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中医学院

《千金要方》20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乌头丸方

  治男子女人寒冷,腹内积聚,邪气往来,厥逆抢心,心痛痹闷。吐下不止,妇人产后羸瘦。

  乌头(十五枚) 吴茱萸 蜀椒 干姜 桂心(各二两半) 前胡 细辛 人参 川芎 白术(各一两六铢) 皂荚 紫菀 白薇 芍药(各十八铢) 干地黄(一两半)

  上十五味末之,蜜丸,酒下如梧子十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治心腹疝瘕,胁下及小腹满,坚痛有积,寒气入腹,使人腹中冷,发甚则上抢心气满,食饮喜呕方。

  大黄 茯苓(各一两半) 吴茱萸 桂心 黄芩 细辛 人参 蜀椒 干姜(各一两六铢) 牡丹甘草 川芎 苁蓉 虫(各十八铢) 芍药 防葵 虻虫 浓朴 半夏(各一两)男发灰(半两)

  上二十味,末之,以蜜丸,服如梧子五丸,日再,渐加之。

恒山丸

  治胁下邪气积聚,往来寒热如温疟方。

  恒山 蜀漆 白薇 桂心 甲 白术 附子 鳖甲 虫 贝齿(各一两半) 蜚虻(?

  上十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以米汁服五丸,日三。

  又方 蒸鼠壤土熨之,冷即易,腹中切痛,炒盐半升令焦,纳汤中饮之,大吐瘥。若手足痛者,烧青布,纳小口器中,熏痛处。

神明度命丸

  治久患腹内积聚,大小便不通,气上抢心,腹中胀满,逆害饮食,服之甚

  大黄 芍药(各二两)

  上二味,末之,蜜丸,服如梧子四丸,日三,不知,可加至六七丸,以知为度。

  治万病积聚方

  七八月收蒺藜子,不限多少,以水煮过熟,取滓曝令干,捣筛,蜜丸,酒服如梧子七丸,以知为度。其汁煎如饴服之。

陷胸汤方

  治胸中心下结积,食饮不消。

  大黄 栝蒌实 黄连(各二两) 甘遂(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太一神明陷冰丸

  治诸疾,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注,长病咳逆唾噫,辟除众恶,杀鬼逐邪气,鬼击客忤中恶,胸中结气、咽中闭塞,有进有退,绕脐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注相染灭门方。

  雄黄(油煮一日) 丹砂 石 当归 大黄(各二两) 巴豆(一两) 芫青(五枚)桂心(三两) 真珠 附子(各一两半) 蜈蚣(一枚) 乌头(八枚) 犀角 鬼臼 射罔 黎芦(各一两) 麝香 牛黄 人参(各半两) 杏仁(四十枚) 蜥蜴(一枚) 斑蝥(七枚) 樗鸡(三七枚) 地胆(三七枚)

  上二十四味,末之,蜜和,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先食饮,服二丸,日二,不知,稍加之,以药二丸安门户上,令众恶不近,伤寒服之无不即瘥。若至病家及视病患,夜行独宿,服二丸,众恶不敢近。(此方与第十七卷尸疰篇方重)

蜥蜴丸

  治症坚水肿、蜚尸、遁尸、百注、尸注、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蛊毒、邪气往来,梦寤存亡,留饮结积,虎野狼所啮, 犬所咋,鸩毒入人五脏,服药已消杀其毒,食不消,妇人邪鬼忤,亦能遣之方。

  蜥蜴(二枚) 蜈蚣(二枚) 地胆(五十枚) 虫(三十枚) 杏仁(三十枚) 蜣螂(十四枚) 虻虫(三十枚) 朴硝(一两十八铢) 泽漆 桃奴 犀角 鬼督邮 桑赤鸡(各十八铢)芍药 虎骨(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 巴豆(一两十八铢) 款冬花(十八铢) 甘遂(一两六铢) 干姜(一两)

  上二十味,末之,别制巴豆、杏仁如膏,纳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丸如麻子。先食饮,服三丸,日一,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一丸,日一服。有人风冷注,癖坚二十年者得瘥。(此方与第十七 ?)

