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南宋 2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其中的竹隐、南湖,据钱钟书先生解释,是指南宋推崇并效仿诚斋体的诗人徐似道和张镃。该诗意思是说,徐似道和张镃那些新巧的诗歌在苏、黄二人面前,还值得一提吗?元好问借苏、黄二名家来弹压徐、张二人的新巧,不免有以大压小、多此一举之嫌,他也许是借弹压他们来弹压其背后声名显赫的诚斋体。在元好问的诗歌中,也没有效仿诚斋体的迹象,说明诚斋体在北方的实际影响越来越小。

诚斋体之外,陆游的诗歌也很可能传入北方。清人翁方纲将陆游与元好问并列,称“天放奇葩角两雄”,但除钱钟书《谈艺录》拈出他们两句相似的诗句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直接的文献可以证明元好问读过陆诗,或受到陆诗的影响。受敌对政权的限制,政治性特别强的陆游诗歌不可能为北方文人所公开接受。

总体来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南宋诗歌与金国的官方意识严重抵触,对北方诗歌没有产生多少直接的作用。而宋诗的繁荣,宋诗在唐诗之后另辟蹊径,开拓了宋诗新境界,其影响直到清末民初。

7、小说

南宋话本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8、戏文

南宋戏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为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9、古词

宋词在南宋达到鼎盛,著名词人有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词体由于自身性质与诗歌不同,向来被视为小道,所以相对自由一些。

出身北方的辛弃疾词虽然多抗金复国之言,传回北方后,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流传较广。金亡第二年,刘祁即称赞其功业文辞,后来元好问更是将辛词推崇到很高的地位,称“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应该说,辛词对元好问为首的金末词坛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元好问词之所以被认为“足以追配稼轩”,就在于它得益于稼轩词的沾溉。

在各体文学样式中,南宋散文成就较低,远不及北宋,加之北方人难以接受散文中强烈的民族情绪,所以在北方影响很小,王若虚曾提及孙觌的《谢复敷文阁待制表》,从文体的角度予以严厉批评,并据此得出“宋自过江后,文弊甚矣”的结论。

10、绘画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标志中国中古时期绘画高峰的出现。有学者认为:“吾国画法,至宋而始全。”宋代绘画中的工艺美术造型、装饰与总体效果堪称中国工艺美术的典范,成为后世画家争相仿效的对象。

此时期艺术风格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主要承袭古老的传统。山水画仍是此时期重要的绘画类别,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他们所描绘的是地方山水,飘渺柔和的景致,与北宋山水画家所画的险峻山水景致形成对比。此派画风出自宋高宗的画院,一般称“马夏”,与此时期禅僧生动自然的草草逸笔亦形成强烈对比。

11、瓦舍

瓦舍,宋代勾栏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勾栏瓦舍”,是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南宋临安的瓦舍数量据各种史籍记载,共有24座,这还不包括“独勾栏瓦市”,即在瓦舍中只有一个勾栏的娱乐场所。大多数的瓦舍都有多个勾栏,每一个瓦舍中的勾栏数量不等。在《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

另外,临安还有那种“独勾栏瓦市,稍远,于茶肆中作夜场”。每个勾栏中能容纳的人数大小不一,据《东京梦华录》卷二称,汴京“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而每个勾栏的演出是从早上一直演到晚上,从春天演到冬天,全年不歇的。

正如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中称:临安市民“深冬冷月无社火看,却于瓦市中消遣”。《东京梦华录》中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可以想见,当年临安二十几个瓦舍里,约有上百个勾栏在演出,每个勾栏里有上千或数百个观众在看戏。粗算一下,当年杭州城里每天的戏剧观众可达2万至5万人,一年观众累计达700万到2000万人次。

12、史学

南宋是古代中国史学的繁荣时期。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南宋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修史思想,对后代的史学家有很大的启迪和教益。

著名作品有南宋史学家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王称的《东都事略》、胡寅《读史管见》、吕祖谦《大事记》、《吕氏家塾通鉴节要》等书,其中后三种都是《通鉴》学方面的著作,可见这类著作在北方影响较大。北方蔡珪、萧贡、完颜璹等人非常喜爱《资治通鉴》,各有专长,所以南宋《通鉴》学一入北方便受到人们的关注。赵秉文为吕祖谦未能最终完成《大事记》而深感惋惜,在诗中说:“伤哉绝笔《大事记》,读经未了已亡身。” 。

金亡之后,北方的《通鉴》学发展很快,出现了元好问所说的“武臣宿将讲说记诵”的热门现象,随之还出现了《陆氏通鉴详节》等著作。

 

九、科技

 

南宋的科技成就在很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1、指南针

指南针在宋代的航海交通上已经普遍使用,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2、火药

晚唐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期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传欧洲。

3、印刷造纸

南宋时期由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印刷业和造纸业都很兴盛。当时官府、民间都从事书籍印刷。临安、福建和四川是印刷业的中心。临安国子监所出版的图书,称“监本”,印刷技术颇高。四川和福建亦有不少书坊。造纸方面,在纸的品种和质量都有显著的进步,成都、临安、徽州、池州、平江、建阳等地都是纸的重要产地。

