早得多。赫西俄德为公元前 8世纪希腊诗人,他的《神谱》描绘了一个诸神的谱系。

2、思索基础

它用传统的神话作思索的基础,通过对诸神产生原因的探究,曲折地表达了对万物起源进行解释的愿望。在希腊的神话中,关于奥尔弗斯的传说对后世希腊哲学有相当影响。相传他是色雷斯王奥依罗的儿子,懂音乐。后世以神秘的创世说附会之,形成教派流行于希腊世界。奥尔弗斯教义认为,现世生活充满痛苦和无聊,人被束缚在一个轮子上,永无休止地在生死循环里转动。唯有靠生命的净化,靠一切苦行,才能免于轮回,达到与神相通、合一。信奉奥尔弗斯教义的人时时追求一种所谓神我合一的狂喜迷醉的状态,他们相信以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其他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神秘知识。这种神秘的成分随着毕达哥拉进入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又从柏拉图进入后来大部分多少带有宗教性质的哲学。

三、发展阶段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虽然以神话和传说为前提,但神话和传说中的神和半人半神的英雄都是现世人的投影。有的学者在谈到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的特点时指出:大多数民族的神都自命曾经创造过世界,奥林匹斯的神并不自命如此。他们所做的主要是征服世界。这正是古希腊神话中可贵的地方,是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出古希腊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西方哲学从神话中脱胎而出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之前,大约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时期、中世纪哲学时期、近代哲学时期和现代哲学时期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相反,爱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后期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肩负着这样的任务。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后期自然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基础不变,可是又不否认变,这就产生了变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间有的人认为原动力来自不变者之外,如阿那克萨戈拉认为这种原动力是"奴斯"。这种思想使早期自然哲学家的"物活论"思想开始遭到破坏,在一定意义下,有分离思维与存在的因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这样。在他们看来,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于独断。他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的真,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他们的思想是相对主义的。高尔吉亚认为一切都同样的假,他的思想属于怀疑论。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他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他的论辩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最早来源。

由于智者和苏格拉底着重于人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内容,关于认识的辩证法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他的"理念"主要来源于爱利亚学派的不变的本质、苏格拉底的普遍性定义以及毕达哥拉派的数的概念;他关于感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以及感官事物的真理只是相对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和普罗泰戈拉。柏拉图综合了这两方面的思想,又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柏拉图认为理念在感官事物之外,普遍在个别之外,这就在本体论上分裂了思维与存在、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他既重视理念,又注重经验事实。亚里士多德把这两方面结合为一,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批评柏拉图将理念看成是和个别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实体,认为理念或他所说的"形式"不能离开感官事物而存在,普遍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要在理念和感官事物、普遍与个别之间建立起联系,认为这种联系的关键就是有目的的发展,发展是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使辩证法特别是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系统化。但他关于"纯形式"与"纯质料"的学说(见形式和质料),却使他陷入了形而上学。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死后约800年期间,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纯粹的希腊哲学渐成过去。

这800年的前期,主要哲学流派有伊壁鸠鲁学派(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除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外,他们都集中于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个时期对于某些具体科学的兴趣也出自伦理行为的需要。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伦理思想以小苏格拉底学派为其前驱,怀疑论则源于智者的思想。三派关于伦理问题的争论导致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大约从公元前 100年起,罗马哲学由对伦理的兴趣转向了宗教,新毕达哥拉派和新柏拉图学派都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而以A.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则更是一种十足的宗教哲学。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唯物主义者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新柏拉图派的波菲利和普罗提诺概括了普遍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史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古希腊哲学所阐发的各种思想又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

古希腊罗马哲学 它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前7至前6世纪,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由于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学家居住的地区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学派、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等。米利都学派以'水'、'无限定'、'气'为世界本原;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符合规律地燃烧和熄灭着的火;毕达哥拉学派把 '数' 视为事物的原型,认为数构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数';爱利亚学派把千变万化的世界归之为虚幻的假相,认为唯一真实的东西是 '存在','存在' 是单一的、有限的、不变的、不可分割的。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气)、'种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则进一步探求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动力,认为有一种最精细的、能动的、物质性的东西'奴斯',促使热和冷、干和湿等相对应以及'种子'从原始混合体中分离出来,开始运动,并构成无数的宇宙和具体事物。

