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哲学院

《天主教》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天主教即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普世大公天主教会。源自希腊文的,译作“整个、全部或普世的”。

在初代教会时期,就是指着整个神的教会,不分国界、语言、种族与背景而言。只要属于基督教会者,都是大公或普世的教会。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天主教为基督宗教中历史传承最悠久、文化沉淀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别。

天主教。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通常认为取自《史记·封禅书》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表述“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和“天地主宰,主宰神、人、万物”,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天主教在全世界传播,其神职人员实行独身制。各修会形成其隐修制度,并且有一整套等级分明的教阶体制。“根据《教会统计数据年鉴》(2016年12月31日修订)全世界天主教徒人数约为12.7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

中国的天主教最早出现在唐代,景教就是天主教的东方亚述教会与传入。元代又一度传入。明万历十年(1582)由耶稣会士再次传入。

天主教在中国拥有有漫长而复杂的历史。

目前中国天主教地上教会公开的最高组织是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即中国天主教的“一会一团”,21世纪信徒为700万人以上。不过中国天主教还有近900万信徒宣誓效忠圣座,他们就是天主教中国教会,一般俗称“忠贞教会”。

一、教义信经

1、耶稣与十二门徒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为圣母,其信仰内容大致包括在《宗徒信经》中,有“十二端信道”之说,主要的基本信条为:天主圣父化为天地,创造人类;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人类,并受难、复活,升天,在世界末日时再次降临;天主圣神(即圣灵)圣化人类;教会为基督所创立,并有赦罪权;人的肉身将于世界末日复活并接受基督的审判,善人得享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

2、三位一体

天主教认为,三位一体是“奥迹”,这种“奥迹”的启示是不能靠理性来领悟,只能靠信仰来接受。天主教认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种超自然和超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独一无二、无所不能、创造有形和无形万物的神。由于他具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神,所以称他为“三位一体”的天主。因圣父在天,称他为天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力量。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圣子为耶稣基督,由圣父所生,并受圣父的派遣降临人间,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牺牲拯救世人的苦难。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圣神由圣父、圣子所共发,圣神启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弃恶从善。他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这三个位格不是各自独立的三个,而是同一本体,三者组成天主的统一整体。

3、天主之创造

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主天主创造的。《圣经·创世纪》载:“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大地还是混沌空虚,深渊上还是一团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当时尚未明确肯定,天主创世以前任何东西都没有,只不过是混沌而无秩序。后经教父,尤其是经圣奥斯定以及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家们的发挥,教会遂确定宣称,天主乃是从完全的“无”中创造出一切;即宇宙被创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而只有天主,以及他的圣言和他的“灵”。他以发出“话语”(亦即通过“道”),创造出一切。

天主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人类当然也是天主创造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天主用5天时间创造出了自然界万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正是因为天主创造一切,他才被说成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4、原罪

谓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受造后被置于伊甸园,因受蛇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认为此罪一直传至亚当的所有后代,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即使是刚出生即死去的婴儿,虽未犯过任何罪过,但因其有与生俱来的原罪,故仍是罪人,需要救赎。

5、救赎

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犯罪,致使整个人类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且无法自救;既犯了罪,便需要付出“赎价”来补偿,而人又无力自己补偿,故天主圣父差使其独子耶稣基督为人类的罪代受死亡,流出宝血以赎相信者的罪。关于“赎价”究竟给谁?历代教父见解不相同。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认为人既犯了罪,便是魔鬼的奴仆,为赎其脱离魔鬼的奴役,便由耶稣的血作为赎价,付予魔鬼而将其赎回。《新约圣经》中亦有称信徒为“以重价买回”者。安瑟伦 约1033—1109则认为人犯罪,便向上帝欠下了债,自己无力偿还,耶稣的血便是代向天主偿付的赎价。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

6、炼狱

又被称作涤罪所。指犯有一定的罪,但非必须下地狱者,死后暂时受苦以炼净罪过之地。天主教认为,人死后,完全纯净无玷污的灵魂才能直接进入天堂享永福;有大罪的灵魂被投入地狱受永罚;有小罪或罪已赦免,而尚未做完补赎的灵魂,既不能立即升天堂,也不必下地狱,乃被置于炼狱中暂时受苦,待所有罪过炼净,补赎做完,便可进入天堂。

 

二、教会典籍--圣经

《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约公元前1500年)到最后成书的默示录(公元90-96年之间),历经1600年左右。圣经的作者多为犹太人,他们中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医生等。

