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辽史 》33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故以南、北二院分治之,盖欲去贪枉,除烦扰也;若贵贱异法,则怨必生。夫小民犯罪,必不能动有司以达于朝,惟内族、外戚多恃恩行贿,以图苟免,如是则法废矣。自今贵戚以事被告,不以事之大小,并令所在官司按问,具申北、南院覆问得实以闻;其不按辄申,及受请托为奏言者,以本犯人罪罪之。七年,诏中外大臣曰:《制》中有遗阙及轻重失中者,其条上之,议增改焉。

 

 

《志·卷三十二》

 

  ◎刑法志下

  兴宗即位,钦哀皇后始得志,昆弟专权。冯家奴等希钦哀意,诬萧浞卜等谋反,连及嫡后仁德皇后。浞卜等十馀人与仁德姻援,坐罪者四十余辈皆被大辟,仍籍其家。幽仁德于上京,既而遣人弑之。迫殒非命,中外切愤。钦哀后谋废立,迁于庆州。及奉迎以归,颇复预事,其酷虐不得逞矣。然兴宗好名,喜变更,又溺浮屠法,务行小惠,数降赦宥,释死囚甚众。

  重熙元年,诏职事官公罪听赎,私罪各从本法;子弟及家人受赇,不知情者,止坐犯人。先是,南京三司销钱作器皿三斤,持钱出南京十贯,及盗遗火家物五贯者处死;至是,铜逾三斤,持钱及所盗物二十贯以上处死。二年,有司奏:元年诏曰,犯重罪徒终身者,加以捶楚,而又黥面。是犯一罪而具三刑,宜免黥。其职事官及宰相、节度使世选之家子孙,犯奸罪至徒者,未审黥否?上谕曰:犯罪而悔过自新者,亦有可用之人,一黥其面,终身为辱,朕甚悯焉。后犯终身徒者,止刺颈。奴婢犯逃,若盗其主物,主无得擅黥其面,刺臂及颈者听。犯窃盗者,初刺右臂,再刺左,三刺颈之后,四刺左,至于五则处死。五年,《新定条制》成,诏有司凡朝日执之,仍颁行诸道。盖纂修太祖以来法令,参以古制。其刑有死、流、杖及三等之徒而五,凡五百四十七条。

  时有群牧人窃易官印以马与人者,法当死,帝曰:一马杀二人,不亦甚乎?减死论。又有兄弟犯强盗当死,以弟从兄,且俱无子,特原其弟。至于枉法受赇,诈敕走递,伪学御书,盗外国贡物者,例皆免死。郡王贴不家奴弥里吉告其主言涉怨望,鞫之无验,当反坐,以钦哀皇后里言,竟不加罪,亦不断付其主,仅籍没焉。宁远军节度使萧白强掠乌古敌烈都详稳敌鲁之女为妻,亦以后言免死,杖而夺其官。梅里狗丹使酒杀人而逃,会永寿节出首,特赦其罪。皇妹秦国公主生日,帝幸其第,伶人张隋,本宋所遣谍者,大臣觉之以闻。召诘,款伏,乃遽释之。后诏诸职官私取官物者,以正盗论。诸帐郎君等于禁地射鹿,决杖三百,不徵偿;小将军决二百已下;至百姓犯者决三百。圣宗之风替矣。

