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旧五代史》31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父爵,然柔而不武。方在苫庐,继韬 诈令三军劫己为留后,囚继俦于别室,以事奏闻。庄宗不得已,命为安义军兵马留 后。时军前粮饷不充,租庸计度请潞州转米五万贮于相州;继韬辞以经费不足,请 转三万。有幕客魏琢、牙将申蒙者,因入奏公事,每摭阴事报继韬云:“朝廷无人, 终为河南吞噬,止迟速间耳。”由是阴谋叛计。内官张居翰时为昭义监军,庄宗将 即位,诏赴鄴都。潞州节度判官任圜时在镇州,亦奉诏赴鄴。魏琢、申蒙谓继韬曰: “国家急召此二人,情可知矣。”弟继远,年十五六,谓继韬曰:“兄有家财百万, 仓储十年,宜自为谋,莫受人所制。”继韬曰:“定哥以为何如?”曰:“申蒙之 言是也。河北不胜河南,不如与大梁通盟,国家方事之殷,焉能讨我?无如此算。” 乃令继远将百余骑诈云于晋、绛擒生,遂至汴。梁主见之喜,因令董璋将兵应接, 营于潞州之南,加继韬同平章事,改昭义军为匡义军。继韬令其爱子二人入质于汴。

  及庄宗平河南,继韬惶恐,计无所出,将脱身于契丹;会有诏赦之,乃赍银数 十万两,随其母杨氏诣阙,冀以赂免。将行,其弟继远曰;“兄往与不往,利害一 也。以反为名,何面更见天下!不如深沟峻壁,坐食积粟,尚可苟延岁月,往则亡 无日矣。”或曰:“君先世有大功于国,主上季父也,宏农夫人无恙,保获万全。” 及继韬至,厚赂宦官、伶人,言事者翕然称:“留后本无恶意,奸人惑之故也。嗣 昭亲贤,不可无嗣。”杨夫人亦于宫中哀祈刘皇后,后每于庄宗前泣言先人之功, 以动圣情,由是原之。在京月余,屡从畋游,宠待如故。李存渥深诃诋之,继韬心 不自安,复赂伶阉,求归本镇,庄宗不听。继韬潜令纪纲书谕继远,欲军城更变, 望天子遣己安抚。事泄,斩于天津桥南。二子龆年质于汴,庄宗收城得之,抚其背 曰:“尔幼如是,犹如能佐父造反,长复何为!”至是亦诛。乃遣使往潞州斩继远, 函首赴阙,命继俦权知军州事,继达充军城巡检。

  未几,诏继俦赴阙。时继俦以继韬所畜婢仆玩好之类悉为己有,每日料选算校, 不时上路。继达怒谓人曰:“吾仲兄被罪,父子诛死,大兄不仁,略无动怀,而便 烝淫妻妾,诘责货财,惭耻见人,生不如死!”继达服缞麻,引数百骑坐于戟门, 呼曰:“为我反乎!”即令人斩继俦首,投于戟门之内。副使李继珂闻其乱也,募 市人千余攻于城门。继达登城楼,知事不济,启子城东门,至其第,尽杀其孥,得 百余骑,出潞城门,将奔契丹。行不十里,麾下奔溃,自刭于路隅。

  天成初,继能为相州刺史,母杨氏卒于太原,继能、继袭奔丧行服。继能笞掠 母主藏婢,责金银数,因笞至死。家人告变,言聚甲为乱,继能、继袭皆伏诛。嗣 昭诸子自相屠害,几于溘尽,惟继忠一人仅保其首领焉。

  裴约,潞州之旧将也。初事李嗣昭为亲信,及继韬之叛,约方戍泽州,因召民 泣而谕之曰:“余事故使,已余二纪,每见分财享士,志在平雠,不幸薨殁。今郎 君父丧未葬,即背君亲,余可倳刃自杀,不能送死与人。”众皆感泣。继而梁以董 璋为泽州刺史,率众攻城,约拒久之,告急于庄宗。庄宗知其忠恳,谓诸将曰: “朕于继韬何薄,于裴约何厚?裴约能分逆顺,不附贼党,先兄一何不幸,生此鸱 枭!”乃顾李绍斌曰:“尔识机便,为我取裴约来,朕不藉泽州弹丸之地。”即遣 绍斌率五千骑以赴之。绍斌自辽州进军,未至,城已陷,约被害,时同光元年六月 也。帝闻之,嗟痛不已。

  李嗣本,雁门人,本姓张。父准,铜冶镇将。嗣本少事武皇,为帐中纪纲,渐 立战功,得补军校。乾宁中,从征李匡俦为前锋,与燕人战,得居庸关,以功为义 兒军使,因赐姓名。从讨王行瑜,授检校刑部尚书,改威远、宁塞等军使。五年, 讨罗宏信于魏州,嗣本为前锋,师还,改马军都将。从李嗣昭讨王晖于云州,论功 加检校司空。汴将李思安之围潞州也,从周德威军于余吾,嗣本率骑军日与汴人转 斗,前后献俘千计,迁代州刺史。六年,从攻晋、绛,为蕃汉副使都校。及武皇丧 事有日,嗣本监护其事,改云中防御使、云蔚应朔等州都知兵马使,加特进、检校 太保。九年,周德威讨刘守光,嗣本率代北诸军、生熟吐浑,收山后八军,得纳降 军使卢文进、武州刺史高行珪以献。幽州平,论功授振武节度使,号“威信可汗”。 十二年,庄宗定魏博,刘鄩据莘县,命嗣本入太原巡守都城,十三年,从破刘鄩于 故元城,收洺、磁、卫三郡。六月,还镇振武。八月,契丹安巴坚倾塞犯边,其众 三十万攻振武,嗣本婴城拒战者累日。契丹为火车地道,昼夜急攻,城中兵少,御 备罄竭,城陷,嗣本举族入契丹。有子八人,四人陷于幕庭。嗣本性刚烈,有节义, 善战多谋,然治郡民,颇伤苛急,人以此少之也。