天主教的圣经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构成。共七十三卷。

《旧约圣经》完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到公元前四百年之间,共四十六卷。

《新约圣经》完成于公元三十年至九十六年之间,记载耶稣基督和他的门徒的言行以及早期教会的情形。《新约圣经》共有二十七卷。正典书目于公元397年举行的迦太基会议正式确定。

天主教的圣经比新教(基督教)圣经多七卷,这七卷分别在《圣经》的旧约里面,分别为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智能篇,德训篇,巴路克。

天主教《新约圣经》普遍使用1968年正式出版的思高译本,。

 

三、组织架构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新教圣公会大主教威廉斯

天主教教宗,为天主教会最高领袖。

梵蒂冈元首,已延续266任,首任教宗为耶稣十二门徒之首圣伯多禄。当选后终身任职,不可罢免。

教宗领导的天主教会是世界上信众最庞大的宗教教派,从罗马帝国开始,直至今日都影响着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又因其驻地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教宗。

教宗其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耶稣基督代表、宗徒之长子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冈城邦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

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它重视教阶制,教阶制分为神职教阶和治权教阶。

神职教阶有:主教、神父和执事。

治权教阶有教宗、枢机主教、宗主教、总主教、教区主教、神父等,教宗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由枢机主教构成的枢机团选举产生,枢机团也是教宗的主要咨询机构。

天主教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结婚,与俗人有明显界限。

修会由信徒组成,会士须发,神贫、贞洁、服从三愿,并过集体生活。

除教宗之外,大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大公会议由教宗主持召开,代表为世界各地区的主教,重要修会、修院领导人及著名神学家、教会法专家也经常应邀参加。

12世纪至今,天主教已召开过13次大公会议。

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会法令是12世纪中叶的《格拉蒂安教令集》。

16世纪时,《教会法大全》问世。

20世纪初又修改简编为《天主教会法典》。

1983年,又颁布了更为简明的新《天主教会法典》。

 

四、至一至圣

迫于信理,我们不得不相信,坚持一个圣而公的,从宗徒传下的教会,且我们坚信而坦率承认:在这教会之外,没有救援,没有罪之赦免…这个教会象征一个奥体,而这奥体的「头」,是基督,而基督的头,是天主。在这教会内,「有一个上主,一个信德,一个圣洗」〔弗:四,五〕。即那洪水时期的诺厄方舟,就是一个教会的预象;这小小的方舟,即由诺厄一人把舵管理;我们知道:凡在该方舟以外的一切地上生物,都被淹殁。

但我们之所以尊重这唯一的方舟—(教会),是因为上主藉先知口,说:「天主,求你由刀剑下抢救我的灵魂,由恶犬的爪牙中,拯救我的生命」(咏:廿一,廿一)。事实上,他为灵魂,即为他本人—连同他的头和身体,一起祈祷;那就是所说的一个身体,一个教会,即为了她的净配,她的信德,她的圣事奥迹,她的爱德,便组成统一的教会。这就是主(基督)的上下一线织成的长衣(参阅:若:十九,廿三),「我们不要把它撕开,我们掷骰,看是谁的(同上,廿四)。

故此,教会是一个身体,一个头,而不是二个头的怪物;换言之:教会的头是基督,是基督的代理人伯多禄,及其继承人,因为主基督,曾对伯多禄说;「你该喂养我的羔羊」(若:廿一,十七)。他说:「我的羔羊」;这是指所有的羊,而不是这个或那个羊;为此,主把所有的羊,都托给他喂养。是故,不拘是希腊人,或其它的人,谁若说自己,没有被托付于伯多禄及其继承人所喂养的,那么,他们就不得不承认:他们不是属于基督的羊群,因为主在若望内,说:「将只有一个羊群,一个牧人」(若:十,十六)。

福音训示我们〔路:廿二,卅八;玛:廿六,五二〕:在这天主的权能中,有两把剑:一个是属于精神的,一个是属于暂时的…而这两把剑,即精神的与物质的两把剑中,无论那一把,都在教会的权能之下。可是,前者该由教会应用,后者该为教会而应用;前者是属于司祭的,而后者是属于君王的、军队的,却该按司祭的意旨与容忍而应用。但剑该隶属于剑,即暂时的权力,该隶属于属神的权力…属神权力的尊贵、尊严,远驾乎任何暂时的权力;那属神的权力,越是高出于暂时的权力之上,我们也就越该承认那属神权力的高贵性…因为由真理—基督作证:属神的权力,有建立地上权力的「权」;假如地上权力不善的话,它还有审判地上权力的「权」。所以,地上权力,若走入歧途,则将受到属神权力的审判。若较小的属神权力,走入歧途,则将受到较高的属神权力的审判;但至高的属神权力,若走入歧途,则惟将受到天主的审判,而不能受到人的判断,因为保禄宗徒说过:「惟有属神的人,能审断一切,但他却不为任何人所审断」(格前:二,十五)。

