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道学院

《太平经》17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為人使,其神吏黑衣服,思之閑處四十五日,上至九十日,令人耳目聰明。立春盛德在仁,氣治少陽,王氣轉在東方,興木行,其氣弱而仁,其神吏青衣,思之幽閑處四十五日,至九十日,令人病消。以留年行不止,令人日行仁愛。春分已前,盛行少陽之氣,微行太陽之氣,以助少陽,觀其意無疑,深思其意,百邪服矣。立夏日盛德火,王氣轉在南方,太陽之氣以中和治。其神吏用之得其意,口中生甘,神吏赤衣守之,百鬼去千里。夏至之日,盛德太陽之氣,中和之氣也,其神吏思之可愈百病。季夏六月,盛德合治,王氣轉在西南,迴入中宮,其神吏黃衣思之,令人口中甘,每至季思之十八日。立秋日盛德在金,王氣轉在西方,斷成萬物,其神吏白衣,思之四十五日至九十日,可除病,得其意,令骨強老壽。秋分日少陰之氣,微行太陰之氣也,逆疾順之。立冬之日,盛德在水,王氣轉在北方,其神吏黑衣。令人志達耳聰,守之四十五日至九十日,百病除。此五行四時之氣,內可治身,外可治邪,故天用之清,地用之寧。天用之生,地用之藏。人用之興,能順時氣,忠臣孝子之謂也。此名大順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之道。故道為仁賢出,不為愚者生矣。

盛身卻災法年十歲,二十年神。年二十,四十年神。年三十,六十年神。年四十,八十年神。年五十,百年神。年六十,百二十年神。年七十,百年神。年八十至百二十,神盡矣。少年神加,年衰即神滅,謂五藏精神也,中內之候也。千二百二十善神為其使,進退司候,萬神為其民,皆隨人盛衰。此天地常理,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祐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故人能清靜,抱精神,思慮不失,即凶邪不得入矣。其真神在內,使人常喜,欣欣然不欲貪財寶,辯訟爭,競功名,久久自能見神。神長二尺五寸,隨五行五藏服飾。君仁者道興,君柔者德生。中心少有邪意,遠方為之亂。神氣周流,疾於雷電,急還神明,以自照內,故病自愈而人自治。故人生百二十上壽,八十中壽,六十下壽,過此皆夭折。此蓋神游於外,病攻其內也。思本正行,令人相親愛。古之求壽,不失其道者。天地有常行,不可離本也;故求安而長存者,慎無忘此道本元也。故畫圖以示後來。陳人物生受命之時,久遠以來到今,不失陰陽傳類,更相生而久長,萬萬餘世,不可闕也。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為君,衰即為民;盛即得道,衰即受刑。夫孝者,莫大存形,乃先人統也,揚名後世,此之謂善人謹民。天地愛之,五行功之,四時利之,百王任之,萬民好之,鬼神祐之,五藏神留之。遇一得生,今且失之。離我神器,復為灰土,變化無常,復為萬物矣。

分別形容邪自消清身行法道之生人,本皆精氣也,皆有神也。假相名為人,愚人不知還全其神氣,故失道也。能還反其神氣,即終天年,或增倍者,皆高才。或求度厄,其為之法,當作齋室,堅其門戶,無人妄得入;日往自試,不精不安復出,勿強為之。如此復往,漸精熟即安。安不復欲出,口不欲語,視食飲,不欲聞人聲。關鍊積善,瞑目還觀形容,容象若居鏡中,若闚清水之影也,已為小成。無鞭策而嚴,無兵杖而威,萬事自治。豈不神哉?謂入神之路也。守三不如守二,守二不如守一,深思此言,得道深奧矣。

通神度世厄法天之生人,萬事畢備。故十月而生,與物終始,故可度災厄,致太平。〈起〉上士學道,輔佐帝王,當好生積功乃久長。中士學道,欲度其家。下士學道,纔脫其軀〈止〉。道為賢明出,不為愚者。能用之者吉,不能用之,寧無傷無賊哉?
 

賢不肖自知法上士高賢,事無大小,悉盡畏之;中士半畏之,下士全無可畏。上士所以畏之者,反取諸身,不取他人。心開意通無包容,知元氣自然之根,尊天重地,日月列星、五行四時、六甲陰陽、萬物蚑行動搖之屬,皆不空生。鬼神精魅六合之間,表裏風雲雷電不空行也。此皆有神有君長,比若人有示,故畏之,不敢妄行。中士半畏之者,上不知元氣自然之有術,纔知今見風雨雲氣與生物也;尚時言天無神,不畏列星日月也,纔知大火北斗。下士則不知土地山川之廣大可●,纔知耕田,種其所有,治其家眷術也;不知四時五行可以何履也,但知隨而種樹之,收其利耳;不知六甲陰陽為神,通言其無有也。夫人愚學而成賢,賢學不止成聖,聖學不止成道,道學不止成仙,仙學不止成真,真學不止成神,皆積學不止所致也。

利尊上延命法一曰延命。夷狄自伏法萬種,其類不同,俱得老壽。天地愛之,其身無咎。所以然者,名為大順之道。道成畢身,與天地同域。古者為之,萬神自得,欲知其效,瑞應自至,凶禍自伏。帝王以治,不用筋力,能知行此,夷狄自伏,行之不已成真人。故聖人之教,非須鞁揣擊而成,因其自然性立教。帝王所以能安天下者,各因天下之心而安之,故得天下之心矣。是道修古文,人本生時乃名神也,乃與天地分權分體分形分神分精分氣分事分業分居。故為三處。一氣為天,一氣為地,一氣為人,餘氣散備萬物。是故尊天重地貴人也。故三皇五帝皆立師,疑者跪問之。故國常治,雖災厄亦可愈也。