4、农业理论

农业技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如中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农书》和柑橘专著《橘录》,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菌类专著《菌谱》、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和有关梅花的专著《梅谱》。

5、数学

南宋在数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杰出数学家秦九韶撰写的《数学九章》提出的“正负开方术”,比西方早500多年。另一位杰出数学家杨辉,编撰有《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等十余种数学著作,收录了不少中国现已失传的数学著作中的算题和算法。

6、医学

南宋在医药领域亦有突出成就,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比西方早350余年,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医学的基础,而且被奉为中国古代“官司检验”的“金科玉律”,并对世界法医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十、社会

 

1、人口

宋金之际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靖康之乱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约有1360万户,到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境内约有1086万户、5650万人,自平定民乱和绍兴和议后南方人口逐步恢复,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约有1240万户、6450万人;南宋中后期因“人稠地狭”人口增长缓慢,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达到户口峰值,官方统计有12670801户、28320085口,学者考虑到隐户问题认为该年应有1550万户、8060万人。

2、市民

为了适应工商业的发展,两宋王朝将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坊郭户”单独“列籍定等”,标志着“市民阶层”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市民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南宋时期实行的募兵制,遵从人们服役的自愿选择,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劳动力稳定和社会安定。“坊郭户”是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坊郭户”作为法定户名在两宋时期出现,标志着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层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3、娱乐

娱乐市场是临安城市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以多样化的市场形态,迥异于商品市场的特征,在与商品市场的互动中促进了城市市场的发育与成长。娱乐业中商业化经营活跃,并形成了功能性的行业组织。初兴的市民群体成为娱乐市场的主体,其社会流动性与渗透力推动了娱乐市场的整合,市民文化成为贯穿娱乐市场的主线。临安独有的移民特性也使娱乐市场富有生机。娱乐市场的新兴在传统市场发展史和市民文化演 进史上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南宋时期杭州休闲文化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主要体现在休闲方式多样化、休闲主体多元化、汴京风味浓郁等方面。

4、风气

南宋社会的奢侈之风,既是官僚地主腐朽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缩影,而南宋朝廷官府倡导善举、关注民生、同情民苦,也是客观事实。两宋时期,随着土地依附关系的解除和门阀制度的崩溃,先前士族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社会结构的调整,各阶层经济地位的变换、世俗等级界限的松动,促进了社会的融合。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体现在开科取士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官民身份可以相互转化。

5社保

南宋社会保障制度更为完善,临安等城市中,朝廷官府设立了分工明确、服务周到的不同的养恤机构。

6、“荒政”制度

中国古代荒政发展至宋代进入一个承前启后"整合清算"的阶段。由朝廷官府向灾民无偿提供或借贷提供钱粮物,将灾民暂时迁移到丰收地区或动员富豪平价售粮,并且在各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以解决暂时的粮食短缺问题。就救荒制度而言,北宋集汉唐以来之大成,使之固定化、规范化、有序化。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对北宋以来特别是南宋宁宗嘉熙以前救荒措施等得失的评议,从一个侧面可以窥视南宋荒政措施对北宋的继承和发展之一斑。

7、“养恤”制度

福田院:赈济流落街头的老弱病残乞的;

居养院:收养遭了天灾的居民和孤寡贫穷不能自存者的;

安济院:收养并医治孤寡贫病不能自存者的;

漏泽院: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

慈幼局、婴儿局:收养社会弃子弃婴;

养济院:杭州官办的养老机构。

这些不同的养恤机构对改善环境卫生、防止疫病蔓延和稳定社会秩序益处非浅。这些慈善机构的医疗善行对南宋区域民众的救济、医疗保健及社会稳定作用很大,应该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8、“义庄”制度

义庄主要由科举入仕的士大夫凭其秩禄买田置办用于出租。租金用来赈济族人的生活。义庄的设置在一定范围内保障了族人的经济生活,辅助了官方的社会保障。南宋的社会保障政策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民族

 

南宋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深受南宋所代表的先进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使其从文字到思想、从典章制度到风俗习惯均呈现出汉化趋势。

南宋的政治制度、礼仪文化、艺术等方面对北方也会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南宋与金国长期对立,南北隔绝,南北文化仅仅通过双方边界民间的榷场交易和官方互派使者等狭窄的途径进行有限的交流。由于南宋文化整体水平高于北方,故这种交流主要表现为南宋文化对北方文化的辐射,北方的理学、文学和史学等领域都受到了南宋文化的一定影响。

 

十二、君王列表

 

南宋共历十位君王: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1

高宗

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建炎/绍兴

1127-1162

2

简宗

靖文元懿殇孝皇帝

赵旉

明受

1130

3

孝宗

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眘

隆兴/乾道/淳熙

1162-1189

4

光宗

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

绍熙

1189-1194

5

宁宗

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庆元/嘉泰/开禧/嘉定

1194-1224

6

理宗

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宝佑/开庆/景定

1224-1264

7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咸淳

1264-1274

8

恭宗、法宗

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恭皇帝(元谥)

赵㬎/显

德佑

1274-1276

9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景炎

1276-1278

10

怀宗

恭文宁武哀孝皇帝

赵昺

祥兴

1278-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