  道宗清宁元年,诏诸宫都部署曰:凡有机密事,即可面奏;馀所诉事,以法施行,有投诽讪之书,其受及读者皆弃市。二年,命诸郡长吏如诸部例,与僚属同决罪囚,无致枉死狱中。下诏曰:先时诸路死刑皆待决于朝,故狱讼留滞;自今凡强盗得实者,听即决之。四年,复诏左夷离毕曰:比诏外路死刑,听所在官司即决。然恐未能悉其情,或有枉者。自今虽已款伏,仍令附近官司覆问,无冤然后决之,有冤者即具以闻。咸雍元年,诏狱囚无家者,给以粮。六年,帝以契丹、汉人风俗不同,国法不可异施,于是命惕隐苏、枢密使乙辛等更定《条制》。凡合于《律令》者,具载之;其不合者,别存之。时校定官即重熙旧制,更窃盗赃二十五贯处死一条,增至五十贯处死;又删其重复者二条,为五百四十五条;取《律》一百七十三条,又创增七十一条,凡七百八十九条,增重编者至千余条。皆分类列。以大康间所定,复以《律》及《条例》参校,续增三十六条。其后因事续校,至大安三年止,又增六十七条。条约既繁,典者不能遍习,愚民莫知所避,犯法者众,吏得因缘为奸。故五年诏曰:法者所以示民信而致国治,简易如天地,不忒如四时,使民可避而不可犯。此命有司纂修刑法,然不能明体朕意,多作条目,以罔民于罪,朕甚不取。自今复用旧法,余悉除之。然自大康元年,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等用事,宫婢单登等诬告宣懿皇后,乙辛以闻,即诏乙辛劾状,因实其事。上怒,族伶人赵惟一,斩高长命,皆籍其家,仍赐皇后自尽。三年,乙辛又与其党谋构昭怀太子,阴令右护卫太保耶律查剌,告知枢密院事萧速撒等八人谋立皇太子。诏按无状,出速撒、达不也外补,流护卫撒拨等六人。诏告首谋逆者,重加官赏;否则悉行诛戮。乙辛教牌印郎君萧讹都斡自首臣尝预速撒等谋,因籍姓名以告。帝信之,以乙辛等鞫按,至杖皇太子,囚之宫中别室,杀挞不也、撒剌等三十五人,又杀速撒等诸子;其幼稚及妇女、奴婢、家产,皆籍没之,或分赐群臣。燕哥等诈为太子变书以闻,上大怒,废太子,徙上京,乙辛寻遣人弑于囚所。帝犹不寤,朝廷上下,无复纪律。天祚乾统元年,凡大康三年预乙辛所害者悉复官爵,籍没者出之,流放者还乡里。至二年,始废乙辛等墓,剖棺戮尸,诛其子孙,余党子孙减死,徙边,其家属奴婢皆分赐被害之家。如耶律挞不也、萧达鲁古等,党人之尤凶狡者,皆以赂免。至于覆军失城者,第免官而已。行军将军耶律涅里三人有禁地射鹿之罪,皆弃市。其职官诸局人有过者,镌降决断之外,悉从军。赏罚无章,怨讟日起;剧盗相挺,叛亡接踵。天祚大恐,益务绳以严酷,由是投崖、炮掷、钉割、脔杀之刑复兴焉。或有分户五京,甚者至取其心以献祖庙。虽由天祚救患无策,流为残忍,亦由祖宗有以启之也。

  辽之先代,用法尚严。使其子孙皆有君人之量,知所自择,犹非祖宗贻谋之道;不幸一有昏暴者,少引以藉口,何所不至。然辽之季世,与其先代用刑同,而兴亡异者何欤?盖创业之君,施之于法未定之前,民犹未敢测也;亡国之主,施之于法既定之后,民复何所赖焉。此其所为异也。传曰:新国轻典。岂独权事宜而已乎?天祚未年,游畋无度,颇有倦勤意。诸子惟文妃所生敖卢斡最贤。萧奉先乃元妃兄,深忌之。会文妃之女兄适耶律挞曷里,女弟适耶律余睹,奉先乃诬告余睹等谋立晋王,尊天祚为太上皇。遂戮挞曷里及其妻,赐文妃自尽。敖卢斡以不与谋得免。及天祚西狩奉圣州,又以耶律撒八等欲劫立敖卢斡,遂诛撒八,尽其党与。敖卢斡以有人望,即日赐死。当时从行百官、诸局承应人及军士闻者,皆流涕。盖自兴宗时,遽起大狱,仁德皇后戕于幽所,辽政始衰。道宗杀宣懿皇后,迁昭怀太子,太子寻被害。天祚知其父之冤,而己亦几殆,至是又自杀其子敖卢斡。《传》曰: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矣。辽二百余年,骨肉屡相残灭。天祚荒暴尤甚,遂至于亡,噫!