  李嗣恩,本姓骆。《欧阳史》:嗣恩本吐谷浑部人。年十五,能骑射,侍武皇 于振武;及镇太原,补铁林军小校。从征王行瑜,奉表献捷,加检校散骑常侍,渐 转突阵指挥使,赐姓名。天祐四年,逐康怀英于河西,解汾州之围,加检校司空, 充左厢马军都将。战王景仁有功,加检校司徒。救河中府,与梁人接战,应弦毙者 甚众,而槊中其口;及退,庄宗亲视其伤,深加慰勉,转内衙马步都将、辽州刺史。 十二年,从庄宗入魏,击刘鄩有功,转天雄军都指挥使。刘鄩之北趣乐平也,嗣恩 袭之,倍程先入晋阳。时城中无备,得嗣恩兵至,人百其勇,鄩闻其先过,乃遁。 莘之战,以功转代州刺史,充石岭关以北都知兵马使,稍迁振武节度使。十五年, 追赴行在,卒于太原。天成初,明宗敦念旧勋,诏赠太尉。

  有子二人,长曰武八,骑射推于军中。尝有时辈臂饥鹰,矜其搏击,武八持鸣 镝一只,赌其狩获,暮乃多之。战契丹于亲州,殁焉。幼曰从郎,累为行军司马。

  史臣曰: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王事,得以为忠,然其后嗣皆不 免于刑戮者,何也?盖货殖无穷,多财累愚故也。抑苟能以清白遗子孙,安有斯祸 哉!裴约以偏裨而效忠烈,尤可贵也。嗣本、嗣恩皆以中涓之效,参再造之功,故 可附于兹也。

 

  • 部分译文

 

  李嗣昭,字益光,是武皇母弟代州刺史李克柔的义子。小字进通,不知族姓的来源。年少时侍奉李克柔,颇为谨慎老实,虽然形貌瘦小,但精悍有胆略,深沉坚毅,卓然不群。起初嗜好喝酒,喜欢音乐,武皇仅稍加训诫,就终身不再喝酒了。少年时随从征战熟谙军事机略。乾宁初年(894),王珂、王珙在河中争霸,王珙军引来陕州之军攻打王珂,王珂向武皇求救,于是武皇命令李嗣昭带兵去救援,在猗氏打败王珙军队,俘获敌将李..等人。四年,改任衙内都将,再次援助河中,在胡壁堡打败汴军,俘获汴将滑礼,以战功加封检校仆射。王珂请求与武皇联姻,武皇把女儿嫁给他,王珂到太原参加婚礼,任李嗣昭暂时掌管河中留后事宜。

  李罕之袭取潞州时,李嗣昭率军进攻潞州,与汴将丁会在含口交战,俘获三千,擒住将军蔡延恭,代替李君庆任蕃汉马步军行营都将。进攻潞州时,派李存质、李嗣本用兵扼守天井关。汴将泽州刺史刘屺弃城逃走,于是以李存璋为刺史。梁太祖听说李嗣昭大军将到,召葛从周说“:并州人如在高平,应当围而取之,先必须野战,不要以潞州为敌。”等到听说李嗣昭在韩店驻军,梁太祖说:“李嗣昭扼守八议路,这个贼人要与我们决斗,你们要临事抓住机会,不要落入圈套。”贺德伦闭壁不出,李嗣昭每天用铁骑环绕城墙,汴人不敢外出打柴割草,援救之路也被断绝。八月,贺德伦、张归厚弃城逃走,我方复得潞州。

  光化三年(900),汴人进攻沧州,刘仁恭求救,武皇派李嗣昭出兵到邢州、氵名州接应,李嗣昭在沙河遇上汴军,击败他们,俘其将军胡礼。攻下氵名州,俘其郡将朱绍宗。九月,梁太祖亲自率三万军队到临氵名,葛从周在青山口设下埋伏。李嗣昭听说梁太祖来了,收军而退,葛从周的伏兵杀出,李嗣昭被他们击败,偏将王..郎、杨师悦等被俘。十月,汴人大肆侵掠镇州、定州,王郜向武皇告急,使派李嗣昭出兵,下太行山,攻击怀、孟二地。汴将侯信守卫河阳,没料到李嗣昭军队到来,没有守备,便驱赶市民登城,李嗣昭攻其北门,破除外墙,不久汴将阎宝救兵赶到,才退下。

  天复元年(901),河中王珂被汴人俘虏,河中晋、绛各郡都陷落敌手。四月,汾州刺史李瑭谋反,向汴州贡献财物交结,李嗣昭讨伐他,三天内被攻下,诛杀李瑭。这个月,汴人刚得到蒲、绛二州,便大举各道军队逼近太原,汴将葛从周攻陷承天军,氏叔琮在洞涡驿宿营。太原四面被汴军集合围住,武皇忧虑,又想不出计策。李嗣昭朝夕挑选精锐骑兵分头从各门出击汴军营地,左俘右杀,或烧或击,汴军疲于奔命,又碰上下大雨,汴军中很多人脚肿腹痛,粮食运不过来。五月,氏叔琮撤退,李嗣昭带精锐骑兵追击,汴军丢下辎重兵器数以万计。六月,李嗣昭出兵阴地关,进攻慈州、隰州,迫使其刺史唐礼、张瑰投降。这时,天子在凤翔,汴人围攻凤翔,天子有密诏征兵。十一月,李嗣昭出兵晋州、绛州,驻扎在吉上堡,在平阳遇汴将王友通,一战就擒获了他。