王者無憂法大順之路,使王者無憂無事致太平。夫天地不大動搖,風雨不橫行,百神安其居,天下無災矣。萬物各居其處,則樂無憂矣。何以致之?仁使帝王常樂,道使無愁苦也。若帝王愁苦,即天下不安。夫帝王,天下心也;群臣,股肱也;百姓,手足也。心愁則股肱妄為,手足行運不休止,百姓流蕩。是其自然相使也,天亦如是也。天失道,雲氣亂,地失道,不能藏矣。王者與天相通。夫子樂其父,臣樂其君,地樂於天,天樂於道。然可致太平氣,天氣且一治,太上皇平且一下。天地和合,帝王且行吾道,何咎之有?道者,天之心,天之首。心首已行,其肢體寧得不來從之哉?

還神邪自消法分別三氣所長,還神守身。太陽天氣故稱神。形者,太陰主祇,包養萬物,故精神藏於腹中,故地神稱祇。精者,萬物中和之精。故進退無常;天地陰陽之精,共生萬物,此三統之歷也。神者主生,精者主養,形者主成。此三者乃成一神器,三者法君臣民,故不可相無也。故心神動搖,使形不安,存之不置。利其可安即留矣,不用其可安即去矣。始學用其可,安之教之,久久自都安不去矣。陰氣陽氣更相摩礪,乃能相生。人氣亦輪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神精散,水絕魚亡。故〈起〉養生之道,安身養氣,不欲數怒喜也〈止〉古者明師,教帝王皆安身,使無憂,即帝王自專矣。天喜太平氣出,無不生成。天恨形罰之氣出,莫不殺傷,萬物莫不被其毒,故同憂也。天不守神,三光不明;地不守神,山川崩淪;人不守神,身死亡;萬物不守神,即損傷。故當還之乃曰強,不還自守曰消亡也。

和合陰陽法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陰有陽,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晝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裏,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剛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後,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陰陽之樞機,神靈之至意也。

令人壽治平法〈起〉三氣共一,為神根也。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氣。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為治。故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止〉也。欲正大事者,當以無事正之。夫無事乃生無事,此天地常法,自然之術也,若影響。上士用之以平國,中士用之以延年,下士用之以治家。此可謂不為而成,不理而治。大道坦坦,去身不遠,內愛吾身,其治自反也。

七事解迷法以德治身何如,及以治萬民致大和之氣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以仁、義治身何如,及治萬民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以禮治身何如,及以治萬民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以文治身何如,及治萬民,善而約束,使不得為非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以治身何如,及治萬民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以滅武兵革治身何如,及以治萬民何如,善而不達,何能安哉?然此七事,亦不可無,亦不可純行。古者神人治身,皆有本也,治民乃有大術也。使萬物生,各得其所,能使六極八方遠近懽喜,萬物不失其所。乃當自然,能安八方四遠,行恩不失氂毛。今未能養其本末,安能得治哉?今此上德、仁、義、禮、文、法、武七事各異治,俱善有不達,而各有可長,亦不可廢,亦不可純行。治身安國致太平,乃當深得其訣,御此者道也。合以守一,分而無極,上帝行之,乃深乎不可測,名為洞照之式。

救四海知優劣法天生人凡有三等:第一天生,第二地生,第三人種類。受命天者為人君,受命地者為人臣,受命人者為民。君者應天而行,臣者應地而行,順承其上;為民者屬臣,轉相事。凡是三氣共一治,然後能成功。故上之安者,其臣良也。臣職理者,其民順常。民臣俱善,其君明,其治長。太平者以道行,三氣悉善,合乎章也,懷道德不相傷也。故大人治道,以平天下,救四海,恩及夷狄,禍不得起,其善證日生,凶不得來。中士學道為國臣,助其治也,度其家,辟禍災。其次治道,損其父母,反遠遊,德獨小薄,纔脫軀也,安能輔明王助國家哉?能平四海者天助之,為人臣者助為治,與地謀;纔自脫者,道狹小無可得治。此三人皆度世,老壽有大小不同邪?

是神去留效道法神人言:明行效道,視命在誰乎?令人昭然覺悟,知命所從來。法審誰者,持其正也。人法陰陽生,陽者常正,陰者常邪;陽者常在,陰者常無;陽者常息,陰者常消;陽者常生,陰者常殺。人日三變,象三氣,其政殊異,相與分爭乖錯,不相從也。而習使其常,守人形容者,吉。唯有真道者,能專精自殊異也。不學者,則不知神去留之效,立見之物,不可隱也。故君子制尸不制鬼。人不臥之時,行坐言語,分明白黑,正行住立,文辭以為法度,此人神在也。及其瞑目而臥,光景內藏,所念得之,但不言,神在內也。及其定臥,精神去遊,身不能動,口不能言,耳不能聞,與眾邪合,獨氣在,即明證也。故精神不可不常守之,守之即長壽,失之即命窮。人之得道者,志念耳;失道者,亦志念耳。