 

 

《表·卷一》

 

  ◎世表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人之初,一焉耳矣。天动也,有恒度;地静也,有恒形;人动静无方,居止靡常。天主流行,地主蓄泄,二气无往而弗达,亦惟人之所在而畀付焉。

  庖牜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而出,盍从周《书》。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邮,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隋、唐之际,契丹之君号大贺氏。武后遣将击溃其众,大贺氏微,别部长过折代之。过折寻灭,迭刺部长涅里立迪辇组里为阻午可汗,更号遥辇氏。唐赐国姓,曰李怀秀。既而怀秀叛唐,更封楷落为王。而涅里之后曰耨里思者,左右怀秀。楷落至于屈戍几百年,国势复振。

  至耨里思之孙曰阿保机,功业勃兴,号世里氏,是为辽太祖。于是世里氏与大贺、遥替号三耶律。自时厥后,国日益大。起唐季,涉焉代、宋,二百余年。

  名随代迁,字传音转,此其言语文字之相通,可考而知者也。其所不可知者,有若奇首可汗、胡刺可汗、苏可汗、昭古可汗,皆辽之先,而世次不可考矣。摭其可知者。作《辽世表》。

 

 

《表·卷二》

 

  ◎皇子表

  帝官天下,王者为焉。至于亲九族,敬五宗,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长,故吴、鲁、燕、蔡、卫、晋、郑,太史迁既者《世家》,又列《年表》,不厌其详。自汉以降,封建实亡,犹有其名,长世者登《世家》,自绝者置《列传》,然王子侯犹可以年表也,班固以为文无实,并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之韪之。自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数封,朝不谋夕,于是列而传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杰然者列诸《传》;叙亲亲之恩,敬长之义,而无他可书者,略表见之,为《皇子表》。

 

 

《表·卷三》

 

  ◎公主表

  《鬏》之法,王姬下嫁书于策,以鲁公司之国为之婚主故尔。古者,妇讳不出门,内言不出梱。公主悉列于《传》,非礼也。然辽国专任外戚,公主多见《纪》、《传》间,不得不表见之。礼,男女异长,不当与皇子同列,别为《公主附表》。

 

 

《表·卷四》

 

  ◎皇族表

  辽太祖建国,诸弟窥觎,含容诱掖,弗忍致辟,古圣人犹难之。虽其度量恢廓,然经国之虑远矣。终辽之世,其出于横帐、五院、六院之间者,大憝固有,元勋实多。不表见之,莫知源委。作《皇族表》。

 

 

《表·卷五》

 

  ◎外戚表

  汉外戚有新室之患,晋宗室有八王之难。辽史耶律、萧氏十居八九,宗室、外戚,势分力敌,相为唇齿,以翰邦家。是或一道。然以是而兴,亦以是而亡,又其法之弊也。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乙室已。至辽太祖,娶述律氏。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后。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以从中国之俗,由是拔里、乙室已、述律三族皆为萧姓。拔里二房,曰大父、小父;乙室已亦二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舅氏塔列葛为国舅别部。三族世预北宰相之选,自太祖册二年命阿骨只始也。圣宗合拔里、乙室已二国舅帐为一,与别部为二。此辽外戚之始末也。作《外戚表》。

 

 

《表·卷六》

 

  游幸表

  朔漠以畜牧射猎为业,犹汉人之劭农,生生之资於是乎出。自辽有国,建立五京,置南北院,控制诸夏,而游田之习,尚因其旧。太祖经营四方,有所不暇;穆宗、天祚之世,史不胜书。今援司马迁别书封禅例,列于表,观者固足以鉴云。作游幸表。

