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培训学院

教育思想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聂圣哲先生的"养活教育"思想。

"教育"内含"教"与"育"两个方面。"教"的对象是知识,"育"的对象是价值。

 

一、特征

 

1、 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2、 教育思想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3、 教育思想具有继承性和可借鉴性的特征。

4、 教育思想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特征。

二、类型

 

一般而言,教育思想的类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学说、教育思潮、教育经验、教育信念、教育信条、教育建议、教育主张、教育言论、教育理想等。

三、功能

 

1、 有助于人们理智的把握教育现实,使人们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从事教育实践。

2、 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

3、 有助于人们合理的预测未来,勾画教育发展的蓝图。

四、儒家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1、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 。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 习 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 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 ,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2、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 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

3、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 、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 ,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4、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5、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 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 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6、孔子的教学特点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2)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3)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7、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几个方面的典范:

(1)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2)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3)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4)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

1、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2、关于乡村教育思想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先进的陶行知先生曾对他的学生提出,要爱人类,爱人类最多数而最不幸的中华民族,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学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崇高的情感也要从身边、从小事培养起,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把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种凝重而纯朴的情感从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最可贵之处,把思想政治教育分解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潜移默化、不空洞、不虚无,这也是一种真。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他十分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养活教育思想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聂圣哲,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基础上,创立"养活教育思想":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逼迫孩子做(不断改善)会做的事情。 督促孩子从三四岁起开始做家务,学习各类劳动,这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金牌课程,该课程的老师就是父母。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逼孩子做会做的事,帮助孩子们尽早独立生活,立足于社会,培养"不拼爹娘、不坑爹娘"的下一代。养活教育思想核心: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逼迫孩子做(不断改善)会做的事情!养活教育思想要点: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的比重。 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逼迫孩子劳动。

 

五、道家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有老庄学派、黄老学派等等。这里"老"指的是老子,"庄"为庄子。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成于春秋末战国早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一)以"道"为核心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

老子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把"道" 看成是最高的实体范畴。 当成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遵循的总规律。在老子看来, "道, 玄之又玄,它不可道, 不可观, 不可识, 更不可分" , 只能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去感受, 去体悟。因为他又谈到: "我无为, 而民自化; 我好静, 而民自正; 我无事, 而民自富; 我无欲, 而民自朴。" 所以老子所说的 "道" 就是 "无为, 无事, 无欲。" 老子心目中追求 "道"的人就是 "见素抱朴, 少思寡欲" 。 即认为人的理想状态应是原始婴儿般无知无欲的朴素状态。 这样 "道" 之人敦厚无私, 纯朴无瑕。 而这一教育理念, 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又具有 "尊重规律,以身施教和以生为本" 的丰富教育意义。

1、"知常" 和遵循规律。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活动, 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发展态势。 教育活动务必遵循这些规律顺应教育发展态势, 这叫做 "知常" 。反之, 如果我们凭一己之好恶或某种先入之见而主观妄为甚至胡作非为, 就必然招致教育的失败。故老子曰: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 教育的作用决不是去主观创造什么规律, 在道家眼中, 教育者无须设计什么, 无须探索和创设什么抽象的教育法则, 教育规律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 而是内在的自然法则。 遵循学生主体的生命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不受外界政治, 经济等活动影响, 以启迪人之心智, 使人开化。

2、 "善行" 和以身施教。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在生活中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会使人感化, 成为习惯, 形成个性。 以身施教是这一方式最好的诠释方法之一了。 正合乎老子 "无为" 而能自化的思想。 老子曰: "善行, 无辙迹; 善言, 无暇滴" 。 "善行" 的人, 不会留下一点痕迹。 "善言" 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瑕疵。一个最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 "善行" 、 "善言" 的人,他的言行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有形教育活动, 升华到了一种 "知者不言" 的境界, 一种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的境界。 受教育者在充满美好教育气息环境陶冶下, 潜移默化地习染各种好习惯, 自主地掌握知识, 成为道德高尚, 热爱生活, 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美好境界不正是现代自然主义教育家和老子 "无为"思想共同寻觅的目标吗?老子又曰: "太上, 不知有之; 其次, 亲而誉之; 其次, 畏之; 其次, 侮之。 " 最好的施教者是那些以其以身之 "真" 担当 "无为" 之教而默默无闻以至于大家 "不知有之"的得道者。 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 掌握教育艺术的教育大师。由此可以看出道家教育思想为我们教育者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提出了一个更高境界。