  第二年一月,李嗣昭进兵蒲县。十八日,汴将朱友宁、氏叔琮带十万兵来抵抗。二十八日,梁太祖亲自率大军到平阳,李嗣昭军队大为恐慌。三月十一日,有白虹贯穿周德威营地上空,算命的人说不吉利,应该回师。第二天,氏叔琮侵犯周德威的营地,汴军十多万人,四面列阵,周德威、李嗣昭血战解围,才保住军队而退走,汴军乘势攻击。此时各位将军溃散,不再有队伍,周德威带骑兵沿西山逃跑,朱友宁乘胜攻占慈、隰、汾等州。武皇听到失败消息,派李存信率牙兵到清源接应,又遭汴军攻击。汴军在晋祠扎营,李嗣昭、周德威收集余下众兵,登城拒守,汴人在西北角修造攻城器具,四面营垒栅栏相望。此时镇州、河中都为汴梁军队占领,孤城无援,军士逃亡溃败。武皇昼夜登城,忧虑得顾不上吃饭,召集各位将军想杀出重围去保住云州,李嗣昭说:“王不要这样设想,儿子们只要活着,必能守住城池。”李存信说:“情势危急,不如暂入北蕃,另图进取。朱温有百万大军,天下无敌,关东、河北受他指挥,现在我们独守危城,兵亡地少,如果他们筑室反耕,环堑深固,则我们灭亡的日子就到了!”武皇准备听从李存信的主意,李嗣昭急切地争执说不可以,武皇犹豫不决,靠着刘太妃在宫内极言,武皇才打消出城的念头。几天后,流散的众兵又会合到一起。李嗣昭昼夜分兵四面出击,斩将搴旗,汴军连保住自己都顾不过来。二十一日,朱友宁烧掉营地而退,李嗣昭追击,又收复汾、慈、隰等州。五月,云州都将王敬晖据城叛乱,振武军石善友也被部将契絆让驱逐,李嗣昭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天祐三年(906),汴人进攻沧州、景州,刘仁恭派使者求援。十一月,李嗣昭会同燕军三万人进攻潞州,降伏丁会,武皇便任李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还没上任之前,上党有一占卜的,见一人家房子上常常有气如车盖,仔细看,房内只是住着一个穷老太太而已。占卜者对她说“:有儿子吗?”答道“:有,现在当兵,在外打仗。”占卜者心里很惊异,认为她儿子将来必会占有土地。没过多久,丁会投降,李嗣昭带兵进入潞州,看见老太太家四面空缺,便驻扎在她的房子里。丁会已经归附太原,武皇派使者命李嗣昭为主帅,便从老太太家进入官府,房上之气跟着消失,听说的人都很奇怪。

  天祐四年(907)六月,汴将李思安带十万兵攻潞州,修筑夹城,深沟高垒,内外重复,飞出去的路也断绝了。李嗣昭安抚士兵,登城拒守。梁太祖写信百般劝诱,李嗣昭烧掉他的诏书,杀掉他的使者,固守城池一年多,军民缺乏吃穿,有盐炭自己出现,用来救济贫民。李嗣昭曾经宴请各将军,登城取乐,敌人射箭射中他的脚,李嗣昭悄悄拔掉箭矢,坐客竟都没有察觉,李嗣昭照常喝酒,以安众人之心。五年五月,庄宗击败汴军,攻破夹城。李嗣昭得知武皇去世,哀恸得几乎丧命。此时大军被围攻一年,城中军民饿死一大半,城乡萧条。李嗣昭放宽法律减轻租税,劝勉农民多种庄稼,一两年之内,军城完集,三面与敌人边境相邻,敌人纵横劫掠,李嗣昭设法对付,边境不再受惊动。

  胡柳一战,周德威战死,军队失去行列,到晚上才汇集。汴人五万登上无石山,我军惊恐失色。有人请求收军保营,明早再战。李嗣昭说:“敌人没有营垒,离临濮又很远,天已快黑,都有归心,我们只要用精锐骑兵挑战,叫他们不能回去,天黑后再追击,必然能攻破他们。我们如果收军拔寨,让敌人进入临濮,等他们整齐队伍后再来,则胜败难以决定。”庄宗说“:如果不是兄长所说,几乎败坏我的大事!”军校王建及又陈述谋略,李嗣昭和王建及分兵在土山南北为掎角之势,汴军害怕,退下无石山,李嗣昭便发兵攻击,俘杀三万人,从此庄宗的军队又振兴了。

  天祐十六年(909),李嗣昭代替周德威临时主管幽州军府事务。九月,以李绍宏代李嗣昭,李嗣昭出蓟门,百姓哭泣着请他留下,拦住他的马依依惜别,李嗣昭在夜里悄悄走了。

  天祐十七年(910)六月,李嗣昭从德胜回到藩地,庄宗在戚城设帐饯别。庄宗喝酒喝够了,哭着说:“河朔的生灵百姓,十年来供应军粮,伸长脖子盼望破击汴军。现在兵源粮赋不充足,敌人仍存在,我们坐食军粮,实在有愧百姓。”李嗣昭说“:臣处在重要职位,每当想到这里,睡觉也不安。请大王持重谨慎,惠养士民。臣回到本藩,整顿兵赋,岁末春首,便带众人再来。”庄宗离席拜送,如同一家人之间的礼仪。这个月,汴将刘寻阝进攻同州,朱友谦告急,李嗣昭与李存审援救他。九月,在冯翊击破汴军,然后回师。

  天祐十九年(922),庄宗亲自到镇州征讨张文礼。冬天,契丹兵三十万人突然来到,李嗣昭跟从庄宗攻击他们,被敌人骑兵围住几十层,很久不能解围。李嗣昭哭喊着赴战,带三百骑兵横扫重围,驰骋进出几十次,契丹退兵,李嗣昭在庄宗身旁保护庄宗而回。这时,阎宝被镇州兵打败,退守赵州,庄宗命令李嗣昭代替阎宝攻打真定。七月二十四日,王处球的兵来到九门,李嗣昭在故营设下埋伏,敌人一到,发伏兵将敌人消灭干净,只剩下三人藏在墙墟之间,李嗣昭骑马环绕着射击,被敌人射中脑部,李嗣昭箭袋中的箭用光了,便从头上拔下敌人射的箭射敌人,一发就射死了一位。李嗣昭天黑回到营地,伤口流血不止,这天晚上去世了。