  太祖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七年次乌林河观渔。

  九年射野马於漠北。

  神册四年射虎于东山。幸辽阳故城。<>

  五年射龙於拽剌山阳水上,其龙一角,尾长足短,身长五尺,舌二尺有半,敕藏内库。

  天赞二年如平州。

  三年次回鹘城。猎于野乌笃斡山。幸回鹘城。猎于西河石堰,得白兔。观渔乌鲁古河。

  天显元年幸天福城。

  太宗四年猎于潢河猎于近地。如凉陉。出猎,获虎。

  五年于近淀。射柳。如沿柳湖。

  六年猎于近山,获虎。观银冶。射柳。障鹰于近山。

  七年是春,于潢水之曲。猎于小满得山。

  九年射柳。

  十年于满德湖。如金瓶泺<>

  十一年射柳。

  十二年射柳。

  会同元年射虎于松山。<>观伐木。

  三年猎于盘山。猎于炭山。

  六年障鹰于合不剌山。

  七年障鹰於炭山。

  九年钩鱼于土河。射柳。

  世宗五年如太液谷,留饮三日。

  穆宗应历三年障鹰于辋山。猎于羊山。障鹰于围鹿峪。

  四年猎于郭里山。障鹰于白羊山。

  五年猎于西山。

  六年击鞠。与群臣水上击髀石为戏。

  七年射柳。射柳。猎于赤山。猎于拽剌山。

  八年猎赤山。

  九年猎于鹿恀南林。猎于白鹰山。射鹿于凤凰门下。射鹿於近山,迄于九月。猎于黑山。

  十年猎于图不得泉。如潭。猎于成吉得井。射舐咸鹿于凤凰门。次三石岭,呼鹿射之。猎于天梯山。

  十一年射鹿于遥斯岭。射鹿于赤山。射柳。

  十二年猎于苏隐山。是夏,射舐咸鹿于玉山。

  十三年丁卯夜,观灯。猎,多获雁鸭。还宫,饮至终夜。自是,昼出夜饮,迄于月终。射柳。是夏,猎于玉山。登高,以南唐所贡菊花酒赐群臣。是秋,射鹿於黑山、拽剌山。猎于三岭。

