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农学院

《农桑辑要》8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种莲子法:“种莲子”,即用莲子繁殖的有性繁殖方法。后文讲“种藕法”,即用带有顶芽的藕,作种藕,进行无性繁殖的方法。采用种藕繁殖,生长快,现已成为种莲的通法。

收:殿本作“取”。《齐民要术》作“收”。

蒂:同蒂,即瓜果与枝蔓相连接的部分,指莲子的下端。

池中:原作“泥中”。殿本同。据《齐民要术》改正。

 

《药草·百合》

 

《四时类要》:二月,种百合。此物尤宜鸡粪。每坑深五寸,如种蒜法。义云:取根曝干,捣为面,细筛,甚益人。

 

  1. 译文

 

《四时类要》:二月间适宜种百合。这种植物特别喜欢鸡粪。每个坑要有五寸深,如同种蒜的方法。又说:把鳞茎晒干,捣细筛取百合粉,对人也很滋补。

 

  1. 注释

 

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可二三尺,叶呈披针形,夏季茎端开花,地下有鳞茎,鳞片肉质肥厚,可供食用。

见《四时纂要》“二月”篇。

百合通常是用地下的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农政全书》玄扈先生曰:“春取根(指鳞茎)大者,劈杂于畦中。”即是将鳞茎擘开种下;鳞茎的茎盘即向下生须根,向上抽生地上茎。有的品种能在地上茎部的叶液间产生气生鳞茎,叫珠芽,亦可用来繁殖。

 

《药草·苜蓿》

 

《齐民要术》:地宜良热;七月种之。畦种水浇,一如韭法。亦一剪一上粪,铁杷耧土令起,然后下水。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则止。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之。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

崔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

《四时类要》:苜蓿,若不作畦种,即和麦种之不妨。

烧苜蓿之地,十二月烧之讫。二年一度,耕垄外根,即不衰。凡苜蓿春食作干菜,至益人。

 

  1. 译文

 

《齐民要术》:苜蓿适宜种在耕熟的好地上。七月间下种。作畦、下种、浇水的方法,完全和种韭菜的方法一样。也是每剪一次,要上一次粪;用铁耙把土耧松,然后再浇水。一年收刈三次。留种子的话,刈过一次便不要再刈了。开春后,既可以生食,做汤羹更加香美。长大以后,可用来喂马,马特别喜欢吃。这种植物可以长生不衰,种植的人,只需种上一次,便可年年收割。城市近郊,适宜种植。

崔寔说:“七月、八月,可以种苜蓿。”

《四时类要》:苜蓿,若不采用畦种法时,便和麦子混在一起种也无妨碍。

放火烧苜蓿,应当在十二月放火烧毕。每隔两年,把垄外的蔓延根耕断一次,(苜蓿)便会生长不衰。凡是在春天吃苜蓿或者作干菜,都是极有益于人的。

 

  1. 注释

 

苜蓿:豆科,多年生草本。有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两种,这里所讲的皆为紫花苜蓿。旧日陕西各地栽植甚广,近年来渐渐绝迹。

引自《齐民要术·种苜蓿第二十九》。

转引自《齐民要术》。石声汉辑本《四民月令校注》,据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仅“七月”有种“苜蓿”,“八月”则无记载。

见《四时纂要》“八月”篇。

此法陕西农民颇习用。苜蓿初生苗至柔弱,冬季得麦苗保护,生长较旺盛。第二年刈麦时,将苜蓿苗留于田中,自会生长繁茂。

烧苜蓿之地:此句较《四时纂要》有改动。《四时纂要》原用“烧苜蓿”作标题。“之地”原作“苜蓿之地”属下读。

苜蓿富含蛋白质,春天的嫩芽作蔬食味极鲜美,农民常采回家当蔬菜卖。但早春过后,即不中食用。

 

《孳畜·养马牛总论》

 

《齐民要术》: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蕃息者,未之有也。谚曰:“赢牛劣马寒食下。”言其乏食瘦瘠,春中必死。务在充饱调适而已。

 

  1. 译文

 