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重点由研究自然转移到了研究人。这时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真,是非善恶是相对人的感觉而言的;高尔吉亚又认为一切都同样假。自称为'爱智者'的苏格拉底认为存在着客观真理,认识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识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普遍定义;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

3、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阶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的理念世界。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个别事物为对象的感觉不可能是真正知识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灵魂对理念的 '回忆'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 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时期、中世纪哲学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承认原罪实在,认为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承认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实在,认为三位分离的神是从属的,等等。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由于教会的衰微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愈益脱离神学,个人自由的思想开始萌发,中世纪哲学逐渐向近代哲学过渡。

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中世纪的科学也和哲学一样屈服于宗教的支配。这时人们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国。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系问题。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物,而在各个发展阶段中,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又各不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哲学的最初形态。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后理解的原则,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奥古斯丁以后的中世纪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中世纪哲学

5-11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时,人们对于古代哲学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片断和新柏拉图主义外,所知不多。这个时期,新柏拉图主义比基督教的成分更占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和爱留根纳。波爱修是连接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桥梁,他对古代的波菲利关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作了自己的回答。他重视多样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是中世纪唯名论的先驱(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爱留根纳是一个披着基督教外衣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他主张"否定的神学",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相左。爱留根纳认为统一的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反之,愈是多样性的东西则愈不全面因而也愈不真实。不过他认为多样性和最高统一体"上帝"之间有桥梁可通,这就是"理念"。爱留根纳的这种思想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是中世纪实在论的先驱。

2、中期中世纪哲学

11-14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中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在此期间,基督教势力强大,经院哲学以基督教的思想为主导。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著作经阿拉伯哲学家的介绍在西欧得到广泛传播。这样,经院哲学不仅有了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的因素,还增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因素,而且后一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增长。

经院哲学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重普遍概念与重个别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实在论以安瑟尔谟为代表,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主张只有普遍是真实的,普遍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唯名论以罗瑟林为代表,受亚里士多德的以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影响,主张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不过是名称。实在论认为,普遍的教会实在,而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实在,而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原罪是实在,而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天堂是实在,而世俗是影子,是从属的,等等。唯名论则相反。因此,正统的教会人士都崇奉实在论而轻视唯名论。12-13世纪,唯名论已不盛行,与唯名论有联系的柏拉图哲学也几乎成了异端,正统派的权威是实在论者、新柏拉图主义者。

不过,由于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泛神论思想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抵触,教会早已视之为异端,加上到了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大量从阿拉伯文以至希腊原文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大为增长,教会遂转而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与教义相结合的方面。于是被基督教教义改造过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官方哲学。托马斯·阿奎那是这种官方哲学的最高权威。他明确主张哲学服务于神学,反对阿拉伯先进哲学家提出的"二重真理"说;他区分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图加以调和;他认为启示高于理性,哲学以理性解释上帝,不能与宗教信仰相矛盾。对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托马斯·阿奎那采取了温和的实在论立场。

3、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日益脱离神学。在这个时期以前,12世纪的阿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路西德已提出了反对正统经院哲学的思想。他崇敬亚里士多德,甚至具有比亚里士多德更多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倡"二重真理"说,否认真主干预世界,主张自然事物受因果必然性支配。13世纪,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学任教的布拉邦的西格尔。此外,在这个时期中,唯名论和渊源于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主义异端思想也重新盛行,个人自由的思想抬头。这个时期的唯名论代表人物是培根、司各特、奥康的威廉,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神学家埃克哈特(1260-1327)。

第三时期、近代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是伴随着人类的自我觉醒而形成的。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了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开始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

15~17世纪初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反对灵魂不朽之说和禁欲主义。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张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热和冷的对立作用是物质运动的原因;G.布鲁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单子构成。

单子是物质和精神、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体。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混在一起,使他们的哲学思想带上了不少想象和虚构的成分。

