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培训学院

教育观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它事物关系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它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一、概念解释

 

由于人们看教育的立场、角度、方法等存在差异,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不论人们对教育的主观意识是怎样的不同,都不影响教育的客观本质。以前有人通过一些理想化的教育观来阐述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有这样的说法:"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动,都是教育。"这段话描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显然是一种教育观,但该提法把一些不属于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列入了教育范畴。实际上人们自己观察、研究事物也能增进知识。如达尔文研究、创立进化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不可能有人教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即不存在进化论知识的教育者,其活动也就不属于教育活动,但该活动确实增进了人们的进化论知识。而且人类所有创新的、第一手知识一般都不是教育的直接成果,教育传播的是已有的知识,使受教育者获得教育者已经掌握的知识。

还有一种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寄予美好希望的教育观:"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但现实里的教育活动并不都是那么理想。就以台独势力推行的"去中国化教育"活动来说,反台独力量与台独势力双方就会对这种活动是否"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的看法形成分歧。人们若是误把它作为教育定义,就有可能造成持不同观点、立场的人对同一种活动是不是教育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为便于人们探讨各种教育问题,就需要对教育这一客观事物有个明确、统一、恰当的定义,使其成为研究所有教育问题的共同基点。

二、教育那些事

 

教育是指人着眼于他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影响其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信息传递活动。其中信息传递者称为教育者,信息传递的对象称为教育对象。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或教育机构有组织地、系统地实施的教育活动,即正规教育,如学校教育。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

1、教育的因素

从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划、管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教育者愿意施教有多重因素,其一出于人的利己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要是可以支持和帮助自己的人的能力不足,那么获益也将有限。如果通过教育提高了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的能力,其获益既可扩大。其二出于人的利他性,希望他人通过接受教育而生活得更好。其三出于人的竞争性,竞争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教育使己方的竞争力加强,另一方面借助教育活动,削弱对方的竞争力。其四出于人的操控欲,人生来就有希望生存环境合乎自己需要的意愿,并试图加以改变。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使他人的状态和作为合乎自己的要求。教育者往往宣称自己的教育是正当的,但事实证明并不完全如此,例如殖民主义当局对殖民地人民的奴化教育。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向教育对象传递信息,可以通过话语、表情、姿态、行为;文字、图象、音频、视频;书籍、报刊、电影、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及媒介,甚至通过他人进行。而这个他人不一定是教育者,因为教育者是着眼于他人的素质、能力而传递信息的。

2、教育的主体

人的新奇感、好奇心既驱使人探索客观世界,又造就了人的求知欲和模仿力,使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而教育活动的成效取决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觉悟。受教育者有主动求教和被动受教两种基本状况。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求知一致时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求知不一致时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当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要求逆反时,往往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负面的效果。如果教育对象拒绝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教育就可能失败。

3、教育的内容

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即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以影响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由于人类文明是逐步发展的,其中必定包含不完善的、有缺陷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因此有的教育不能带来积极的效应,还有可能带来消极的效果。但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步发展,以往的不足会被克服,但又可能有新的误区产生。如宇宙"地球中心论"曾经长期作为教育的内容,随后被"太阳中心论"取代,而现"太阳中心论"也已被放弃。另一方面是教育者借助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时是强势地位,向教育对象发出的启发、引导信息以及奖惩信息,以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

4、三要素

教育者、教育对象及其之间的信息传递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就不成为教育了。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教育也会出问题。

人类积累的精神文明(如思想、道德、观念、经验、知识、技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等)如果仅仅记录在媒介上而不被人的大脑所接受就只是一些符号而已,只有进入了人的大脑,为人觉悟才能发挥作用,教育活动就实现了这个过程。

5、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人来到世上时,虽然遗传了人类的神经系统,具备了构建其精神世界的物质基础,但其精神世界却是空白的。只有随着他的成长,他的精神世界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如果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只是通过其自身的经历和个人的体验来建立,并随着其生命的终结而消失,那么人类文明就只能徘徊在初级阶段,难以得到发展。幸好教育能使后人继承前人的精神成果,它提升了受教育者的能力和人生境界,并且能不断在较高的起点上推动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使人类的精神文明得以传递,因此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既能提升人的能力或素质,也能被用来限制特定对象获得某种能力或素质,例如夫权社会中就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来教育妇女。