大五明野狼毒丸

  治坚癖痞在人胸胁,或在心腹方。

  野狼毒 干地黄(各四两) 附子 大黄 苁蓉 人参 当归(各一两) 半夏(二两) 干姜 朴防己 旋复花(各半两) 巴豆(二十四枚) 杏仁(三十枚)

  上二十一味,末之,蜜和,服如梧子二丸,日二夜一,以知为度。

小野狼毒丸

  治病与前同方。

  野狼毒(三两) 旋复花(二两) 附子 半夏 白附子 茹(各二两)

  上六味,末之,蜜和,捣五千杵,饮服如梧子三丸,加至十丸,日三。(《肘后方》无半夏、白附子、 茹,只三味)。

野狼毒丸

  治坚癖方野狼毒(五两) 半夏 杏仁(各三两) 桂心(四两) 附子 蜀椒 细辛(各二两)

  上七味,末之,别捣杏仁蜜和饮服,如大豆二丸。

甘遂汤方

  治暴坚久痞腹有坚。

  甘遂 黄芩 芒硝 桂心 细辛(各一两) 大黄(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治卒暴症,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斫刺,昼夜啼呼,不治,百日必死方。

  牛膝二斤 咀,曝之令干,以酒一斗浸之,密塞器口,煎取半,服半升,一服便吐去宿食,神效。

  治卒暴症方。

  取商陆根捣碎,蒸之,以新布籍腹上,以药铺着布上,以衣物覆其上,冷复易之,数日用之,旦夕勿息。

  又方 蒜(十片,取五月五日户上者,去皮) 桂(一尺二寸) 灶中黄土(如鸡子大一枚)

  上三味合捣,以淳苦酒和,涂布上以掩病处,不过三日消。凡蒜亦佳(《肘后方》不用?)

野葛膏

  治暴症方。

  野葛(一尺) 当归 附子 雄黄(油煮一日) 细辛(各一两) 乌头(二两) 巴豆(一百枚) 蜀椒(半两)

  上八味 咀,以大醋浸一宿,猪膏二斤煎附子色黄,去滓,纳雄黄粉,搅至凝,敷布上,以掩症上,复以油重布上,复安十重纸

硝石大丸

  治十二症瘕,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并欲服寒食散而腹中有症瘕实者,当先服大丸下之,

  硝石(六两,朴硝亦得) 大黄(八两) 人参 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末之,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铜器中,以竹箸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三升作三刻,以置火上,先纳大黄,常搅不息,使微沸尽一刻,乃纳余药,又尽一刻,有余一刻,极微火使可丸,如鸡子中黄。欲合药,当先斋戒一宿,勿令小儿、女人、奴婢等见之。欲下病者,用二丸。若不能服大丸者,可分作小丸,不可过四丸也。欲令大不欲令细,能不分为善。

  若人羸者可少食,强者不须食,二十日五度服。其和调半日乃下。若妇人服之下者,或如鸡肝,或如米汁,正赤黑,或一升或三升。下后慎风冷,作一杯粥食之,然后作羹 ,自养如产妇法,六月则有子,禁生鱼、猪肉、辛菜,若寒食散者自如药法,不与此同日一服。

土瓜丸

  治诸脏寒气积聚,烦满热饮食,中蛊毒,或食生物,及水中蛊卵生,入腹而成虫蛇,若为鱼鳖留饮宿食;妇人产瘕,带下百病,阴阳不通利,大小便不节,绝伤堕落,寒热交结,唇口焦黑,身体消瘦,嗜卧少食、多魇,产乳胞中余疾,股里热,心腹中急结,痛引阴中方。

  土瓜根(末) 桔梗(末各半升) 大黄(一斤蒸二升米下,曝干) 杏仁(一升)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空腹饮服三丸,日三,不知加之,以知为度。