但有一种权力,虽(由基督)赋予于人,且由人实施,但它不是属于人的,而是属于天主的;这由天主(基督)亲口交给伯多禄,及其在基督内的继承人;当时伯多禄明认基督为天主之子,而由基督坚定他,并称他为伯多禄—解释盘石后,主基督便对伯多禄,说:「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玛:十六,十九),因此,不拘谁,若反抗天主这样规定的权柄,「就是反抗天主的规定」(罗:十三,二);否则的话,那就像马尼该异端所妄想的:世界上有两个神—(原始);那我们判为虚妄的异端,因为由梅瑟作证:世界没有两个原始,但有一个原始;他说:「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创:一,一)。

为此,我们宣布、我们主张,我们断定:服从罗马教宗,为所有人的得救,完全是必要的。

五、修会分支

1、隐修院修会

从隐修修会发展而来,后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隐修,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的基督教教会。主要包括本笃会、克吕尼修会、西多会、加尔都西会等。

 

2、托钵修会

亦称“乞食修会”,始于13世纪。规定不置恒产,会士以托钵乞食为生。开始时,仅包括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15世纪后,续有增加。

3、耶稣会

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正式会士需发四愿,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

 

六、历史

天主教前身是基督教创立初期存在于罗马帝国西部拉丁语地区的西派,与存在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的东派相对。因以罗马为中心,故形成罗马公教。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前后,罗马主教逐渐成为整个西派教会的领袖,西派教会中逐渐形成教皇体制。8世纪加洛林王朝期间,矮子丕平(公元714~768)将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得土地赠给教皇,史称“丕平赠礼”,由此构成延续至19世纪下半叶的教皇国。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后,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中世纪时,天主教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中占领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都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确立以托马斯主义为核心的官方神学体系,并达到经院哲学的繁荣鼎盛。曾设置异端裁判所,组织十字军东侵。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型修会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米兰外方传教会、遣使会等传教修会,在世界各地传播。主要分布于意、法、比、西、葡、匈、波、美以及拉丁美洲各国。

19世纪下半叶,天主教曾召开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提出“教皇首席地位”和“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来维持其神权统治,抵制教会内部的改革要求。宣布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的神学体系为天主教唯一真正的哲学,促成现代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1929年《拉特兰朗条约》签订后,罗马教廷驻地正式命名梵蒂冈城国。20世纪60年代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始“改革”、“对话”和“跟上时代”的现代发展,逐渐关注普世教会运动,强调神学理论上的更新和多元化。

七、通常把教会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一)古代教会

这个时期包括了教会的初期及其在罗马帝国内的成长,罗马皇帝一再企图消灭教会,但最后,反倒是整个帝国皈依了教会,宣布天主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

古代教会的几个转折点:

1、公元50年,耶京教会会议召开,教会从犹太教会的传统中脱离出来,显出大公性、普世性;

2、公元70年,宗徒们开始把权利交于继承者,即主教;宗徒们殉道,教会中心转至罗马;

3、公元130—200年,同异端斗争,产生护教文学,信仰开始在知识分子中的传播;

4、公元250—305年,教会同异教徒的斗争,殉道者给教会带来新的入教者;

5、公元313—476年,基督教取代异教在公开和私人生活中的地位;

6、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堡落成,为东西分裂埋下种子,隐修制度兴起及快速发展;

7、公元476—590年,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教会意识到自己负有向野蛮民族宣传福音的天职。公元590年,第一个本笃会隐修士登上伯多禄宝座,标志着古代教会的结束和中世纪教会的开始。