救迷輔帝王法大道變化無常,乃萬里相望;上下無窮,周流六方;守之即吉,不守即傷,陰陽開闢以為常。其付有道,使善人行之,其壽命與天地為期。夫德有優劣,事有本末,凡事悉道之也,將興者得善,將衰者得惡。比若土地,得良土即善,得薄土為惡。善上合天,賤者都澤。坐者為主人,行者為流客。此盡道也,善人行成福,惡人行成災。善人得以為福德。尊者得之駕乘,卑者得以步足。聖賢得以度世,小人得之,不相剋賊。此皆道也。教不重見,時不再來。急教帝王,令行太平之道。道行,身得度世,功濟六方含生之類矣。  附錄太平經佚文  天失陰陽則亂其道,地失陰陽則亂其財,人失陰陽則絕其後,君臣失陰陽則其道不理,五行四時失陰陽則為災。今天垂象為人法,故當承順之也。後漢書襄楷傳注

(真人)又問曰:「今何故其生子少也?」天師曰:「善哉!子之言也,但施不得其意耳。如令施其人欲生也,開其玉戶,施種於中。比若春種於地也,十十相應和而生。其施不以其時,比若十月種物於地也,十十盡死,固無生者。真人欲重知其審,今無子之女,雖日百施其中,猶無所生也;不得其所生之處,比若此矣。是故古者聖賢不妄施於不生之地也,名為亡種竭氣而無所生成。今太平氣到,或有不生子者,反斷絕天地之統,使國少人。理國之道,多人則國富,少人則國貧。今天上皇之氣已到,天皇氣生物,乃當萬倍其初天地。」後漢書襄楷傳注。按理國之道以下三句,略見於經卷六九第四葉。  

 

老子往西,越八十餘年,生殷周之際也。三洞珠囊卷九老子化西胡品

德者,正相得也。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五

常德不喪。同上  

德者,正相德也。成者,成濟也。不喪者,不失也。周固樸大道論至德章

爰清爰靜,是知理道。大道論理國章

道者,乃天地所常行,萬物所受命而生也。唐史崇等撰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

能得太上之心者,皆無形自然。天仙大人有真道,乃能得太上之心,餘者何因得與相見乎?同上

悟師一人教十弟子,十以教百,百以教千,千以教萬。初學記卷二十二。按此節與經卷三十七五事解承負法今一師說教十弟子云云相類似。

神者,道也。入則為神明,出則為文章,皆道之小成也。宋曾慥道樞卷三十

今平氣行矣,平亦是安。雲笈七籤卷六

欲復古太平之法,先安中氣也。同上

三五氣和,日月常光明,乃為太平。同上

積清成精,故膽為六府之精也。雲笈七籤卷十一上清黃庭內景經膽部注黃庭內景玉經梁丘子註卷中引太平經云:積精成青,故膽為六腑之精也。

積清成青也。雲笈七籤卷十二上清黃庭內經隱藏章注黃庭內景玉經梁丘子註卷下引太平經曰:積精成青也。

何謂為多言?然一言而致大凶,是為上多言人也。一言而致辱,是為中多言人也。一言而見窮,是為下多言人也。夫古今聖賢也,出文辭滿天地之間,尚苦其少有不及者,故災害不絕。後生賢聖復重言之,天下以為法,不敢厭其言也。故言而除害者,常苦其少,是以善言無多,惡言無少。故古之聖人將言也,皆思之。聖心出而成經,置為人法。愚者出言,為身災害,還以自傷。雲笈七籤卷八十九又雲笈七籤卷九十二仙籍語論要記所引全同。惟出文辭滿天地之間句,出字下仙籍語論要記多一「言」字。

言則道不成,多言則為害;閉口不言,萬歲無患。太平御覽卷六五九

後學得道,各有品階,至于指極,聖真仙人。太平御覽卷六六0

古者三皇之時,人皆氣清,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學真道,乃復得天地之公。求道之法,靜為基先。心神已明,與道為一,開蒙洞白,類如晝日;不學其道,若處暗室而迷方也。故聖賢遑駭。太平御覽卷六六八

惡人入道,損敗善人,亦如拙匠損敗人材木,拙女毀人布帛,終無成善功。然惡人與善人,反如人?時喫好美食,大美乃得肥壯;若病人食飯苦,亦不肯食,久久因病而死。令惡人聞善言勸喻,亦如臨死人喫美食耳,反而為惡。若善人見善人乃喜,賢人見賢人乃喜,智人見智人乃喜,惡人見惡人乃喜,姦人見姦人乃喜,各得其類乃喜。若子不能盡力事父母,弟子不能盡力事師尊,臣不能盡力事君長,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二

神以道全,形以術延。存神固氣論  

道包?表裏,其能生精神。三論元旨  

道無不導,道無不生。道教義樞卷一

地理者,三色也,謂水土石。道教義樞卷七

上天度世者,以萬歲為一日,其次千歲為一日,其次百歲為一日,其次乃至十日為一日也。道教義樞卷九

太平經內品修真祕訣云:上清大真人未昇天以前,皆一一取本命之日,修行四等法訣,後步履斗星,躡地紀,昇登天門,便入金闕玉臺而後聖君也。金鎖流珠引卷十五注

太平經載:真君受元始符命神光寶書,統領天丁,收天關地軸。二魔王忽一見如鼇蒼龜,其形五變。一現萬丈巨蛇,其形三變。真君騰空,步乾踏斗,化千丈大身,揮魁●之劍,衝折二魔。各斂形狀,龜如拳五寸,蛇如鞭三尺,和合併體,被真君躡踏之。謹顯二魔變相:蒼龜,一變色若金光,甲縫蒼青;二變色如碧玉,甲縫含金;三變色若蒼黃,甲紋光青;四變色如碧綠,甲縫含銀;五變龍首鼇身,出紫金光,甲間碧玉。巨蛇,初變狀若金色,鱗如赤丹;次變體現青碧色,鱗絡金線●;末變首如螭龍,身色蒼黃,鱗間金玉。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卷六引。疑此文非類太平經,姑存俟考。