《齐民要术》:牛可挽犁,马供乘骑,但必须估量着它们的能力去使用;随着天气冷暖的不同,饲喂饮水,亦应适合它们的习性;如能照这样去做,还不能使它们肉满膘肥、繁育仔畜,那是绝不会有的。谚语说:“瘦牛赖马,过不了寒食节。”是说因冬季缺乏饲料,使家畜瘦弱无力,入春后必死无疑。总的说来,不外是调节适当,喂饱喂肥罢了。

 

《孳畜·马驴骡附》

 

《齐民要术》:饮饲之节,食有“三刍”,饮有“三时”。何谓也?[何谓“三刍”?]一曰“恶刍”,二曰“中刍”,三曰“善刍”。谓饥时与恶刍;饱时与善刍,引之令食;食常饱,则无不肥。剉草粗,虽足豆谷,亦不肥充;细剉无节,簁去土而食之者,令马肥不啌。如此喂饲,自然好也。啌,苦江反。何谓三时?一曰朝饮,少之;二曰昼饮,则胸餍水;三曰暮,极饮之。一曰:“夏汗冬寒,皆当节饮。”谚曰:“旦起骑谷,日中骑水”。斯言旦饮须节水也。每饮食,令行骤,则消水。小骤数百步亦佳。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

驴、骡大概类马,不复别起条端。

凡驴、马驹初生,忌灰气;遇新出炉者,辄死。经雨即不死。

凡以猪槽喂马,以石灰泥马槽,汗系著门,皆令马落驹。《术》曰:“常系猕猴于马房,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

马久步,即生筋劳;筋劳则生蹄痛。久立,则发骨劳;骨劳则发痈肿。久汗不干,则皮劳,皮劳者,碾而不振。汗未善燥而饮饲之,则生气劳;气劳者,骣而不喷。驱驰无节,则生血劳;血劳则发强行。

何以察五劳?终日驱驰,舍而视之;不碾者,筋劳也;骣而不时起者,骨劳也;起而不振者,皮劳也;振而不喷者,气劳也;喷而不溺者,血劳也。

筋劳者,两绊却行三十步而已。骨劳者,令人牵之起,从后笞之起而已。皮劳者,夹脊摩之热而已。气劳者,缓系之枥上,远馁草,喷而已。血劳者,高系,无饮食之,大溺而已。

治牛马疫气方:取獭屎煮灌之。獭肉及肝弥良,不能得肉、肝,乃用屎耳。

《四时类要》:三月收合龙驹。合驴马之牝牡,此月三日为上。准《令》:季春之月,乃合骡、牛、驴、马,游牝于牡。仲夏之月,游牝别群,则絷腾驹。

治马喉肿方:以物缠刀子,露刃锋一寸许,刺咽喉,溃则愈。

又方:取干马粪置瓶子中,头发覆之,火烧马粪及发,烟出,着马鼻熏,令烟入鼻中,须臾即差。又方猪脊引脂、乱发,烧烟熏鼻,同上法。

又疗马结热、起卧战、不食水草方:黄连二两杵末,白鲜皮一两杵末,油五合,猪脂四两细切。右(上)以温水一升半,和药调停,灌下,牵行,抛粪即愈。

马疥方:晃音臰黄、头发、腊月猪脂煎,令发消,及热涂之,立效。

马伤水:用葱、盐、油相和,搓成团子,内鼻中。以手掩马鼻,令不通气,良久,待眼泪出,即止。

马伤料:用生萝卜三五个,切作片子,啖之,效。

马猝热、腹胀、起卧欲死方:蓝汁二升,和冷水二升,灌之,立效。

治新生小驹子泻肚方:藁本末三钱七,大麻子研汁调灌,下咽喉便效。次以黄连末大麻汁解之。

驴马磨打破疮:马齿菜、石灰,一处捣为团。晒干后再捣,罗为末。先口含盐浆水洗净,用药末贴之,验。

常啖马药:郁金、大黄、甘草、山栀子、贝母、白药子、黄药子、黄芩、款冬花、秦艽、黄檗、黄连、知母、桔梗、藁本。右(上)件一十五味,各等分,同捣、罗为末。每一匹马,每啖药末二两许;仍用油、蜜、猪脂、鸡子、饭少许引,同和调啖之。啖后不得饮水,至夜喂饲。