  治凡所食不消方

  取其余类烧作末,酒服方寸匕,便吐去宿食即瘥。有食桃不消作病者,以时无桃,就树间得槁桃烧服之,登时吐,病出,甚良。

  治猝食不消,欲成症积方。

  艾汁如饴,取半升一服之,便刺吐去宿食,神良(《今古录验方》白艾五尺围一束,薏苡根一大把,二味煎)。

  治食鱼肉等成症结在腹内,并诸毒瓦斯方。

  狗屎五升,烧末,绵裹之,以酒一斗浸再宿,滤取清,分十服,日三服,三日使尽,随所食症结即便出矣。

  治杂中食瘀实不消,心腹坚痛者方。

  以水三升煮白盐一升,令消,分三服,刺吐去食也,并治暴症。

  治症坚,心下有物大如杯,不得食,食则腹满、心腹绞痛方。

  葶苈子 大黄(各二两) 泽漆(四两)

  上三味,末之,别研葶苈为膏,下二味捣五百杵,入蜜,更捣千杵,服如梧子五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治少腹坚大如盘,胸中胀,食不消,妇人瘦瘠者方。

  暖水服发灰一方寸匕,日再服,并灸肋端。

  又方 饮服上好曲末方寸匕,日三瘥。又灸三焦俞,随年壮。

  治伏梁气方

  白马尿铜器中承取,旦旦服一升。

  治症瘕方

  槲树白皮煎令可丸,服之,取知病动若下减之。

  治患症结病及爪病似爪形、日月形,或在脐左右,或在脐上下,若鳖在左右胁下,或当心如合子大,复有手脚。治之法先针其足,以椒熨之方。

  取一新盆子受一斗者,盆底钻一百二十孔,孔上着椒三合,上着一重纸,纸上着冷灰一升,灰上着热灰半升,上着刚炭火一斤,经一食顷,盆底热彻,当病上,初安毡一重,即安火盆,火盆大热,以渐更加一重,若火更热不可忍,加至三重,暂歇,食一口冷冻饮料,还上火,消二分许即停,经三日勿着,及至七日决得顿瘥,然后食美食自补。若小不瘥,作露宿丸服之(方在第十六卷中)。

  治腹中积症方

  葶苈子一升(熬),酒五升浸七日,服三合,日三。

  治蛇症方

  白马尾切长五分,以酒服方寸匕,大者自出。更服二分者一方寸匕,中者亦出。更服三分者一方寸匕,小者复出。不可顿作一服,杀人。(马尾,一本作马毛)。

大黄汤方

  治蛇症

  大黄 茯苓(各半两一本作黄芩) 乌贼骨(二枚) 皂荚(六枚如猪牙者) 甘草(如指大者一尺) 芒硝(如鸡子一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三沸,去滓,纳硝,适寒温,尽服之,十日一剂,作如上法,欲服之,宿无食,平旦服,当下病根也。

  治鳖症腹坚硬肿起大如盘,睡卧不得方。

  取蓝一斤,捣,水三升,绞取汁,服一升,日二。

  又方 蒴 根白皮一握,研取汁,以水和,顿服之。

  又方 白马尿一升,鸡子三枚,取白合,煎取二合,空腹顿服之,不移时当吐病出。

  治食中得病,为鳖症在心下,坚强方。

  鸡屎一升,炒令黄,取五合,以酒一升浸,更取半,捣为末,以所浸酒服方寸匕,日二,三日中作一剂。

  治蛟龙病,开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发似癫痫,面色青黄,因食寒食饧过多,便吐出蛟龙,有头及尾。从兹有人患此疾,令服寒食饧三斗,大验。

  山野人有啮虱,在腹生长为虱症病,治之方。

  故败篦子(一枚) 故败梳(一枚)

  上二物各破为两份,各取一份烧为末,又取一份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以服前烧末,顿服须斯出矣。

  治米症常欲食米,若不得米则胸中清水出方。

  鸡屎(一升) 白米(五合)

  上二味合炒,令米焦,捣末,以水二升,顿服取尽,须臾吐出病如研米。若无米当出痰,永憎米,不复食。

  治肉症思肉不已,食讫复思者方。

  空腹饮白马尿三升,吐肉出,肉不出必死。

  治发症,由人因食而入,久即胸间如有虫,上下去来,惟欲饮油,一日之中乃至三二升,不欲饮食者方。

  油一升,以香泽煎之,大 劳贮之,安病患头边。令口鼻临油上,勿令得饮,敷鼻面令有香气,当叫唤取饮,不得与之,必当疲极大睡,其发症当从口出饮油,人专守视之,并置锻石一裹,见症出,以灰粉手捉症抽出,须臾抽尽,即是发也。初从腹中出,形如不流水中浓菜,随发长短,形亦如之。