夫神者,因道而行,不因德也。故用道者與神明,用德者與神謀。道之與德更明,思神與人者內相恃,皆令可睹。道要靈祇神鬼品經

大神比如國家忠臣,治輔公位,名為大神。大神有小私,天君聞知復退矣。故不敢懈怠。小神者安得自在。道要靈祇神鬼品經

四時之精神,猶風也水也,隨人意而為邪正。人正則正,人邪則邪。故須得其人,迺可立事也。不得其人,道難用也。夫水本隨器方圓,方圓無常。風氣亦隨人治,為善惡無常,此即其明戒也。天地之神與風氣,影響隨人,為明戒耳。道要靈祇神鬼品經

今天地開闢以來,凶氣不絕,絕後復起,其故何也?其所從來者,乃遠復遠。本由先王治,小小失其綱紀,災害不絕,更相承負,稍積為多,因生大姦,為害甚深。動為變怪,前後相續,而生不祥,以害萬國。其所從來,獨又遠矣。君王不知,遂相承負,不能禁止。令人冤呼嗟動天,使正道失其路,王治為其傷,常少善應。人意不純,轉難教化,邪氣為其動。帝王雖愁,心欲止之,若渴而不能如之何。君王雖有萬人之仁德,猶不能止此王流災也。故反以為行善無益,天道無知也。禁民為惡,愁其難化,反相剋賊,急其誅罰。一人有過,乃及鄰里,重被冤結積多,惡氣日以增倍。以為道德與經無益,廢之而不行,各試其才,趣利射祿,鬥命中者為右,是為亂天儀。無法之治,安能與皇天心合乎?天甚病之久矣,陰陽為其失節,其明證也。治得天心,然後邪可去,治易平。故今教以上皇興平第一之道,得而急行,惡可消滅,天之祐善者明矣。先王災雖流積,一旦除滅易耳。今帝王乃居百里之內,用道德仁義,乃萬里百姓皆蒙其恩。父為其慈,子為其孝,家足人給,不為邪惡。道典論卷四災異

王者深得天意,至道住祐之。但有百吉,無有一凶事也。道典論卷四吉兆

古者上真睹天神食氣,象之為行,乃學食氣。真神來助其為治,乃遊居真人腹中也。古者真仙之身,名為真人室宅耳。道典論卷四胎息

夫人本生混沌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於陰陽之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為明。欲壽者當守氣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為一,久即彬彬自見,身中形漸輕,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氣應矣。脩其內,反應於外。內以致壽,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太平經聖君秘旨。以下簡稱秘旨

守一明之法,未精之時,瞑目冥冥,目中無有光。秘旨

守一復久,自生光明。昭然見四方,隨明而遠行,盡見身形容。群神將集,故能形化為神。秘旨

守一明法,明有正青。青而清明者,少陽之明也。秘旨

守一明法,明正赤若火光,光者度世。秘旨  

守一明法,明正黃而青者,中和之光,其道良藥。秘旨

守一明法,正白如清水,此少陰之明也。秘旨  

守一明法,明有正黑,清若闚水者,太陰之光。秘旨  

守一明法,四方皆闇,腹中洞照。此太和之明也,大順之道。秘旨

守一明法,有外闇內闇,無所屬,無所睹。此人邪亂,急以方藥助之。尋上七首,內自求之。秘旨

守一之法,老而更少,髮白更黑,齒落更生。守之一月,增壽一年;兩月,增壽二年;以次而增之。秘旨

守一之法,始思居閑處,宜重牆厚壁,不聞喧譁之音。秘旨  

守一之法,光通六外,身乃無害。可終其世,子得長久。秘旨

守一勿失,事且自畢;急除眾憂,一復何求?秘旨

守一不窮,士子欲無憂,不可相欺,垂拱。秘旨

守一是為久遊,身常自謹,患禍去之。秘旨

守一之法,神藥自來。秘旨

守一之法,凡害不害,人各有一不相須。虎狼不視,蛟龍不升,有毒之物皆逃形。子欲長無憂,與一相求;百神千鬼,不得相尤。守而常專,災害不遷。秘旨

守一之法,不言其根,謹閉其門;不敢泄漏,謹守其神;外闇內明,一乃可成。秘旨

守一之法,將與神遊。萬神自來,昭昭可儔。秘旨  

夫欲守一,喜怒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秘旨

守一之法,內有五守,外有六候,十一之神,同一門戶。秘旨

守一之法,當念本無形,湊液相合,一乃從生,去老反稚,可得長生。子若守一,無使多知,守一不退,無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子欲大樂,與一相知,去榮辭顯,一乃相宜。子欲養老,守一為早,平床坐臥,與一相保,不食而飽,不德衰老。秘旨

