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后汉书》21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齐武王刘縯、北海靖王刘兴、赵孝王刘良、城阳恭王刘祉、泗水王刘歙、安成孝侯刘赐、成武孝侯刘顺、顺阳怀侯刘嘉)

  ◆齐武王刘縯传

  齐武王刘縯字伯升,光武的大哥。性格刚毅,慷慨有大节。自从王莽篡汉,常愤愤在胸,怀抱着恢复汉室社稷的深谋远虑,不从事于治理家中产业,尽其家产,交结天下英雄俊杰。王莽末年,盗贼群起,南方尤甚,伯升召集各豪杰计议说:王莽暴虐,百姓分崩离析。现在枯旱连年,兵革并起。这也是天亡王莽之时,恢复高祖之帝业,定万世之良机。大家都以为对。于是分别派遣亲属宾客,使邓晨起兵于新野,光武与李通、李轶起兵于宛。伯升亲自发动舂陵子弟,合计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派遣宗室刘嘉前往引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杀了长聚及唐子乡,杀死了湖阳尉,进军拔取棘阳,趁势想攻宛。到小长安,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交战。当时天正密雾,汉军大败,姊刘元弟刘仲都被杀害了,宗族跟着起义死亡的有数十人。伯升再收集会合兵众,回到棘阳自守。甄阜、梁丘赐乘胜,把辎重留在兰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靠近氵比水,在两水之间结扎营地,把后面的桥梁撤掉,表示决不后退。新市、平林兵看到汉兵几次吃了败仗,甄阜、梁丘赐大军拥到,都想解散离去,伯升很忧虑。恰好下江兵五千多人到达宜秋,就前往为他们说明联合作战的态势,下江兵同意了。伯升说服下江兵的言论记载在《王常传》。

  伯升于是大宴军士,设立盟约。让兵士休息三天,分为六部,乘夜间偷偷起兵,袭击夺取了兰乡,缴获了全部辎重。次日一早,汉军自西南攻击甄阜,下江兵自东南攻击梁丘赐。到吃饭时,梁丘赐兵阵溃败,甄阜军望见逃散,汉兵急追,阜军退却被阻在黄淳水边,斩首和溺死者二万多人,于是斩了甄阜和梁丘赐。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听说甄阜、梁丘赐军败,准备据守宛城。伯升就陈兵誓师,烧掉积聚的物资打破烧饭的釜甑,击鼓前进,与严尤、陈茂相遇于育阳,交战,大破其军,斩首三千余级。

  严尤、陈茂弃军逃走,伯升于是进围宛城,自号柱天大将军。王莽素来听了伯升的威名,大为震动恐惧,悬赏能除掉伯升者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封上公。使长安城中官署及天下乡亭都画伯升像在门侧堂上,早起以箭射像。自从甄阜、梁丘赐死后,百姓每天都有人来投降,多至十多万。诸将开会讨论立刘氏以顺从众人期望,豪杰们都归心于伯升。而新市、平林的将帅们乐于放纵,害怕伯升威严明智而喜爱圣公懦弱,就事先共同策划立圣公,然后派人召集伯升,宣告其讨论结果。伯升说:各位将军想立刘氏宗室,其德是很深厚的,然而依鄙人的愚见,私下还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赤眉在青州、徐州起兵,拥有数十万人,听说南阳立了宗室,恐怕赤眉也会拥立一个,这样一来,必将发生内部争斗。现在王莽还没有灭掉,而宗室内部互相攻击,是使天下人怀疑而使自己的权力受到损害,这不是攻破王莽的好办法。而且首先起义的倡号称帝,少有成功的,陈胜、项籍就是事实,舂陵离宛只有三百里,不足为功。仓猝之间自行尊立,就成了天下之准的,使后人得乘我们的疲敝,这不是好计。现在暂且称王以发号施令。如果赤眉所立的是个明君,我们可以相率而前往相从;如果没有立,攻破王莽迫降赤眉后,再举行尊号,也不为晚哩。愿各位详细考虑。诸将多表示同意说:好。这时将军张..拔剑击地说:行事多疑无以为功。