马气药方:青橘皮、当归、桂心、大黄、芍药、木通、郁李仁、瞿麦、白芷、牵牛子,右(上)件十味,各等分,同捣;罗为末,用温酒调灌。每匹马,药末半两。

点马眼药:青盐、黄连、马牙硝、蕤仁,右(上)件四味,各等分,同研为末,用蜜煎,入瓷瓶子盛。或点时,旋取少多,以井水浸化,点。

治马急起卧:取壁上多年石灰,细杵罗,用酒调二两已来别,灌之,立效。

治马食槽内草结方:好白礬末一两,分为二服。每贴和饮水后啖之。不过三两度,即内消却。此法神验。

 

  1. 译文

 

《齐民要术》:家畜喂食和饮水的方法,应把饲料分作“三刍”,饮水分作“三时”。这是什么意思呢?[何谓“三刍”?]第一种是“恶刍”(粗饲料),第二种是“中刍”(一般饲料),第三种是“善刍”(精饲料)。就是说牲畜饥饿时,可以喂粗饲料;已经快饱时,便应喂精饲料引诱着让它继续吃;只要能经常吃得很饱,便没有喂不肥壮的。草铡得太粗时,即便豆谷类精料很充足,亦不会把牲畜喂肥;如把草铡细没有长截,把土筛去后再喂,便会让马添膘,又不会喧。这样的饲喂方法,当然是很好的。啌,苦江反。何谓“三时”?第一是“朝饮”,要少;第二是“昼饮”,要“胸餍水”;第三是“暮饮”,要尽量的多。另一种说法:“夏天出汗和冬天寒冷时,皆应当少饮水。”谚语说:“早上骑的是谷子的力量,中午骑的是水的力量。”这是说朝饮应当少给水。每次饮食过后,令其快走便可以消水,哪怕是快走几百步也非常好。十天放到野外一次,让它自由地跑跳撒欢,舒展一下身躯,使马体硬实。

驴、骡的饲养方法,大致和马相似,便不再另作专门论述。

凡是刚生下来的驴、马驹,最忌讳炉灰的气味;遇到新掏出的炉灰多半都会死。经过雨水淋过的灰,便不会让驹死。

凡是用猪槽喂马,用石灰泥涂抹马槽,马身上有汗拴系在门口,皆会使马流产。《术》说:“常把猕猴拴在马房中,让马不害怕,可以避恶气,消除百病”。

马行走过久,便会引起筋劳;筋劳会引起蹄痛。站立过久,便会引起骨劳;骨劳会引起痈肿。汗湿不干,便会引起皮劳;皮劳的症状是碾而不振。汗没有完全干燥便开始饮水,便会引起气劳;气劳的症状是骣而不喷。无节制地驱驰,便会引起血劳;血劳的症状是引发“行走不正常”。

如何观察马的“五劳”?乘骑一天之后,把马放开看它的活动:不在地上打滚的便是筋劳;打过滚不及时站立起来的便是骨劳;打滚起来不抖土的便是皮劳;抖土后不嘶鸣的是气劳;嘶鸣后不溲溺的是血劳。

筋劳的,将马的前后腿分两边绊起,令其向后倒行三十步;骨劳的,叫人牵着绳拉起来,或者从后面打它起来;皮劳的,在脊背两侧用手搓摩令其皮肤发热;气劳的,暂时不要往槽上拴,离开槽头远一些,马想吃草便会嘶鸣;血劳的,拴得高高的,不饮不喂,直到大溺后便好了。

治牛马疫气方:用水獭屎煮过作药灌下。若能用水獭的肉和肝更好,不能找到水獭的肉和肝,便只好用屎。

《四时类要》:三月是配种得“龙驹”的季节。让驴马的公和母相交配,三月三日是个好日子。依照《月令》书上的说法,春天三月应让公牛公马配种,并将母畜从厩栏中放入公畜群中去交配。进入夏季五月以后,便应将放开的母畜单独分为一群,并将公畜用绳子拴起。