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以F.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感觉是可靠的。培根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能动的、多样的,认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识就是力量;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观念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痕迹的产物。以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但是只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觉经验不可靠。斯宾诺莎把自然界视为唯一的'实体',认为思维及广延是统一的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个别事物是实体的变形,只有通过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实体,才能认识个别事物。

以笛卡尔和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只有在一个完全清楚明白无可怀疑的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认识能力进行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笛卡尔提出了'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天赋的,不证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赋的。不过,他除了承认精神实体独立存在外,还承认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并把这两个相对的独立的实体统一于一个绝对的实体'上帝';莱布尼茨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但起初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存在于人们心中,须经加工才真正显现出来。以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经验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莱断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之外,什么也没有;休谟则进一步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纪,除了存在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外,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还有一批法国启蒙思想家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从西方近代哲学第二阶段的总体来看,带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色。

从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西方近代哲学进入第三阶段,哲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有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前四人力求在克服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的前提下,把世界统一在思维的基础上,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占居中心地位。康德承认在人们的感觉经验之外存在一个'物自体',它是感觉经验的来源,但却永远不能被认识。物自体的刺激使人产生感觉经验,然后认识主体感性,知性分别与时空、12范畴等认识的先天形式相结合,整理感觉经验材料,以达到对现象的系统认识;理性是处于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级的综合能力,它要求认识世界的本质,但却永远达不到目的。如果理性把相对的现象绝对化,自以为已经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于假相。费希特则进一步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我'创造的,主体'自我'创造了客体'非我',又进一步达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谢林创立了同一哲学,认为客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绝对同一'的不同阶段。黑格尔把整个世界视为'绝对理念'自身演化的过程,认为绝对理念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它们的对立统一使绝对理念自身沿着正、反、合三段论的模式进行着概念的演化,以至使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又产生具有自我认识能力的人类和人类社会。人类的认识由认识自然界,逐渐向认识自己和认识意识自身发展,最后达到绝对理念的完全自我认识,整个世界便又回归到了绝对理念自身。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较大的最后一位哲学家费尔巴哈,批评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神学'。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神和上帝是人自我异化的产物,是人创造了神和上帝,不是神和上帝创造了人。自然界产生了人,人及其思维器官都是自然界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界,思维便不能存在,不是精神产生自然,而是自然产生了精神。不过费尔巴哈在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连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一起抛弃了。

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哲学系统,还有朝鲜哲学、日本哲学、巴基斯坦哲学、斯里兰卡哲学、越南哲学、伊朗哲学、阿拉伯哲学、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一些哲学。

它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学传统的影响,但又具有各自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其中,阿拉伯哲学在中世纪起到了向西欧传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媒介作用,它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亦有重大发展,成为世界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环节。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快了新旧思想交替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世纪哲学内部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烦琐的推演方法、理性与信仰的逐渐分离,等等,经院哲学便日趋崩溃,西方哲学史即由中世纪哲学转入了近代哲学。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1、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即15-16世纪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研究古代文化和各种哲学流派,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大利人M.费奇诺(1433-1499),亚里士多德派的彭波那齐等。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特莱西奥和布鲁诺。这些自然哲学家在15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唯心主义,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的推演方法,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不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刚刚开始,对自然的研究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新科学尚未完全获得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学家尼古拉和布鲁诺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途径问题。尼古拉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2、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哲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近代自然科学日益脱离神学而繁荣昌盛。1600年前后的 100年左右,出现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上的伟人,17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这时,科学的标准不再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督教的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的方法也不再象过渡时期那样,掺杂很多神秘的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的演绎法。与此相适应,在哲学上,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现在则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宇宙观一时占了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康德的时代。

近代科学的方法肇端于伽利略,他同时也为近代哲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的演绎。他与培根同时,都很重视归纳法,但培根轻视演绎法,而伽利略则将归纳法与演绎法同时并举。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的分歧,在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验论者重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理论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实在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斯、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