  十四年如潢河。猎于玉山。射卧鹿于白岭山。射舐咸鹿于葛德泉。射舐咸鹿于赤山,呼鹿射之。幸枢密使萧护思第。

  十五年是秋,猎于黑山。猎于七鹰山。

  十六年击鞠。以野鹿入驯鹿群,观之,饮至竟日。<>猎于玉山。

  十七年如潢河。驻跸于潭。猎于碓觜岭。

  十八年幸太师女古第,宴饮终夜。如潭。避暑于潭。射鹿于近山,三旬而返。以菊花酒饮从臣。猎熊。射鹿于皇威岭。复射鹿、射彘。射鹿于皇威岭。

  十九年幸鹿囿饮酒。至暮,幸五坊。

  景宗

  保宁元年如秋山。渔于赤山泺。

  二年是夏,幸塌母城,进幸东京。

  三年射柳。如沿柳湖。射鸭于惠民湖。猎于平地松林。猎于辽河之源。猎于胡土白山。幸于越屋质第。驻跸于蒲瑰坂。

  四年观从臣射柳。射柳。

  五年如神得湖。如应州。驻跸于归化州西硬坡。

  六年幸冰井。

  七年如查懒淀。

  八年如金瓶泺。如长泺。

  九年如鹿恀。如老翁川。钩鱼于赤山泺。

  十年猎于颉山。复如长泺。猎于赤山。渔于潭。

  乾亨元年观灯于市。幸惠民湖。幸冰井。

  二年闰月,如南京赏牡丹。西幸。如蒲瑰坂。猎于檀州之南。

  三年放鹘于温泉南。幸羊城泺。猎于炭山。

  四年猎于炭山。

  圣宗

  统和元年从禽于近川,获六鸨。幸甘露等寺。驻跸长泺。又驻跸于阁甸旁山。猎于圚甸,大获鹿豕。幸兴王寺。猎于益马里坂猎于黑山。驻跸于老翁川。钩鱼于近川。

  二年幸近地。如潢河猎于山榆甸。幸鹅山观障鹰。猎于岭右。

  三年次库骨水口障鹰。畋于赤山。障鹰于斜轸山。击鞠。猎于赤山。渡怕里水,观海。猎于东古山。

  四年观渔于新湾。猎于谒懒甸。如炭山清暑。猎于燕山。障鹰于炭山。猎于炭山。猎于画达剌山。猎于画达剌山。驻跸白杨岭。幸齐国公主第宴。

  五年幸潞县西,放鹘,擒鹅。北幸,趣没打河避暑。沿东山行猎。

  六年幸延寿、延洪二寺,及秦国长公主第。观鹿于炭山。幸黎园、温汤。射鹿于近山。驻跸赤城南。猎于沙河。

  七年击鞠。击鞠。猎于新西道东。射熊于虎特岭。幸秦国公主第。障鹰于花山。

  幸秦国公主第。猎于蓟州之南甸。钩鱼于曲水泺。

  八年幸盘山诸寺。猎西括折山。

  九年如曲水泺。猎于盘道岭。猎于炭山。

  十年射鹿于汤山。射鹿于蔚州南山。射熊于紫荆口。

  十一年幸延芳淀。

  十二年如炭山清暑。<>猎于东山。猎于宰相山。猎于黑河南山。渔于潞县西泺。猎于顺州西甸。

  十三年幸延芳淀<>。幸大王川。

  十四年幸延芳淀。击鞠。

  十五年幸延寿寺。如秋山。

  十六年猎于平地松林。

  十七年猎于诸山。

  十九年猎于崖头川。如高林恀。观市。驻跸于昌平。幸南京。<>渔于崖头川。渔于阎崖。

  二十年猎于平地松林。叉鱼于辽河。

  二十一年观市。猎于田里不鲁斡。钩鱼于周河。

  二十二年猎于古。

  二十三年猎于抹特俖谷。猎于画卢打山。猎于奴穆真峪。猎于吾鲁真峪。猎于野葛岭。猎于沙渚卷峪。猎于括只阿剌阿里山。猎于青林川,射熊,获之。猎于孩里迭扎剌。猎于虎特岭。猎于桑乾河。

  二十八年幸榆林汤泉。

  二十九年猎于沙岭。

  三十年开泰元年八:猎于贾曷鲁林。幸兴王寺。捕鱼于排得述鲁泺。幸上京。幸中京。

  二年猎于阿里泺。如萨堤泺。猎于永安山。障鹰于缅山。畋于陷岭。猎于赤山。钩鱼于长泺。

  三年观渔于瑰泥泺。观渔于三树泺。弋鹅于萨堤泺。

  四年猎于沙阜。猎于锅林。猎于牛山。猎于直舍山。

  五年猎于浑河之西。

  六年猎于狼林东。观渔于莲花泺。猎于羊埚。

  七年如三树泺。

  八年如浑河。猎于雪林。猎于石底水。猎于桦山。猎于浅岭山。猎于涅烈山。猎于跋恩山。如秋山。障鹰于缅山。猎于近甸。幸中京。幸开泰寺宴饮。幸秦晋长公主第作藏澙宴。幸开泰寺。<>