  李嗣昭节制泽州、潞州,官职从司徒、太保到侍中、中书令。庄宗即皇帝位后,追赠他为太师、陇西郡王。长兴年中,下诏将他配飨在庄宗庙庭中。李嗣昭有七个儿子,长子叫李继俦,任泽州刺史;接着是李继韬、李继忠、李继能、李继袭、李继远,都是夫人杨氏生的。杨氏治家善积聚,想方设法做买卖生意,以致家财百万。

  李继韬,小名叫留得,小时候骄横无赖。李嗣昭死后,庄宗诏令李嗣昭的各位儿子扶丧回到太原办理丧事,几个儿子违抗诏令,派父亲的几千牙兵扶丧回到潞州。庄宗令李存渥骑马追上他们宣告他的旨意,兄弟几个都很愤怒,要杀害李存渥,李存渥逃走得以免祸。李继韬的哥哥李继俦是李嗣昭的嫡长子,应当世袭父亲的官爵,但他柔弱不勇武。还在服丧期间,李继韬就诈令三军劫持自己做留后,把大哥李继俦囚禁在另外的房子里,将事情上报朝廷。庄宗不得已,任命他为安义军兵马留后。

  此时军中粮饷不足,租庸计度请求潞州转运五万米粮贮藏到相州,李继韬推辞说经费不足,请求只转运三万。幕客魏琢、牙将申蒙,趁进来禀告公事之机,常常用奸谋游说李继韬,说“:朝廷没人,终将被河南汴人吞并,只不过早晚的事罢了。”于是阴谋叛乱。内官张居翰这时任昭监临军,庄宗将登位时,诏令他到邺都。潞州节度判官任圜这时在镇州,也奉诏令到邺都。魏琢、申蒙对李继韬说“:国家急召这二人,事情可以猜测出缘由来。”弟弟李继远,十五六岁,对李继韬说“:兄有百万家财,仓库储备够用十年,应为自己打算,不要受人制约。”李继韬说“:定哥认为怎么办好呢?”说“:申蒙说的很对。河北比不过河南,不如和大梁结盟,后唐正处于多事的时候,哪里顾得上讨伐我们?没有比这计谋更好的了。”于是李继韬令李继远带一百多骑兵诈称到晋、绛二地抓生口,遂到汴州。后梁皇帝见了十分高兴,便令董璋带兵接应他们,在潞州南边扎营,加授李继韬同平章事,改昭义军为匡义军。李继韬把两个爱子送到汴州做人质。

  等到庄宗平定河南后梁以后,李继韬惶恐不安,想不出计策,准备脱身去契丹,恰逢有诏书赦免他,便带上数十万两银钱,随其母亲杨氏朝见庄宗,指望靠贿赂免予处罚。将要出发时,其弟李继远说“:兄去还是不去,利害都是一样的。已经有反叛的名声,还有什么脸见天下人!不如挖深沟建坚壁,坐食积存的粮食,还可以苟延几年时间,如去朝廷则活不了几天了。”有人说“:您的先世对国家有大功,主上就是您的叔父,弘农夫人还健在,可望得到保全。”李继韬到京城后,送厚礼贿赂宦官、伶人,言事的人异口同声地说“:留后您本来没有恶意,是受奸人惑乱造成的。李嗣昭是国家亲近贤人,不可以没有后代。”杨夫人也到宫中哀求刘皇后,皇后常常在庄宗跟前哭诉先人之功,以感动庄宗,所以原谅了他。在京一个多月,多次随从庄宗打猎游玩,恩宠如故。李存渥则呵斥诋毁他,李继韬心中不安,又贿赂伶人、宦官,请求回到本镇,庄宗不答应。李继韬暗地令仆人写信告诉李继远,让他在军城变乱,指望天子派自己去安抚。事情泄漏,李继韬在天津桥南被斩首。两个儿子幼年时送到汴州做人质,庄宗收复汴州城时得到他们,抚摸着他们的背说:“你们这么年幼,就能帮助父亲造反,长大了还会做出什么来?”到这时也被杀了。又派使者前往潞州诛杀李继远,把他的首级送往朝廷,任命李继俦临时主管潞州军政事务,李继达兼军城巡检。

  没过多久,庄宗诏令李继俦到朝廷,这时李继俦把李继韬所蓄养的婢仆珍玩之类全部占为己有,每日挑选玩弄,没按时上路。李继达愤怒地对人说“:我二哥被判罪,父子被杀,大哥不仁,一点都没动心,却玩弄二哥的妻妾,聚敛钱财,我惭愧羞耻难以见人,生不如死。”于是穿着丧服,带领几百骑兵坐在戟门,大喊:“跟我反了!”立即令人斩下李继俦的头,投到戟门里面。副使李继珂听说有叛乱,募集市民一千多人攻打城门。李继达登上城楼,知道大事不好了,打开子城东门,回到家中,把家里人都杀了,带一百多骑兵杀出潞城门,准备投奔契丹。走了不到十里,手下人逃散,自己在路边自杀。

  天成初年,李继能任相州刺史,母亲杨氏死于太原,李继能、李继袭奔丧服丧。李继能鞭打母亲管收藏的婢女,追索金银,因而鞭打致死,那婢女的家人告状,说李继能聚集兵甲预谋作乱,李继能、李继袭都被处死。李嗣昭几个儿子自相残杀,几乎死尽,只有李继忠一人仅仅保全性命而已。

 

 

《后唐·列传五》

 

  李存信,本姓张,父君政,回鹘部人也。大中初,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内附,因 家云中之合罗川。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 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大顺中,累迁至马步都校,与李存孝 击张浚军于平阳。时存孝骁勇冠绝,军中皆下之,惟存信与争功,由是相恶,有同 水火。及平定潞州,存孝以功望领节度,既而康君立授旄钺,存孝怒,大剽潞民, 烧邑屋,言发流涕,疑存信摈己故也。明年,存孝得邢、洺,武皇与之节钺。存孝 虑存信离间,欲立大功以胜之,屡请兵于武皇,请兼并镇、冀,存信间之,不时许。 大顺二年,武皇大举略地山东,以存信为蕃汉马步都校,存孝闻之怒,武皇令存质 代之,存孝乃谋叛。既诛,以存信为蕃汉都校。从讨李匡俦,降赫连铎、白义诚, 以功检校右仆射,从入关讨王行瑜,加检校司空,领郴州刺史。

