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南朝-刘宋 2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八、文化

 

1、四学

元嘉十五年(438年),文帝征豫章处士雷次宗到建康,在鸡笼山开馆,聚徒教授。文帝几次亲到学馆,听次宗讲学。同时,使何尚之立玄学,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与雷次宗的儒学合称四学。

2、文学

文学上,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笔简洁俊秀,记录了魏晋人物数百位,后者无出其右,成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之作。“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改革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史学

史学上,这一时期裴松之、裴骃、裴子野并称为“史学三裴”。其中,以裴松之《三国志注》最为著名。

史书记载,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三国志注》对后世注释史学影响深远。同时,这一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晔著《后汉书》,该书与《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4、艺术

此外,书画、围棋等也在这个时候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国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述《画山水序》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也以陆探微、宗炳、王微等人的成就最为显著,给后世都留下了极大的影响。

5、建筑

刘宋统治者在建康修建了一些宫苑,庙堂,但由于年代久远,战火频仍,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6、儒学

自东汉末年以来,“儒教尽矣”,而刘宋历代帝王如宋武帝、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都试图振兴儒学,尤其是宋孝武帝时期,儒学更是得到了孝武帝刘骏重点扶持和优待。自东汉末年以来的两百余年间,一直被废置祭祀孔子的仪式不仅被宋孝武帝恢复,而且孝武帝为恢复和振兴儒学,大力在民间建造孔庙,同时也进行了系列礼制改革以恢复儒家的礼乐制度,又多次下令整修学校,礼敬当时的大儒。对于宋武帝、宋文帝时期儒学发展情况,沈约在《宋书》记载:“自黄初至于晋末,百余年中,儒教尽矣。高祖受命,议创国学,宫车早晏......迄于元嘉,甫获克就,雅风盛烈......颇有前王之遗典......北面而礼先师,后生所不尝闻,黄发未之前睹,亦一代之盛也。”

在理论层面,以颜延之、宗炳为代表的思想家面对当时儒学的状况及其困境,探索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试图援佛入儒,提出儒佛兼综思想。因此刘宋一朝,儒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复兴。

7、宗教

刘宋时,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重大发展。配合重新确立皇权政治的需要,刘宋统治者对宗教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佛教方面,刘宋自武帝以来大都采取了扶持并利用佛教的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著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敕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方面。其中,对佛教之利用主要表现为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的思想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佛教因素对传统礼制之渗透又为这一时期佛教与政治结合之重要特点。但同时,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施行了一些相应的管制措施,如宋孝武帝时期对沙门进行了系列整顿,并建立僧官制度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沙汰无品行的僧尼,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总之,刘宋的佛教政策促进了南方佛教的良性健康发展。

道教方面,由于孙恩、卢循的天师道活动在东晋末年遭受刘裕的沉重镇压和打击,所以天师道进入刘宋后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以改变昔日反叛朝廷之形象,求得新政权之庇护,主要表现为迎合政治、向新政权表忠诚等。随着天师道及道教其他诸派之整顿改革,刘宋帝王开始适时采取了对道教人士进行礼遇、笼络之举措。到宋明帝时开始对道教人士多方迎请和优待,为其修筑道馆,任命道馆馆主。同时,刘宋统治者还十分关注上清、灵宝等道派经典的搜集整理者,这对诸道派之发展及统一的道教的形成,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被刘宋诸帝所征召礼接之道教人士多有高洁之品行,且学识渊广,博通儒玄释道,对其之礼遇笼络不但有利于促进冲淡、纯朴之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益于敦风化俗,还利于促进道教内部之交流、道教教理之弘扬乃至道佛间的论释辩难,从而促进学术之争鸣与繁荣。

8、科技

科技领域,宋政权虽然短暂,却同样留下了灿烂的光芒。

9、医学

医学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宋文帝时,政府设置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专门负责医学教育工作。

10、历法

宋元嘉二十年(443年),何承天制成《元嘉历》,此历法比以前的历法更加精密,推动了中国历法的发展。宋大明六年(462年),由祖冲之制成的《大明历》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大大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度,被称为“甲子元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二次大改革。

11、圆周率

不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应该是刘宋末年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他经过艰苦的研究,终于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7位,这一杰出成就领先了欧洲1000年之久。成为中国数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12、机械

祖冲之制造了指南车、发明了使用机械开动的“千里船”,还有他发明的“水碓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舂米和磨粉的效率,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九、民族

 

1、与北方诸国的关系

刘宋前期与北方的大夏国、柔然、北凉、吐谷浑、黄龙国(北燕)都有外交联盟关系,吐谷浑、北燕

和北凉更向刘宋称臣。刘宋和这些国家联络,主要是为了共同牵制北魏。其中刘宋与柔然和吐谷浑的联盟关系最稳固也最持久,对北魏的危害和牵制也最大,因此北魏欲伐宋时每次都要先向北防范柔然的主力,然后才敢在隔年大举南伐刘宋,而且这也造成北魏不敢深入刘宋境内,每次在与宋交战的途中,一旦北方柔然和西北吐谷浑共同向北魏发力,北魏往往最后都不得已回师撤军,无法把占领的土地长久地稳固下来。