  又方 酒三升,煮猪脂二升,三沸,一服一升,日二,白马尿服之亦佳。无马,白牛亦得。

  症瘕,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又灸气海百壮。

  久冷,及妇人症瘕,肠鸣泄利,绕脐绞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万勿针。穴在挟脐两边各二寸。

  积聚坚满,灸脾募百壮,穴在章门季肋端。

  心下坚,积聚冷胀,灸上脘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一寸许。

  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脘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

 

胆腑方

 

胆腑方·胆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论曰∶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难经》云胆者清净之腑。《甲乙》云中精之腑。)号将军,决曹吏。重三两三铢,长三寸三分。在肝短叶间下,贮水、精汁二合(《难经》作三合)。能怒能喜,能刚能柔,目下窠大,其胆乃横。凡脑、胆、髓、骨、脉、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若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甲乙》作神)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左手关上阳绝者,无胆脉也。苦膝疼,口中苦、眯目善畏如见鬼,多惊少力,刺足厥阴治阴,在足大趾间,或刺三毛中。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若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趾本节后一寸是。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咽仲介介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见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刺阳陵泉。若善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汁,故曰呕胆,刺三里以下,胃气逆,刺足少阳血络以闭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也。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苦太息。

  肝前受病移于胆,肝咳不已则呕胆汁。

  厥气客于胆则梦斗讼。(《甲乙》云梦斗讼自刳。)

  肝应筋。爪浓色黄者胆浓;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软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败者胆结。

  扁鹊云∶足厥阴与少阳为表里,表清里浊,其病若实。极则伤热,热则惊动精神而不守,卧起不定。若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发于玄水,其根在胆,先从头面起,肿至足。(方见治水篇中。)

  胆有病则眉为之倾,病患眉系倾者七日死。

  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面微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髀膝外至 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盛者,则人迎大一

 

胆腑方·胆虚实第二

 

  (脉二首 方九首 灸法二首)

  胆实热
  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痛,洒洒恶寒,胁痛,名曰胆实热也。

半夏汤

  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泻热方。

  半夏 宿姜(各三两) 黄芩(一两) 生地黄(五两) 远志 茯苓(各二两) 秫米(一升) 酸枣仁(五合)

  上八味 咀,以千里长流水五斗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之千余遍,澄清,取九升煮药,取三升半分三服。(《集验方》治虚烦闷不得眠,无地黄、远志,有麦门冬、桂心各三两,甘草、人参各二两。)

胆虚寒

  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趾不能摇 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名曰胆虚寒也。

温胆汤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本有茯苓二两、红枣十二枚)

千里流水汤

  治虚烦不得眠方。

  麦门冬、半夏(各三两) 茯苓(四两) 酸枣仁(二升) 甘草 桂心 黄芩 远志 萆

  上十二味 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万遍澄清,取一斗煮药取二升半,分三服。

酸枣汤

  治虚劳烦搅,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方。

  酸枣仁(三升) 人参 桂心 生姜(各二两) 石膏(四两) 茯苓 知母(各三两)甘草(一两半)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枣仁取七升,去滓,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治虚劳烦闷不得眠方∶

  大枣(二七枚) 葱白(七茎)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栀子汤

  治大下后虚劳不得眠,剧者颠倒懊恼欲死方。(仲景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汤主之。)

  大栀子(十四枚) 豉(七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纳豉更煮三沸,去滓。每服一升,安者勿更服。

  若上气呕逆,加橘皮二两,亦可加生姜二两。

  治烦闷不得眠方∶

  枸杞白皮、生地黄(各五两) 麦门冬 甘草 前胡(各五两) 茯苓 ?