  乾宁三年,兗、郓乞师于武皇,武皇遣存信营于莘县,与硃瑄合势以抗梁人。 梁祖患之,遣使谍罗宏信曰:“河东志在吞食河朔,回军之日,贵道堪忧。”而存 信戢兵无法,稍侵魏之刍牧,宏信怒,翻然结于梁祖,乃出兵三万以攻存信。存信 敛众而退,为魏人所薄,委弃辎重,退保洺州,军士丧失者十二三。武皇怒,大出 师攻魏博,屠陷诸邑。五月,存信军于洹水,汴将葛从周、氏叔琮来援魏人,存信 与铁林都将落落遇汴人于洹水南,汴人为陷马坎以待之,存信战败,落落被擒。九 月,存信败葛从周于宗城,乘胜至魏州之北门。明年,闻兗、郓皆陷,乃班师。八 月,从讨刘仁恭,师次安塞,为燕军所败。武皇怒谓存信曰:“昨日吾醉,不悟贼 至,公不辨耶!古人三败,公姑二矣。”存信惧,泥首谢罪,几至不测。自光化已 后,存信多称病,武皇以兵柄授李嗣昭,以存信为右校而已。天复二年十月,以疾 卒于晋阳,时四十一。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新唐书》:存孝,飞狐人。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 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 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张浚之加兵于太原也,潞州小校冯霸杀其帅李克恭以城叛。时汴将硃崇节入潞 州,梁祖令张全义攻泽州。李罕之告急于武皇,武皇遣存孝率骑五千援之。初,汴 人攻泽州,呼罕之曰:“相公常恃太原,轻绝大国,今张相公围太原,葛司空已入 潞府,旬日之内,沙陀无穴自处,相公何路求生耶!”存孝闻其言不逊,选精骑五 百,绕汴营呼曰:“我,沙陀求穴者,俟尔肉馔军,可令肥者出斗!”汴将有邓季 筠者,亦以骁勇闻,乃引军出战。存孝激励部众,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 生擒季筠于军中。是夜,汴将李谠收军而遁,存孝追击至马牢山,俘斩万计,遂退 攻潞州。

  时朝廷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令供奉官韩归范送旌节至平阳,揆乃仗节 之潞;梁祖与揆牙兵三千为纪纲,时揆为张浚副招讨,所部万人。八月,自晋、绛 逾刀黄岭趋上党。存孝引三百骑伏于长子西崖间。揆褒衣大盖,拥众而行,俟其军 前后不属,存孝出骑横击之,擒揆与归范及俘囚五百,献于太原;存孝乃急攻潞州。 九月,葛从周弃城夜遁,存孝收城,武皇乃表康君立为潞帅。存孝怒,不食者累日。 十月,存孝引收潞州之师,围张浚于平阳,营于赵城。华州韩建遣壮士三百夜犯其 营,存孝谍知,设伏以击之,尽殪;进压晋州西门,获贼三千,自是闭壁不出。存 孝引军攻绛州。十一月,刺史张行恭弃城而去,张浚、韩建亦由含口而遁。存孝收 晋、绛,以功授汾州刺史。

  大顺二年三月,邢州节度使安知建叛入汴军,武皇令存孝定邢、洺,因授之节 钺。时幽州李匡威与镇州王镕屡弱中山,将中分其疆土。定州王处存求援于武皇; 武皇命存孝侵镇、赵之南鄙,又令李存信、李存审率师出井陉以会之,并军攻临城、 柏乡。李匡威救至,且议旋师。李存信与存孝不协,因构于武皇,言存孝望风退衄, 无心击贼,恐有私盟也。存孝知之,自恃战功,郁郁不平,因致书通王镕,又归款 于汴。明年,武皇自出井陉,将逼真定,存孝面见王镕陈军机。武皇暴怒,诛先获 汴将安康八方旋师。七月,复出师讨存孝,自缚马关东下,攻平山,渡滹水,击镇 州四关城。王镕惧,遣使乞平,请以兵三万助击存孝,许之。《新唐书》:王镕失 幽州助,因乞盟,进币五十万,归粮二十万,请出兵助讨存孝。武皇蒐于栾城。李 存信屯琉璃陂。九月,存孝夜犯存信营,奉诚军使孙考老被获,存信军乱。武皇进 攻邢州,深沟高垒以环之,旋为存孝冲突,沟堑不成。有军校袁奉韬者,密令人谓 存孝曰:“大王俟堑成即归太原,如堑垒未成,恐无归志。尚书所畏惟大王耳,料 诸将孰出尚书右。王若西归,虽限以黄河,亦可浮渡,况咫尺之洫,安能阻尚书锋 锐哉!”存孝然之,纵兵成堑。居旬日,深沟高垒,飞走不能及,由是存孝至败, 城中食尽。乾宁元年三月,存孝登城首罪,泣诉于武皇曰:“兒蒙王深恩,位至将 帅,苟非谗慝离间,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雠之党!兒虽褊狭设计,实存信构陷 至此,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武皇愍之,遣刘太妃入城慰劳。太 妃引来谒见,存孝泥首请罪曰:“兒立微劳,本无显过,但被人中伤,申明无路, 迷昧至此!”武皇叱之曰:“尔与王镕书状,罪我万端,亦存信教耶!”絷归太原, 车裂于市。然武皇深惜其才。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 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存 孝死,武皇不视事旬日,私憾诸将久之。

