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培训学院

人性学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 概述

 

人性定理是指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

人性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

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

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

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一、各学派概念解释

1、社会学定义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2、哲学定义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3、人性心理学

郭念锋经自1986年至1999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

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它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这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4、《启蒙文》定义

《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

《启蒙文》告诉我们这种区分原因共有四种,即"人性"共有四种:

(1)存在性--使人与"非存在性宇宙"(或称为"彼岸世界")区分开来;

(2)生命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般无生命物质区分开来;

(3)社会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植物和低级"活动性"动物区分开来;

(4)精神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其它"思维性动物"区分开来。

因此人是一种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物种。

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

(1)生命本能;

(2)社会认同本能;

(3)自我认同本能;

(4)解脱本能。

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社会认同)"、"幸福(自我认同)"、"智慧"。

二、古今人性论

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纵观古今,十三种经典人性论:

1、先后天论

代表人:孔子(春秋-鲁国)

主张:"性相近,习相远也",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都有真诚、善良、宽容谅解的纯真本性,只是特点有些不同而已。人本性是接近的,而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及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沾染的观念和执着却是因人而异,相去甚远的。习染不好的思想、不好的观念、执着心愈多,智慧也就封闭得愈深;反之,愈能显露出元神的本性和智慧。

2、性善论

代表人:孟子(战国-邹国)

主张: 性善之说出于孟子,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

3、性恶论

代表人:荀子(战国-赵国)

主张:性恶:"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善性是后天人为的。荀子认为,人性生而好利,顺之则争夺生,而辞让亡。人性生而疾恶,顺之则残贼生,而忠信亡。人性生而有耳目之欲,顺之则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荀子针对人性之恶,乃主张:「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七宗罪把人性分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贪吃和色欲。

4、白板论

代表人:墨子(春秋-宋国)

主张:"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有一次他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毕)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在墨翟看来,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这一思想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 既然教育对所有的人都有用,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发挥在哪呢?墨翟的社会政治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因此,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5、素朴论

代表人:老子(周朝-楚国)、庄子(战国-宋国)

主张:“见素抱朴”--《老子》

“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庄子》

庄子认为 ,人性是素朴的 ,人的知识、情感和欲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损伤破坏了它 ,人应该返回和保持素朴的人性 ,自由和充分地表达它。

《庄子--马蹄》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庄子一开始说马之真性(朴性),当然实际上是以之比喻人之真性(朴性)。与人们赞美伯乐相反,这里严厉地批评了伯乐,因为,伯乐破坏了马之真性。本然状态的马(野马、朴马)是完美的,而被人驯服的马则惨不忍睹。在批评了伯乐之后,又接着批评陶者与匠人:陶者破坏了粘土(埴)之真性,匠人破坏了木材之真性。当然,对伯乐、陶者、匠人的批评,实际上只是为批评圣人作铺垫。庄子后学认为,圣人用仁义礼乐等等破坏了人之朴性,实在是罪大恶极!“素朴而民性得矣。”残害朴素则民性失矣。在庄子后学眼里,所谓人类的文明状态,恰恰只是人类的灾难状态。人类最原始的状态,亦即最朴的状态,才是人类最完美的状态。

6、无善无恶论

代表人:王阳明(明代-浙江)

主张:"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即“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天理循环不在天而在理,理不在天而在己心。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无善恶之相,无品类之别。“至善”是指至妙之境而言。在此最高境界中,心体感应无方,遍润无迹,故说“以其气而言谓之虚”。此“气”与前文引及的“圣人之心,如空中楼阁,中通外辟,八面玲珑。一气往来,周极世界”一语中的“气”的含义一样,指心灵的感通。此境中,天理流行而无天理可以执持,随心体之虚而泯于无形,故说“以其理而言谓之无”。但是,这种“虚”、“无”只是就主观境界而言,万物万象仍是实在的存有,所以说“至虚故能含万象,至无故能造万有”。而释道是“虚而虚之”,即虚而不能含万象;“无而无之”,即无而不能造万有。

7、有善有恶论

代表人:世硕(周朝)、王充(汉-浙江)

主张:“周人世硕,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王充-本性篇》。

王充认为:“贤愚善恶,所以人性先天上便具有了善恶”。他说:“豆麦之种,与稻梁殊,然食能去饥;小人君子,禀性异类乎?譬诸五谷皆为用,实不异而效殊者,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