  上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七合,分四服。

  治虚劳不得眠方∶

  酸枣仁 榆叶(等分)

  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

  又方 干姜四两为末,汤和顿服,覆取汗愈。

灸法

  胆实热灸浊浴,随年壮,穴在挟胆俞旁相行去五寸。

  胆虚灸三阴交各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一夫。

 

胆腑方·咽门论第三

 

  (论一首)

  论曰∶夫咽门者,应五脏六腑往来神气阴阳通塞之道也。喉咙包囊舌者,并津液调五味之气本也,不可不研乎。咽门者,肝胆之候也,主通五脏六腑津液神气应十二时。若脏热则咽门闭而气塞,若腑寒则咽门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见六卷喉病门。)热则通之,寒则补之,若寒热调和,病不生矣。

 

胆腑方·髓虚实第四

 

  (论一首,方二首)

  论曰∶髓虚者,脑痛不安,实者勇悍。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病从髓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羌活补髓丸

  治髓虚脑痛不安胆腑中寒方。

  羌活 川芎 当归(各三两) 桂心(二两) 人参(四两) 枣肉(研如脂) 羊髓 酥(各一升) 牛髓 大麻仁(各二升熬研如脂)

  上十味先捣五种干药为末,下枣膏,麻仁又捣,相濡为一家,下二髓并酥,纳铜钵中,重汤煎取为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稍加至四十丸。

柴胡发泄汤

  治体实勇悍惊热主肝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细辛 枳实 栀子仁 芒硝(各三两) 淡竹叶 生地黄(各一升)

  泽泻(四两)

  上十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硝,分三服。

 

胆腑方·风虚杂补酒煎第五

 

  (方十九首)

巴戟天酒

  治虚羸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能食下气方。

  巴戟天 牛膝(各三升) 枸杞根白皮 麦门冬 地黄 防风(各二斤)

  上六味并生用,如无生者用干者,亦得 咀,以酒一石四斗浸七日,去滓,温服,常令酒气相续,勿至醉吐,慎生冷,猪、鱼、油、蒜。春七日,秋冬二七日,夏勿服。先患冷者,加干姜、桂心各一斤。好忘加远志一斤,大虚劳加五味子,苁蓉各一斤。阴下湿加五加根皮一斤。有石斛加一斤佳。

  每加药一斤,即加酒七升。此酒每年九月中旬即合,十月上旬即服。设服余药,以此酒下之

  又方 巴戟天 生牛膝(各三斤)

  上二味 咀,以酒五斗淹浸,服如前法。

五加酒

  治虚劳不足方。

  五加皮 枸杞根白皮(各一斗)

  上二味 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汁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如药法,倍日将息。

天门冬大煎

  治男子五劳七伤八风十二痹伤中六极。一气极则多寒痹腹痛,喘息惊恐头痛。二肺极则寒痹腰痛,心下坚有积聚,小便不利,手足不仁。三脉极则颜色苦青逆意,喜恍惚失气,状似悲泣之后。苦舌强咽喉干,寒热恶风不可动,不嗜食,苦眩喜怒妄言。四筋极则拘挛小腹坚胀,心痛膝寒冷,四肢骨节皆疼痛。五骨极则肢节厥逆,黄胆消渴,痈疽妄发,重病浮肿如水病状。六肉极则发疰如得击,不复言,甚者至死复生,众医所不能治。此皆六极七伤所致,非独房室之为也。

  忧恚积,思喜怒悲欢,复随风湿结气,咳时呕吐食已变,大小便不利,时泄利重下,溺血上气吐下,乍寒乍热,卧不安席,小便赤黄,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饮食,入冢神室魂飞魄散。

  筋极则伤肝,伤肝则腰背相引难可俯仰。气极则伤肺,伤肺则小便有血,目不明。髓极则阴痿不起,住而不交。骨极则伤肾,伤肾则短气不可久立,阴疼恶寒,甚者卵缩阴下生疮湿痒,手搔不欲住汁出,此皆为肾病,甚者多遭风毒,四肢顽痹,手足浮肿,名曰脚弱,一名香港脚,医所不治,此悉主之方。

  天门冬 生地黄(切,各三斗半 捣压尽取汁) 白蜜(三升,炼) 酥(三升,炼) 枸杞根(切,三斗,洗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一斗三升澄清) 獐骨(一具,捣碎。以水一石煮取五斗澄清)