  李存进,振武人,本姓孙,名重进。《欧阳史》:太祖破朔州得之,赐以姓名, 养为子。父牷,世吏单于府。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 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兒军使,赐姓名。从讨王行瑜,以功授 检校常侍,与李嗣昭同破王珙于河中。光化三年,契丹犯塞,寇云中,改永安军使、 雁门以北都知兵马使。天复初,破氏叔琮前军于洞涡。三年,授石州刺史。庄宗初 嗣位,入为步军右都检校司空,师出井陉,授行营马军都虞候,破汴军于相乡,论 功授邠州刺史,转检校司徒。俄兼西南面行营招讨使,出师收慈州,授慈、沁二州 刺史。十二年,定魏博,授天雄军都巡按使。时魏人初附,有银枪效节都,强杰难 制,专谋骚动。存进沈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十 四年,擢蕃汉马步副总管,从攻杨刘,战胡柳。

  十六年,以本职兼领振武节度使。时王师据德胜渡,汴军据杨村渡在上流。汴 人运洛阳竹木,造浮桥以济军。王师以船渡,缓急难济,存进率意欲造浮桥。军吏 曰:“河桥须竹笮大め,两岸石仓铁牛以为固,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 “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乃课军造苇笮,维大舰数十艘,作土山,植巨木于岸 以缆之。初,军中以为戏,月余桥成,制度条直,人皆服其勤智。庄宗举酒曰: “存进,吾之杜预也。”赐宝马御衣,进检校太保,兼魏博马步都将。与李存审固 守德胜。

  十九年,汴将王瓚率众逼北城,为地穴火车,百道进攻。存进随机拒应,或经 日不得食。汴军退,加检校太傅。王师讨张文礼于镇州,阎宝、李嗣昭相次不利而 殁。七月,存进代嗣昭为招讨,进营东垣渡,夹滹沲为垒,沙土散恶,垣壁难成。 存进斩伐林树,版筑旬日而就,贼不能寇。九月,王处球尽率其众,乘其无备,奄 至垒门。存进闻之,得部下数人出斗,驱贼于桥下。俄而贼大至,后军不继,血战 而殁,时年六十六。同光时,赠太尉。存进行军出师,虽无奇迹,然能以法绳其骄 放,营垒守战之备,特推精力,议者称之。

  有子四人,长曰汉韶。

  汉韶,字享天,幼有器局,风仪峻整。初事庄宗,为定安军使,迁河东牢城指 挥使。时孟知祥权知太原军府事,会契丹侵北鄙。表令汉韶率师进讨,既而大破契 丹,以功加检校右仆射。同光中,为蔡州刺史。天成初,复姓孙氏,寻授彰国军留 后,累加检校太保。长兴中,为洋州节度使。《九国志》:闵帝嗣位,加特进,汉 韶以其父名上表让之,改检校左仆射。制曰:“改会稽之字,抑有前闻;换瑰宝之 文,非无故事。”末帝之起于凤翔也,汉韶与兴元张虔钊各帅部兵会王师于岐山下, 及西师俱叛,汉韶逃归本镇。闻末帝即位,心不自安,乃与张虔钊各举其城送款于 蜀。洎至成都,孟知祥以汉韶故人,尤善待之。《九国志》:汉韶与知祥叙汾上旧 事,及洛中更变,相对感泣。知祥曰:“丰沛故人,相遇于此,何乐如之!”于是 赐第宅金帛,供帐什物,悉官给之。伪命永平军节度使,孟昶嗣伪位,历兴元、遂 州两镇连帅,累伪官至中书令,封乐安郡王。年七十余,卒于蜀。

  李存璋,字德璜,云中人。武皇初起云中,存璋与康君立、薛志勤等为奔走交, 从入关,以功授国子祭酒,累管万胜、雄威等军。从讨李匡俦,改义兒军使。光化 二年,授泽州刺史,入为牢城使。从李嗣昭讨云州叛将王晖,平之,改教练使、检 校司空。五年,武皇疾笃,召张承业与存璋授遗顾。存璋爰立庄宗,夷内难,颇有 力焉。改河东马步都虞候,兼领盐铁。初,武皇稍宠军士,籓部人多干扰廛市,肆 其豪夺,法司不能禁。庄宗初嗣位,锐于求理。存璋得行其志,抑强抚弱,诛其豪 首,期月之间,纪纲大振,弭群盗,务耕稼,去奸宄,息幸门,当时称其材干。从 破汴军于夹城,转检校司徒。柏乡之役,为三镇排阵使。十一年,从盟硃友谦于猗 氏,授汾州刺史。汴将尹皓攻慈州,逆战败之。十三年,王檀逼太原,存璋率汾州 之军入城固守,授大同防御使、应蔚朔等州都知兵马使。秋,契丹攻蔚州,安巴坚 遣使驰木书求赂,存璋斩其使。契丹逼云州,存璋拒守,城中有古铁车,乃熔为兵 仗,以给军士。敌退,以功加检校太傅、大同军节度使、应蔚等州观察使。十九年 四月,以疾卒于云州府第。同光初,追赠太保、平章事。晋天福初,追赠太师。

  有子三人,彦球为裨校,战殁于镇州。

  李存贤,字子良,本姓王,名贤,许州人。祖启忠,父恽。贤少遇乱,入黄巢 军;武皇破贼陈、许,存贤来归。景福中,典义兒军,为副兵马使,因赐姓名。天 祐三年,从周德威赴援上党,营于交口。五年,权知蔚州刺史,以御吐浑。六年, 权沁州刺史。先是,州当贼境,不能保守,乃于州南五十里据险立栅为治所,已历 十余年矣。存贤至郡,乃移复旧郡,划辟荆棘,特立廨舍,州民完集。庄宗嘉之, 转检校司空,真拜刺史。九年,汴人乘其无备,来攻其城,存贤击退之。十一年, 授武州刺史、山北团练使。十二年,移刺慈州。七月,汴将尹皓攻州城,存贤督军 拒战,汴军攻击百端,月余遁去。十八年,河中硃友谦来求援,命存贤率师赴之。 十九年,汴将段凝军五万营临晋,蒲人大恐,咸欲归汴。或问于存贤曰:“河中将 士欲拘公降于汴。”厚贤曰:“吾奉命河中,死王事固其所也。”汴军退,以功加 检校司徒。同光初,授右武卫上将军。十一月,入觐洛阳。二年三月,幽州李存审 疾笃,求入觐,议择帅代之。方内宴,庄宗曰:“吾披榛故人,零落殆尽,所残者 存审耳。今复衰疾,北门之事,知付何人!”因目存贤曰:“无易于卿。”即日授 特进、检校太保,充幽州卢龙节度使。五月,到镇。时契丹强盛,城门之外,烽尘 交警,一日数战。存贤性忠谨周慎,昼夜戒严,不遑寝食,以至忧劳成疾,卒于幽 州,时年六十五。诏赠太傅。