  今天的决定,不得有反对。众人都只得服从。圣公既已即位,拜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由是豪杰们感到失望,多不服。平林后部攻新野,不能攻下。新野县宰登上城楼说:只要得到司徒刘公一个凭证,愿意先下。等到伯升军到,新野宰即开门投降。

  五月,伯升攻拔宛城。六月,光武破王寻、王邑。自是兄弟威名更盛。更始君臣不能自安,于是共谋杀害伯升,就大合诸将,以成其计。更始取伯升宝剑观看,纟肃衣御史申屠建随即献上玉..,更始终不能发令。罢令以后,伯升舅樊宏对伯升说:过去鸿门之会,范增举所佩玉..以示项羽。今天申屠建献玉..,是不是有阴谋呢?伯升笑而不应。起初,李轶巴结更始贵将,光武深感疑惑,常常警告伯升说:李轶其人不可再信任了。伯升又不接受。伯升部将同族人刘稷,几次陷阵打垮敌军,其勇敢冠于三军。当时率军攻击鲁阳,听到更始即位,发怒说:本来起兵谋大事的,是伯升兄弟,现在更始怎么能即位呢?更始君臣听说后心里很忌恨,以刘稷为抗威将军,刘稷不肯拜受。更始就与诸将陈列军队数千人,先拘捕刘稷,将要杀害他,伯升坚决争论反对。李轶、朱鲔就劝更始同时拘捕伯升。于当天就加以杀害了。伯升有二子,建武二年(26),光武立伯升长子刘章为太原王,次子刘兴为鲁王。

  建武十一年(35)迁刘章为齐王。

  建武十五年(39),追谥伯升为齐武王。

  ◆北海靖王刘兴传

  北海靖王刘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继承光武兄刘仲。起初,南顿君娶同郡樊重女女间都为妻。女间都性情婉顺,自童女时起,就不整饰容貌衣服不出闺房,宗族都敬爱她。生三男三女:长男伯升,次子仲,三子光武;长女刘黄,次女刘元,三女伯姬。皇妣女间都在伯升兄弟初起兵时病逝,樊女间都的族人樊巨公将她安葬。

  建武二年(26),封刘黄为湖阳长公主,伯姬为守平长公主。刘元与刘仲都在小长安去世,追加刘元爵号为新野长公主,

  建武十五年(39),追谥刘仲为鲁哀王。刘兴在当年试用为缑氏县令。为人有明智方略,长于听理诉讼,甚得好名声。后迁升为弘农太守,也有善政。任职四年,上陈条请求退职,被召回京师,参加朝会。

  建武二十七年(51),方归国。明年,以鲁国租入比东海多,所以徙刘兴为北海王。

  三十年(54),封刘兴子刘复为临邑侯。

  中元二年(57),又封刘兴二子为县侯。显宗器重刘兴,每遇到大的政事,常传递文书向刘兴请问。在位三十九年去世,子敬王刘睦继嗣。

  ◆赵孝王刘良传

  赵孝王刘良字次伯,光武帝的叔父。平帝时被举为孝廉,为萧县县令。光武兄弟幼年丧父,刘良抚养照顾十分周到。等到光武起兵,把事情告诉了刘良,刘良大怒,说:你与伯升志向操守不一样,现在家里想要危亡吗?反而共谋起兵!后来不得已,才从军到小长安,汉兵大败,刘良的妻及两个儿子都被害。更始即位,以刘良为国三老,跟着入关。更始失败后,刘良听说光武即了位,就逃奔洛阳。

  建武二年(26),封刘良为广阳王。

  建武五年(29),徙为赵王,始就国位。

  十三年(37),降为赵公。每年到京朝拜。

  建武十七年(41),在京师去世。在位十六年。子节王刘栩嗣。

  建武三十年(54),封栩二子为乡侯。

  建初二年(77),又封刘栩十子为亭侯。

  ◆城阳恭王刘祉传

  城阳恭王刘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刘敞的儿子。刘敞的曾祖父节侯刘买,以长沙定王的儿子封于零道之舂陵乡,为舂陵侯。刘买去世,子戴侯刘熊渠继位。熊渠去世,子考侯刘仁继位。刘仁以舂陵地势低下潮湿,山林间有毒气,上奏书要求减邑内徙。

