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佛学院

《净土宗》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净土宗(朝鲜语:정토종/净土宗;越南语:Tnh Độ Tông/浄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

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大藏经中,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数百种之多。印度著名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等均有净土论著,解释与弘扬净土法门。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东晋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

中国佛教共分八宗,净土宗独尊念佛,以之为一代佛教归宗结顶之法,所谓“《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

 

一、净土宗简介

 

(一)净土宗的来源与影响

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朝道绰(562-645),至二祖唐朝善导(613-681),以“三经一论”为教材,以“持名念佛”为方式的净土宗宗义和行仪得以完备地组成,所以善导为公认的净土宗实际创立者。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善导大师是纯正的净土思想,其他祖师的净土思想是不纯正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善导之后,净土宗分化为三流,即:专称佛名的少康流、重悟解的慧远流及教禅戒净兼修的慈愍流,三流都从不同层面继承了善导大师的思想,而且三流的划分也只是应机的差别,并无实质性高下,如同春兰秋菊,各有其美,净土思想同样也并不存在纯正与不纯正之分。

唐朝中期之前,学习佛教的多是社会上流人士,而昙鸾、道绰和善导开创出的持名念佛,以其简便易行的修持方法,打开了通往民间的大门,奠定了民间佛教的信仰格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唐武宗灭佛后,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但净土宗却呈现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大生命力,宋代开始的禅净合流,带动了天台、华严、法相和律宗同归净土。明清以后,净土宗更是一枝独秀,成为中国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一句“阿弥陀佛”,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名片,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5年第7期"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与修持探析”

 

(二)净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门

他力指的是十八愿,即彻底投诚皈依,仰仗弥陀愿力。自力指的是修净业三福和自性念佛。能否往生靠的是他力,往生后品位的高下靠的是自力,自力和他力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增长。

此法门属于理事双修的弥陀中道圆融信仰,既符合净土三经的整体逻辑思想,又与善导大师的教理要点一致;既有特异法门之方便,又有通途法门之内涵。

只要建立起坚如金刚、固若磐石的信心并维持到临终不改变,就已经拿到了往生的保证书,因为由信启愿,由愿导行,只要真信,“信愿行”三资粮就自然具足。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极少数善根极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以外,其他绝大多数人,都要学而信之和修而信之,即通过教理的学习、念佛、修净业三福等来培育、建立和巩固信心,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修净业三福虽非往生的必要条件,但也应依照个人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性的修持,既可促进信心的增长,亦可提高往生的品位,一举两得。自性念佛指的是明了自身本具佛性,当体具足自性弥陀的大乘原理后,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念佛,这种念佛就是弥陀念弥陀。有了坚固的信愿心和明晰的教理认识,再随着功夫的深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逐渐进入“事一心不乱”及“理一心不乱”的高层次念佛,这与修天台宗的止观、密宗的三密相应、唯识宗的转识成智、禅宗的开悟等他宗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经》曰:“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要“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因为念佛可以得到修他宗的利益,但修他宗却得不到念佛殊胜圆顿的利益。当然从能否往生的目标来说,只要信愿坚固,散心称名一样能成就,但还是鼓励取法为上,尽可能地尝试和实践自性念佛。

除了如法修行外,平日里既要有定能往生的正面思维,又要经常检验自己的信愿心是否坚固,逐渐建立起以弥陀信仰为重心的生活方式;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在家做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对弥陀本愿没有怀疑,对世间红尘没有眷恋;临寿终时,弥陀应愿现在其前,观音势至迎上金莲,如愿往生到功德无比庄严的极乐净土。

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5年第3期"净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门”

思想宗旨

净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着弥陀本愿的他力,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所以又称为念佛宗。中国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道绰、慈愍等大师的大力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后代人所奉行,是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