  存贤少有材力,善角牴。初,庄宗在籓邸,每宴,私与王郁角牴斗胜,郁频不 胜。庄宗自矜其能,谓存贤曰:“与尔一博,如胜,赏尔一郡。”即时角牴,存贤 胜,得蔚州刺史。

  史臣曰:昔武皇之起并、汾也,会鹿走于中原,期龙战于大泽,蓄骁果之士, 以备鹰犬之用。故自存信而下,皆锡姓以结其心,授任以责其效。与夫董卓之畜吕 布,亦何殊哉!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军而长万夫,苟不为叛臣,则可谓良将矣。

 

  • 部分译文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少年时在俘囚中被录用为仆人,服务帐中。长大后,善骑马射箭,骁勇冠绝一时,经常率领骑兵充当先锋,未曾失败过。随从武皇援救陈、许二州,驱逐黄巢军队,一直到上源遇难,每次作战无不取胜。

  张浚对太原用兵时,潞州小校冯霸杀死自己的主帅李克恭据城叛乱,此时汴将朱崇节进入潞州,梁太祖又令张全义进攻泽州。李罕之向武皇告急,武皇派李存孝率五千骑兵援救。起初,汴军进攻泽州时,对李罕之呼喊道:“相公你常常依靠太原,轻易与大国绝交,现在张相公已包围了太原,葛司空已进潞府,十来天之内,沙陀人就连洞穴都住不上了,相公你还有什么活路呢?”李存孝听这话太可气,挑选五百精锐骑兵,绕着汴军军营呼喊道“:我,就是寻找洞穴的沙陀人,等着用你们的肉来供应军队,可派长得肥的出来作战!”汴将邓季筠,也以骁勇闻名,于是带着军队前来应战,李存孝激励部下,挥舞长矛冲锋在前,一战即打败汴军,获马千匹,在军中生擒邓季筠。这一夜,汴将李谠收军逃走,李存孝追击到马牢山,俘斩数万,再退回攻打潞州。

  当时朝廷任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命令供奉官韩归范送旗帜节仗到平阳,孙揆便持节仗投奔潞州,梁太祖拨给孙揆三千牙兵供他使用。此时孙揆是张浚的副招讨,部下有一万人。八月,孙揆从晋州、绛州越过刀黄岭去上党。李存孝带三百骑兵埋伏在长子以西山崖之间。孙揆身穿宽衣,撑着大盖,在众人簇拥下行进,等他的军队前后不相连时,李存孝出击横扫,擒获孙揆、韩归范以及五百俘虏,献给太原。李存孝于是急攻潞州。九月,葛从周放弃潞州城趁夜逃走,李存孝收复该城,武皇却上表推荐康君立为潞州主帅,李存孝大怒,几天不吃饭。十月,李存孝带领收复潞州的军队,在平阳包围张浚,在赵城扎营。华州韩建派三百名壮士夜里袭击他的营地,李存孝侦探到了,设埋伏击杀,全部消灭了他们,接着进军逼近晋州西门,俘虏敌人三千,晋州从此闭关不出。李存孝率军队进攻绛州。十一月,绛州刺史张行恭弃城逃走,张浚、韩建也从含口逃走,李存孝收复晋州、绛州,以战功被授予汾州刺史。

  大顺二年(891)三月,邢州节度使安知建叛变归顺汴军,武皇命令李存孝平定邢州、氵名州,因此授予他邢氵名节度使。这时幽州李匡威与镇州王钅容屡次削弱中山,准备瓜分中山疆土。定州王处存向武皇求援。武皇命令李存孝侵入镇州、赵州的南部边地,又命令李存信、李存审军队出井陉与李存孝会合,联军攻打临城、柏乡。这时,李匡威救兵赶到临城,李存孝便打算回师。李存信与李存孝不和,便到武皇跟前陷害他,说李存孝望风而逃,无心杀敌,大概有私下结盟之事。李存孝知道了,自以为有战功,郁郁不平,因而写信给王钅容通好,又与汴州结交。

  第二年,武皇亲自出井陉,将要逼近真定,李存孝当面见王钅容陈述军机大事。武皇暴怒,杀掉以前俘获的汴将安康八后回师。七月,又出兵讨伐李存孝,从缚马关东下,攻平山,渡滹水,击镇州四关城。王钅容害怕,派使者求和,并愿出三万兵力协助武皇攻打李存孝,武皇同意了。武皇在栾城阅兵,李存信驻扎在琉璃陂。九月,李存孝夜里攻击李存信营地,奉诚军使孙考老被俘,李存信军队混乱。武皇进攻邢州,用深沟高垒环绕该城,旋即被李存孝冲击,沟堑没有挖成。军校袁奉韬秘密派人对李存孝说“:大王等沟堑建成后便回太原,如没建成,恐怕没有回去的意思。尚书你所害怕的只有大王,料想其余各将没有超过你的。大王如果西归,虽然有黄河阻隔,也可以渡过去,况且几尺宽的沟堑,怎么能阻挡尚书您的锋芒呢!”李存孝同意了他的说法,让武皇兵士建成堑垒。过了十几天,深沟高垒,不能越过。因此李存孝失败,城中食物已尽。