  元帝初元四年(43),徙封到南阳的白水乡,还是以舂陵为国名。于是就与从弟巨鹿都尉刘回及刘氏宗族住到一起。刘仁去世后,子刘敞继承。刘敞谦俭好尚义气。把父亲时期的金宝财产悉数给与了昆弟们,荆州刺史上书崇尚他的义行,拜他为庐江都尉。一年多后,遇到族兄安众侯刘崇起兵,王莽害怕厌恶刘氏,征召刘敞到长安,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原先在平帝时,刘敞与刘崇都聚会在京师,作为明堂的辅助祭祀。刘崇看到王莽将危害汉室,私下对刘敞说:安汉公王莽独揽国政,群臣莫不曲从,国家将被他覆亡。太后年纪老了,平帝又幼弱,高皇帝所以要分封子弟,就是为了这个啊。刘敞从内心同意。等到刘崇事败,刘敞害怕,想结交援引树立私党,就为刘祉娶高陵侯翟宣女为妻。恰逢翟宣弟翟义起兵准备攻击王莽,南阳郡吏捕杀翟宣女,刘祉被连累囚禁于牢狱。刘敞因而上书谢罪,愿意率领子弟及宗族为战士先锋。王莽新居摄政,想安慰宗室,所以没有被施刑诛杀。等到王莽篡位,刘氏宗室被封侯的都降级称子,食孤卿的俸禄,后来又都被褫夺了爵位。等到刘敞去世,刘祉的封号都被废除了,而且不允许他做官吏。刘祉因是故侯刘敞的嫡子,行为淳朴敦厚,刘氏宗室都尊敬他。等到光武起兵,刘祉兄弟相率从军,前队大夫甄阜就将他所有的家属囚禁于监狱。等到汉兵在小长安失败,刘祉挺身回保棘阳,甄阜就将刘祉的母弟妻子全部杀害了。更始即位,以刘祉为太常将军,继承舂陵侯。又跟随入关,被封为定陶王。另率部将击破刘婴于临泾。等到更始降于赤眉,刘祉就从小道逃奔洛阳。这时宗室只有刘祉先到,光武见后非常欢喜。

  建武二年(26),封为城阳王,赐给乘舆、御物、车马、衣服。追谥刘敞为康侯。

  建武十一年(35),刘祉患了疾病,献上城阳王玺绶,愿以列侯奉先人祭祀。光武帝亲自看望他的病。刘祉去世,年四十三岁,谥号为恭王,没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就葬于洛阳北芒。

  建武十三年(37),封刘祉嫡子刘平为蔡阳侯,以奉刘祉祭祀;刘平弟刘坚为高乡侯。

  ◆泗水王刘歙传

  泗水王刘歙字经孙,光武帝的族父。刘歙的儿子刘终,与光武从小就互相亲爱。汉兵兴起,开始波及唐子,刘终诱杀湖阳尉。更始即位,刘歙跟随入关,被封为元氏王,刘终为侍中。更始失败,刘歙、刘终东奔洛阳。

  建武二年(26),立刘歙为泗水王,刘终为淄川王。

  建武十年(34),刘歙去世,封小儿子刘火单为堂奚谷侯,奉刘歙后祀。刘终在治丧时间想念亡父,哭泣二十多天,也去世。封长子刘柱为己阝侯,以奉刘终祭祀,又封刘终子刘凤为曲阳侯。刘歙从父弟刘茂,年十八岁,汉兵兴起时,刘茂自号刘失职,也聚合部众于京县、密县一带,称厌新将军。攻下颍川、汝南,拥有部众十多万人。光武既到河内,刘茂率众投降,被封为中山王。