有关于初期教会发展的情形,我们是以宗徒大事录记载的作为根据,在宗徒大事录第一章15节指出共有120人,保禄说有500人曾看见复活后的耶稣,伯多禄在圣神降临后首次的公开演说发表后,就有三千人领洗奉教,以后教友的人数达5000人。因此,公元35到37年,耶路撒冷的教友人数大约有5000人左右。从圣神降临日起,直到最后一位宗徒去逝的这段时间,教会蓬勃地发展,信教的人数日渐增加,而且非常的虔诚,宗徒们把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也就是耶稣生平的事迹以及他的道理和精神传授给人们,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口授的传统。最初皈依的,是犹太人,他们按时进圣殿去祈祷;在饮食方面,仍保持着清洁与不洁的分别;仍旧遵守安息日和割损礼,但也有与犹太教不同的集会,最突出的集会,就是“分饼”。宗徒们忠实地遵照耶稣所吩咐的,重行这个仪式,教友们也分享祝圣了的饼和酒,这就是弥撒圣祭中组成圣体圣事的主要部份。教会在犹太、在撒玛黎亚以及加里肋亚各省不断的发展,伯多禄亲自到这些地方去视察与新领洗奉教的信友们接触,并且和他们住在一起,巩固他们的信德。到了公元41年期间,希律·亚基帕一世,前10—44登基做了巴勒斯坦的国王以后不久,教难爆发。

救主基督早就预言“他的门徒要遭受迫害”,在教会开始时,这个预言便已逐渐实现。最初三百年的教会史,可以称之为“教会受难史”,也可以称它为“殉道烈士们的历史”。罗马帝国加诸于教会的流血迫害,给这一时代印上了鲜明的记号,因此这一个时期,我们特别称之为“教难时期”。第二世纪的教难多属地方性的,而且是间歇性的,第三世纪的教难,则是由皇帝明令发起的,具有普遍性,几乎普及全国,情形惨烈,但为时颇短,而且使教会有喘息的时期。公元第三世纪的前期,教会大约享受了15年的和平,各地当局对圣教会采取不干涉政策,对基督徒极端的宽大,甚至特赦了服苦役的基督徒。当时政局混乱,皇帝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圣教会发动严厉的斗争。但是公元200年,皇帝的态度,忽然的转变了,教会开始遭到空前严峻的迫害。

8、第四世纪是教会的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君士坦丁不但给了教会和平,而且也给了教会不少特恩,到了狄奥多西在位时,更宣布天主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第四世纪的教会,已经取得信仰的自由和法律的地位,教会可以公开传教,并且受到皇帝的优待。以人口比例而言,东方的教务要比西方来得发达,埃及、小亚细亚的教会相当繁荣,意大利、北非、高卢、西班牙次之。除罗马帝国外,福音也传到了亚美尼亚、波斯和阿拉伯。

(二)中世纪教会

从第五世纪中期到第十五世纪,由于公元5、6世纪时,日尔曼民族的入侵,最后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开始走上了瓦解灭亡的命运。教会也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时期的教会,我们称它为中世纪教会。

“中世纪”介于古代和现代之间长达1000年的历史。准确说从第五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6世纪古希腊和罗马文艺复兴。亦有人认为从公元590年格列高利一世(540—604)开始。所以中世纪没有准确说法,大致从公元590年开始,东西文化分开,教会开始向蛮族传播福音。直到16世纪誓反教打破了欧洲的统一,作为中世纪教会历史的结点。此后教会则由欧洲开始向亚、非、美传播。

中世纪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590——1048年)

当教会努力在西方传教时,东方却受到严重打击。教会展开了大规模向日尔曼,斯拉夫民族传播福音。由于伊斯兰教的兴起,教会在中东,北非遭受迫害,同时教宗为维护首席权地位同君士坦丁堡主教进行的斗争。1054年,东正教从教会分离出去。1050年,教宗利奥九世(1002—1054)通谕号召废除已渗入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但是君士坦丁堡主教色路拉里乌与其针锋相对,规定在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会一律使用希腊礼仪。1054年,教宗色路拉里乌派枢机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团去君士坦丁堡,双方未达成妥协,反而矛盾激化,互相指控。最后,洪贝尔在索菲亚大教堂的圣坛放下绝罚令。色路拉里乌召开会议,宣布革除罗马教宗及其使节的教籍。这次大分裂,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至此,基督教东西两派断绝往来,正式分裂为天主教、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自称正教,又称希腊正教,中世纪时成为拜占庭帝国国教。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发动战争的教宗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还册封威尼斯人莫洛西尼为首任君士坦丁堡拉丁籍主教,使双方矛盾达到极点,分裂的局面更无法挽回。后来的多次和解努力,均告失败。

第二阶段:(1048—1294年)

