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儒家》3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二十六、经典名言

 

(一)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谭》

译: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译: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译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译: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译: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译: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4.刘师培《清儒得失论》:“汤斌亦受学夏峰,然觍颜仕虏,官至一品,贻儒学之羞。”

 

(二)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申鉴·杂言上》

译: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译:老马虽然卧在马槽子下,但它仍有行千里的志向。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译: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译: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译: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译: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

老师传授的学 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译: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译: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译: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译: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译: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译: 品德高尚的人修身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译: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三)治学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译: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宋·司马光《劝学文》

译: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译:历来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明·吕坤《呻吟语·礼制》

译: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译: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天资聪颖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译:过去的一切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不息地流逝。

10.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译: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梁·沈约《长歌行》

译: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学习,悲伤难过也是徒劳。

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氏家训·勉学》

译: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中说·礼乐》

译: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译: 富贵犹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宋·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陆九渊《与黄循中》

译: 学习既是智慧之源、进德之基,更是生存之本。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宋·朱熹《劝学文》

译:不要说今天不学还有明天,不要说今年不学还有明年。岁月流逝,成长的时光无法逆转,

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译: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菜根谭·后集百九》

译: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修习真理的人应该努力地去探索。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译: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2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近思录·为学类》

译: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

译: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不能坚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译: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四)艺术篇

1.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

译: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译: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3.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译: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4.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译: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译: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

译:所谓诗歌文章,实际上都与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联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朱子语类》

译: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 清.袁牧《读书

译: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五)哲学篇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译: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译: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

译: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译: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贞观政要·征伐》

译: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潜夫论·浮侈》

译: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译: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译: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近思录·治体类》

译: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译: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译: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译: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译: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六)母爱篇

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6、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二十七、儒教

 

儒教、佛教、道教并称为中国三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故孔子亦被尊为儒教圣教主。

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儒教拥戴神权,认为皇权至上。

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不仅证明了胡适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职人员的论点,也为儒教是宗教找到了证据 。儒学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曾经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管理社会。儒教推崇儒道,对中国的宗教与社会和平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没有宗教战争的原因之一。

儒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一)儒教的由来与发展

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尧舜即注重"敬敷五教"。"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5]"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6]五教即五礼,全是家庭之礼。其中"五教" ,就是处理人际道德关系的五种基本规范,即孟子所解释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尧舜禹的臣子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尚书·皋陶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因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

汉朝孝武皇帝时定为中国官方统治思想,尊六经立学宫,重视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仪制度的建设,被称为经学,或者汉学,此后成为中国的正统。唐朝制定了《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

南朝朱熹创建理学,尊四书、重视培养内心虔诚的"孔孟之道"。朱熹的儒教思想体系从天地万物说起,从格物致知入手,落实于人伦日用,道德修养,归结为求仁,成贤成圣。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同时也是他的施政方针。他用毕生精力注释的《四书集注》,成为宋代以后官方培养人才的标准教科书。理学以及心学又被称为宋学。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止读经,儒教失去了官方思想的地位。民国早年还曾有"打倒孔家店"的运动,到国民政府时期,又重新尊孔,把孔子祭祀列为国家祭祀。中国大陆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儒教重新逐渐得到重视。儒教至今对很多中国人的思想依然有很重大的影响。儒教也是古代韩国和越南的官方正统思想,现在儒教对韩国、越南以及日本一些人的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儒教概况

"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到了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儒教经过汉魏谶纬神学、宋明道德神学之后,随着清王朝没落体系开始崩塌。

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

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 ,因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正确的"道"。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

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经为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组织,以天坛、宗庙、孔庙、泰山为祭祀场所,以郊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祭祀仪式。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的孔教运动倡导儒教和国家官僚组织分离,按基督教模式允许人人祭天,允许人人祭孔,因为"自共和以来,教化衰息,纪纲扫荡,道挨凌夷,法守集坏,礼俗变易,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极。"革命人士主张不再尊儒,而康有为、陈焕章等人成立孔教会,呼吁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得到大总统袁世凯的支持。儒家与儒教有本质区别,儒教不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派,它只是以神道设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思想与儒家学说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清时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