  建武十三年(37),宗室为王者都降为侯,更封刘茂为穰侯。刘茂弟刘匡,也与汉兵一起兴起。

  建武二年(26),封宜春侯。为人谦逊,永平中为宗正。子刘浮继承,封朝阳侯。

  ◆安成孝侯刘赐传

  安成孝侯刘赐字子琴,光武的族兄。祖父刘利,是苍梧太守。刘赐少年丧父。兄刘显报怨杀人,官吏捕捉刘显把他杀了。刘赐与刘显儿子刘信卖掉田园住宅,共同抛弃财产,结交宾客杀吏报仇,都在外亡命逃伏,后来遭赦免回家。恰逢伯升起兵,就随从伯升攻击各县。更始既即位,以刘赐为光禄勋,封广汉侯。等到伯升被害,代理为大司徒,率兵讨伐汝南。没有平定,更始又以刘信为奋威大将军,代刘赐攻击汝南,刘赐与更始都到洛阳。更始想命令亲近大将夺取河北,不知派谁为好。刘赐说刘家子弟只有文叔可用,大司马朱鲔等以为不可,更始狐疑不定,刘赐极力劝说,更始就拜光武行使大司马职务,持符节过河。当日以刘赐为丞相,令他先入关,修理宗庙宫室。又回来迎接更始定都长安,封刘赐为宛王,拜前大司马,让他持符节镇抚关东。

  更始二年(24)春,刘赐就以宛为封他,掌管六部兵事。后来赤眉破了更始,刘赐所领的六部也逐渐散去叛离,刘赐就去宛保守育阳。听到光武即位,就西去武关,迎接更始的妻子将他们带到洛阳。光武帝嘉奖刘赐忠诚,建武二年(26),封他为慎侯。

  建武十三年(37),更增加户邑,定封为安成侯,参与朝会。以刘赐有恩信,所以亲切厚爱,多次设私宴招待,还时常驾幸刘赐府第,给予的恩宠赏赐特别优厚。刘赐经常接济给他的故旧,没有作为遗产留下来。帝为他营造冢堂,立起祠庙,设置吏卒,如舂陵孝侯格式。

  建武二十八年(52)去世,子刘闵继承。建武三十年(54),帝又封刘闵弟刘嵩为白牛侯。因楚王谋反事,口供中与刘闵有所牵连,被撤除封号。刘闵去世,子刘商继承,徙封为白牛侯。刘商去世后,子刘昌继承。

  ◆成武孝侯刘顺传

  成武孝侯刘顺字平仲,光武的族兄。父亲刘庆,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刘顺与光武同乡,从小就厚交。更始即位,以刘庆为燕王,刘顺为虎牙将军。当更始向赤眉投降时,刘庆被乱兵所杀,刘顺就微行拜见光武,被封为南阳太守,建武二年(26),封为成武侯,所食邑户最大,地租收入为宗室各家的几倍。

  建武八年(32),派他击破六安贼,因而拜为六安太守。数年,光武想征他入京,六安吏人上书请将他留下。建武十一年(35)卒,帝派遣使者迎丧回京,亲临吊唁。子刘遵继承爵位,因牵连与诸王交通,降为端氏侯。

  ◆顺阳怀侯刘嘉传

  顺阳怀侯刘嘉字孝孙,光武帝的族兄。父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同母弟。刘嘉少年丧父,性仁爱宽厚,南顿君抚养视之如亲生子,后来与伯升都就学长安,学习《尚书》、《春秋》。义兵兴起,刘嘉跟随更始征战。当汉军在小长安失败时,刘嘉的妻子被杀害。更始即位,以刘嘉为偏将军。等到攻破宛城,封兴德侯,又迁为大将军。在冠军击破延岑,延岑降。更始既都长安,以刘嘉为汉中王、扶威大将军,持符节往汉中封地,都于南郑,拥众数十万。

  建武二年(26),延岑复反,进攻汉中,围攻南郑,刘嘉败走。延岑于是平定汉中,进兵武都,被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延岑败走天水,公孙述遣将侯丹攻取南郑。刘嘉收拾散卒,得数万人,以李宝为相,从武都南击侯丹,不利,还军河池、下辨。再与延岑连战,延岑引军北入散关,到陈仓,刘嘉追击攻破延岑。更始邓王廖湛率领赤眉军十八万攻刘嘉,刘嘉与廖湛战于谷口,大破廖湛军。刘嘉亲手杀了廖湛,于是到云阳就地取得粮食。李宝等听说邓禹西征,就拥兵自守,劝刘嘉暂时坐观成败。光武听到后,告邓禹说:孝孙素来谨慎善良,而且与我从小就相亲相爱,当是长安的轻薄儿误了他哩。邓禹就宣告光武的旨意,刘嘉就依来歙在云阳会见邓禹。