从公元第十世纪开始,西方教会陷入黑暗时期,急需改革,重新整顿充满世俗精神和生活放荡的神职界,教会必须从世俗社会中独立出来,必有站在欧洲国家的领导地位上,指导他们生活的目标。改革大潮由教宗格列高利九世(约1170—1241)开始,到英诺森三世(1160—1216)达到高潮。十四世纪教宗权利再次下降,欧洲各民族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增强,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国家。

十字军东征: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罗马教宗会同西欧封建领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地区发动的侵略战争。自1096—1291年,先后共8次,历时200年。

(1) 1095年克莱蒙宗教会议后,发动了第一次东征。从1096年2月起,十字军分5路先后向东方进发。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血洗全城,并按照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国和三个属国。

(2) 1146年,教宗尤金三世(1145—1153年在位)派伯尔纳( 1090—1153)说服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约(1120—1180)与德国皇帝康拉德三世(1093—1152)组织第二次东征(1147—1149),参加者多是封建主和骑士。1147年夏,两国国王各统率约7万骑士向东方进军,由于两国的矛盾、拜占庭帝国的猜疑和不合作及军事指挥失当,十字军沿途损失惨重,余部在进攻大马士革时又遭受挫败。

(3) 1187年萨拉丁帝国占领耶路撒冷后,教宗克雷芒三世(1025—1100)组织了第三次东征(1189—1192),分别由德、法、英派出三支队伍,1191年十字军攻占阿克城,但未能收复耶路撒冷。

(4) 1198年,教宗英诺森三世1179—1180年在位)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1202年,法德意十字军集结于威尼斯,表面上宣扬收复圣地进攻埃及,实际上作进攻拜占庭的准备。1204年4月,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在巴尔干南部建立了“拉丁帝国”。

(5) 第五次东征(1217—1221)十字军来自德、英、荷兰和匈牙利,主要进攻埃及,遭到失败。

(6) 第六次东征(1228—1229),十字军由德、法、英、意等国骑士组成,德皇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亲自率领,进攻叙利亚。1229年,腓特烈与埃及苏丹缔结条约,规定耶路撒冷等地由德皇统治,腓特烈在耶路撒冷15年,自封为王,直至1244年易主。

(7) 1248年,教宗英诺森四世(1243—1254年在位)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由法王路易九世(1215—1270)率领,远征埃及,一无所成。

(8)1270年的第八次东征,由路易九世(1215—1270)率领。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后,因瘟疫流行,路易九世因病而亡,残部撤回欧洲。1271年,英国亲王爱德华(守教者;死于1066年)又继续发动十字军出征,没有收获。此后,教宗再未能组织起十字军,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地逐渐被穆斯林占领。1291年,耶路撒冷拉丁王国最后据点阿克城被攻陷,王国灭亡,十字军被全部赶出叙利亚,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

东征失败的原因:1、缺乏战略;2、长途跋涉;3、政治、经济缺乏配合。4、动机不纯。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虽然东征并未收复圣地,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1、防止了土耳其人对欧洲的进一步侵略,挽救了基督教文化;2、让欧洲人意识到自身的一致是建立在信仰上而非是建立在政治上。3、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传教方面引起了西方教会的传教热忱。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修会的兴起。

但也有其消极方面:1、加剧了东西方教会的分裂(第四次东征的不良后果:1204年抢掠了君士坦丁堡)2、加剧了人们伦理的堕落,烧杀抢掠,杀死许多回民;3、教宗权力下降,东方教会把东征失败归罪于教宗。认为这是天主对教会的惩罚。

由于十字军东征及宗教裁判所,使教会意识到仅靠武力是不能使欧洲基督化的。异端之所以盛行和具有如此的吸引力是因为教会内部神职界的堕落,过多参与世俗事务而忽视精神职务。人们明显感到异端中的神职界与教会内部的神职形成鲜明的对比。社会要得到治愈,教会本身应得到治愈,教会必须从内部进行改革。教会留意时代的征兆,必顺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会改革的工具就是托钵修会。托钵修会主要有四个: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

第三阶段:(1274—1517年)