  乾宁元年(894)三月,李存孝登城请罪,向武皇哭诉说:“儿深受大王恩典,官至将帅,如果不是进谗言的小人离间,怎么会割舍父子之恩,转附敌人为党?儿虽然见识偏狭,实在是李存信构陷才到这个地步,如能活着见到大王面,说上三言两语而死,也是甘心的。”武皇怜悯他,派刘太妃进城慰劳,太妃带他进见武皇,李存孝叩首请罪说:“儿立过微小的功劳,本来没有大的过错,但被人中伤,无法申明心迹,迷乱以至如此。”武皇斥责他说“:你写给王..的信,列举我万条罪状,也是李存信教的吗?”于是把他缚着送回太原,在街市上车裂处死,然而武皇很爱惜他的才能。李存孝每当临阵对敌,身穿重铠带硬弓长矛,由仆人带两匹马跟随,在战斗中换骑战马,轻捷如飞,独自舞动铁木过,挺身冲锋陷阵,万人都要避开,大概可以比作古代的张辽、甘宁。李存孝死后,武皇有十几天没心思办事,私下对各位将军埋怨了很久。

 

《后唐·列传六》

 

  王镕,其先回鹘部人也。远祖没诺干,唐至德中,事镇州节度使王武俊为骑将。 武俊嘉其勇干,畜为假子,号王五哥,其后子孙以王为氏。四代祖廷凑,事镇帅王 承宗为牙将。长庆初,承宗卒,穆宗命田宏正为成德军节度使。既而镇人杀宏正, 推廷凑为留后,朝廷不能制,因以旄钺授之。廷凑卒,子元逵尚文宗女寿安公主。 元逵卒,子绍鼎立。绍鼎卒,子景崇立。皆世袭镇州节度使,并前史有传。景崇位 至太尉、中书令,封常山王,中和二年卒。

  镕即景崇之子也,年十岁,三军推袭父位。大顺中,武皇将李存孝既平邢、洺, 因献谋于武皇,欲兼并镇、定,乃连年出师以扰镇之属邑。镕苦之,遣使求救于幽 州。《旧唐书》云:时天子蒙尘,九州鼎沸,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虎视山东,方谋吞 据。镕以重赂结纳,请以修和好。晋军讨孟方立于邢州,镕常奉以刍粮。及方立平, 晋将李存孝侵镕于南部,镕求援于幽州。自是燕帅李匡威频岁出军,以为镕援。时 匡威兵势方盛,以镕冲弱,将有窥图之志。

  景福二年春,匡威率精骑数万,再来赴援,会匡威弟匡俦夺据兄位,匡威退无 归路,镕乃延入府第,馆于宝寿佛寺。镕以匡威因己而失国,又感其援助之力,事 之如父。五月,镕谒匡威于其馆,匡威阴遣部下伏甲劫镕,抱持之。镕曰:“公戒 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镕本疏瘦,时年始十七,当与 匡威并辔之时,电雨骤作,屋瓦皆飞。有一人于缺垣中望见镕,镕就之,遽挟于马 上,肩之而去。翼日,镕但觉项痛头偏,盖因为有力者所挟,不胜其苦故也。既而 访之,则曰墨君和,乃鼓刀之士也,遂厚赏之。《太平广记》引《刘氏耳目记》云: 真定墨君和,幼名三旺。眉目棱岸,肌肤若铁,年十五六。赵王镕初即位,曾见之, 悦而问曰:“此中何得昆仑兒也?”问其姓,与形质相应,即呼为墨昆仑,因以皁 衣赐之。是时,常山县邑屡为并州中军所侵掠,赵之将卒疲于战敌。告急于燕王, 李匡威率师五万来救之。并人攻陷数城。燕王闻之,躬领五万骑径与晋师战于元氏, 晋师败绩。赵王感燕王之德,椎牛洒酒,大犒于稾城,辇金二十万以谢之。燕王归 国,比及境上,为其弟匡俦所拒,赵人以其有德于我,遂营东圃以居之。燕王自以 失国,又见赵王之幼,乃图之。遂伏甲俟赵王,旦至,即使擒之。赵王请曰:“某 承先代基构,主此山河,每被邻寇侵渔,困于守备,赖大王武略,累挫戎锋,获保 宗祧,实资恩力。顾惟幼懦,夙有卑诚,望不匆匆,可伸交让。愿与大王同归衙署, 即军府必不拒违。”燕王以为然,遂与赵王并辔而进。俄有大风并黑云起于城上, 大雨雷电,至东角门内,有勇夫袒臂旁来,拳殴燕之介士,即挟负赵王逾垣而走, 遂得归公府。问其姓名,君和恐其难记,但言曰:“砚中之物。”王心志之。左右 军士既见主免难,遂逐燕王。燕王退走于东圃,赵人围而杀之。赵王召墨生以千金 赏之,兼赐上第一区,良田万亩,仍恕其十死,奏授光禄大夫。

  镕既失燕军之援,会武皇出师以逼真定,镕遣使谢罪,出绢二十万匹,及具牛 酒犒军,自是与镕俱修好如初。洎梁祖兼有山东,虎视天下,镕卑辞厚礼,以通和 好。《新唐书》:罗绍威讽镕绝太原,共尊全忠,镕依违,全忠不悦。光化三年秋, 梁祖将吞河朔,乃亲征镇、定,纵其军燔镇之关城。镕谓宾佐曰:“事急矣,谋其 所向。”判官周式者,有口辩,出见梁祖。梁祖盛怒,逆谓式曰:“王令公朋附并 汾,违盟爽信,敝赋业已及此,期于无舍!”式曰:“公为唐室之桓、文,当以礼 义而成霸业,反欲穷兵黩武,天下其谓公何!”《新唐书》:李嗣昭攻洺州,全忠 自将击走之,得镕与嗣昭书,全忠怒,引军攻镕。周式请见全忠,全忠即出书示式 曰:“嗣昭在者,宜速遣。”式曰:“王公所与和者,息人锋镝间耳。况继奉天子 诏和解,能无一番纸坠北路乎?太原与赵本无恩,嗣昭庸肯入耶!”梁祖喜,引式 袂而慰之曰:“前言戏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