  建武三年(27),到洛阳,跟从征伐,拜为千乘太守。

  建武六年(30),患病,上书请求退职,被征召到京师。建武十三年(37),封为顺阳侯。秋,又封刘嘉儿子刘参为黄李侯。建武十五年(39),刘嘉去世。子刘参继承爵位,刘参犯罪,被削为南乡侯。永平中,刘参为城门校尉。刘参死,子刘循继位。刘循死,子刘章继位。

 

 

《列传·李王邓来列传》

 

  李通、王常、邓晨、来歙、曾孙历。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未,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议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笑曰:吾意也。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遣从兄子季之长安,以事报守。

  季于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归。素与邑人黄显相善,时显为中郎将,闻之,谓守曰:今关门禁严,君状貌非心,将以此安之?不如诣阙自归。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守从其计,即上书归死,章未及报,留阙下。会事发觉,通得亡走,莽闻之,乃系守于狱。而黄显为请曰:守闻子无状,不敢逃亡,守义自信,归命宫阙。臣显愿质守俱东,晓说其子。如遂悖逆,令守北向刎首,以谢大恩。莽然其言。会前队复上通起兵之状,莽怒,欲杀守,显争之,遂并被诛,及守家在长安者尽杀之。南阳亦诛通兄弟、门宗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

  时,汉兵亦已大合。通与光武、李轶相遇棘阳,遂共破前队,杀甄阜、梁丘赐。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轶为舞阴王;通从弟松为丞相。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遣兵赴救,通等与战于西城,破之,还,屯田顺阳。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素有消疾,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通复固辞。积二岁,乃听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奉朝请。有司奏请封诸皇子,帝感通首创大谋,即日封通少子雄为召陵侯。每幸南阳,常遣使者以太牢祠通父冢。十八年卒,谥曰恭侯。帝及皇后亲临吊,送葬。

  子音嗣。音卒,子定嗣。定卒,子黄嗣。黄卒,子寿嗣。

  李轶后为朱鲔所杀。更始之败,李松战死,唯通能以功名终。永平中,显宗幸宛,诏诸李随安众宗室会见,并受赏赐,恩宠笃焉。

  论曰: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李通岂知夫所欲而未识以道者乎!夫天道性命,圣人难言之,况乃亿测微隐,猖狂无妄之福,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哉!昔蒙穀负书,不徇楚难;即墨用齐,义雪燕耻。彼之趣舍所立,其殆与通异乎?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王莽未,为弟报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常为偏裨,攻傍县。后与成丹、张别入南郡蓝口,号下江兵。王莽遣严尤、陈茂击破之。常与丹、收散卒入蒌,劫略钟、龙间,众复振。引军与刑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

  是时,汉兵与新市、平林众俱败于小长安,各欲解去。伯升闻下江军在宜秋,即与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愿见下江一贤将,议大事。成丹、张共推遣常。伯升见常,说以合从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诚思出身为用,辅成大功。伯升曰: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遂与常深相结而去。常还,具为丹、言之。丹、负其从,皆曰: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独归汉,乃稍晓说其将帅曰:往者成、哀衰微无嗣,故王莽得承间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积失百姓之心。民之讴吟思汉,非一日也,故使吾属因此得起。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今布衣相聚草泽?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今南阳诸刘举宗起兵,观其来议事者,皆有深计大虑,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祐吾属也。下江诸将虽屈强少识,然素敬常,乃皆谢曰:无王将军,吾属几陷于不义。愿敬受教。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于是诸部齐心同力,锐气益壮,遂俱进,破杀甄阜、梁丘赐。

  及诸将议立宗室,唯常与南阳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鲔、张等不听。及更始立,以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别徇汝南、沛郡,还入昆阳,与光武共击破王寻、王邑。更始西都长安,以常行南阳太守事,令专命诛赏,封为邓王,食八县,赐姓刘氏。常性恭俭,遵法度,南方称之。