王充明确提出性有善有恶,认为人性或善或恶,本性不可移易的人极少,大多数人是可善可恶或善恶混,他称之为“中人”。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他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的决定作用,举例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孔子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一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王充的人性论亦有宿命论色彩。他认为善恶是气禀决定的,“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这是一种抽象的自然人性论。

8、善恶混论

代表人:杨雄(汉代)

主张:“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篇》杨雄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种因素,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经过后天的熏染和学习,发展善的因素则成为善人,发展恶的因素则成为恶人。

《太玄·玄摛》中,扬雄指出:“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人之所丑而有余者,恶也。君子日强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余,则玄道之几矣。”扬雄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认为“学者所以修性也”,“学则正,否则邪”,要求君子“日强其所不足”,“拂其所有余”。扬雄“性善恶混”的观点是对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的发挥。他离开了人的社会性而讲人性的善恶,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9、养成论

代表人:王夫之(明清)

主张:“天下日动而君子日生,天下日生而君子日动。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

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

王夫之把人的生理要求“声色臭味以厚其生”和道德意识“仁义礼智以正其德”两者的结合,看作是人性的内容,认定这两个方面都不是“一受成侀”、凝固不变,而是“日生则日成”、不断变化的。他利用《尚书引义·太甲二》:“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谓人性是变化日新,生生不已的犹如“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人的身体与思维也处于发展变化中,“形以日养”,“理以日成”,所以“惟命之不穷也而靡常,故性屡移而异”(同上)。以此说明人兽之别:“禽兽终其身以用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诗广传。大雅》),禽兽由天生的本能决定一切,不能发展自己的本性,而人性则“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尚书引义。太甲二》)中的“习与性成”和《周易•系辞上》中的“继善成性”等论题针对宋明道学唯心主义的性论,提出了他的“成性”说。

且“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同上),强调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取舍之中,逐渐造就理想人格。对《易传》的“继善成性”说有进一步发挥,认为“继之则善矣,不继则不善矣”(《周易外传》卷五)。视由恶向善为一继续不息的动态过程。“天下日动而君子日生,天下日生而君子日动。动者,道之枢,德之牖也。”《同上》卷六)肯定理想人格(“君子”)的造就,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不停顿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是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施加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

他认为,人的一生,就生理、心理等自然性能说,靠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营养,“取精用物”而得以成长,“形日以养,气日以滋,理日以成”;就人的智慧、道德等社会属性说,是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培养,“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迟久而始成”。所以,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人性是“日生日成”、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

王夫之还认为,人性的形成,一方面是“命日受则性日生”,不断接受自然界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在已生之后,“能自取而自用”,主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在“习”与“性”的关系中,王夫之认为,“习成而性与成”,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成乎人之性”;正是在“好学”、“力行”、“知耻”等自觉活动中,通过习行才可以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实现人的道德理想。

10、不平论

代表人:司马光(宋代)

主张: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善行占上的就是善人,恶性占上的自然就成了恶人。这是有人的天性决定的,由生命之初就注定的。后天的改造也可由恶性转化为善性,善行也可以转化为恶性。善恶对每个个体生命的概念是不同的,这就是有的看到杀鸡都于心不忍,有的看到杀人也无动于衷的原因。

11、二元论

代表人:张载(宋代)、李翱(宋代)

张载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张载把人性论逐渐建立在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协调的基础上,而实现本体论、宇宙论相协调的思维方式是理一分殊与体用论的结合。在他看来,太虚本体的神用正是通过糟粕而负面地得以呈现的,所以糟粕其实就是太虚本体的负用。与此对应,在人性论上便出现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张载实际上以一种正体负用的方式解决了李翱的性善情恶的矛盾,然而正由于此。与此对应,在人性论上便出现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张载实际上以一种正体负用的方式解决了李翱的性善情恶的矛盾,然而正由于此。

李翱是宋明理学的先驱,他的性善情恶论包含着“性体情”与“性生情”的二元重叠,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性二元论的初步萌芽;李翱性善情恶的矛盾也启示着性二元论的产生。周敦颐则将李翱人性论上的二元意识引向了整个宇宙本体论,在他协调人性论与宇宙论、本体论的过程中,他将善恶与刚柔搭配起来,从而使他的人性论成为性二元论的萌芽形态。然而当他将人性论与宇宙本体论结合起来后,在李翱人性论中无根性的恶却因而具有了有根性。

12、三品论

代表人:董仲舒(汉代)、韩愈(唐)

