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围炉夜话》6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译文

 

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

 

  1. 注释

 

性命: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一三五则》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1. 译文

 

自身的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幸运,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认为了不起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一定不会白费,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1. 注释

 

德泽:自身的品德和对他人的恩泽。

自矜:自以为了不起。

 

 

《第一三六则》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1. 译文

 

若将自己评估得过高,便不会再求进步;而把自己估得太低,便会失去振作的信心。

 

  1. 注释

 

振兴:振作兴起。

 

 

《第一三七则》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1. 译文

 

自古以来,凡有所作为的人,绝不是那种轻率答应事情的人。在乡里中,凡是好管闲事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不甚明白的人。

 

  1. 注释

 

乡党:乡里。

晓事:明达事理。

 

 

《第一三八则》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讳疾忌医也。

 

  1. 译文

 

偶尔因为做善事受到连累,便不再行善,这就好比曾被食物鲠在喉咙,从此不再进食一般。明明知道有过失应当纠正,却因忌讳而不肯承认,这就如同生病怕人知道而不肯去看医生一样。

 

  1. 注释

 

缘:因。

噎:食物鲠在喉咙。

当规:应当纠正。

讳疾忌医:对疾病有所忌讳,不愿让人知道,而不肯就医。

 

 

《第一三九则》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1. 译文

 

凡被自己视为可信任的朋友而与之商量事情的人,一定是与自己能相互竭尽忠诚的人。能够被自己当作朋友,在心中有一席之地的人,必然不是一个言行有缺失的人。

 

  1. 注释

 

宾入幕中:被允许参与事情的计划,并提供意见的人。又为纳入心中的朋友。

沥胆披肝:比喻竭尽忠诚。

 

 

《第一四O则》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驰,气不久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1. 译文

 

地要竭尽所用,不能浪费;人要全力耕种,不可偷懒,这是种田要谨记的二句话。心要不向外奔;气要不向外散,这是读书的两句诀窍。

 

  1. 注释

 

要言:重要而谨记的话。

真诀:真实而不变的秘诀。

 

 

《第一四一则》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1. 译文

 

培植有才能的人,使他有所成就,就是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弟。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东西,自然使儿孙未来受苦受难。

 

  1. 注释

 

暴殄天物:不知爱惜物力,任意浪费东西。

 

 

《第一四二则》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1. 译文

 

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1. 注释

 

抗心希古:心志高亢,以古人自相期许。

器:指才华。

藏器待时:怀才以待见用。

 

 

《第一四三则》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1. 译文

 

这小小的板凳,暂且坐着吧!人有许多美好的时光,不要让它偷偷溜走了呀!

 

  1. 注释

 

且:暂且。

 

 

《第一四四则》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中矣。

 

  1. 译文

 

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有天赋的良知良能,如果失去了它,就和禽兽无异。圣贤教导众人,总会指出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放弃这条路,就会走在困难的境地中。

 

  1. 注释

 

苟:如果。

去:离开。

荆棘:困难的境地。

 

 

《第一四五则》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廓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1. 译文

 

世人说到快乐之事,都只说读书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在自己本行工作中努力,便是最安乐的境地。古人说到忧心之处,一定都是忧天下苍生疾苦,以及忧朝廷政事清明,由此可知身负重任的人,真是用心甚苦。

 

  1. 注释

 

廓庙:朝廷。

 

 

《第一四六则》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祸之天。

 

  1. 译文

 

上天虽然希望万物都充满生机,却也无法救那种一心不想活的人。人如果能自求多福,就可使原本将要发生的灾祸不发生,就像得到了上天的赦免一般。

 

  1. 注释

 

好生:即上天乐见万物之生,而不乐见万物之死。

悔祸:不愿再有祸乱。

 

 

《第一四七则》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君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1. 译文

 

苛待族人的人,必定没有好的后代;不尊重师长的人,不会有优秀的子弟,这种情形见过许多了。以为自己力气大,而以力欺人的,必会遇上比他力气更大的人;而凭仗权势压迫他人的人,也会遇到足以压过他的人。这都是人想不到的事。

 

  1. 注释

 

薄族:刻薄对待族人。薄师:不尊重师长。恃力:仗力欺人。恃势:倚势压人。

 

 

《第一四八则》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1. 译文

 

求学问不外乎“静”和“敬”两个字。教导他人,首先要让他去掉“骄”和“惰”两个毛病。

 