6、恰当的教育

由于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人们通常看重教育积极的一面,而忽略或回避某些教育活动的消极面,并在教育的定义中寄予正面、美好的期望。但不恰当的教育定义可能把某些有缺陷的教育活动排斥在教育范畴之外,不能帮助人们全面、客观认识教育,而恰当的教育定义应该反映人类历史长河里所有教育的共同特征,能包容人类所有的教育活动,并为所有持不同立场的人所认可。所以,科学的教育定义能有助于人们客观认识教育,而客观认识教育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持有正确的教育观有助于人们剖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而制定恰当的教育方针、规划、制度,从而促使人们进行合情、合理、合规、合适的教育活动。

三、教育与传播

 

传播是指人们将信息分享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众多传播活动的一种,它具备传播活动的全部方式和特质,可以形象地说,传播活动是教育活动之父。若用集合的概念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是传播活动的真子集。

四、教育与宣传

 

宣传是指人着眼于其主张而进行的影响他人精神世界或心理状态的信息传递活动。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的表现形态可以完全相同,它们的差别在于各自的出发点。如果有一个活动的信息传递者将自己的主张和他人的素质、能力同时考虑,那么这个活动就成为宣传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就象一对意识有着差异的同卵双生子。

五、教育与学习

 

学习是指人通过接受信息以获得各种体验和认识,从而影响其素质和能力的活动。教育活动是学习者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习者既可以接受教育者有意识传递的信息,还可以从任何人或社会、自然界获取信息作为学习的内容。因此,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但学习活动的存在是教育想要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若是在教育活动中缺失了学习环节,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世上没有学习活动,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常、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同时包含传播活动和学习活动的。

六、教育与训练

 

训练是指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以一定的方法使人发生生理反应的活动。教育和训练都是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活动,但它们的作用点是不同的。教育主要是使人的心理发生反应而影响其精神世界,如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等等方面;而训练主要使人的生理发生反应而影响其神经、肌体,如人的力量、协调性、熟练性、准确性等等方面。有的素质或能力要求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具备一定的基础,这就可能需要训练活动和教育活动协同实施。若某个活动同时具有训练和教育两种活动的特点和作用,可看作是训练和教育的复合活动。

七、教育与培养

 

培养是指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而实施的活动。培养人的活动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的活动,如教育、训练、学习。另一类是为支持、辅佐前一类活动的,而非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的活动,如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所付出的努力、创造的条件、提供的资助等方面的活动。教育虽然对培养人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它不可能完全替代其它培养活动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不妨套用某句老话来表述教育与培养的关系--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培养活动既能以社会活动的形式存在,又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存在,而后者就叫自我培养。自我培养有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各种方式和形态。有人把自我培养叫做"自我教育",可它与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是不可能以个体活动的形式存在的。这个事例显示了在某些时候,人们把教育一词当作培养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培养一词包含了教育和训练两个概念。所以严格的说,教育只是培养的一部分,而不是培养的全部。但在很多场合,人们已习惯将教育等同于培养了。例如被称为教育法的法律,就规范了涉及培养人的各个方面的活动而不局限于教育。因此人们在遇到教育一词时,应分辨其使用时的概念、范畴,若是在教育的概念上模糊不清,可能会给认识教育和探讨教育带来麻烦。

八、教育与思维

 

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活动和机能,思维能力也许是人类唯一超越其它动物的本领。教育活动既依托于人的思维,又反过来极大地影响了人的思维。教育对思维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什么",即思维的内容,如使人接受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是"怎么思维",指思维的形式、方法、规则,如使人掌握和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人先天就具备感受、记忆、联想、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但规范地运用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则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

1、理性思维的影响

思维能力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对人生乃至人类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理性思维的普及关乎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理应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果说限制人接受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显性的愚民政策,那么限制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其正确、规范、合理地运用其思维能力,就是隐性的愚民政策。仅仅把学生培养成人云亦云的知道分子,是难以满足人类创新发展需要的,这样的教育不能不说是有重大缺陷的。

2、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理性思维的推广普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式逻辑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课程,而且,形式逻辑比数理逻辑更贴近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国家招录公务员和法律工作者时,就有专门的相关形式逻辑方面的考题。理性思维不仅仅为政府和法律工作所必需,还应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系统的形式逻辑教学如果仅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那么对许多失去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人来说,就可能影响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理性思维,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缺憾和损失。教育应使所有人熟练地掌握和自觉、自主的进行理性思维,力求避免落入到思维的误区。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数学课程虽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但许多学生还难以将其所学到的数理逻辑知识转化为形式逻辑,从而导致相当多的人没有培养起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理性思维的习惯。因此在全员覆盖的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系统完整的形式逻辑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九、必须更新教学质量观