守一之法,皆從漸起;守之積久,其一百日至。秘旨

守一之法,無致巧意,一乃自效。秘旨

夫欲守一,乃與神通;安臥無為,反求腹中;臥在山西,反知山東。秘旨

守一之法,乃萬神本根,根深神靜,死之無門。秘旨  

守一之法,老小異度,各因其性,一乃相遇。秘旨

守一之法,安貧樂賤,常內自求;一乃相見,知非貴賤。秘旨

守一之法,少食為根,真神好潔,糞穢氣昏。秘旨

守一之法,密思其要,周而復始,無端無徼;面目有光明,精神洞曉。秘旨

守一之法,百日為小靜,二百日為中靜,三百日為大靜。內使常樂,三尸已落。秘旨

守一之法,有三百六十六數。數有一精,精有一神。守一功成,此神可睹。秘旨

守一之法,有內五政,遊心於外,內則失政。守一不善,內逆外謹,與一為怨。秘旨

守一之法,常有六司命神,共議人過失。秘旨

守一之法,乃諸神主,人善之根,除禍之法,致福之門。守一者,乃神器之主,從一神積至萬神,同一器則得道矣。秘旨

守一之法,內若大逆不正,五宮乖錯,六府失守。群神恐●,俱出白於明堂,必先見於面目顏色,天地共知之。群神將逝,形當死矣。秘旨  

守一之法,為善,效驗可睹。今日為善清靜,神明漸光。始如螢火,久似電光。秘旨

守一之法,外則行仁施惠為功,不望其報,忠孝亦同。秘旨

守一之法,有百福亦有百禍。所守不專,外事多端;百神爭競,勝負相連。秘旨

守一之法,內常專神,愛之如赤子,百禍如何敢干。秘旨  

守一之法,與天地神明同。出陰入陽,無事不通也。秘旨

守一之法,先知天意,生化萬物,不言而理,功成不宰,道生久視。秘旨  

守一之法,可以知萬端。萬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困,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元氣之首,萬物樞機。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寧,日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一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塵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為本,萬事皆行。子知一,萬事畢矣。秘旨

太陰之精為龜,匿於淵源之中也。敦煌經卷

太平經複文序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太極宮之高帝也,地皇之裔。生而靈異,早悟大道,勳業著於丹臺,位號編於太極。上清錫命,總統群真,封掌兆民;山川河海,八極九垓,莫不盡關於帝君而受事焉。君有太師,上相上宰上傅,公卿侯伯,皆上真寮屬,垂謨作典,預令下教。故作太平複文,先傳上相青童君,傳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傳弟子干吉。干君初得惡疾,殆將不救,詣帛和求醫。帛君告曰,吾傳汝太平本文,可因易為一百七十卷,編成三百六十章,普傳於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干吉授教,究極精義,敷演成教。當東漢末,中國喪亂,齎經南遊吳越,居越東一百三十里,山名太平,溪曰干溪。遺跡見存,士庶翕然歸心。時孫策初定江南,方正霸業。策左右咸奉干吉,策以為搖動人心,因誣以罪而縶之。策告曰,天久旱,得雨當免。條忽之間,陰雲四合,風雨暴至。策愈惡之,令斬首,懸諸市門。一旦暴風至,而失尸所在。君因更名字,遂入蜀去。策覽鏡,見君首在鏡中,因發面瘡而卒。時咸以戮辱神仙,致斯早殞。故孫權立,益信奉道術,師葛仙公,介先生亦遊其庭。南朝喪亂,太平不復行。暨梁,陶先生弟子桓法闓。闓,東陽烏傷縣人,於溪谷間得太平本文,因取歸而疾作。先生曰,太平教未當行,汝強取之,故疾也。令卻送本處,未幾疾愈。至陳宣帝時,海隅山漁人得素書,有光燭天。宣帝敕道士周智響往祝請,因得此文,丹書煥然。周智響善於太平經義,常自講習,時號太平法師。宣帝略知經旨而不能行,陳氏五主,宣帝最賢。爰自南朝湮沒,中國復興,法教雖存,罕有行者。綿歷年代,斯文不泯,繕寫寶持,將俟賢哲。壬辰之運,迎聖君下降,睹太平至理。仙侯蒞事,天民受賜,復純古斯文之功彰也。凡四部,九十五章,二千一百二十八字,皆太平本文。其三百六十二章,是干君從本文中演出,並行於世。以複相輔成教而傳受焉,故不謬也。道藏入字號

明按:雲笈七籤卷六四輔載,陳宣帝時,周智響法師取太平經,帝命法師於真至觀開敷講說一段,可參閱。  

又按:桓闓,字彥舒,號法闓。闓得太平經故事,與三洞珠囊卷一及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引道學傳記桓闓得太平經相似。

太平經著錄考范曄後漢書襄楷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襄楷上疏曰:「臣前上琅邪宮崇受于吉神書,不合明聽。」復上書曰:「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其文易曉,參同經典。而順帝不行,故國胤不興。」

襄楷傳又云: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迺收藏之。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唐章懷太子李賢注曰:「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漢牟子理惑論神書百七十卷。弘明集卷一  

晉葛洪抱朴子遐覽篇太平經五十卷。又甲乙經一百七十卷。  

晉葛洪神仙傳宮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書百餘卷。師事仙人于吉。漢元帝時,崇隨吉於曲陽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縑朱字太平經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崇。後上此書,書多論陰陽否泰災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國者用之,可以長生,此其旨也。宮崇一作宮嵩。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宮崇傳同。