治马喉肿方:用丝麻等物把刀子缠起,仅让刀刃露出大约一寸长,刺马的咽喉,溃破后便愈好。

又方:将干马粪放入瓶中,用头发盖在上面,取火烧粪和发,瓶口烟出后放在马鼻下面熏,使烟进入鼻子里去,片刻便愈。又方:将猪脊背下的板油和凌乱的头发,用火烧烟熏马鼻,与上法相同。

又治疗马发烧、起卧战、不食草饮水方:黄连二两研末,白鲜皮一两研末,油五合,猪板油四两切碎。以上用温水一升半,将药调拌均匀灌下,牵着马遛圈,等粪便下来即愈。

治疗马疥法:将劣质的雄黄、头发,用腊月的猪板油烹煎,使头发消化,趁热涂擦,立刻见效。

治马伤水法:用葱、盐、油和在一起,搓成团子,放入马的鼻内,用手把马鼻捂紧,不让通气,经过一段时间,等到马流出眼泪,便要停止。

治马伤料法:用三五个生萝卜,切成薄片给马喂食,很有效。

治马猝然发烧腹胀、起卧不宁、似乎要死法:用蓝汁二升,冷水二升,和在一起灌下,立刻见效。

治新生小马驹泻肚方:藁本末三钱七,将大麻子研成汁调和好灌下,药汁进入咽喉便见效。然后再用黄连末大麻汁和解一下药性。

治驴马磨打破疮方:将马齿菜、石灰,放在一起捣成团,晒干后再捣细,罗取末;先用口中含的盐水将疮口洗净,然后用药末贴在上面,有效验。

经常用的“啖马药”:郁金、大黄、甘草、山栀子、贝母、白药子、黄药子、黄芩、款冬花、秦艽、黄檗、黄连、知母、桔梗、藁本。以上十五味药,皆用同样的重量,放在一起捣细,罗为末。每一匹马,每一次给食药末二两左右,还应用油、蜜、猪板油、鸡蛋,另加少量的饭食和在一起喂饲。啖食过后,不许给水喝,到夜间再喂。

治马气药方:青橘皮、当归、桂心、大黄、芍药、木通、郁李仁、瞿麦、白芷、牵牛子,以上十种药,皆用相同的重量,放在一起捣,罗成末,用热酒调和灌下。每匹马,用药末半两。

点马眼药:青盐、黄连、马牙硝、蕤仁,以上四种药,皆用相同的分量,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用蜜煎过,放在瓷瓶中贮盛。点马眼时,随时取用,任意多少,用井水浸泡化开,点马眼。

治马急起卧方:揭下涂墙的多年陈石灰,捣细、过罗,用酒调和二两左右灌下,立刻见效。

治马食槽内草结方:上好白礬面一两,分作两次服用。每剂放入饮水中给马饮用。多不超过两三次,[草结]便会从食管内消除。这个药方奇效。

 

《孳畜·牛水牛附》

 

《四时类要》:治牛疫方:取人参一两细切,水煮汁五升,灌口中,差。又方:真安息香于牛栏中烧,如烧香法。如初觉有一头至两头是疫,即牵出,以鼻吸之,立愈。

又方:十二月兔头烧作灰,和水五升,灌口中,良。

牛欲死腹胀方:研麻子汁五升,温令热,灌口中,愈。此治食生豆,腹胀垂死者,甚良。

牛鼻胀方:以醋灌耳中,立差。

牛疥方:煮乌豆汁,热洗五度,差。一本作乌头汁。

牛肚胀及嗽方取榆白皮、水煮令熟,甚滑,以三五升灌之,即差。

牛虱方:以胡麻油涂之,即愈。猪脂亦得。六畜虱,涂之亦愈。

《博闻录》:牛瘴疫方:用真茶二两,和水五升灌之。又: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急用巴豆七个,去壳、细研出油、和灌之,即愈。又:烧苍术,令牛鼻吸其香,止。