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天有阴有阳,人性有贪有仁。

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认为上品的人生来就能够照封建道德标准行事;中品的人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做到这一点;下品的人则是天生的劣性,只能用强制手段使他们“畏威而寡罪”。 董仲舒主张"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中民之性"可上可下,可善可恶,"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三品性为:

一品“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二品“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

三品“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并把"性"和"情"对立起来,"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生"的;"情"的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接于物而生"的。

韩愈看来,封建帝王都是天生应当发号施令统治人的上等人,劳动人民则是天生应当受统治的下等人,这是天命,也是永恒不变的圣人之道。如果帝王不发号施令,臣子不按照帝王的旨意去统治人民,就是失职违道,会受到天命的惩罚。如果人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原道》),那就该杀。

13、性恶心善论(现代)

代表人:何鹏荣

主张:“人性本恶,人心向善。”何鹏荣主张性和心是分离的。性是恶的,心是善的。人的第一本性为恶,而后是才会是善心。所谓恶人也有善心,善人也有恶念。

就如,一个幼儿,做了坏事的时候,会很兴奋,但意识到自己做坏事会被吵时,自己就先哭一样。兴奋是本性,意识后哭泣就是善心的表现。

再如,我们看到的喜剧片、相生、小品等节目,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囧态或倒霉样的时候,我们都不由自主的开怀大笑。为什么?这是满足了我们恶性的心理作用。

再如,当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行走在冰时,突然一个同事不小心被滑到了,其他同事第一反应(本性)是什么?一定是开怀大笑,这是时第一本性的的反应结果。然后看到这个同事被摔坏了,就会马上上前搀扶或急救(善心),这是第二善心的反应结果。

再如,我们的从小到大,我们接受最多的教育不是要我们做什么,而是要我们不要做什么。幼儿时期,家长们对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别磕着、别碰着、别挤着、别压着、别摔着、别烫着、别烧着、别电着、别咬着、别割着、别扎着、别淹着、别呛着、别惊着、别吓着------。到了学校,不是先学知识,而是先学习《小学生守则》;到了单位,不是先工作,而是先学习《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出外旅游,旅游团导游不是先讲解异国风情,而是先告诉我们这个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些行为都是抑止我们恶性的教育。只有先把恶性止住了,善心就自然增加了,善行自然而为了。

有人说“人是一个矛盾体。”这句话不假。为什么说人是一个矛盾体呢?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同时存在着二种无形的物质,一个是善心、一个是恶性。就像每个人的身体里有二个人一样。一个叫积极,一个叫消极;一个叫善良;一个叫邪恶;一个叫公正、一个叫私欲;一个叫精神,一个叫魔鬼。他们时刻都在发生着斗争。当我们起床开始,他们就开始作战了,一个说再睡一会吧,躺着多舒服啊!一个说快起床,今天还有工作要做。当我们吃零食的时候,一个说这个好吃,多吃点,一个说,这个是垃圾食品,不能吃。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一个说油大点,吃的香,一个说清淡点,对身体好。当我们工作的时候,一个说能休息一会就休息一会,反正也没人在意你,一个说要敬业工作,争取做出精彩的自己。当我们手中有垃圾的时候,一个说拿着多不舒服啊,反正没人管,随手扔了吧。一个说乱扔垃圾不文明,你是个有素质的人,不能随手乱扔垃圾。面对朋友和爱人,一个说爱他就要相信他,一个说人心难测,还是提防点吧。大多数女人和老公相爱一生,临终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还在问“老公,你爱我吗?”大多数男人和老婆相爱一生,临终的时候在想:我辈子爱的是谁?这就是善于恶的斗争,这就是矛盾体的根本原因。

当积极战胜了消极,你就是英雄;当消极战胜了积极,你就是失败。当善良战胜了邪恶,你就是好人;当邪恶战胜了善良,你就是败类。当公正战胜了私欲,你就是包公;当私欲战胜了公正,你就是和珅;当精神战胜了魔鬼,你就是神;当魔鬼战胜了精神,你就是魔。这就是佛家讲的‘善恶一念间,一念即天堂,一念即抵御;一念即神,一念即魔。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所以说恶性第一,善心第二。只有抑止恶性,弘扬善心,才能达到人生的圆满境界。

 

三、西方人性本原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

1、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主  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应地发展为研究这三部分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2、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斯金纳、桑代克、华生、班图拉