3、 "以百姓心为心" 和以生为本进入每个学生的心灵世界, 了解他们所知、 所想和所思,产生相似的心灵共鸣,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调动他们丰富的情感。 这与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有关。 不论从古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念看来, 都秉持着 "以人为本" 的教育方式, 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 从道家的观点阐述, 就是教育者要做到 "以百姓心为心" 。 因为 "自化"是相对于 "他化" 而言。 "他化" 即是 "外化" , 指受教育者在包括施教者在内的外部力量和因素的作用下而受到教化。 "自化"不是靠一种外在的规则, 而是要发自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与自觉。应 "视徒如己, 反己之教" , 即全身心地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状态之中, 使施教者与受教者能真正做到 "心心相印" 。这就是 "以百姓心为心" 所昭示的深刻内涵。

 

(二)超然朴真的德智体教育内容古往今来, 大多学者认为道家 "绝学弃智, 无为之教" , 反对对一切人类文明的学习。 纵然它不可能像儒、 墨等家那样在其思想中提出明确的教育内容。但老子曾云: "吾将以为学父" 。 他要将教训事例作为教育内容, 向天下人进行教育, 使人们明白道理。 可以说他在这里已变 "无为" 为 "有为" 。 已明确了他要传授的内容。总之, 道家以 "道" 为理念, 提出了一系列超然脱俗的教育内容。 对其分析, 可提炼出丰富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

1、德育。道家之 "德" 与儒家之 "德" 截然不同, 儒家之"德" 具有鲜明的入世主义精神。 而在道家的视野中, 儒家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构建的社会伦理规范不是人生价值的真实形态, 而是人性和人的价值的异化。 老子强烈主张抛弃虚假的文明, 摆脱礼制的藩篱, 追求出世风格, 超脱一切的道德境界。 老子说: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 "在这里, 老子认为婴儿的本真状态才是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庄子曰: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这也说明了要追求那种物我两忘, 最真的道德境界。这与今天所提倡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如出一辙, 堪比我们当代教育群体所提倡的 "大德育观" 。 他们都是想培育出纯真朴实、 无己无私的最本真、 素朴和自然之人。

2、智育。过去学界的共识是道家是 "反知" 的, 但对道家为什么 "反知" , 在何种意义上方可称得上 "反知" , 则缺乏学理上的细疏。李约瑟认为: "道家所痛斥的那种知识是 《易经》占卜者和与阴阳学派有关的其他集团认为可能的那种'前知' 。" 虽不十分准确, 但也可以看出道家反对那种理性的, 人为的 "知识" , 所追求的是以 "道" 为核心, 以大自然为对象的玄思的 "知" 。它无所不包, 贯通宇宙和人类。它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 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本真体悟的 "大知" 。 道家的这种智育观既不同于儒、 墨等家的 《诗》 《书》 《礼》 《乐》 和自然军事科学知识的学习, 也不同于现今学习的各门具体学科, 它是这些知识的精髓, 是人类通过学习之后最后知识的积淀。 对我们当今智育方面的课程改革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3、体育。 道家体育思想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宝库中是独树一帜, 卓尔不群。它以养生观为核心, 以 "全生" 、 "长生" - - - 即追求生命的不朽为目标, 以形神气俱修, "内养" 与 "外养" 结合,"心育" 与 "神育" 统一为基本途径。 道家创始人老子倡自然养生而贵 "和" , 强调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的 - - - 阴阳和谐, 天人和谐, 心身和谐, 物我和谐。庄子一方面承续了老子轻物重生以内养其神的自然养生之道, 主张 "缘督以为经, 因其固然, 以便保身, 全生, 养亲, 尽年" 。另一方面, 庄子又发展了老子保守心智而不外弛的思想为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与逍遥。 个体生命通过 "心斋, 坐忘, 见独" 的方式, 超越 "物养" 以至 "心养" , 超越 "形养" 以至 "神养" , 从而大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永恒妙道境界。这些思想对当代健身、 养生和保健思想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据此提炼出"按摩、 太极、 武术" 等健身方式和现代人提倡的养生观念 , 使中国体育保健具有与其他各国不同的独特的风格。

(三)充满辨证色彩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和方法

1、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道家辩证法的精髓就是超越事物两极对立而看到了其中的相互依存于相互转化。 教与学, 施教者与受教者是矛盾着的对立面, 如何超越现实层面的两极对立而在教育目的上统一起来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道家教育思想在 "法自然, 为无为" 基础上以其深邃的辩证法智慧进一步提出了"以退为进, 以柔克刚" 的教育辩证思想。老子看到: "天下莫柔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故施教者应像"善利万物而不争" 的水一样。 教育过程中一切形式的简单粗暴, 以势压人, 一切形式的刚愎自用和强行灌输都是极易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甚至教育活动的失败。 因老子曰: "柔至胜刚, 弱之胜强。 " 故教育的成功在于注重情感的共鸣, 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 使教育者自觉地融入其中, 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这对当代新的师生观和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有重大启示。 道家要求教师会委婉曲折地表情达意而不是主观武断地发号施令, 它拥有尊重人格、 平等相待的坦荡胸怀, 而不是盛气凌人、 居高临下地强调师道尊严。 它是一种 "顺乎自然" 的发展态势, 而不是外在的约束和强制。