牛尿血方:川当归、红花,为细末,以酒二升半,煎取二升,冷灌之。又法:豉汁调食盐灌。

牛患白膜遮眼:用炒盐并竹节烧存性,细研,一钱贴膜,效。

牛气噎方:牛有茅根噎,以皂角末吹鼻中,更以鞋底拍尾停骨下,效。

牛腹胀方:牛吃着杂虫,致腹胀。用燕屎一合,浆水二升,调灌之,效。

牛触人方:牛颠走,逢人即触,是胆大也。黄连、大黄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尾焦,不食水草:以大黄、黄连、白芷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气胀方:净水洗汗袜,取汁一升,好醋半升许,灌之,愈。

牛肩烂方:旧绵絮三两,烧存性,麻油调抹。忌水五日,愈。

牛漏蹄方:紫矿为末,猪脂和,纳入蹄中,烧铁篦烙之,愈。

牛沙疥方:荞麦随多寡,烧灰淋汁;入绿礬一合,和涂,愈。

《韩氏直说》:喂养牛法:农隙时,入暖屋,用场上诸糠穰铺牛脚下,谓之“牛铺”,牛粪其上。次日又覆糠穰。每日一覆,十日除一次。牛一具三只,每日前后饷,约饲草三束,豆料八升。或用蚕沙、干桑叶,水三桶浸之。牛下饷,噍透,刷铯、饮毕,辰巳时间上槽。一顿可分三和,皆水拌。第一和,草多料少;第二,比前草减半,少加料;第三,草比第二又减半,所有料全缴拌。食尽即往使耕;噍了,牛无力。夜喂牛,各带一铃,草尽,牛不食,则铃无声,即拌之。饱,使耕。俗谚云:“三和一缴,须管要饱;不要噍了,使去最好。”

水牛:饮饲与黄牛同。夏须得水池,冬须得暖厂、牛衣。

 

  1. 译文

 

《四时类要》:治牛疫方:将一两人参切细,用五升水煮汁,灌入口中,即愈。另有一方:像平时烧香那样,在牛栏中烧真安息香。如发觉有一头或两头牛感染上牛疫,随即牵出来,让它用鼻吸入香烟,立刻便愈。

还有一方:用十二月间的兔头烧化成灰,用五升水拌和灌入口中,此法亦好。

治牛欲死腹胀方:研磨麻子汁五升,加温使热,灌入口中,即愈。此法治疗牛吃生豆腹胀垂死,甚好。

治牛鼻胀方:用醋灌入牛耳中,立刻便愈。

治牛疥方:煮乌豆汁,趁热洗过五次,即愈。有一个版本作“乌头汁”。

治牛肚胀及嗽方:将榆树的白韧皮,放在水中煮熟,汁甚滑,用三五升灌入牛腹,即愈。

治牛虱方:用胡麻油涂抹,即愈。用猪脂涂抹也可以。其他各种家畜生虱,用此方涂抹皆可治愈。

《博闻录》:治牛瘴疫法:用二两真茶叶,与五升水调和在一起,灌服。又方: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方:赶快用七个巴豆,砸去硬壳,细细地研磨使其出油,调和灌下,立即便愈。又方:烧苍术[生烟],让牛鼻吸进香气,疫病便可止住。