主  张: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

班图拉自我本性效能原理认为:

(1)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

(3)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

①行为的成败经验;

②替代性经验;

③言语劝说;

④情绪的唤起;

⑤情境条件。

3、集中表现论

代表人:马斯洛

主  张: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四、人性十三种特性

 

人有亿万个,各个都不同。不仅长相不同,个性更是不同。

何鹏荣把人性总结为十三种特性,从原始性到道德性,共十三个层次。

第一种特性:食欲、性欲、安全性、求生欲。

第二种特性:暴力性、自私性、邪恶性、叛逆性。

第三种特性:嫉妒性、猜疑性、疑惑性、排他性。

第四种特性:报复性、欺骗性、隐瞒性、躲避性。

第五种特性:懒惰性、依赖性、拖迟性、群体性

第六种特性:权威性、表现性、成就性、羡慕性 。

第七种特性:竞争性、竞技性、争斗性、掠夺性。

第八种特性:奴  性、顺从性、依赖性、互助性。

第九种特性:模仿性、好奇性、剽窃性、偷窥性。

第十种特性:安逸性、舒适性、愉悦性、娱乐性。

第十一种特性:荣誉感、成就感、仰慕性、领导性。

第十二种特性:亲情性、亲昵性、亲近性、亲热性。

第十三种特性:自由性,平等性、互助性、尊重性。

 

五、人性化管理趋势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只要是人,都有人性的欲望和弱点。

在传统管理中,大生产以机器为中心,工人只是机器系统的配件,人被当作是物,管理的中心是物。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组织中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机器,而是高素质的人才。组织中人的作用,在组织中越来越显出重要作用。这就促使管理部门日益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工作的中心也从物转向人。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中心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在任何管理中,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的这一特征,要求管理理论研究也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研究作为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在管理理论的研究中,差不多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建立在人性的假设理论基础上。许多学派管理理论的不同,主要是出于对人的本性认识不同。20世纪之初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基于“经济人”这一假设的,20世纪30年代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是基于“社会人”这一假设的,至50年代又有了基于“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马斯洛的人性管理,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文化管理,强调实现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现象。管理研究发展史表明,管理学理论明显地存在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为此,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作和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在管理方式上,现代管理更强调用柔的方法,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能力,通过激励、鼓励人,以感情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充分地调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及合理配置。

 

六、人性属性

1、自我意识

即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它物的一种独立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它物的区分和界定。

2、自我决策

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无论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

5、欲望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有)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能)、自我价值判断实现(善)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类种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

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又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而销熔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像吸毒者一样,为了片刻的虚幻体验,毁掉自己的身体健康。

只有虚伪的人言,没有不寻求自我肯定的行为。

从管理学的这个原理中不难发现,人既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既是高尚的,又是卑鄙的;既是真诚的,又是虚伪的。但这并不是说,人性是如此的矛盾和不可协调。而是说人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时,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有一点是确定不变的,这就是任何一个健康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即自我肯定。精神失常的人和理智不清的傻子可以例外,他们不是健康的人。

 

七、人性定理推论

 

1、人性定理的第一推论:人在可以懒的时候,不会不懒。

这里的懒,不是不行动,而是放纵自己,毫无约束,沉溺于肌肤之利的满足,不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自己的更大、更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肯定。

在现实中,人之所以会懒,正是因为有这种可以懒的条件和环境。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介绍过这样一个典型:在大西北农村,有些农民穷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年过冬都要救济棉衣,但每年过冬又都没有棉衣穿。冬天来了,给他们救济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们就把棉花抓去变成夹衣。进入夏天,天热了,他们又把夹衣剪开,变成两件衬衣。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冬天来了,政府还会再给他们棉衣。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调整了救困扶贫的思路,给困难户输给“造血功能”。对于特困户,无偿提供二十只绵羊,让他们放牧后卖羊毛致富。可有人从县城领到羊后,还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只吃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坚信,这二十只吃完了,国家会再给二十只。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并可不承担任何后果,他就不会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智慧。

2、人性定理的第二推论:人在勤劳无益时,不会不懒。

所谓勤劳无益,就是指一个人付出艰辛和努力,并不能为他的利益和欲望带来什么满足,他的活动也仅仅是毫无回报地服务于他人,奉献于他人的“学雷锋”。如果是这样,他就肯定不会付出努力。在中国农村过去的大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懒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会付出努力干多、干好?