1294年,德国的霍汉斯王朝结束后,法国势力在欧洲逐渐强盛起来,通过购买继承加上战争的胜利,法国君王的财富不断增加,所以在欧洲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教宗为保护教会的利益,抵抗欧洲其它国家的入侵,遂与法国结成联盟,以寻求帮助和保护并将意大利的亚西西从德皇手中夺回赠与法国,如此法国渐渐取代了德国在教会中的地位,法国人统治意大利,枢机和教宗均由法国人担任。这样,法国在基督教国家中处于领导的地位。这种关系给教会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当法国国王与教宗合作推动教会发展,这对教会来说是一种福音。这种现象在法王路易九世(1215—1270)身上完美体现出来。但这种祝福也可转成为诅咒,尤其当国王贪求世俗权力而把教会当作奴隶来奴役时,就会影响教会的发展。腓力四世(美男子)1268—1314就是这样一位。他声称自己是欧洲第一位绝对的君王。教宗曾成功地战胜了德国的皇帝而成为精神和世俗的最高领袖,但在和法王的冲突中,却连连败北。在罗马法律的帮助下,腓力四世推翻了中世纪的制度。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是绝对的,罗马教宗是国家和法国领袖之间的最高裁判者。1296年因腓力四世与英国打仗,未经教宗同意下令对法国教会征税,教会财产、神职人员都必须纳税,打破一千年的传统,教宗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在位)看到免税权和自由权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不正义的战争能早日结束,故而向法国王发表了一份通谕指出未经教宗同意下任何神职不得向世俗交税,绝罚那些未经批准向教会征税之人。为此法国国王立即禁止向教宗捐款,并禁止外国人进入法国经商,这样等于切断了教宗在法国的经济来源,并宣布卜尼法斯的选举不合法。教宗无奈只得暂时撤消了此通谕,取得暂时的和平。五年以后,1301年,爆发了第二次冲突,原因在于法国王腓力对法国各层人士,包括神职人员采取高压政策。为了使他们效忠自己,要求其不得纳税,而且不得与教宗来往,禁止朝圣,严格控制教会。规定未经国王同意不得为教宗服务。教宗对此派人前去调解,希望腓力收回命令,可腓力立刻逮捕使者并以叛国罪加以惩罚,如此教宗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在位)又发表了一个通谕《吾子,请听》要求法王无条件释放大使。可国王与教宗针锋相对,召开“法国大会”,包括神职、贵族和政府官员等,他们支持法国国王,并派人去罗马威胁教宗,教宗无奈之下发表了中世纪最出名的一个通谕《至一,至圣》,声明:“神权”高于“俗权”,肯定教宗本人只受天主审判。腓力毫不示弱,又召开了另一次会议,宣布教宗犯了荒廖之罪,包括异端和伦理堕落。号召召开大公会议审判教宗,并派亲信前往意大利与教宗的敌人勾结。1303年教宗正准备开除腓力教籍时,腓力突然向教宗行宫阿南尼进兵并且囚禁教宗。三天后教宗被群众救出,不久就去世。教宗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年在位)的去世,史称“阿南尼事件”。此事件是教宗权力的转折点,教宗在国家中的地位日落千丈,“神权高于俗权”的思想随之消失,欧洲基督教联盟宣告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独立观念。

西方大分裂(1378—1417年)

教宗的充军与教会分裂严重影响教会的统一与形象。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年在位)去世后,在罗马公民的胁迫下,枢机们选举了意大利米兰的主教为教宗,即乌尔班六世(1378—1389年在位)。由于教宗长期定居法国,故罗马处于混乱状态。枢机团的16位枢机,有11位是法国国籍。他们不愿意留在罗马,要求教宗重回法国。乌尔班六世严辞拒绝了他们,教宗性情爆燥,态度欠佳,以致彼此之间产生隔阂,以致于11位枢机深夜逃回法国,在那不勒斯宣称“此教宗选举无效”。另选教宗克雷芒七世1523~1534年在位),并得到西班牙,苏格兰,法国的支持。而德国,英国,意大利支持乌尔班六世(1378—1389年在位),如此出现了两位教宗,两个枢机团,分裂就此造成。两位教宗之间相互绝罚,各自拥有枢机团,并各自立教区主教及修会院长,这对教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友们要求希望统一,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教授要求召开大公会议来解决此事,但遭到许多人反对,因为教宗是最高的元首,没有人能审判他。所以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日益严重。教会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来处理此问题,遂双方的枢机团同意召开大公会议,希望能改变分裂的现状。1409年在比萨召开会议,并传讯两位教宗前来受审,可两位教宗拒绝,并称此会议无效,大会同时把他们开除废逐,并选出新教宗亚历山大五世(1409—1410年在位),希望藉此能恢复教会的统一局面,可事与愿违,两任教宗拒绝让步,成了“三教宗鼎立的局面”,如此出现三个枢机团,教区内有三个主教,修会有三个会长,教会内产生一片混乱,严重影响教会的形像。因教会混乱,德国皇帝西吉斯孟(1411—1437年在位)为了早日解决教会分裂状态,在1414年举行康斯坦茨公会议中把本笃十三世废除,罗马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年在位)自动辞职,大会重新选了马丁五世(1417—1431)为教宗,新教宗批准了大公会议关于信仰的一些规定,但他拒绝接受“大公会议有直接来自天主的权力,因此教宗也在其权力之下”的观点。