  上六味并大斗铜器中,微火先煎门冬,地黄减半乃合,煎取大斗二斗,下后件散药,煎取一斗,纳铜器,重釜煎令隐掌,可丸如梧子大。平旦空腹酒服二十丸,日二,加至五十丸。

  慎

  茯苓 桂心 白术 葳蕤 五加皮 菖蒲 远志 泽泻 薯蓣 柏子仁 人参 石斛 牛膝 杜仲 覆盆子 细辛 独活 枳实 川芎 大豆黄卷 黄 肉苁蓉 续断 狗脊 胡麻子 萆 白芷 橘皮 茯神 巴戟天 石南(各二两) 阿胶(十两) 甘草(六两)蜀椒 薏苡仁(各一升) 大枣(一百枚,煮作膏) 鹿角胶(五两) 蔓荆子(三两)

  上三十八味治,下筛,纳煎中有牛髓、鹿髓各加三升尤佳。小便涩去柏子仁,加秦艽二两,干地黄六两。阴痿失精去葳蕤,加五味子二两。头风去柏子仁,加菊花、防风各二两。

  小便利阴气弱,去细辛防风,加山茱萸二两。腹中冷去防风加干姜二两。无他疾根据方修合。

  凡此煎,九月下旬采药,立冬日合服,至五月上旬止,若十二月腊日合者,经夏至至七月下旬止。若停留经夏不坏,当于舍北阴处入地深六尺填沙置药中,上加沙覆之则经夏不损也。

  女人先患热者得服,患冷者勿服。

填骨万金煎

  治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方。

  生地(三十斤取汁) 肉苁蓉 甘草 阿胶(各一斤) 麦门冬 干地黄(各三斤) 干姜 桑白皮 茯 牛髓(三斤) 白蜜(十斤) 清酒(四斗) 麻子仁(三升) 大枣(一百五十枚) 当归(十四两)干漆(二十?

  上二十三味,先以清酒二斗六升,纳桑根白皮、麻子仁、枣、胶为刻识之。又加酒一斗四升大瓮盛饮,吞如弹丸一枚,日三。若夏月暑热煮煎转味,可以蜜与地黄汁和诸药成丸如梧子,服十五丸,不知稍加至三十丸。

  又方 治男子风虚劳损兼时气方。

  甘草(一斤) 石斛 防风 苁蓉 山茱萸 茯苓 人参 薯蓣(各四两) 桂心 牛膝 五味子 菟丝子 巴戟天 川芎(各三两并为末) 生地骨皮 生地黄汁(各一升) 丹参(二两) 生麦门 冬汁 牛髓 白蜜(各三升) 生姜汁(一升) 胡麻(二升,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去滓)

  上二十二味先煮地黄、地骨皮、胡麻汁减半,纳牛髓、蜜、姜、门冬等汁,微火煎,余八升下诸药散和,令调,纳铜器中汤上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酒服三十丸,日二服加至五十丸。

小鹿骨煎

  (一云獐骨) 治一切虚羸皆服之方。

  鹿骨(一具,碎) 枸杞根(切,二升)

  上二味各以水一斗,别器各煎汁五升,去滓澄清,乃合一器同煎,取五升,日二服尽,好将慎,皆用大斗。

地黄小煎

  治五劳七伤羸瘦干削方。

  干地黄(末,一升) 胡麻油(半升) 蜜(二升) 猪脂(一斤)

  上四味铜器中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二,稍加至十丸。久久常服,大有所益,瘦黑者肥充。

陆抗膏

  治虚冷枯瘦身无精光虚损诸不足方。

  牛髓 羊脂(各二升) 酥(《经心录》用猪脂) 生姜汁 白蜜(各三升)

  上五味先煎酥令熟,次纳姜汁,次纳蜜,次纳羊脂、牛髓,后微火煎三上三下,令姜汁水气尽即膏成,搅令凝止,温酒服,随人能否,不限多少,令人肥健发热也。(《经心录》云治百病劳虚风湿补益神效。男女通可服之良)。