  九年猎于马盂山。如大鱼泺。猎于果里白山。猎于崖头川。猎于荞麦山。猎于榆林。射唤鹿于侯勒水滩。射唤鹿于铁里必山。猎于辽河之源。猎于松山,猎于黑山。观渔于沙泺。

  太平元年猎于浑河山。猎于鹞子山。障鹰于只舍山。猎于马盂山。

  三年观渔于鸭渌江。驻跸于鱼儿泺。飞放于挞鲁河。

  四年如鱼儿泺。飞放于长春河。猎于平地松林。射兔于平川。

  五年猎黑岭。西至铜河。猎于檀州北山。射兔于平川。

  六年避暑于永安山之凉陉。猎于狼河。

  七年如长春河飞放。猎于黑岭。

  八年钩鱼、弋鹅于长春河。驾至辽河源猎。

  九年猎于陉山。

  十年猎于沙岭。猎于平地松林。

  兴宗

  景福元年幸楚国公主帐。幸皇姊涅木衮第。幸枢密延宁第。

  重熙元年清暑于别辇斗。驻跸于别岭甸。障鹰于习礼吉山。驻跸于辽河上源。猎于习礼吉山。猎于牛山。幸中京。

  三年东幸。射柳。驻跸于永安山。东幸。射鹿。

  四年东幸。猎于娥儿山。

  五年猎于平地松林。钓鱼于赤项泺。次五鹘部,弋猎饮酒。击鞠。放海东青鹘于苇泺。击鞠。如秋山。猎于炭山之侧。猎于沙山。

  六年猎于鸳鸯泺。猎于野狐岭。击鞠。幸于北护卫太保耶律合住帐,赐物,欢饮。幸萧孝穆第,醉饮。射鹿于耶里山。击鞠。幸晋国公主行帐。

  七年射柳。猎金山。击鞠。射鹿于辖剌罢。射虎于束剌山。猎于颇罗扎不葛。射鹿于子岭。猎于娥儿山。击鞠。幸佛寺受戒。

  八年叉鱼于治河。猎于武清寨之苇甸。击鞠。闰月,击鞠。

  九年猎,至于月终。驻跸于永安山清暑。」一:观渔于混同江。飞放于韶阳军。驻跸于永安山。

  十年射虎于医巫闾山。幸外祖母齐国太妃之帐。猎于敝都。猎于烽台山,亲射虎,立毙。

  十一年幸牛山泺。如赤蜗泺。闰月,幸南京,宴于皇太弟重元第,泛舟于临水殿宴饮。幸延寿寺饭僧。诏宋使观击鞠。

  十二年幸庆州诸寺焚香。猎于拽剌山。猎于永安山。

  十三年射鹿于拜马山。猎于阴山。

  十四年猎于黑岭。猎于平川。

  十五年如鱼儿泺。射鹿于浅林山。南府宰相杜防生男,幸其居。观获。幸秦国长公主帐。

  十六年射鹿于讹鲁古只山。观市。击鞠。射鹿于都里也剌。幸庆州诸寺焚香。障鹰于直舍山。障鹰于霞列山。射鹿于击轮山。<一一>观击鞠。幸兴王寺拜佛。

  十九年猎于分金山。猎于乌里岭。幸鹰坊使颇得帐。射熊于医巫闾山。射鹿于索阿不山。猎于不野山。

  二十年如多树泺。

  二十一年猎于凉陉诸山。击鞠。观市。幸圣济寺。幸温汤。射虎于诸山。射鹿于黑山。猎于玉山。猎于白鹰山。观灯。观击鞠。猎于柳河。猎于平顶山。

  二十二年猎于黑林。射熊于曷朗底。射鹿于门岭。驻跸于讹鲁昆坡。

  二十三年猎于水涸川。如夺里舍泽。幸圣济寺。击鞠。击鞠。猎于悦只吉。击鞠。

  道宗

  清宁二年猎,射虎,获之。

  十年猎于赤山,以皇太后射获大鹿,设宴。庚寅,猎,梁王浚遇十鹿,射之得九。帝大喜。复设宴。幸七金山三学寺。幸北牡山。

  咸雍元年幸黑岭。

  二年如藕丝淀。

  三年幸沙奴特。驻跸于细葛泊。幸魏王乙辛第。猎于赤山。

  四年北幸。射柳。幸魏王乙辛第。

  六年猎于木叶山。

  七年如鱼儿泺。

  九年如黑水泺。幸金河寺。猎于三门口。

  大康三年避暑于永安山。

  四年猎于黑岭。

  六年猎于白石山。

  大安元年射鹿于泼山。

  二年射鹿于查沙。

  九年猎于拖古烈。猎于漫牙睹山。

  寿隆元年射鹿查沙。

  二年幸沙门策戒坛,问佛法。

  三年射熊于排葛都。射熊于沙只直山。

  五年射熊于青崖。射熊于睹里山。

  天祚皇帝

  乾统三年猎于吾刺里山,虎伤猎夫。庚子,射熊于善山。

  四年射鹿于沙只山。射熊于瓦石剌山。

  六年猎于撒不烈山。

  八年猎于柏山。

  天庆二年如斧柯水。

  四年如庆州。射鹿于秋山。驻跸于藕丝淀。

  七年猎于辋子山,虎伤猎夫。

 

 

《表·卷七》

 

  嚎族表

  司马迁作史记,叙四裔於篇末。秦、汉以降,各有其国,彼疆此界,道里云邈。不能混一寰宇,周知种落,邻国聘贡往来,焉能历览。或口传意记,模写梗概耳。

  辽接五代,汉地远近,载诸简册可考。西北沙漠之地,树艺五谷,衣服车马礼文,制度文为,土产品物,得其粗而失其精。部落之名,姓氏之号,得其音而未得其字。历代踵讹,艰於考索。