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把经验当做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他为近代哲学中统一思维与存在的要求和思维趋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的"二重真理"说,在当时条件下起了打击神学的进步作用。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排斥一切外在权威,把人的思维当作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说,主张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的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到客观真理。笛卡尔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把人的理性认识当作统一存在与思维的关键。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和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是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者,为了解释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抬出了上帝,认为在上帝那里,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他也是一个机械论者,认为动物不过是一架机器。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何学的方法以及机械的自然观都直接来源于笛卡尔。他关于思维与存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的学说,是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批评和发展。他认为多样性的个别事物不过是唯一实体的变形,只有实体有独立自存性,个别事物只有通过唯一实体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

洛克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尖锐地驳斥了笛卡尔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说,不过他也强调人们能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洛克是温和的唯名论者,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是第一位的。洛克还保留了笛卡尔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的思想因素。

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他站在笛卡尔的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说洛克的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关系密切,他自己的体系和柏拉图接近。他也重视普遍性概念,是"天赋观念"说的拥护者,不过与笛卡尔略有区别。在本体论方面,他表述了普遍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看法,认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单子"虽然彼此不能相互作用,但由于"前定和谐"而联系在一个统一体即神之中。"前定和谐"说是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和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的继承和发展。这里虽然包含着一和多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但这种统一的原则处于多样性的"单子"之外,和斯宾诺莎的普遍性、统一性与个别性、多样性的原则很不相同。

巴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从洛克哲学所包含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体即精神实体和被感知的知觉"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为了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极力攻击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特别是关于物质的抽象概念。他主张极端的唯名论,不同意洛克的"概念论",认为抽象概念既无客观实在性,也不能存在于人心中。

休谟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比巴克莱走得更远,不但在实际上取消了物质实体,而且根据巴克莱提出的同样理由,取消了精神实体。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因此,一切玄学问题都不可能成立。休谟以自己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这样,17-18世纪英国哲学中重个别性的原则,就由洛克的"概念论"经巴克莱的极端唯名论到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发展到了顶峰。

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但只是到18世纪的法国哲学,才出现公开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拉美特里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狄德罗还拒绝承认上帝的存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不是一些纯理论性的东西,而是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8世纪法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其思想来源,一是笛卡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法国唯物主义者明确主张只有物质实体,认为思维不过是物质的属性,这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上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都取消了洛克的"内省"经验,认为经验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他们一般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他们用因果必然性解释一切,完全排斥偶然性,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3、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学进入了它的晚期。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和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上一个时期盛行的伽利略的数学方法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方法被进化发展的观点所取代。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权问题固然从神权束缚下解放了出来,但17-18世纪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宇宙观,又把人们的精神束缚于自然界因果必然性之下,个人的自由意志被抹杀了,存在与思维没有得到统一。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置身学院,在抽象的哲学范围内,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再一次为维护人类精神的独立自主而斗争。他们给哲学规定的任务是,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统一起来。他们一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精神、自我、主体在他们的哲学中都占中心地位,所不同者只是这种精神性的东西被把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如何加以规定和说明。他们都承认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或对立面的统一,统一性更根本,所不同者只是这种最高统一体能否由思想认识来把握以及对这种统一体作如何理解。他们都认为唯理论与经验论各有片面性,企图在肯定思想概念更根本的基础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所不同者只是结合的方式与程度不同。

康德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他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他结合休谟和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的思想,主张知识既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他认为,作为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物自体"是不可认识的,对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人类普遍意识的"自我"的"综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综合作用"把多样性的东西统一于普遍性、必然性之下,从而构成科学知识。就康德极力说明思维中普遍性、必然性的客观意义而言,他是企图在现象界内使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但他认为,人心的综合决不满足于此种统一,人心还具有比"知性"更高的"理性"阶段,"理性"要求超出有条件的知识、经验的范围之外,以达到无条件的最高统一体即理念。

康德认为,"知性"的概念范畴总是非此即彼的,只能应用于多样性的事物,若用它们去规定超经验的最高统一体──世界整体,则必然出现"二律背反"。康德这套思想对破除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旧玄学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方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它促使黑格尔达到了具体真理是亦此亦彼、对立统一的结论。

费希特原来主张斯宾诺莎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后来受康德的影响,认识到因果必然性只是现象,自我不是必然性的奴仆而是独立自由的主体。他为了更彻底地伸张人的独立自主性,便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打破康德的二元论,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自我"所创造。"自我"不是个人的我,而是普遍的我,是道德的自由的我。"自我"、"非我"二者的统一(见自我与非我),是一切事物进展的历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按因果必然性联系起来的,而是趋向于道德自我,为完成道德自我的目的而存在。由此,费希特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自我)与存在(非我)统一说。