治牛尿血方:将川当归、红花,研成细末,用二升半酒,煎汁二升,候冷,灌下。又法:用豆豉汁,调食盐灌服。

治牛患白膜遮眼方:用炒盐烧竹节存性,合并研成细末,每次用一钱贴在白膜上,甚效。

治牛气噎方:牛患有茅根噎,用皂角末往鼻中吹,另外并用鞋底拍打尾椎骨的下方,甚效。

治牛腹胀方:牛吃了各种杂虫,会导致腹胀。用燕子屎一合,浆水二升,调和灌之,极效。

治牛触人方:牛狂奔,逢人便触,是因为胆子太大。可用黄连、大黄末、鸡蛋,用酒调和灌下。

治牛尾焦、不食不饮方:用大黄、黄连、白芷末、鸡蛋和酒调匀灌下。

治牛气胀方:用清水洗穿过的脏汗袜,取污汁一升,拌和好醋半升左右灌下,马上便好。

治牛肩烂方:旧棉花三两烧存性,用麻油调拌涂抹患处,五天以内不要见水,自愈。

治牛漏蹄方:将紫矿研成细末,用猪油调和,抹进蹄内,用烧红的铁篦子烙烫,便愈。

治牛沙疥法:看皮肤症状来定用多少荞麦,烧灰淋汁,倒入绿礬一合,拌和涂抹,便愈。

《韩氏直说》:喂牛养牛的方法:农闲的时候,应当把牛拴入暖房,用打谷场的糠皮、穰草铺在牛脚下,叫做“牛铺”,牛的粪尿皆便溺在上面。第二天,再铺盖一层糠穰。每天铺一次,每十天清除一次。牛一具是三头,每日上半天和下半天,大约要用饲草三束,[精饲料]豆子八升。也可以用蚕屎、干桑叶,加水三桶,浸过后喂。[早上]牛下槽,反刍毕,刷梳干净、饮过水,到辰巳时间再上槽。一顿可分作三次添草,皆须用水拌和。第一次,草宜多,料宜少;第二次,草减少一半,少许加些料;第三次,草要比第二次减少一半,剩下的料全部搅拌进去。草料吃完了,便可牵去耕地;不要等反刍后耕,牛会没有力气。夜间喂牛,每头牛都要带上一个响铃,草吃完后,牛停止吃草,便听不见铃的响声,应赶快再拌草。牛吃饱后,便要上套耕田。民间谚语说:“三和草、一加料,须要管它吃得饱;莫等反刍使用最好。”

水牛,饮水饲喂的方法和黄牛相同。夏天要有水池,冬天要有暖房、牛衣。

 

《禽鱼·养鸡》

 

《齐民要术》:鸡种,取桑落时生者良。形小、浅毛、脚细短者是也;守窠少声,善育雏子。春夏生者则不佳。形大,毛羽悦泽,脚粗长者是;游荡饶声,产乳易厌。既不守窠,则无缘蕃息也。鸡,春夏雏,二十日内无令出窠,饲以燥饭。出窠早,不免乌鸱;与湿饭,则令脐脓也。

鸡棲,宜据地为笼,笼内著栈。虽鸣声不朗,而安稳易肥,又免狐狸之患。若任之树木,一遇风寒,大者损瘦,小者或死。

燃柳柴,杀鸡雏,小者死,大者盲。此亦“烧黍穰杀瓠”之流,其理难悉。

《家政法》曰:养鸡法:二月,先耕一亩作田,秫粥洒之,刈生茅覆上,自生白虫。便买黄雌鸡十只,雄一只,于地上作屋,方广丈五,于屋下悬箦,令鸡宿上。夏月盛昼,鸡当还屋下息。并于园中筑作小屋,覆鸡得养子,乌不得就。

养鸡令速肥,不爬屋、不暴园、不畏乌、鸱、狐狸法:别筑墙匡,开小门,作小厂,令鸡以避雨日。雌雄皆斩去六翮,无令得飞出。常多收秕、稗、胡豆之类以养之,亦作小槽以贮水。荆藩为棲,去地一尺,数扫去屎。凿墙为窠,亦去地一尺。惟冬天著草,不茹则子冻;春夏秋三时则不须,直置土上,任其产伏,留草则蛆虫生。雏出,则著外,以罩笼之。如鹌鹑大还内墙匡中。其供食者,又别作墙匡,蒸小麦饲之,三七日便肥大矣。

取谷产鸡子,供常食法:别取雌鸡,勿令与雄相杂。其墙匡、斩翅、荆棲、土窠,一如前。惟多与谷,令竞冬肥盛,自然谷产矣。一鸡生百余卵,不雏,并食之无咎。

黑鸡白头,食之病人。有六指者,杀人。

《养生论》曰:鸡肉不可令小儿食,食之生蚘虫,又令体消瘦。

 

  1. 译文

 