  辽氏与诸部相通,往来朝贡,及西辽所至之地,见於纪、传亦岂少也哉。其事则书於纪,部族则列於表云。

  纪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太祖元年黑车子室韦八部降。讨黑车子室韦。

  二年皇弟惕隐撒剌讨乌丸及黑车子室韦。

  三年讨黑车子室韦,破之。西北娘改部族进牵车人。

  四年乌马山奚库支及查剌底、锄勃德等部叛,讨平之。

  五年西奚部、东奚部叛,讨平之。

  神册元年征突厥、项、小蕃、沙陀诸部,破降之。

  三年皇弟安端为惕隐,攻西南诸部。

  四年征乌古部。

  六年皇太子暨诸将分击部落,以乌古、奚为图卢、涅离、奥畏三部。<>

  天赞元年击西南诸部。分迭剌部为二院。

  二年讨奚胡损,获之,置奚堕瑰部。

  三年击山东部族,破之。破胡母思山蕃部。

  天显元年奚部长勃鲁恩、王郁从征有功,赏之。安边、颉、定理三府叛,讨之。

  三年太宗不改元突吕不讨乌古部。突吕不献乌古俘。鼻骨德来贡。

  四年突吕不献乌古俘。

  五年敌烈来贡。乌古来贡。

  六年敌烈来贡。乌古来贡。鼻骨德来贡。

  七年乌古、敌烈来贡。

  九年鼻骨德来贡。

  十一年鼻骨德来贡。于厥里来贡。

  十二年鼻骨德来贡。

  会同元年室韦进白。黑车子室韦贡名马。

  三年乌古献伏鹿国俘。黑车子室韦来贡。术不姑三部人来贡。

  四年涅剌、乌隗二部上项俘获。

  乙室、品、突举三部上项俘获。乌古来贡。于厥里来贡。<>阿里底来贡。术不姑来贡。

  女直来贡。

  五年鼻骨德来贡。鼻骨德、乌古来贡。术不姑、鼻骨德、于厥里来贡。

  六年奚锄勃德部进白麝<>

  七年黑车子室韦来贡。鼻骨德

  八年鼻骨德来贡。

  黑车子室韦来贡。鼻骨德来贡。

  九年鼻骨德奏军籍。乌古来贡。

  穆宗

  应历元年鼻骨德来贡。

  二年敌烈部来贡。

  三年乌古、鼻骨德来贡。敌烈部来贡。

  五年鼻骨德来贡。

  六年鼻骨德来贡。

  七年鼻骨德来贡。

  十四年黄室韦叛。库古只奏黄室韦掠马牛,叛去。库古只与黄室韦战,败之,降其众。赐诏抚谕。

  乌古叛,掠居民财蓄。

  十五年乌古杀其酋长  底,降而复叛。大黄室韦酋长寅底吉叛。五坊人四十户叛入乌古。小黄室韦叛去,雅里斯、楚思等击之,为室韦所败。遣使让之。库古只奏室韦酋长寅底吉亡入敌烈。敌烈来降。乌古至河德泺,遣夷离画里、夷离毕常恩以击之<>。丁丑,乌古掠上京北榆林峪居民,遣林牙萧干讨之。常恩与乌古战,大败之。

  十七年夷离毕骨欲献乌古之俘。

  景宗

  保宁三年鼻骨德来贡。

  四年鼻骨德来贡。

  五年鼻骨德部长曷鲁挞览来朝。

  八年鼻骨德来贡。

  乾亨元年敌烈来贡。

  圣宗统和元年速撒奏降敌烈部。速撒奏叛蕃来降。

  二年五国、隈乌古部节度使耶律隈以所辖诸部难制,请赐诏、给厇,仍便宜从事。从之。划离部人请今後详稳只於当部选授,上以诸部官长惟在得人,诏不允。耶律蒲宁、都监萧勤德东征女直回,献捷。

  三年上阅诸部籍,以涅剌、乌隈二部额少役重,故量免之。乙室奥隗部黍过熟未获,遣人以助收刈。乙室姥隈部族副使进物。术不姑诸部来至近地。

  四年频不部节度使和卢睹、黄皮室详稳解里等各上所获兵甲。里古部送辎重行宫。<>

  五年涅剌部节度使撒葛里有惠政,部民请留,从之。

  六年诏乌隈于厥部却贡貂鼠、青鼠皮,止以马牛入贡。以西南面招讨使韩德威讨河湟路违命诸蕃。

  九年振济室韦、乌古部。鼻骨德来贡。

  十二年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古部兵。

  十三年鼻骨德来贡。

  十五年罢奚五部岁贡凷鹿。敌烈八部杀详稳以叛,萧挞俖追击,获其部族之半。罢奚王诸部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