志林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師于吉所得神書於曲陽泉上,白素朱界,號太平青領道,凡百餘卷。?志卷一孫策傳裴注。

梁孟安排道教義樞卷二七部義漢順帝時,宮崇上其師于吉所得神書百七十卷,號太平經。

敦煌本成玄英老子開題赧王時,授干室(按即于吉)太平經並百八十戒。

唐釋法琳辨正論赧王之世,千室以疾病致感老君,受百八十戒并太平經一百七十篇。廣弘明集卷十三。按千室即干室,千乃干字之訛。

唐釋玄嶷甄正論有太平經百八十卷,是蜀人于吉所造。此人善避形跡,不甚苦錄佛經。多說帝王理國之法,陰陽生化等事,皆編甲子,為其部帙。按:八疑係七字之誤。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十九破邪論太平經

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九老子與尹喜至西國作佛化胡經六十四萬言與胡王,後還中國作太平經。又王懸河上清道類事相卷一:南朝宋齊間,錢塘褚伯玉好讀太平經云。

唐王松年仙苑編珠卷中于吉,北海人也。患癩瘡數年,百藥不愈。見市中有賣藥公,姓帛名和,因往告之。乃授以素書二卷。謂曰,此書不但愈疾,當得長生。吉受之,乃太平經也。行之疾愈。乃於上虞釣臺鄉高峰之上,演此經成一百七十卷。明按:三洞珠囊卷一引神仙傳略云:帛和以素書二卷授干吉,且誡之曰,卿歸更寫此書,使成百五十卷。是未明言太平經,且所謂百五十卷,疑亦有誤。

唐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卷五十二老君授干吉太平經。又見杜光庭?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二十一  

像天地品後漢順帝時,曲陽泉上得神仙經一百卷;內七十卷皆白素、朱界、青縹、朱書,號曰太平青道。太平御覽卷六七三

洞仙傳于吉者,瑯琊人也。常遊于曲陽流水上,得神書百餘卷,皆赤界、白素、青首、朱目,號曰太平青籙書。雲笈七籤卷一百一十一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敘老君至瑯琊,授道與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為真人。又傳太平經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雲笈七籤卷三十九

三天內解經太上於瑯琊以太平道經付干吉。

宋謝守灝混元聖紀成帝河平二年,老君授干吉太平經。並見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及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史略作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宋賈善翔猶龍傳序孝成時,授于吉太平經。

又曰:孝成時,北海人干吉於琅琊遇太上,授之。至後漢順帝時,琅琊人宮崇詣闕投進。其表云,臣親受於干吉,吉言親受於太上,凡一百七十卷也。

  猶龍傳卷四授干吉太平經。按:太平經有云干吉撰,或云得之於水上。而內傳所載,即在孝成帝河平年間,混元分身,下遊琅邪郡曲陽泉,授北海人干吉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宋蕭應叟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內義老君授干吉真人太平之道。

宋四庫闕書目清徐松從永樂大典輯出襄楷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宋史藝文志襄楷太平經一百七十卷。按後漢襄楷曾獻于吉神書。上二書均將太平經屬襄楷,誤也。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二十干吉傳吉於曲陽流水上得神書百餘卷,皆赤界、白素、青首、朱目,號曰太平青領書。時漢成帝河平二年甲午也。蓋吉親受於老君,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  

道藏闕經目錄元人所記太平經  

無名氏清靜經註成帝時,老君授干吉太平真經。  

道學傳第十五卷桓闓,字彥舒,東海丹徒人也。梁初,崑崙山渚平沙中有三古漆笥,內有黃素,寫干君所出太平經三部。……闓因就村人求分一部,還都供養,先呈陶君。陶君云,此真干君古本。……三洞珠囊卷一  

太平經複文序干君初得惡疾,殆將不救,詣帛和求醫。帛君告曰,吾傳汝太平本文,可因易為一百七十卷,編成三百六十章,普傳於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  

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卷四太平經外、受、傅、訓、入五個字號

詳註云:「太上老君親授太平經。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編成一百五(按:當作七)十卷。皆以修身養性,保精愛神,內則治身長生,外則治國太平,消災治疾,無不驗之者。」按:明正統道藏外字號以太平經鈔十部十卷抵太平經卷一至卷十,實誤。蓋太平經鈔係選輯經文而成,鈔每部合經十七卷。

清賀龍驤抄:欽定道藏全書總目太平經一百十九卷內多缺卷

清賀龍驤輯:國朝坊刻道書目錄太平經一百餘卷

按:清錢大昭補續漢書藝文志、顧櫰三補後漢書藝文志、姚振宗後漢藝文志及曾樸補後漢書藝文志并考皆著錄太平清領書一百七十卷。以上各補志,開明書店印二十五史補編第二冊俱已收錄,檢閱亦易,故不詳焉。

 

太平經校後雜記

太平經校補的工作已經完了,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和需要說明的事情,現在分條寫在下面,以供讀者參考,並且希望得到指正。  

一太平經及太平經鈔訛謬、錯簡和脫漏的文字是很多的,差不多隨處可以遇見。現今約舉幾個顯明的例子如下:  