《齐民要术》:种鸡,桑叶落时孵出的小鸡最好。体小、毛色浅、腿脚细短的便是下蛋多,善于孵化的小鸡。在春天和夏天孵出的小鸡都不好。体形大,羽毛好看,腿脚又粗长的便是。喜欢到处乱跑,爱叫唤,不经常下蛋,不爱孵小鸡。既不常下蛋,所以也无从繁殖。在春天和夏天孵出的鸡雏,二十天以内,不要让它出窝,用干燥的饭食去喂。出窝早了,免不了受到乌鸦和老鹰的伤害;喂湿饭食,会使它的肛门化脓。

鸡栖,应就地做成鸡笼,在笼内搭上木架。虽然鸡叫鸣的声音不响亮,但是却站立得很安稳,容易长肥,同时又可免去狐狸的祸患。假如听任栖宿树上,一旦遇到大风和严寒,大鸡会变瘦,小鸡甚至会死掉。

烧柳树枝柴,会伤害鸡雏,小的会死,大的会瞎眼。这一说法和“烧黍穰会杀死瓠瓜”一类的说法一样,很难弄明白其中的原因。

《家政法》说:养鸡的方法:二月间,先翻耕一亩熟田,上面泼洒秫米稀饭,割取鲜茅草覆盖地面,自然会生出白虫。于是,买十只黄母鸡,一只公鸡。在地上盖十五尺见方的小屋一间,在屋顶下悬搭棚架,让鸡栖宿在上面。夏天天气炎热,即便是在白天,鸡也会回到屋下来息凉。此外,并应在园中修些小屋,可以让母鸡在里面孵小鸡,乌鸟却不能进入。

使养的鸡速肥,不上房,不刨园圃,不怕乌鸦、老鹰、狐狸法:专门打一个墙匡,在墙上开一小门,在墙匡中做一小厂房,供鸡避风雨烈日。把公鸡和母鸡翅上的翎毛一律剪掉,使不能飞出墙外。平常多收集些秕谷子、稗子和野豌豆之类的食物饲喂,还应该做一个小的饮水槽贮水。用荆条编成鸡笼,放在离地一尺高处,笼下的鸡屎应常常扫除。在墙上挖凿小洞穴,也离地一尺高。冬天洞寓中放些干草,不放则鸡蛋受冻;春夏秋三季不要放草,直接卧在土上,任凭它去下蛋和孵小鸡,窝内有草容易生蛆虫。小鸡雏孵出后,应拿到洞窝外面,用罩笼圈盖起来。长到像鹌鹑大小时,便可放到墙匡里边去。准备作鸡雏食用的,再别作墙匡,把小麦蒸熟后喂饲,三到七日左右便长肥大了。

收取谷产鸡蛋,供日常食用的方法:另外挑出一些母鸡,不要和公鸡混杂。打墙匡、剪翅翎、作荆条鸡栖、凿墙洞窝等事,都和上面说的方法一样。但必须多喂粮食,使其能在冬季长得肥大,自然会生下谷产鸡蛋。一只鸡生一百多只蛋,不能用来孵小鸡,可以全部食用,也不会有罪过。

黑鸡白头,人吃了会生病。吃了有六个脚趾的鸡,人会死。

《养生论》说:鸡肉不可给小孩吃,吃了会生蛔虫,使身体瘦弱。

 

  1. 注释

 

引自《齐民要术·养鸡第五十九》。

鸡种,取桑落时生者良:“鸡种”,旧注多认为是指留作种用的“鸡蛋”。按:注者以为,将前一年的鸡蛋留待第二年春孵小鸡,在当时条件下必然放坏。故将“鸡种”译作“种鸡”。