  1. 注释

 

教人:教导他人。

 

 

《第一四九则》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

 

  1. 译文

 

人难得一个知己,在面对知己时应该毫无可惭愧之处;读书人既然读了很多书,总要将学问用之于世,才不枉然。

 

  1. 注释

 

无惭:没有愧疚之处。

 

 

《第一五O则》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容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1. 译文

 

以正直的道理去教导他人,即使他不听从,只要我问心无愧,千万不要委曲求全,于理有损。以诚恳的心对待他人,他人或者因为不能了解而有所误会,日子久了他自然会明白你的心意,不须急着去向他辩解。

 

  1. 注释

 

直道:正直的道理。自反:自我反省。求白:求说明以洗刷清白。

 

 

《第一五一则》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1. 译文

 

能够粗服劣食而欢喜受之不弃,必然是有作为的人;能够对声色荣华不着于心的人,才能称做优秀特殊的人。

 

  1. 注释

 

粗粝:粗服劣食。纷华:声色荣华。

 

 

《第一五二则》

 

  性情执抛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1. 译文

 

能够粗服劣食而欢喜受之不弃,必然是有作为的人;能够对声色荣华不着于心的人,才能称做优秀特殊的人。

 

  1. 注释

 

粗粝:粗服劣食。纷华:声色荣华

 

 

《第一五三则》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1. 译文

 

对于世间种种事情不必样样都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一定要对古人的心意彻底了解而心领神会。

 

  1. 注释

 

心心相印:心意想通。

 

 

《第一五四则》

 

  夙夜所为,得毋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1. 译文

 

每天早晚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中暗中想来有愧于心的。人生的光阴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总希望在晚年能看到一生的成就。

 

  1. 注释

 

夙夜:早晚。

衾影:《宋史》蔡元定传:“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无惭于衾影”是指独处时没有愧对于心的行为。

桑榆:指晚年。

 

 

《第一五五则》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1. 译文

 

祖先创立家业,不知受过多少艰辛,经过多少努力,才能够衣食暖饱,留下财产给后代子孙。若要为子孙作长久的打算,除了读书和耕田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了,总希望他们能勤俭生活,不要辜负了先人的辛劳。

 

  1. 注释

 

栉风沐雨:形容工作辛苦,借风梳发,借雨洗头。

贻:留。

 

 

《第一五六则》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1. 译文

成为乡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在死后有足以为人称道的事,这一生才算没有虚度。

 

  1. 注释

 

里:乡里。

 

 

《第一五七则》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1. 译文

 

治理家庭首先要将自己治理好,在言行方面一定要处处谨慎无失。读书的目的在明达事理,一定要使自己的见识高超而不低劣。

 

  1. 注释

 

齐家:治理家庭。

 

 

《第一五八则》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余庆也。粟实之内秘于肉,深自防护,人乃剖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1. 译文

 

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啬于给人食用,因此人们在取食之后,会将果核种和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多做善事的人,自然会有遗及子孙的德泽。粟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好像尽力在保护一般,人们必须用刀剖开才能吃它,吃完了再将壳丢弃,因此无法生根发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于付出的人,往往是自取灭亡。

 

  1. 注释

 

厚亡:多有取亡之道

 

 

《第一五九则》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心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1. 译文

 

追求完备的之心,可以用在自身修养上,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易于满足之心,可以用在适应环境上,不可用在读书求知上。

 

 

《第一六O则》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1. 译文

 

能谨守道义而不变节,虽然对道义并无推展之功,却有守节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贡献有作为是同等重要的。在文字上宣扬道理,虽然并未以行为动来加以表现,但是已使闻而信者得到裨益,因此和直接建立事业与功德是同样不朽而为人所传颂的。

 

  1. 注释

 

不挠:不屈。

有猷:有贡献。

 

 

《第一六一则》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1. 译文

 

遇到年老有德的人,便热心地向他请求教诲,那么这个人向善之心必定十分深重。听到实在的话语,便觉得十分有滋味,那么这个人德业的进步是可以料想得到的。

 

  1. 注释

 

老成人:年长有德的人。

殷殷:热心切。

笃:深重。

切实话:非常实在的言语。

 

 

《第一六二则》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1. 译文

 

要有至真无妄的性情,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养才能达到;要写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见识。

 

  1.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