  更始败,建武二年夏,常将妻子诣洛阳,肉袒自归。光武见常甚欢,劳之曰:王廷尉良苦。每念往时共更艰厄,何日忘之。莫往莫来,岂违平生之言乎?常顿首谢曰:臣蒙大命,得以鞭策托身陛下。始遇宜秋,后会昆阳,幸赖灵武,辄成断金。更始不量愚臣,任以南州。赤眉之难,丧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闻陛下即位河北,心开目明,今得见阙庭,死于遗恨。帝笑曰:吾与廷尉戏耳。吾见廷尉,不忧南方矣。乃召公卿将军以下大会,具为群臣言:常以匹夫兴义兵,明于知天命,故更始封为知命侯。与吾相遇兵中,尤相厚善。特加赏赐,拜为左曹,封山桑侯。

  后帝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是日迁常为汉忠将军,遣南击邓奉、董,令诸将皆属焉。又诏常北击河间、渔阳,平诸屯聚。五年秋,攻拔湖陵,又与帝会任城,因从破苏茂、庞萌。进攻下邳,常部当城门战,一日数合,贼反走入城,常追迫之,城上射矢雨下,帝从百余骑自城南高处望,常战力甚,驰遣中黄门诏使引还,贼遂降。又别率骑都尉王霸共平沛郡贼。六年春,征还洛阳,令夫人迎常于舞阳,归家上冢。西屯长安,拒隗嚣。七年,使使者持玺书,即拜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常别击破隗嚣将高峻于朝那。嚣遣将过乌氏,常要击破之。转降保塞羌诸营壁,皆平之。九年,击内黄贼,破降之。后北屯故安,拒卢芳。十二年,薨于屯所,谥曰节侯。

  子广嗣。三十年,徙封石城侯。永平十四年,坐与楚事相连,国除。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聚光武姊元。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

  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超令上马。元以手捴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

  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帝又感悼姊没于乱兵,追封谥元为新野节义长公主,立庙于县西。封晨长子汎为吴房侯,以奉公主之祀。

  建武三年,征晨还京师,数宴见,说故旧平生为欢。晨从容谓帝曰:仆竟办之。帝大笑。从幸章陵,拜光禄大夫,使持节监执金吾贾复等击平邵陵、新息贼。四年,从幸寿春,留镇九江。

  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侯。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复遣归郡。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明年,定封西华侯,复征奉朝请。二十五年卒,诏遣中谒者备公主官属礼仪,招迎新野主魂,与晨合葬于北芒。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

  小子棠嗣,后徙封武当。棠卒,子固嗣。固卒,子国嗣。国卒,子福嗣,永建元年卒,无子,国除。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六世祖汉,有才力,武帝世,以光禄大夫副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光武甚亲敬之,数共往来长安。

  汉兵起,王莽以歙刘氏外属,乃收系之,宾客共篡夺,得免。更始即位,以歙为吏,从入关。数言事不用,以病去。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

  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为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独谓歙曰:今西州未附,子阳称帝,道里阻远,诸将方务关东,思西州方略,未知所任,其谋若何?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入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

  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复持节送马援,因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拜歙为中郎将。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暢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使牛邯将兵围守之。嚣将王遵谏曰: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今将军遣子质汉,内怀它志,名器逆矣;外人有议欲谋汉使,轻怨祸矣。古者列国兵交,使在其间,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战也,何况承王命籍重质而犯之哉?君叔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害之无损于汉,而随以族灭。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小国犹不可辱,况于万乘之主,重以伯春之命哉!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免而东归。

  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于是置酒高会,劳赐歙,班坐绝席,在诸将之右,赐歙妻缣千匹。诏使留屯长安,悉监护诸将。

  歙因上书曰:公孙述以陇西、天水为籓蔽,故得延命假息。今二郡平荡,则述智计穷矣。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昔赵之将帅多贾人,高帝悬之以重赏。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馑,若招以财谷,则其众可集。臣知国家所给非一,用度不足,然有不得已也。帝然之。于是大转粮运,诏歙率征西大将军冯异、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入天水,击破公孙述将田弇、赵匡。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

  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余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陇西虽平,而人饥,流者相望。歙乃倾仓廪,转运诸县,以赈赡之,于是陇右遂安,而凉州流通焉。

  十一年,歙与盖延、马成进攻公孙述将王元、环安于河池、下辨,陷之,乘胜遂进。蜀人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曰: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投笔抽刃而绝。

  帝闻大惊,省书揽涕,乃赐策曰: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使太中大夫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谒者护丧事。丧还洛阳,乘舆缟素临吊送葬。以歙有平羌、陇之功,故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征羌国焉。