2、与北魏的关系

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每逢有征伐,常先遣人使宋,避免受夹击;刘宋亦借机加强内部统治秩序的建立,发展生产,扩充武备,伺机北伐,收复失地。据《资治通鉴》记载,魏太武帝向刘宋遣使13次,宋文帝向北魏遣使6次。虽然刘宋称北魏为“索虏”、北魏称刘宋为“岛夷”,但他们仍不定时的互派使者“交聘”,维持南北的交涉往来。在南北史书上的记载上也各有偏颇扭曲,如魏书和宋书都称对方向自己朝贡,但是实际上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对等关系。刘宋中期时,北魏与刘宋曾有五年的互市贸易。453年宋孝武帝登基后,北魏派使者“求通户市”,宋孝武帝在与公卿大臣广泛议论后,决定答应互市。两国官方的贸易关系,大约持续到458年边境发生小规模战事而止。

 

十、外交

 

1、东北亚

刘宋与东北亚的倭国、百济、高句丽等都有密切的朝贡关系,倭国曾对刘宋朝贡十多次,史书记载有五位倭王,是为倭五王接受刘宋册封;百济也想要讨好刘宋,更频频向刘宋朝贡示好,在刘宋后期百济与刘宋的关系更形紧密,似乎结成军事同盟,共抗北魏。高句丽在泰始五年(469年)前一直选择向刘宋称臣纳贡,维持了40多年。但是当北魏攻下刘宋的山东和淮北后,高句丽与刘宋的关系开始疏远。

2、西域和中亚

刘宋一朝,玉门关以西的滑国、龟兹、于阗、呵跋檀、周古柯、胡密丹、白题国、渴盘陀国、末国、波斯等均有朝贡刘宋的记录。由于河西走廊当时已被北魏掌控,故西域和中亚各国的使臣一般是从岷山道进入刘宋境内。刘宋的海上贸易更是一度到达了波斯。当时人对前来朝贡刘宋的各国使节接连不断的情况记载:“爰命干戈,象蒲之绝,威震冥海。于是鞮译相系,无绝岁时”。

3、东南亚

宋武帝刘裕称帝后,曾派大军南征林邑。永初二年(421年),林邑王阳迈一世投上降表,遣使到宋廷称臣入贡,并获宋武帝册封。但到阳迈二世时,林邑也多次遣使入贡。但林邑王阳迈二世也不断要求宋文帝封他为交州刺史“领交州”。亦常派兵入侵交州,但每次都被刘宋反攻回去,后又向刘宋谢罪纳贡。元嘉二十三年(446年),林邑再次入侵,反复无常,宋文帝发兵数万征讨林邑。此一征战令林邑元气大伤,“家国荒殄,时人靡存”。此后,林邑国没有再起兵进犯交州,对刘宋甚为恭顺,多次遣使到建康访问进贡。

此外天竺国、呵罗单国、师子国、都婆娑达国、扶南国、苏靡黎国、婆皇国、婆达国等也有与刘宋的朝贡记录,东方的倭国君主赞、珍、济也不断遣使朝贡。刘宋通过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发展了海外贸易,扩大了刘宋的影响力。

 

十一、社会

 

1、风气

在南朝宋普遍习惯兴起了追求个性自由、民族开放、多元文化的风气。作为南朝的知识分子大体顾大局,不再负隅顽抗,正所谓“无声胜有声”,这体现了一种理想乐观主义的情怀和豁达大度的心境。如阮籍因不肯与司马氏通婚,而在媒人面前大醉六十余日。在南朝也兴起了开放的社会风气以应付之。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地域上和观念上。在地域上主要是开放地吸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同时中原文化也向周边地区扩散,整个社会不存在交流的禁锢。观念上的开放突出的表现在对女子束缚的放松,女子多享有较多的自由,如当时的妇女字一定程度上可以抛头露面,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士女游宴的事,女子可以与男子一样参加聚会、游春,妇女的发式服饰也可以反映她们的地位上升了。

2、服饰

南朝宋在承袭秦汉遗俗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北方民族服饰特色,稍作了些改动,主要体现在个别服饰的主色上。南朝宋的服饰就比较随性,主要追求的就是轻松、自然、舒适。
  男子服饰都是大袖宽衫博带,而且大多名士都是不穿中衣只穿外衣的,有些正常些的会在里面穿件类似于吊带衫的衣服。
  女子的服饰一般就是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不同于男子的宽衣博带,女子上衣部分紧身合体(受游牧民族影响),但仍是广袖。下裙为多折裥裙,裙长及地,下摆十分宽松,比较随意,多表现俊俏飘逸的的效果。贵族妇女还喜欢带很多繁盛的装饰,这应该与南朝宋的奢华糜丽之风有关吧。
  总而言之,南朝宋的服饰与魏晋一样,较之秦汉,宽松简洁了些。

 

十二、君王列表

南宋共历九位君王: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1

高祖

武皇帝

刘裕

永初

420年~422年

2

少帝

刘义符

景平

423年~424年

3

中宗/太祖

景/文皇帝

刘义隆

元嘉

424年~453年

4

元凶劭

刘劭

太初

453

5

世祖

孝武皇帝

刘骏

孝建/大明

453年~464年

6

前废帝

刘子业

景和/永光

464年~465年

7

太宗

明皇帝

刘彧

泰始/泰豫

465年~472年

8

后废帝

刘昱

元徽

472年~477年

9

顺皇帝

刘准

升明

477年~4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