在80年代,我到过一些机关和工厂,有些领导老抱怨他的下属工作不积极、做事怕吃苦。我告诉他们这个错不在于你的下属,而在于你自己。你的下属付出努力和勤劳之后,你不能及时地给他以酬偿,为他们的利益和欲望提供满足,他为什么要努力?在现在的企业中,这个问题也仍然存在。员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也就不会再做这种努力了。相反,如果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你能及时地给他提供相应利益和欲望的满足,对他的努力和贡献及时给以反馈,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会相对充分地发挥出来。

海尔管理中经常讲到毛宗良的故事。讲广东潮州有一个客户给海尔写了一封求购“玛格丽特”洗衣机的信。海尔总部要求下属企业海尔梅洛尼公司,按照既定承诺在四十八小时内把洗衣机送到客户家里。一台海尔“玛格丽特”洗衣机由青岛运至广州后,驻广州的安装人员毛宗良租了一辆车,专程把洗衣机送往客户家。到下午两点时,在离潮州还有近一半的路程时,所租车因手续不全被交警扣留了。而被扣车的地方又前不着村,后不把店,离最近的海峰城也还有四五公里地。毛宗良拼命地拦车,但汽车司机一见大体积的洗衣机都不愿拉。拦了十多辆车都没有结果,到了下午三点多,毛宗良决定不再等了,找了一条绳子,把 150 多斤重的洗衣机捆在身上,在温度高达摄氏 38 度的烈日下,饿着肚子走了两个多小时,达到海峰城后,才另找车上路,按承诺把洗衣机送到客户家。

在这里,毛宗良是在学雷锋吗?不是,完全不是。海尔企业管理规范,任何一个员工只要为企业做出了贡献,都会得到他应有的回报。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员工白干白付出,保证让员工付出多少、贡献多少,就一定能获得多少回报,并让这种回报严格与贡献成比例。

3、人性定理的第三推论:可能发生而又不应该发生的事,却一定会发生。

这里说不应该发生的事,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做出的评价,即管理者不希望发生的事。可能发生的事是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而言的,即被管理者并不乐意接受管理者给他的限定,同时又有突破这种限定的可能存在。包括做了不应该做的事,而自己并不会蒙受多大损失,或者说所蒙受的损失要小于做了不该做的事,所得到的利益和欲望的满足。

一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两亿元,净资产超过 1.2 亿元,每年的采购任务超过一亿元。为了避免采购发生漏洞,他把采购任务交由他儿子一个人承担。没有料到他的儿子也会吃大笔的回扣,甚至因为他儿子吃了回扣,采购的原材料价高质劣,使他企业所承担的一个对外加工订单,因材料质量问题而遭受退货索赔,造成直接损失 170 多万美元,加上间接损失,蒙受损失总额折合人民币近 3000 万元,这还不包括信誉品牌损失。

这个老板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也会吃回扣。他只有两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他的企业最终都是他的儿子的。按照当地的惯例,外嫁的女儿没有继承权。并且他还告诉我,他儿子花钱,他从不吝啬,手机差不多半年换一次,汽车已经是‘大林肯’了。

我问他:“你儿子吃回扣的钱做什么用了?”

他拿钱在一个星级饭店包了一个二奶。”他说。

这就对了,就是因为你所给的钱还没有完全满足你儿子的所有欲望。”

不过该花的钱,我都给他去花了。包二奶这种花销,我怎么能给他呢?”

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你认为包二奶是不该的,但他却认为是可以的。我知道,在广东有些地方,拉车的就要包一个二奶。你儿子作为一个两千多人企业的少老板,他会没有这种欲望和需求吗?你说不应该,这是从你的角度做出的评价。他认为应该,而你又没有为他提供这份花销,他就必然会想歪门邪道弄钱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你把你的儿子当作世界上最可信任的人,对他的行为不再进行任何控制,这就使他通过吃回扣,满足包二奶的欲望成了可能。你认为不应该,但只要你儿子认为应该,而你又没有堵住所有的漏洞,为他想做的事留有可能。那么他就一定会这样做。尽管你的企业将来是他的,但现在还不是他的。对企业承担责任的是你,享有支配企业权力的也是你。所以你的儿子就可能运用你所授予的权力为自己牟取现实的好处。你对授给他的权力没有控制,他吃回扣也就在所难免。”

现实就是如此,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利益独立,责任完全的人。谁要做不应该做的事,那就让他付出充分的代价,使他感到做这种不该做的事不值得,那么,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通路,不该发生的事才不会发生。