  子褒嗣。十三年,帝嘉歙忠节,复封歙弟由为宜西侯。褒子,尚显宗女武安公主。早殁,褒卒,以子历为嗣。

  论曰:世称来君叔天下信士。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历字伯珍,少袭爵,以公主子,永元中为侍中,监羽林右骑。永初三年,迁射声校尉。永宁元年,代冯石为执金吾。延光元年,尊历母为长公主。二年,迁历太仆。

  明年,中常侍樊丰与大将军耿宝、侍中周广、谢恽等共谗陷太尉杨震,震遂自杀。历谓侍御中虞诩曰:耿宝托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奸臣,诬奏杨公,伤害忠良,其天祸亦将至矣。遂绝周广、谢恽,不与交通。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丰、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家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妄造虚无,构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会议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太子当废。历与太常桓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废太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高梵等,皆以无罪徙朔方。历乃要结光禄勋讽,宗正刘玮,将作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太中大夫朱伥、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余人,俱诣鸿都门证太子无过。龚调据法律明之,以为男、吉犯罪,皇太子不当坐。帝与左右患之,乃使中常侍奉诏胁群臣曰: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历、讽等不识大典,而与群小共为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谏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顿首曰:固宜如明诏。历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之?大臣乘朝车,处国事,固得辗转若此乎!乃各稍自引起,历独守阙,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租,黜公主不得会见。历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栗。

  及帝崩,阎太后起历为将作大匠。顺帝即位,朝廷咸称社稷臣,于是迁为卫尉。讽、刘玮、闾丘弘等先卒,皆拜其子为郎;朱伥、施延、陈光、赵代等并为公卿,任职;征王男、邴吉家属还京师,厚加赏赐;籍建、高梵等,悉蒙显擢。永建元年,拜历车骑将军,弟祉为步兵校尉,超为黄门侍郎。三年,母长公主薨,历称病归第;服阕,复为大鸿胪。阳嘉二年,卒官。

  子定嗣。定尚安帝妹平氏长公主,顺帝时,为虎贲中郎将。定卒,子虎嗣,桓帝时,为屯骑校尉。弟艳,字季德,少好学下士,开馆养徒,少历显位,灵帝时,再迁司空。

  赞曰:李、邓豪赡,舍家从谶。少公虽孚,宗卿未验。王常知命,功惟帝念。款款君叔,斯言无玷。方献三捷,永坠一剑。

 

  1. 译文

 

(李通、王常、邓晨、来歙)

  ◆李通传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长九尺,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为人严肃坚毅,居家如处官廷。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为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气。

  王莽末年,百姓忧愁怨恨,李通曾听见他父亲说过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着这件事。因为家里很富足,是乡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动辞职回家。后来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兴起,南阳为之骚动,李通的堂弟李轶,向来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议说:现在四方扰乱,王莽政权眼看就要垮台,汉朝当兴起。南阳的刘氏宗室,只有刘伯升兄弟能泛爱并容纳群众,可以与他们共谋灭王莽兴汉朝的大事。李通笑着说: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等到光武避难在宛,李通听说了就派李轶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个士君子而相慕爱,所以前往答谢他。等到见了面,两人谈了很久,握手极为欢畅。李通就讲了全部谶文的事,光武开始大出意外,说不敢当。这时李守在长安,光武就暗中看着李通说:既是这样,你父亲该怎么办呢?李通说:自己已经有办法了。因此向光武详细陈述了他的计划。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与李通相约结,定谋议,计划在立秋那天趁都试骑士的机会,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及属正梁丘赐,因而号令大众宣布举事。就使光武与李轶回到舂陵,举兵相应。派堂兄的儿子李季去长安,把计划告诉李守。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秘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李守素与同乡人黄显相友善,黄显这时为中郎将,听到消息,对李守说:现在关门把守很严,你的形状相貌特别,你这样将往何处去?不如去朝廷请求自归。事情还没有发生,只要能脱身就可免祸。李守听了他的话,即上书请求归死,奏章没有来得及上报,留在宫中。这时事情被发觉,李通得以逃脱,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狱。黄显为李守求情说:李守听说儿子犯了大罪,不敢逃亡回去,遵信守义,归命于你。我黄显情愿带着李守到东边去,晓谕他儿子。如果他儿子真的要造**,我就命令李守面向北方自刎,以谢大恩。王莽同意。这时前队甄阜又上书奏明李通起兵的状况,王莽怒,准备杀掉李守,黄显为他争辩,于是李守、黄显一并被杀,连同李守家在长安的人也全部被杀。南阳方面也杀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尸于宛市。这时汉兵也已经大举集合。李通与光武、李轶相遇在棘阳,于是一起攻破前队,杀了甄阜、梁丘赐。更始立,以李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更始到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李轶为舞阴王;李通堂弟李松为丞相。更始使李通持节回去镇守荆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为妻,就是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李通为卫尉。