甲脫漏例  

經卷一百九四吉四凶訣「得其人」與「是二大凶也」之間,上下的文意不相銜接。以太平經鈔庚部第七葉至第九葉來校讀,才知道經中脫漏掉四大吉二大凶及續命符一大段。又經卷一百一十六某訣之首,原載「前文原缺」,現在根據鈔庚部第三十二葉至第三十三葉的文字,也可增補一大段。可見現存經文,有的在形式上首尾完具,但是其中章節,脫漏很多;有的經文,篇首殘缺,顯然斷不成章。這些地方,我們能夠校補的,就把它校補起來。當然,其它卷帙裏,脫文漏句,無法補苴的還是很多。

 

乙錯簡例

鈔己部第十一葉下一行第一字至第十六葉上二行第十一字,相當於經卷九十一拘校三古文法篇。但是鈔己部第四葉下九行第一字至第七葉上四行第六字,反而相當於經卷九十二各篇的文章。照常規說,經文在前,鈔文也應該依次在前;經文在後,鈔文也應該依次在後。上面所指出的情形,恰恰相反,經文原來在前的,鈔文反而失次在後;經文原來在後的,鈔文反而越次居前。顯然這是由於鈔文錯簡的緣故。又經卷一百十大幼益年書出歲月戒中「過無大小,天皆知之」(第二葉)一段,遠在「豫知天君意所施為者為上第一之人」(第十五葉)一段之前。但是鈔庚部第十二葉「過無巨細,天皆知之」一段,反而緊接著同葉「預知天君意所施為者為上第一之人」之後。鈔文跟經文前後次序乖失,一經校勘,就知道鈔文錯簡了。

 

丙訛謬例

經卷九十二三光蝕訣:「請問天之三光,何故時蝕邪?善哉,子之所問。是天地之大怨,天地戰鬥不知,其驗見效於日月星辰。」鈔己部第四葉下「怨」作「怒」,「知」作「和」。這「怨」「知」二字,當是本經的錯字。又經卷一百十七天咎四人辱道誡第八葉:「天之為形,比若明鏡,比若人之有兩目洞照,不欲見汙辱也。」第二個「比」字,鈔庚部第四十葉訛作「皆」,「兩」字鈔訛作「而」。又經卷一百十七第九葉「入受其策智」,鈔庚部第四十葉訛作「人愛其榮智」。這些都是鈔文訛謬顯著的例子。

 

此外,又有經文和鈔文都是錯的。如經卷一百一十一第二葉大聖上章訣說:「故使有心志之久久與大神同路」,文訛難曉,其中必定有了錯字;用鈔庚部第十七葉相當的文字「故使有心者志久志久與大神同路」相對勘,更不知所云。這是因為經與鈔各有訛謬,而且鈔文錯得更糟,所以無法校正。不得已求之本經上下文,才知道經文「之久」二字是「之人」的錯字。由於沒有別的本子做為讎校的根據,所以不能改易舊文。只將所見寫入校勘記中,以便讀者參考。

二經文每篇篇首,都冠題目。又往往在篇末附加篇旨。如經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為題目,篇末又有「右考文訣」四字為本篇經文的篇旨。這些篇旨,實質上跟題目沒有什麼區別。為了要跟篇首的題目分別來說,勉強叫它做篇旨。篇旨就是篇中大指的意思。據太平經複文序說:經文「一百七十卷,編成三百六十章」。那末「篇」也就是「章」,篇旨也可以叫做章旨。古書篇題多在文章之後,太平經的篇旨或章旨,正是保存了古書的樣式。  

太平經鈔節錄經文的時候,往往即用篇末的篇旨移置篇首,當做題目。如經卷一百十大功益年書出歲月戒是題目,它的第一句是「惟上古之道」。檢鈔庚部第九葉節錄經文,不著題目,但以大功益年書出歲月戒的篇末篇旨「天上文解六極大集天上八月校書象天地法以除災害」移置鈔文「惟上古之道」之前,當作題目了。

又有一些篇旨,一經鈔文移動,彷彿變為本經一卷的題目。如經卷一百十一共有訣文五篇:

1大聖上章訣第一百八十

2有德人祿命訣第一百八十一

3善仁人自貴年在壽曹訣第一百八十二  

4有知人思慕與大神相見訣第一百八十三

5有心之人積行補真訣第一百八十四

第一篇大聖上章訣的首句是「惟始大聖德之人」,第五篇有心之人積行補真訣的篇末篇旨為「右天上見善事當藏匿與不吉凶所致」。現在鈔庚部第十六葉在節錄經文第一篇大聖上章訣「惟與大聖德之人」云云之上,冠以第五篇的篇旨「天上見善事當藏匿不與吉凶所致人」(按鈔將經文從後移前,故刪「右」字。經「與不」二字,鈔作「不與」,是為異文。「人」字疑係「文」字之誤,或是鈔所誤增)。如果我們單讀鈔文,很容易會錯把經第一百十一卷第五篇的篇旨當做同卷第一篇的題目,或者簡直把它當做整卷經文的題目了。

經卷九十二也具有類似的情形。第九十二卷包括四篇:

1三光蝕訣第百三十三

2萬二千國始火始氣訣第一百三十四  

3火氣正神道訣第一百三十五  

4洞極上平氣無蟲重複字訣第一百三十六

第四篇的篇旨是:「右大集難問天地毀起日月星蝕人烈死萬二千國策符字開神訣」。現今鈔文去「右」字,將此篇旨移置第一篇三光蝕訣之前(「符字」之「字」,鈔訛作「子」。「訣」鈔作「文」)。可注意的是經卷九十二的四篇和經卷一百十一的五篇都有鈔文輯錄,而鈔所標的篇題,不是按經文各篇的題目,而只有用各該卷最後一篇的篇旨。更可注意的,經卷九十二的前三篇和經卷一百十一的前四篇都只有題目,卻沒有篇旨。從此推見經卷九十二第四篇的篇旨就是卷九十二原來的篇題,經卷一百十一第五篇的篇旨就是卷一百十一原來的篇題。它的位置是在各卷經文之後的。事實上太平經書當先有篇旨或章旨,明正統道藏本太平經中各篇的題目,疑係後人分章補撰,似在太平經鈔成書之後。

 

至於第五十五卷經文兩篇,每篇各有題目及篇旨,這將怎樣解釋呢?我懷疑經文卷五十五原先只有「右通道意是非之策文」一個篇旨,力行博學訣和知盛衰還年壽法兩個題目都是後人補添的。而力行博學訣的篇旨「右對壽命指」跟經中文義絕不合,疑係錯入,或是妄人增竄,不是原來所有的。

三太平經裏每見「神人」、「真人」、「天師」、「弟子」等名稱。又本書述真人和神人問答,時常看到「真人問」、「神人言」,或「神人言」、「真人唯唯」。按神人就是天師,真人就是弟子。真人直接稱呼神人多為「天師」,經中用第三者的語氣說天師則為「神人」。真人對天師自稱曰「弟子」或曰「生」,經中以第三者敘述神人的弟子,就用「真人」之名。天師稱真人多用「子」,或用「真人」。例如經卷七十一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文說:

「真人問神人曰:「受道以何為戒乎?」神人言:「道乃有大戒,不可不慎之也。」」

這裏的「真人」「神人」,都是經中以第三者敘述的稱呼。經卷七十二齋戒思神救死訣說:

「六方真人悉再拜。問:「前得天師言,太平氣垂到,調和陰陽者。」」

這裏所謂「天師」,是真人直接對神人的稱呼。至于天師稱真人,有時用「子」,有時用「真人」。經卷九十二三光蝕訣:

「「請問天之三光,何故時蝕邪?」「善哉!子之所問。是天地之大怒,天地戰鬥不和,其驗見效於日月星辰。」」

這是天師稱真人為「子」之例。經卷九十一拘校三古文法說:

「噫,真人愚哉!吾前已有言矣。」

這是天師對弟子稱「真人」的例子。或用「子」,或用「真人」,在意義上沒有多大區別,似乎用「子」表示更親切些。至於真人對天師,則自稱「弟子」或「生」。如經卷四十六道無價卻夷狄法說:

「「今唯明師開示下愚弟子。」「諾。」「今師前後所與弟子道書,其價值多少?」」

這就是真人對天師自稱為「弟子」的例子。經卷九十七妒道不傳處士助化訣說:  

「愚生事師日少淺,不深知天道。見天師言,乃自知罪重,上負皇天,下負后土,中負於大德之君。」  這是真人對天師自稱為「生」的例子。因為表示謙恭,所以自稱「愚生」或「愚弟子」。這樣稱呼,正好與「明師」相對待。

四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影印宋刊本及鮑刻本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都載有嚴寄之、?愔、張孝秀、許思元、任敦(尚)、陸納、蔣負芻、楊超、諸慧開、濮陽、許邁、褚伯玉、張陵、龍威丈人、陶弘景等十五人小傳。在嚴寄之條之上,冠以「太平經曰」四字;下至陶弘景十四條,每條都稱「又曰」。乍看起來,以為這十五人小傳,都是太平經文。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這十五人中包括的時代很晚,有不少是晉朝人,陶弘景乃是梁時人。太平經的成書決非晚至華陽隱居的時代。這是一點。再者,現存太平經裏,絕無道士仙人一類傳記的文體,倘將這十五人小傳歸入太平經,實在不倫不類,這是第二點。查太平御覽卷六百六十六從燕濟至徐師子等十八人傳記都是道學傳的引文。徐師子條下接嚴寄之條。嚴寄之條之上,乃冠以「太平經曰」。我深疑此「太平經曰」為「又曰」之誤。就是從燕濟至陶弘景等小傳,都是道學傳的引文。  道學傳是一部傳記性的古道書,可惜久已散佚了。見引於唐代王懸河編三洞珠囊的,這十五人中,在珠囊卷一有嚴寄之、陸納、任敦、諸慧開、濮陽、陶弘景等。珠囊卷二引有蔣負芻,珠囊卷三引有許邁,珠囊卷四引有褚伯玉。珠囊所引的道學傳,與御覽中所引的傳文,雖則略有差異,但無妨說御覽所引的文字原出於道學傳了。因為道學傳一書,唐王懸河引它編入三洞珠囊,宋李昉輩又採用它編入太平御覽。二書先後引錄道學傳,或者各自有節略;加以屢經傳寫,文字的錯誤更多。現在就近舉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御覽中與嚴寄之條上下緊相銜接的徐師子條。尤其值得注意的,徐嚴兩條正是道學傳跟所謂「太平經曰」分界線的地方。御覽引道學傳徐師子條計三十四字,但珠囊卷二引道學傳第十九卷徐師子傳,多至五十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