谢林从费希特哲学出发,又深受斯宾诺莎哲学和当时文学上浪漫派的思想影响,创立了自己的同一哲学,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客观唯心主义。谢林不同意费希特把自然(非我)看作自我的产物。他认为自然和精神、存在和思维、客体和主体,表面相反,实则同一,都是同一个"绝对"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绝对"是浑然一体的"无差别的同一",是万事万物的根源。谢林继承了费希特变化发展的观点,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是正、反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他还用目的论的发展观代替17-18世纪的机械观。不过,谢林认为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艺术,而不是费希特所说的道德,只有艺术的直观或称理智的直观,才能把握活生生的、精神性的"绝对同一"。

黑格尔是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的哲学家。他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第一个系统地、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成为马克思主义以前辩证法高级形态的最大代表。

黑格尔认为,多样性的东西,彼此分离对立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只有普遍性、统一性才是最真实的。不过,这种普遍不是脱离特殊的抽象普遍,而是包含特殊在内的普遍,叫做具体普遍或个体;这种统一不是脱离矛盾、对立的抽象统一,而是包含它们在内的统一,叫做对立统一或具体同一。具体普遍、对立统一是黑格尔全部辩证法的核心。另一方面,黑格尔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又认为只有精神性的东西才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单纯物质性的东西不可能有普遍性、统一性,因而也没有真实的存在。脱离精神无真实性和脱离统一无真实性,这两条原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最真实的无所不包的整体既是"绝对精神",又是对立的统一。

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特别是费希特、谢林的正反合的思想,把"绝对精神"这一最高统一体展开为逻辑、自然、精神三大阶段,也就是从思维到存在又到二者统一的过程,从而完成了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在他看来,逻辑理念不脱离自然和人类精神,思维不脱离存在,但逻辑理念是自然和人类精神的灵魂和根本,思维是存在的灵魂和根本,而自然则不过是逻辑理念的外部表现。至于人类精神乃是自然发展中所预想的目标的完成,是逻辑理念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又是最具体的、最现实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因而,关于人类精神的学问是最高的学问。精神的特点是自由,在这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统一,没有异己的东西限制自己。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就是趋向于这种统一和自由的过程,这就是人类精神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之所在。不过他根据具体同一体的思想,认为自由必须与必然相结合,个人必须与社会整体相结合。

关于人类精神是否能把握以及如何把握最高统一体的问题,黑格尔既不同意康德的不可知论,也不同意谢林等神秘主义者所谓凭直观就可以一蹴而就地把握的观点。他认为最高统一体可以凭思维加以认识,而且必须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他把这条道路不仅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而且又把它们细分为一些较小的阶段。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次把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辩证法作了系统的、详细的阐述。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他机智地驳斥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生动地讽刺了黑格尔所谓逻辑理念"外化"为自然的学说,指出了黑格尔的客体或存在的非物质性及虚假性。他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进而分析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一般唯心主义的根源。他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实在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自然、现实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思维从存在而来,思维可以达到存在。费尔巴哈以灵魂与肉体相统一的人为出发点,建立了形而上学形态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和以这种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黑格尔等唯心主义者所喧嚷的抽象自我或"绝对精神"中,转移到了有血有肉的人和现实世界。而且,他不再把人看成是一架机器。这就是他比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高明之处。不过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等人一样,也离开了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来谈人,这样的人仍然是抽象的。

第四时期、现代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世界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哲学史进入了现代哲学的发展时期。

随着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这时,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日益暴露,特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思想等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人们的认识发展进程。

面对社会的各种矛盾和自然界新的现象以及科学上的新发现,人们迫切需要理论的解释和哲学的概括。到了19世纪40年代,黑格尔学派已经解体,德国古典哲学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但是,这一古典哲学仍然被后来的哲学家们所继承、利用、改造和发展。

19世纪30-60年代形成了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主要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在以往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