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围炉夜话》5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注释

 

创家:建立家庭。

 

 

《第一O五则》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爱之能勿劳物),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1. 译文

 

当子弟的天性尚未受到社会恶习感染,而变得浇漓时,教导他是不难的,因此应以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而不要太过分溺爱,增长了他自我放纵的心。当子弟习性已经败坏,不易教导时,要依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教他,不要轻易地放弃,使他失去了自新的机会。

 

  1. 注释

 

未漓:尚未变得浇漓。

自肆:自我放纵。

 

 

《第一O六则》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一也;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1. 译文

 

如果一个人竭心尽力,虽没有什么才能,只要专心一志在工作上,还是可以立下一些功劳。相反的,如果一个人忠心卖力,却没有什么知识,必定会产生偏见,将事情弄砸的。

 

  1. 注释

 

偾事:败坏事情。

 

 

《第一O七则》

 

  人虽无艰难之时,却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1. 译文

 

人即使处在顺逆的环境中,也不可忘却人生还有逆境的存在。世上虽然偶然会有意外收获的例子,但是心中不可抱着不劳而获的想法。

 

  1. 注释

 

侥幸:意外获得。

 

 

《第一O八则》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1. 译文

 

心能寂静则自然明澈,就像静止的水能倒映事物一般;品格高超便能远离物累,就像无云的天空能一览无遗一般。

 

  1. 注释

 

品超斯远:品格高超则能远离世事的纠缠。

 

 

《第一O九则》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1. 译文

 

对于读书人而言,清高而贫穷才是顺逆的日子;而对于种田的人而言,只要省吃俭用,就是丰收的年头。

 

  1. 注释

 

丰年:米谷收成丰盛的年头

 

 

《第一一O则》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1. 译文

 

做人太过方正则容易不通世故,行事太过直率则显得有些笨拙,但这两种人还不失为正直的人。理想太高有时会成为空想,重视华美有时会成为不实,这两种人到底不能成为真正高明美好的人。

 

  1. 注释

 

迂:不通世故,不切实际。

 

 

《第一一一则》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扬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1. 译文

 

人们都认为佛家和老子的学说不同于儒家的正统思想,然而却不知凡是于常理有所不合的,都有背于儒家思想。人们都知道杨朱和墨子的学说是旁门左道,却不知只要内容荒诞虚妄的,都是不正确的学说。

 

  1. 注释

 

异端:不同于一般想法的学说或人。

 

 

《第一一二则》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1. 译文

 

想要有所成就,任何时候都不嫌晚,因为就算羊跑掉了,及早修补羊圈,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羡慕是没有用的,希望得到水中的鱼,不如尽快地结网。

 

  1. 注释

 

浮慕:表面上仰慕。

 

 

《第一一三则》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1. 译文

 

真理原本就存在我们的自性之中,充实而无所缺乏,如果还不断地追求,仍然会感不足。外在的事物很难令人心中的欲念满足,倒不如全然放下,那么也就不会觉得不足了。

 

  1. 注释

 

尽行:完全。

 

 

《第一一四则》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1. 译文

 

读书若没有下功夫苦读,却非分地想要显达荣耀,天下哪里有这种道理呢?做人对他人毫无一点好处,却妄想得到福分和喜事,问题是没有付出,这些福分根本无处生起,又能从哪里得来呢?

 

  1. 注释

 

显荣:显达荣耀。

 

 

《第一一五则》

 

  才觉己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1. 译文


  刚觉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便毫不犹豫地改正,这就是立志成为一个正人君子的做法。明明知道有人在议论自己的缺点,仍不反省改过,反而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这便是自甘堕落的行为。

 

  1. 注释

 

改图:改变方向,变更计划。

 

 

《第一一六则》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1. 译文


  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维持很久。而在平静中度日,寿命必定绵长。

 

  1. 注释

 

淡中:指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一一七则》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1. 译文

 

遇到突发的事情,一定要仔细地思考,慎重地处理,以免事后反悔;家中不幸起了瑕隙,必须尽量忍让,委曲求全,不要使过去的情感破坏无遗。

 

  1. 注释

 

贻:留下。

衅起:有了瑕隙。

 

 

《第一一八则》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1. 译文

 

聪明的人要懂得收敛,古人曾有用棉花塞耳,以帽饰遮眼来掩饰自己的聪明的举动。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人曾有日出扛着农具去耕作,日暮手执经书阅读的行为。

 

  1. 注释

 

纩:棉絮。

旒:帽子前面下垂的饰带。

负:扛着。

耒:耕田用的农具。

 

 

《第一一九则》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1. 译文

 

身体没有受到饥饿寒冷的痛苦,这是天不曾亏待我;若是我的学问无所增长进步,我有何颜面去面对天呢?