  建武二年(26),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光武帝每次出征讨伐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师,镇抚百姓,修宫室,建学校。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

  六年夏,率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公孙述派遣军队赴救,李通等与他们战于西城,破贼兵,回师在顺阳屯田。这时天下大体平定,李通想避开荣誉宠信,以生病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光武下诏命公卿群臣讨论,大司徒侯霸等说:王莽篡汉,把天下搞乱了。李通身怀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的谋略,建立宏图大策,扶助神灵,辅佐以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义。功德最高,海内都有所闻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安定不能忘记危险,应令李通带职疗疾。想返回诸侯国,不可听从。于是诏李通治疗疾病,按时工作。这年夏天,拜李通为大司空。李通以平民倡导起事,帮助成就帝业,又以宁平公主的缘故,特被亲重。然而李通生性谦恭,常想避开权势。素有消渴症,自从当了宰相,就请病假不理政事,连年告病回乡,光武帝每每优待宠爱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疗养,李通再次固辞。过了两年,就听从他呈上大司空印绶,特赐他以特进参与朝会。有关部门奏请封诸皇子,光武帝感激李通首倡大谋,即日封李通少子李雄为召陵侯。光武帝每到南阳,常遣使者以太牢的礼仪来祭祀李守的墓冢。

  李通建武十八年(42)去世。谥号为恭侯。帝与皇后亲自前临吊口言,送葬。李通死后子音嗣位,李音死后了李定嗣位,李定死后子李黄嗣位,李黄死后子李寿嗣位。李轶后来被朱鲔所杀。更始战败时,李松也战死了。只有李通以功名终其生。永平中,显宗到宛,诏李的后代随安众刘氏宗室一起会见,一起受到赏赐,恩宠隆重。史官评论道: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们所想得到的,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方法得来的,就不要这种富贵。李通难道是知道那些所欲而不识以道的人吗?天道性命这些东西,圣人都很难言,何况是臆测的谶文,狂妄无所依据的福利,使亲宗遭到杀戮,以望获取一时之功呢!以前蒙谷负书逃于云梦,没有殉于楚难,但后来把典章献给昭王而立了大功;燕昭王伐齐,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但后来田单以即墨为起点,大破燕兵,终于雪了齐国之耻。这些都是不计一时之功而终成长远之计,他们做出的趋向和取舍,大概与李通不同吧?

  ◆王常传

  王常字颜卿,颍川郡舞阳人。

  王莽末年,为弟报仇,隐其名籍逃亡江夏。后来,与王凤、王匡等起兵于云杜绿林中,聚众数万人,以王常为偏裨将佐,攻邻县。后与成丹、张..另入南郡兰口聚集,号称下江兵。王莽派遣严尤、陈茂将他们击破。王常与成丹、张..收集散卒入蒌奚谷,劫略于安州的石龙山与随州的三钟山一带,部众复兴。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乡,大破荆州牧,于是北达南阳的宜秋聚。这时,汉兵与新市、平林的部队都在小长安被打败,各部都想解散而去。伯升听说下江兵在宜秋,就与光武及李通都到王常军营,说:愿见下江一位贤将,商议大事。成丹、张..共推派遣王常。伯升见到王常,说明联合的好处。王常大悟,说:王莽篡汉弑君,凶残暴虐天下,百姓思汉,所以豪杰并起。现在刘氏复兴,就是真主。我真想献身为用,辅助以成大功。伯升说:如果事成,我岂敢独享胜利成果哩!于是与王常深相结识而去。王常回来,把情况告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