经过39年之后,在马丁五世(1417—1431在位)领导下教会重新恢复了和平与统一。但经过这次分裂,教宗在基督教国家中的地位大受影响。不但在“神权高于俗权”方面,而且人们对教宗在教会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产生了怀疑。到底是教宗还是大公会议高。事实上是,只有教宗本人或其代表主持或参加,并由教宗本人亲自认可或批准其决议的大公会议,才被普世教会所接受,所以教宗高于大公会议。教宗自己可以不经过大公会议,拥有以绝对正确的特恩,而大公会议没有教宗的认可不能制定规则,因此教宗高于大公会议。

八、近代教会

现任教宗方济各与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大约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中期,大概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虽然在教会内拥有统治权力,但是一向联系很密切的宗教和政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耶稣教或基督教的发展呈现分化状态;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教会便向亚洲、美洲、非洲、澳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

誓反教的改革运动,黑死病在欧洲流行、教会学术研究和热忱的衰弱;教宗的充军和西方大分裂的不良影响、教会的黑暗;大公会议运动的影响;416世纪教会伦理的堕落,教会人士的世俗化,以上四个现象是普世性的,尤其在德国。例如:德国的主教和隐修院院长拥有德国三分之一的财产,且许多人不穿神职的服装,不理会独身的制度。这一切成为宗教改革的催化剂。马丁·路德(1483—1546 )提出因信称义,圣经唯一,即任何与圣经相反的都否认,否认圣统制,主张可以自由解释圣经。认为教宗的权利是来自于人并非来自天主。所以否认教会的训导权,以及大公会议,否认罗马高于一切其他教会的主张。

 

  1.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东正教牧首巴尔多禄茂一世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新型修会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米兰外方传教会、遣使会等传教修会。

1864年庇护九世(1792-1878)向枢机团宣布要召开一次大公会议,1865年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过四年的准备之后,于1869年12月8日在梵帝冈伯多禄大殿揭开了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序幕。会议有747人参加,有枢机主教、总主教、主教和修院院长。此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向各国大使,国王发出邀请的会议,此会议制定了52个议案,但由于当时的环境,会议开了一年之后便停止了,因此只完成了两个议案。会议确定信仰宣誓的同时,会议也详细阐述了启示、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会议宣布人即使没有天主的启示,只凭理智也可以认识万物的创造者—天主。

同时会议声明:知识有二种来源:一是信仰、一是理智。信仰不违反人的理智。会议再次谴责了无神主义、唯物主义、自由主义及泛神论。

 

  1. 庇护九世1878年逝世后,利奥十三世(1878-1903在位)担任教宗,他当时已经68岁,身体欠佳。人们普遍认为他不过是一位过渡的教宗而已,但他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他在位长达25年之久,且颁布许多通谕,是历史上著名教宗之一。

虽然1870年梵一会议谴责了自由主义、唯理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神主义等,但它们并未从人们的心目中和社会中消失,且在欧洲逐渐强大起来。无神主义主张:应把宗教从公共和社会生活中完全取消,建立一个无宗教的社会。为达到此目的,他们对教会进行一系列打击。共分4个步骤(宗教迫害):首先解散修会、关闭修道院,驱逐外国传教士,逐步使神职人员经济枯竭。没收教会的一切学校,剥夺教会的教育权利。禁止宗教教育,使学生从小接受无神思想。取消教会内结婚的一切合法权利,保证离婚的权利,否认神职主持婚礼的有效性。完全的政教分离原则,建立一个世俗化的无宗教的社会。

在19世纪末期,在教会内部兴起的一种运动。教会内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使教会的教导和信仰能同不断发展的科学、历史、圣经和哲学的研究相协调,采取了重新解释圣经、更改教会信条等一系列措施。极端现代主义者,他们怀疑基督的神性,声称教会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组织,圣经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教会的信条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顺加以修改。