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也就是通过事先的制度规范约定,堵住“可能”的通路,避免不应该发生的事的发生。

 

八、管理启示

 

1、人才选择的启示

人性定理如何选好人才、用好人才是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人的管理由于涉及到心理情感、法律、文化、人力资本等范畴,变数较多,因此成为管理的难点。许多跨国企业到中国,生产、市场营销、财务、物流等对“物”的管理比国内企业技高一筹,但对于如何管理好中国人,他们往往会望洋兴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跨国公司的洋管理者无法洞悉基于中国文化传承基础上员工的心理情感活动。

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原则是“人伦”,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前提是“人性”的把握。管理上若不注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去鼓励人与物的配合,易犯偏重物而约束人的错误。所以,必须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都是管理中国人的高手,其成功就在于能够在洞悉中国人性的基础上,用有中国特色的办法来管理中国人。中国人性有什么特点呢?从两个方面作简要扫描,其一是人性的假设,其二是国民性格特点。

关于人性的假设前提,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人性有深刻的认知,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的性善论、法家的性恶论、佛家的中性论、道家的无为论。

儒家性善论。儒家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宋代《三字经》开篇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这一观念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性善论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

法家性恶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为人生来爱好私利,所以为争名夺利,不知辞让;因为人生而有缺点,所以会有阴谋诡计,因此忠实守信不存;因为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所以好声色,因此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不存;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定会相互争夺。

道家中性论。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老子指出:“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老子认识到,声色犬马,本是人的需要,过分放纵了人性,必然会带来恶果,说明人性有恶的一面。有恶必有善, 《道德经》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邦家昏乱,有忠臣。”说明人性有善的一面。

由于中国古代儒家统治文化对社会影响最为深远,因此以儒家文化中的人性学说对中国人的人性影响最大。中国文化中将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君子,一类是小人。君子具有优秀的品质,而小人则相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如鱼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榜样,小人则相反。

基于对中国式的人性假设,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就是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先会做人,然后会做事,这就是管理。抓住中国人性的特点,选拔人、用好人,是管理的重中之重。

2、管理者的启示

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对国民性有深刻的洞察力,有必要对国民性特点作一下研究,并以国民性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中国国民性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不一定。中国人的个性就是不一定,中国人的事情有变动性,抓住这两句话管理就比较容易掌握住精神。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中国人最喜欢说不一定。同样一个中国人,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不一定。中国人说一定的时候,结果也常常不一定。中国人的应变能力最强,弹性最大,适应力也最好。中国人最爱,也最擅长变来变去。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就是“不一定。”

差不多。凡事都差不多,中国人的口头禅是“大概、估计、几乎、相差不大。”胡适先生早年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性中的差不多性格。

要面子。中国人把面子看得很重,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方能实施有效管理。不少中国人要面子,平时自己萝卜咸菜省吃俭用,可是朋友来了,却大鱼大肉招待一番,勒紧腰带花钱买个面子。

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只要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吵得不可开交,有时还会大打出手,引来大批人驻足观看,又影响交通。吵架者认为这是为了争个面子,其实面子丢尽了。重理重情。中国人很重理重情,这就有了“合情合理合法”之说。

中国人在管理上有一套独特的功夫,这套功夫有个“三字要诀”,即“情、理、法”原则。如果中国人遇到了什么纠纷,总会按照这三字真言按次序进行解决。我们的办法首先是“动之以情”,如果对方不讲情面的话,那就不妨“晓之以理”;如果讲理也讲不通,那就只好撕破脸皮上法庭了,所以这最后一招叫做“绳之以法”。按照中国人的脾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祭出法律武器的。这一点跟西方人似乎不一样,他们可不顾什么情面不情面,很多时候也懒得讲理,遇到事情干脆直接对簿公堂好了,所以在西方国家,律师这一职业是很吃香的。

除此之外,中国人性还有一些其它特点,只是不够典型就不一一列举。有效管理离不开文化背景,了解中国人的人性特点,对症下药,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人性是难以定论的特质。无数的事实说明,人性是变动的,这些人性的光明面也好、阴暗面也好,但以上我们列举的一些特质较为普遍存在。管理的重点是通过管好人进而管好事,如何管好人呢?前提条件是对被管理者的人性特点深入洞察,因势利导。中国优秀的管理者,无不是抓住了国民性的特点,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