一般所谓净土,主要是指弥勒净土、弥陀净土。弥勒净土的信仰,以东晋道安大师为最早,他著有《净土论》六卷,倡导往生兜率天的弥勒净土;唐代玄奘与窥基大师,也以弥勒净土为行持依归。但自此以后,由于修者少,弘扬者更少,渐形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弥陀信仰的兴隆,弥陀净土便成为诸佛净土的代表。早期弘扬弥陀净土信仰的,以东晋慧远大师为最力,他在庐山结白莲社,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之始,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宣武帝时,菩提流支译出世亲的《往生论》,昙鸾为之注解,着《往生论注》一书,书中采用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易行品)的说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难、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门、自力法门的不同,阐扬净土信仰的本旨在于他力法门,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阐扬净土立教的本义,并强调藉着持名念佛来求生净土。到唐代,道绰、善导等大师继承昙鸾的教旨,极力强调佛的本愿力,主张往生净土就是相应于末法时代的信仰。道绰著有《安乐集》一书,论破诸师的谬解,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并依昙鸾难易二道之说,创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善导撰《观无量寿佛经疏》,楷定古今各家的谬见,确立净土的教义、教相,并厘定修行上的正行、杂行之别,奠定了净土教义独立系统的基础。其后,有怀感着《释净土群疑论》,针对各宗对往生净土的质疑,一一阐论。睦州的少康,也大力弘扬称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自昙鸾至少康,被称为的“震旦五祖”。当时在长安等地,诸师也撰写了不少解释《阿弥陀经》、《观经》等注疏。在这个时期,净土经典的研究达于高峰。

唐代开元初年,慧日大师自印度归国,看到当时禅家把净土信仰视为引导一般愚民的方便教说,便激烈反对,而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而以一切修行都回归于往生净土的旨趣。承远、法照、飞锡等人绍继他的主张,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极力排斥禅僧的空腹高心。于是,我国净土宗在唐代,可分为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当时,在禅门中有认同慧日一派的,如六祖门下的南阳慧忠提倡解行兼修。到后周法眼文益的嫡孙永明延寿,更大力弘扬禅净双修。元代以后,禅净双修的风气更加盛行,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人都归心于西方净土。到明代,楚山绍琦、云栖袾宏、憨山德清等人,相继倡导禅净合一,尤其以云栖袾宏精进修持念佛三昧,更是著称于世。他除了注解《阿弥陀经》外,还著书立论,大力弘扬禅净一致之旨,对当时教界影响很大。

天台一门也有很多信仰净土的高僧大德,如宋代四明知礼,他所撰的《观经疏妙宗钞》,就是主张台净融和的论著,为历来的天台宗僧所重视。明代的灵峰智旭提倡三学一源论,认为禅、教、律三学的归趣就在净土法门。到了清代,不少在家居士也提倡净土信仰,如彭绍升、彭希涑父子,编《净土圣贤录》。康熙、乾隆年间,实贤法师在杭州结莲社,教化远近,尊奉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民国以后,除了杨仁山的大力提倡,印光大师也主张净土法门为佛陀出世的本怀,致力于社会救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今日台湾佛教,不论禅寺、律寺,乃至显教、密教,都普遍藉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这是由于称名念佛简单易行,因此能普及于一般社会大众,形成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相继成立,呈现了佛教各宗并容,多彩多姿的面貌。

净土思想主要依据的是“三经一论”,“三经”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一论”是指佛陀入灭后八、九百年左右,世亲菩萨所造的《往生论》。历来的净土宗祖师大多依据“三经一论”以及马鸣、龙树等诸论师赞述“三经”的要义来弘传此宗。

净土宗净土宗三大经典之中,《阿弥陀经》描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种种庄严的事相,并说明发愿往生的意义及方便,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这部经的经文较短,很容易诵读,被奉为净土宗修行者必诵之经。《无量寿经》详述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愿,以致果地圆满成佛,庄严国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并说明三辈往生的条件。《观无量寿经》旨在说明想要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的众生所必修的净业正因,并以十六观法谛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及极乐净土相,又解释九品往生的因果。至于《往生论》,则说明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令众生得以往生安乐国土,面见阿弥陀佛。

本宗的宗旨,是以修净土者的“心行”为“内因”,以弥陀的“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因此,修持净土法门必须先发菩提心,也就是企求无上佛道的愿心;其次是发厌离心、欣求心,就是厌离这个众苦煎迫的秽土而欣求清净庄严的佛土之心;再来是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三心”:一、至诚心,是真实为了脱生死而求生彼国,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二、深心,对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抱着毫不怀疑的信心,专心一念地称念佛号,藉由佛力加持而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资粮,全部发愿回向往生西方;再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所有有情众生也都往生极乐净土。

二、历史沿革

(一)佛经翻译

公元前后的古印度,正是口颂佛经书面化的时代。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

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鸠摩罗什、真谛、法显等。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证者无数,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随着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在印度的兴盛,佛教的没落。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比较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二)净土经典