现代主义起源于教宗利奥十三世所提倡的学术复兴运动,并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康德主张一切知识由经验而来,主张知识的主观性)。现代主义者主张宗教是由个人和集体的经验而来,信仰来自人心内部,是人本性的一部分。是“宗教的感觉和心灵的感动而已”。强调信仰的主观性。现代主义者否认启示圣经和教会的权威,强调经验。

教宗利奥十三世其主要贡献:

1、重新编排教会的法典:1904年设立委员会编排法典,直到1916年才完成,历经12年的时间。是教会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法典。

2、推动“每日领圣体”运动,因此他被称为“勤领圣体圣事的教宗”。

3、颁布“牧者通谕”谴责“现代主义”。

4、重整教会音乐和重新组织教廷。

圣经的研究,1909年在罗马成立圣经学院。

 

  1. 教宗本笃十五世(1914—1922年在位)继位第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他通过报纸,电台,通谕不断地呼吁和平。发表“夫至大”通谕。呼吁传教士在努力传播福音建立教区的同时,同时也应注意培养本地圣召,以待时机成熟好把福传的重任交给他们。

期间,在1922年刚恒毅主教(1876—1958)来华,1924年于上海召开会议,在全国成立14所大修院,1926年刚恒毅亲自带领中国六位神父到罗马由教宗祝圣为主教。

 

  1. 教宗庇护十一世(1922——1939年在位,在取得三个博士学位之后在米兰教书,后调任梵蒂岗博物馆任馆长,1921年7月升为红衣主教,七个月之后当选为教宗,座右铭“在基督的王国内建立基督的和平”。在位17年,其主要贡献:

1、建立基督君王节;

2、公教进行会;

3、推动教会传教事业:教宗于1926年10月28日,在圣伯多禄大殿公开祝圣中国的六位主教,200多位枢机和各国大使参礼,以此提拔传教区的神职地位。(他们分别是:湖北蒲圻的成和德;浙江台州的胡若山;江苏海门的朱开敏;河北宣化的赵怀义;河北安国的孙德桢;山西纷阳的陈国砥)这是继1775年罗文澡主教以来第一次圣中国主教;

4、“拉特朗条约”;

5、“预许救主通谕”;

6“、四十年”通谕;

7、“论基督徒婚姻”通谕;

8、建立梵帝岗广播电台:为使更好的传播福音讯息、向全世界宣布教会的训导。教宗在1931年2月12日建立广播电台,教宗用拉丁语向全世界做了15分钟的宣讲。“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是其第一句话。1950年电台第一次用中文向华人广播。电台现由耶稣会管理;

9、呼吁共融与合一。

 

  1. 庇护十二世(1939——1958年在位),他继位不久之后二战就全面爆发了。他的座右铭是“正义的工作是和平”,表示他要终生为世界和平而奋斗。他1939年6月份上任,9月1日德国进入波兰,二战正式爆发。其主要成就:

1、呼吁和平:1939年9月德军战领波兰,教宗在10月20日发表通谕。教宗呼吁人类重新把天主放回他应有的位置,教宗对当时的罪恶表示悲痛,并且把罪恶的根源归于信仰的衰落。他反对不受任何限制的个人主义,呼吁人们通过祈祷和工作使世界重新恢复和平,但他同时也声明人类的一切努力都必须在天主的法律之下才能发生。

2、任命新枢机;

3、谴责共产主义;

4、颁布“圣母荣召升天”信条;

5、礼仪改革。

 

  1. 教宗约翰二十三世(1958-1963年在位)。他出生于意大利农民家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称为微笑教宗。其主要成就:

1、教宗若望二十三的通谕;

2、“和平于地”通谕;建立基督徒合一秘书处;

3、梵二会议的召开,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是教会历史上的第二十一次大公会议,于1962-1965年召开,是教会最重要的会议之一,给教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9年5月16日若望二十三世成立了大公会议的筹备委员会。经过三年半的准备之后,会议终于于1962年10月11日在梵蒂冈揭开序幕,有2540位枢机主教、主教、修院院长、修会会长参加了会议,又有东正教和其它宗教的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共发表了16个文件,包括四个宪章、九个法令和三个宣言。

梵二会议给教会带来了五项重大的改革:

⑴礼仪的革新:礼仪和弥撒所用的语言由拉丁文改为本地语言,为使教友更容易了解和参与礼仪。在礼仪革新的同时,教会强调,礼仪改革主要是人内心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