守窠少声:如后文所见“窠”是母鸡下蛋的地方,“守窠”是指下蛋多。所以把“守窠”与“少声”连用。通常母鸡下过蛋,好大声地叫喊“搁蛋”,这种秋生的母鸡却不爱叫唤。

前说用桑落叶时的秋雏作种最好。这里补充说明,用春季和夏季的鸡雏作种都不好,文意正相合。

脐:哺乳类动物,有维系胞衣的脐带和脐。卵生的鸡雏并无脐,此系指肛门。

鸡棲:鸡栖宿之所,即鸡埘,俗称鸡窝。

安稳:这是和后文所说的在树上栖宿,相比较而言。

古代养鸡多有让鸡栖息在树上的习惯,故杜甫有“驱鸡上树木”的句。

黍穰:殿本同,《要术》无“黍”字,仅有一个“穰”字,系指“麦穰”。

作田:正在种植中的耕作地,亦即熟田。必须用熟田的原因是因为熟田中的益虫如蚯蚓等多,害虫如蛴螬等也多,可以迅速繁殖供鸡食用。

箦:音“责”,《说文》作“床栈也”,即床板或棚架之类。

墙匡:此处数“匡”字,均据《要术》及殿本改作“匡”。“墙匡”即只有四堵墙的小空地。作

原作“住”,误。据《齐民要术》及殿本改正。

蛆虫:殿本同,《要术》作“蜫(昆)虫”。

还内墙匡中:“内”,与“纳”通。即把罩笼去掉,让小鸡在墙匡中自由活动。殿本作“还墙内匡中”。

别:原涂改不清,殿本无,据《要术》改正。

谷产鸡子:指未受精的鸡蛋。南北朝信佛的风气颇盛,北魏尤甚。故一般的人多戒杀生。《要术》认为“谷产蛋”俗称“女儿蛋”是没有生命的,吃了也不会有罪过。

蚘:同“蛔”。蚘虫即蛔虫。

 

《禽鱼·鱼》

 

《齐民要术》:《陶朱公养鱼经》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作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

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货。候至明年,不可胜计也。

池中有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

又作鱼池法: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卒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须载取薮,泽、陂,湖饶大鱼之处,近水际土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也。

 

  1. 译文

 

《齐民要术》:《陶朱公养鱼经》说:人们谋生的门路有五种,其中以水产养殖为第一种。所谓水产养殖,即为畜养池鱼。用六亩地作池塘,池中作九洲。觅取三尺长怀卵的母鲤鱼二十尾,长三尺的公鲤鱼四尾,在二月上旬的庚日放养入池中,不要让水发出响声,母鱼一定会产卵。到四月间,往池中放入一个神守;六月间,再放入两个神守;八月间,复放三个神守。所谓“神守”,就是鳖。往池中放鳖的原因,是为了预防,池鱼繁殖到三百六十尾时,会有蛟龙前来充当它们的首领,并率领着鱼群飞去。放上鳖,鱼便不会再走,在池中围绕着“九洲”周游没有穷尽,它们自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大江大湖了。

到第二年二月间,可得到一尺长的鲤鱼一万五千尾,三尺长的四万五千尾,二尺长的一万尾。到第三年,可得到一尺长的十万尾,二尺长的五万尾,三尺长的五万尾,四尺长的四万尾。留长二尺的二千尾作种鱼,其余的全部卖出。等到第四年,鱼数便无法计算了。

池中修造九个沙洲,八条深沟。谷的峰顶之上,应水深二尺,谷中水深六尺。所以要畜养鲤鱼,是因为鲤鱼与同类不相食,长得快,价钱也贵。

又有一个作鱼池的方法:三尺长的大鲤鱼,如非靠近大江大湖,是不易很快地找到的;如放养小鱼苗,短时间内又不易长大。要想让鱼池中生长出大鱼,其法是:用车载运湖泊沼泽盛产大鱼处,靠近水滨的泥土十余车,铺在鱼池下面,两年以内便会生长出大鱼。这是因为泥土中先有的大鱼卵,遇到水后便会新生。

 

  1. 注释

 

引自《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

《陶朱公养鱼经》:远在南朝,梁国人阮孝绪所撰《七录》中即有著录。以后,在隋、唐及宋《志》中均有著录。

二千:同《齐民要术》。殿本无“二”字,作“千枚”。

八谷:是在水池中作八条深沟。

鲤鱼为杂食性鱼类,刚孵出的鱼苗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则转食小型的无脊椎动物,成鱼则以食螺、蚌及昆虫的幼虫为主,也食水草和藻类。

又作鱼池法:系《要术》作者对《陶朱公养鱼经》所作的补充,非《养鱼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