 

  1. 注释

 

长进:增长进步。

 

 

《第一二O则》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1. 译文

 

不和他人去争名利上的成功或失败,只求自己在做事之时增长了智慧与能力。

 

  1. 注释

 

惟:只要。

知:智慧。

 

 

《第一二一则》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1. 译文

如果为人只知依着规矩做事,而不知规矩的精神所在,那么就和戏台上的木偶没有两样;做事如果只知墨守成规,而不知通权达变,那么只不过是照样模枋罢了。

 

  1. 注释

 

矩度:规矩法度。

傀儡:木偶。

章程:书面订定的办事规则。

权变:通权达变。

 

 

《第一二二则》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1. 译文

 

文章就如同山水一般,是幻化境界;而富贵就如同烟云一样,是虚无的影象。

 

  1. 注释

 

化境:变化之境

 

 

《第一二三则》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1. 译文

 

郭太鉴察伦常的道理,往往在人们不易注意之处留意;而王烈教化乡里风气,总是道德和正义为根本。

 

  1. 注释

 

郭林宗:郭太,字林宗,东汉介休人。范滂谓其“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生平好品题人物,而不为危言骇论,故党锢之祸得以独免。
王彦方:王烈,东汉太原人,字彦字。平居以德行感化乡里,凡有争讼者,多趋而请教之,以判曲直。

 

 

《第一二四则》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

 

  1. 译文

 

天下没有真正的笨人,哪里可以任意地去欺侮诈骗他人呢?世上大部分人都在吃苦,我怎能独自享闲适的生活呢?

 

  1. 注释

 

憨人:愚笨的人。

 

 

《第一二五则》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1. 译文

 

甘愿受人欺侮的人,一定不是懦弱的人;自认为聪明的人,终究是糊涂的人。

 

  1. 注释

 

懦弱:胆怯怕事。

 

 

《第一二六则》

 

  漫夸富贵显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后世;任教声名煊赫,人品心术,不能瞒过史官。

 

  1. 译文

 

只知夸耀财富和地位,也该有值得留于后代的功业或文章才是。尽管声名显赫,个人的品行和居心是无法欺骗记载历史的史官的。

 

  1. 注释

 

漫夸:胡乱地夸大。

煊赫:盛大显赫。

 

 

《第一二七则》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辱,阖之可以防祸也。

 

  1. 译文

 

人的精神往往由眼睛来传达,而眼睛则有上下眼皮,合起来可以养精神。祸事往往由说话造成,而嘴巴明明有两片嘴辱,闭起来就可以避免闯祸。

 

  1. 注释

 

胞:上下眼皮。

 

 

《第一二八则》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1. 译文

 

有钱人习惯奢华自大,要教好孩子便成为困难的事;贫穷的读书人想要讨生活,还是要靠读书。

 

  1. 注释

 

寒士:贫穷的读书人。

 

 

《第一二九则》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1. 译文

 

人只要有了随便的毛病,这个人便无法振作了。一个人的心性只要流于俗气,就是用药也救不了了。

 

  1. 注释

 

苟:随便。

 

 

《第一三O则》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1. 译文

 

一个人有旁人所不能及的志向,必然能建立旁人所不能及的功业。对人对事若发现错误而不忍心去指责、纠正,那么必然会因为不忍心去说而造成祸害。

 

  1. 注释

 

不忍言:发现错误而不忍去指责、纠正。

 

 

《第一三一则》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1. 译文

 

事情遇到了困难,只要能够退一步想,便不难处理了。一件事将要成功之时,只要稍有懈怠疏忽,便不能成功了。

 

  1. 注释

 

难处:难以处理。

 

 

《第一三二则》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1. 译文

 

没有钱财不算贫穷,没有学问才是真正贫穷,没有地位不算卑下;没有羞耻心才是真正的卑下;活不长久不算短命,没有值得称述的事才算短命;没有儿子不算孤独,没有道德才是真正的孤独。

 

  1. 注释

 

夭:短命夭折。

孤:老而无子。

 

 

《第一三三则》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1. 译文

 

能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加以改正,那么便是圣人的门徒;攻击恶人太过严厉,终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1. 注释

 

恶恶:前“恶”作动词解,指厌恶。后“恶”作名词解,指恶事恶人。

严:激烈。

 

 

《第一三四则》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