2、图难与易 , 为大于细。老子曾曰 :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大多学者只看到道家其中的 "绝学弃智" 的消极色彩。诚然, 在道家眼中, "为学" 和 "为道" 是对立的, 此处撇开道教教育的具体内容不谈, 单就 "为学" 与 "为道" 的方法而言, 都客观上尝到了一种为学的方法 - - - "益" 与 "损" 的方法。即现代教与学中所提出的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日益" 强调 "为学" 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日损" 昭示 "为道" 中持之以恒的消解, 二者内在地包含着量与质的辩证互动。 所以老子又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故老子强调: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遵循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 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 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秉承自然原则来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任何好大喜功的行为, 任何贪多求快的做法, 任何拔苗助长的举动, 任何一蹴而就的设想都是逆 "道" 而行的不智之举。

3、握一知多。 庄周有一段出色的议论: "无证也有涯, 而知也有涯, 以有涯随无涯, 殆已; 已而为知者, 殆而已矣! " 就是说人生有限, 宇宙无穷, 面对无边无际的大自然, 人的认识能力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所以, 不能也不应以有涯的生命去追随无涯的知识世界。那应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成为一名博学之人呢?道家认为 "握一知多" 。 世界上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 要善于 "一" , 提纲絜领, 抓住他们的 "本、 要、 总" , 这样即可"皆阅一空" 。通过现象看本质, 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 使全部知识丝毫无逃于自己的思维范围。 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一门学科的主线和本质内容, 使教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领悟本学科特点, 还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发展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同时学生也要掌握这 "一" 的本领,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获得更多的知识, 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道家学说及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脉, 其博大的思想境界, 高深的意境, 充满辩证色彩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可当之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璀璨奇葩。其丰富的内涵和对当今个人, 社会乃至国家各个领域的现实意义具有深远的探讨借鉴价值。在当今教育改革热浪中, 以重视西方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借鉴, 淡泊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的吸收的教育背景下, 对提高中国国学的现代价值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道原》、《十大经》、《称》、《经法》等四种佚书,成于战国中期以后,反映了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佚书作者继承老子的学说,同时汲取了儒、法、名诸家的思想。他们从"无为"、"无私"引申出来的已不是毁弃文化,而是尊重知识,如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十大经》)。"是非有分,以法断之"(《经法》)。由于尊重知识,故重视"士"的作用,他们说:"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十大经》)。"王天下者,轻其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得而财生"(《经法》)。所以在议论国家政策时,也主张"明德"、"兴贤"、"文武并行"。道家思想的这种发展和变化,是适应开创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为兴学育才开始作舆论准备。

 

六、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教育思想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桑弘羊等。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极力辅佐一些国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并从某些方面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法家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其中杰出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

 

(一)历史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卫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吴起的变法活动给予他深刻的影响,因此他"少好刑名之学"(法家学说),到秦国后,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终于使秦国"乡邑大治","国以(此)富强",一跃成为战国时期强盛的大国。

商鞅变法是当时各国变法运动中比较彻底的 一 次,文化教育的改革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商鞅的文化教育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是对立的。他指责"儒学"为"虱子",他说:"礼乐"、"诗书"、"仁义"、"修善"、"孝悌"等等都是祸国殃民的东西,如果用这些复古主义的教条来治理国家,就会"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农战》)。敌人一来,国土就必被侵削;敌人不来,国家也必定贫穷。他同时痛斥那些"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 (《画策》) 的奴隶主贵族和儒生都是"奸民"。必除之而后快。而当他们利用"诗"、"书"作为"以古非今"的舆论工具,企图进行反对活动的时候,商鞅则坚决主张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击和镇压。

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特别重视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革新变法的人才。他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所谓"游宦之民",主要是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商鞅要培养和提拔的"耕战之士",就是那些在进行封建兼并战争和发展封建经济中对新兴地主阶级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商鞅认为对待这样的革新分子则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大胆地培养、提拔和任用。

(二)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反对向学生灌输"仁 "、" 义 "、"礼"、"智"等道德准则。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 浮学"。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他提出" 壹教"的教育纲领。"壹教"的实质就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统一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商鞅认为:"壹教则下听上"(《赏刑》)。他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字分》)。明确指出"法"是地主阶级的生命,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君臣》)。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一切的言论、行动必须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为标准。

为了使"法治"教育能够贯彻执行,商鞅实行"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定分》),把教育的权力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官吏的手中。如果遇到"主法令之吏"有迁徙、死亡的情况,得立即选派接替者"学读法令",可见商鞅对树立法家对教育的领导是十分重视的。商鞅为了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强调"法治"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漠视了学校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取消了专业的教师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是违背文化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他对旧文化又采取一概削除的简单粗暴的政策,这也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三)过程