 

(一)传统的教学质量观

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考试分数=教学质量。社会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学校,而升学率又主要是由考试分数来决定。“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只差一分你也别想跨进高一级学校的门槛。不少学校也是以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好坏的,能力强弱,成绩的大小,评优评奖以分数作标准,分高低。而家长呢?有人作过调查,家长碰见老师问得多的是自家孩子的考试分数。“这次考试我孩子考了多少分?”“占全班第几名呢?若分数高,家长则心里甜滋滋的,称赞老师教学有方;若分数低,便一肚子不高兴,孩子回家准有好果子吃。报上不是登载过一个小学生考了98分回家挨打的新闻吗?原因是没有考100分。一些家长还为子女制订了考试奖励规定:考多少多少分奖你多少钱。

总之,在人们心目中,质量就是分数。无怪乎有教师说:分数真是一根魔棒,把教师、同学、家长指挥得团团转。在这种以分论质的传统质量观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恶性循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各种不良后果,其主要弊端有。

1、国家的教育方针得不到全面贯彻,学生畸形发展,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是不到培养。教育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重课堂,轻课外;重统考科目,轻非统考科目;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在一些小学,音、体、美、史、地、自然等课程严重忽视,有的甚至改上语、数课,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学生德、智、体得不到全面发展。

2、扼杀了大批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一考定终身,分数决定胜负。为了应考求高分,学生唯书唯师,不得不按照教科书和老师的要求“照葫芦画瓢”、“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眼界狭窄,思想被束缚,应考答题跟着讲义、标准答案转;就是作文也出现了新的八股方式的范文。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人曾分析比较中国和西方国家大学生,我国大学生考试成绩突出,而动手实验创造能力却不如人家。

3、学生身心受到严重损害。为了应考争分数,从小学到中学,大都采取死读硬背,题海战术,重复作业,轮番考试的办法。学生负担大大加重,寒暑假、星期天也不能很好地休息。结果是近视率直线上升,高考体检不合格者年年增加。由于考试分数的至关重要,一些学生怕考厌学,有的完全失去学习兴趣,丧失信心,,中途退学;个别的甚至走上厌学轻生的道路。

4、教学改革开展不起来。以分论质并以此评价教师工作的优劣,教师谁愿去搞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搞实验,考试分数上不去怎么办?结果教师求稳怕乱,不敢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创新、探索。为了争得高分,提高考试的“保险系数”只得采取保守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讲课“填鸭式”、“满堂灌”;课外加班加点打疲劳战;作业“大运动量”练习,差生大面积留级等等,以追求所谓的高分数高质量。

由此可见,以分论质的传统教学质量观必然会产生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为分而教”、“为分而学”的教学方法,而这种“为分而教”、“为分而学”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会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唯书唯上,缺乏创造性的“应试型”、“模仿型”人才来。长此以往,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怎能培养出来?很明显,这种传统的教学质量观已经成了阻碍教学改革,影响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的桎梏。不更新教学质量观,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有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教育改革就无法深入下去,整个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出现活力,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可能大量培养出来。

 

(二)现代教学质量观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社会的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归宿。因此,教学质量的标准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来确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刻,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写得很清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显然,对照这个人才标准,以分论质的传统质量是片面的、有害的。我们根据这个人标准,依据教学工作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建立起新的,现代的教学质量观,全面而科学地衡量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核评估教学质量的高低。

1、知识因素。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的程度,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结构脉络和内在联系的程度,知识面的宽窄,知识的运用等。

2、智能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自觉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反应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等。

3、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钻研探索精神等。

四、道德因素。包括明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志向理想、良好的道德修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等。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教学质量的内容,较完整地体现了现代教学质量观的涵义。在考核教学质量时,我们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综合考核,全面衡量,决不可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并量化各种因素。

万里同志在一九八五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我国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强调:“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即使国家增加很多经费,仍然培养不出大量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特别是第一流的人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更新教学质量观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在当前,首先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带头更新教学质量观,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以分论质,唯分是求,唯率是追,唯考是法的旧观念,转变为综合、全面、科学地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质量的新观念。

二要积极探讨、试验、摸索,逐步建立起一套和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检测办法,尤其要先抓好考试方法的改革。否则,更新教学质量观只是一句空话。

随着党的十三大精神的贯彻落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质量观一定会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为四化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人才。《引自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