枸杞煎

  补虚羸,久服轻身不老神验方。

  九月十日取生湿枸杞子一升、清酒六升,煮五六沸取出熟研,滤取汁。令其子极净曝令干,捣末,和前汁微火煎,令可丸,酒服二方寸匕,日二,加至三匕,亦可丸,服三十丸。

夏姬杏仁煎方

  (《太上肘后王经方》名杏金丹)∶

  杏仁三升纳汤中,去皮尖双仁,熟捣,盆中水研,取七八升汁,以铁釜置 火上,取羊脂四斤就釜内磨消,纳杏仁汁温之四五日,色如金状,饵如弹子,日三服,百日肥白,易容人不

  又方 杏仁去皮尖熬黄捣,服如梧子,日三。治枯瘦令人润泽无所禁。咳逆上气喉中百病,心下烦不得咽物者,得茯苓、款冬、紫菀并力大良。其药生热熟冷,喉中如有息肉者亦服之。

桃仁煎方

  桃仁 蜜(各一斤) 酥(半斤) 胡麻(一升,末) 牛乳(五升) 地黄(十斤,取汁)

  上六味合煎如饧,旋服之。

  治五劳七伤方∶

  白羊头蹄(一具,净,治以草火烧令黄赤,以净绵急塞鼻及脑孔) 胡椒 荜茇 干姜(各一两) 葱白(一升) 豉(三升)

  上七味先以水煮头及蹄半熟,即纳药煮令极烂去药,冷暖任性食之∶日一具,七日凡七具。忌生冷,酢滑,五辛。陈臭等物?

  治虚劳补方∶

  羊肚(一具,切) 白术(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斗煮取六升,每服二升,日三为度。

  又方 豉(一升,蒸三遍) 薤白(一斤,切)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小取汗。

膏煎

  治虚羸瘦方。

  不中水猪肪煎取一升,纳葱白一握,煎令黄,出纳盆中,平旦空腹服讫,暖覆卧至晡时,食白粥,粥不得稀,过三日服补方如下。

  羊肝(一具) 羊脊膂肉(一条) 曲末(半斤) 枸杞根(十斤)

  上四味以水三斗煮枸杞,取一斗去滓,细切肝等纳汁中,着葱豉盐如羹法合煎,看如稠糖即好,食之七日,禁如药法。

  补虚方∶

  猪肚(一具) 人参(五两) 蜀椒(一两) 干姜(三两半) 葱白(七两) 白粱米(半升,《翼》用粳米)

  上六味, 咀,诸药令相得,和米纳肚中缝合,勿令泄气,取水四斗半,缓火煮烂,空腹食之大佳,兼下少饭。

 

胆腑方·吐血第六

 

  (论二首 方二十九首 针灸法十五首)

  论曰∶禀丘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

  闷便?

  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

  腹绞痛?

  出清液,?

  得年少时?

  茹二味?

  中但自 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以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致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急吐方

  瓜蒂(三分) 杜蘅 人参(各一分)

  上三味治,下筛,服一钱匕,或无水浆,但得下即可。羸人小减之,吐去青黄或吐血一二升无苦。

黄土汤

  治吐血方。

  伏龙肝(鸡子大,二枚) 桂心 干姜 当归 芍药 白芷 甘草 阿胶 芎 (各一两) 生地黄(二两) 细辛(半两) 吴茱萸(二升)

  上十二味 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纳胶,煮取三升,分三服。

  亦治血衄。

  又方 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伏龙肝(半升) 甘草 干姜(仲景作地黄) 白术 阿胶 黄芩(各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分三服。

生地黄汤

  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方。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坚中汤

  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方。

  糖(三斤)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三两) 桂心(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翼方》无甘草、桂心,有生地黄)

  治噫止唾血方∶

  石膏(四两) 浓朴(三两) 麻黄 生姜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两) 小麦(一升)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澄取七升,纳药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治吐血胸中塞痛方∶

  芍药 干姜 茯苓 桂心 当归 大黄 芒硝(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各二两)

  麻黄(一两) 干地黄(四两) 虻虫 水蛭(各八十枚)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柏叶汤

  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

  干姜 阿胶 柏叶(各二两) 艾(一把)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纳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顿服。(仲景不用阿胶,《短剧》、《肘后》俱不用柏叶)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毒干呕心烦方∶

  蒲黄 犀角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