商鞅为了使秦国富强,他把农战作为治国之要。他奖励农战,主张加强农战教育。他说:"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慎法》)。在教育途径方面,商鞅重视在通过农战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增长人们的才干。并认为人们的智谋是在长期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 )战国末期韩国人,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总结了战国前期和中期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五蠹》),是造成祸乱的重要原因。并认为当时的"私学"和统治者是"二心"的。这种"私学"是新兴地主阶级实行"法治"的绊脚石。因此他断然主张采取"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的措施,即禁止办私学的人的行动自由,禁止言论和结社的自由。

韩非猛烈地批判和攻击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特别是反对当时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他指斥儒家的那一套" 礼、乐、诗、书 "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是致使国贫兵弱,乃至亡国的根源。在韩非看来,其他学派的理论都是互相矛盾的,只能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是非不分,统治者如果兼听他们的意见,就必然引起乱子。因此,韩非主张禁止这一切互相矛盾、只能惑乱人心的学说,而定法家于一尊。特别是要防止老百姓受到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思想的影响,要对他们的思想实行严格的统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非的法家思想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利益的,它是一种进步的思潮,对建立地主阶级的统一政权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也反映了地主阶级反动性的一面,即对劳动人民实行思想统制的愚民政策。韩非的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对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学术流派的繁荣也是极为不利的。

韩非主张培养"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孤愤》)。这些"智术能法之士"就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治路线的革新人物,并且是积极拥护"耕战"政策而为它进行斗争的战士。韩非对"智术能法之士"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做了详细的阐明:①这种革新家必须是一个忠于封建国君"北面委质,无有二心"的人,并能做到"能去私曲,就公法","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有度》),一心一意为封建主义国家效力的所谓"贤臣","良将"。②这种革新家应该具有"远见而明察","强毅而劲直"(《孤愤》)的品质。就是说他应该在思想上具备进步的历史观和变革思想;在政治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坚定地执行法治路线的坚强毅力和刚直的品质。

为了使"法治"的思想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占统治地位,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壹教"精神和措施,认为必须使国内做到"言谈者必轨于法",意思是说要使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都符合法家的精神和遵守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非提出了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他说:"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五蠹》)。所谓"无书简之文"、"无先王之语",实质就是要废除、清算古代奴隶制的文化典籍和道德说教,特别是儒家所尊崇的"礼、乐、诗、书"和"仁、义、孝、悌"这一套东西,并从而实现他的"以法为教"的主张。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思想政策,把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韩非的所谓"以吏为师",就是要选拔和任用一批忠于新兴地主阶级"法治"路线,能够"明法"、"知法"、"行法"的政治官吏担任教师。把解释和宣传法令、政策的权力掌握在经过严格和慎重选拔的官吏手中。韩非制定的法家教育路线和政策,是为封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的,为后来的秦王朝所接受并付诸实施。他取消文化知识的传授,抹煞了学校和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是违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这一点是先秦法家教育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韩非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还反对盲目崇拜古代典籍和脱离实际空谈的恶劣学风。他提出了"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臣》)。这就是说,要遵循思想和实际是否一致,来判断"是"还是"非";要通过"参验"来审查言辞是否正确。韩非所说的"参"是比较的意思,"验"是证实的意思;就是说要在接触实际中,用比较对照的方法求得知识。他举例说:判断一把刀的利钝,不能光看颜色光泽,而是应当通过砍杀的检验。判断一个人的才干,也不能只看言谈辞令,而应该依据他的实际能力。韩非主张"参验"的思想是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的。

韩非还十分重视在实际的斗争和锻炼中,培养和选拔人才。他强调: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显学》),即宰相一定要从全国有治理政治经验的地方官吏中提升起来,猛将一定要从有实践经验的普通士兵中选拔出来。韩非继承和发扬了商鞅重视"耕战"教育的政策。他说:"富国以农,距敌恃卒"。"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五蠹》)。通过"耕"和"战"的实际斗争锻炼和培养人才,这是先秦法家普遍提倡的一条重要的教育途径。

韩非和其他历史上的进步人物一样,也有他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法治"理论是为维护和加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有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一面。他把历史的发展看成是少数"圣人"的创造,并认为:"民智,不可用"。这是无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他认为,人的自私自利是社会矛盾的根源,从而掩盖了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之间的对立,这也是错误的。但是,在新兴地主阶级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的前夕,他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提出一条进步的政治路线和一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教育观点,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有一定影响的。

参考书目 《商君书》:"赏刑"、"靳令"、"君臣"、"定分"、"慎法"、"农战"、"错法"等篇。 《韩非子》:"显学"、"五蠹"、"诡使"、"奸劫弑臣"、"孤愤"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