净土宗典籍的翻译,始于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两大译经师。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让国位与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经藏。东汉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来洛阳。二十年间详出176部经卷,多属小乘,间译大乘经。支娄迦谶,月氏国人,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来洛阳。十余年问,译经21部,多属大乘经典。此两大译经师都曾翻译过净土宗典籍。据《开元释教录》记载:安世高曾翻译《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惜已佚。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译出《佛说般舟三昧经》,此即中国净土宗经典传译之开端。继而又译出号称净土宗第一经的《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到了三国时代,吴月氏优婆塞支谦(公元222年)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曹魏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佛说无量寿经》(公元249年)。姚秦鸠摩罗什(公元401年来洛阳)译出《佛说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等。北凉昙无谶译出《悲华经》(公元419年),刘宋噩良耶舍译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公元424年),北魏菩提流支译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译《阿弥陀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公元650年),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志译出《无量寿如来会》(此本出《大宝积经》),赵宋西域沙门法贤译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无量寿经》自汉迄宋有十二译,上面所列乃存世之五种)。

上面所述乃净土宗主要经典,带言净土的大乘经典尤多,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随着净土宗经典的次第译出,古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在东土广泛传布,在原有的儒道文化土壤的滋润下,开花结果,逐渐发展为大乘佛教的一道浩荡洪流。

 

(三)东林起信

净土信仰,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道安首倡,一时盛行于北魏,梁齐间还有所闻,不久即衰。

弥陀净土信仰在中国的流行始于东晋慧远大师。相传慧远大师于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在江西庐山东林山住锡,夜梦山神托梦“此处足可栖歇办道”,并得山神帮助从运木池运送大批木材,于是在此建起了东林寺。大师建立东林寺后,皈心净土,精进办道,翻译经典,数十年足不出山,东林寺发展成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大师还组建了莲社(亦称白莲社),参加的僧人、各界士大夫名流居士123人。他们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专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并令刘遗民着文勒石,以明所誓。其中大多都获得很高的净土修行成就,证得念佛三昧,或亲见弥陀,或命终蒙佛通知而自知时至,更有刘遗民定中到极乐世界胜境游览后回娑婆,因喝了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八功德水而周身毛孔散发奇妙清香数周者,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且皆有往生瑞相,开创了净土宗在中国弘扬的开始。慧远大师指出:“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根(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

江西庐山东林寺被誉为净土宗祖庭。

此后,有昙鸾于北方超化寺等地专修净业,传龙树菩萨大乘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主张以弥陀如来本愿力为根本。昙鸾以后有道绰,曾讲《观无量寿经》200余遍,并劝人用麻豆计数,精进念佛。自己日诵佛号七万遍。着《安乐集》2卷,立圣道、净土两门,指出末法时代对大部分众生而言净土念佛法门是当生了生脱死的唯一出离之路。

 

(四)善导弘扬

善导大师(613-681)是道绰的弟子,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幼年出家,诵《法华》、《维摩》诸经。贞观十五年(641)冬,赴玄中寺拜谒道绰,听讲《观无量寿经》,道绰授以念佛往生法门。道绰卒后,善导大师入长安光明寺也叫温国禅寺现西安市长安区西湖村东,勤笃精苦,昼夜礼诵,如救头然。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气念佛,亦要念到汗湿衣襟才止息。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心绝念于名闻利禄,从不举目见女人。律己俊严,待人慈爱宽恕。凡美味佳肴皆供养大众,粗粝饭食则留给自己。佛前的灯,常年不熄,三衣瓶钵,不用人替自己拿。从不与人聚谈世俗之事,恐怕耽误净业。大师念佛功深,成就殊胜,念一声佛,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百千声,便有十百千道光明从其口出,自证境界不可思议。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

大师所得均施财,“写《阿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敦煌千洞中《观无量寿经》曼荼罗的成立,即是大师亲作,流传于世。唐高宗敕于洛阳龙门兴造大卢舍那佛像,命他负责监制。自古迄今,这尊佛像,以其丰颐秀目,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的风格,予人类以心灵的震撼。他的佛教活动影响极广,弟子不可胜数,“以其化者,至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卷者,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同上)。善导大师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等。此外,还有他与道镜共集的《念佛镜》二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因它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故又可名为“教相 分”或“解义分”,而其他著述则因主要阐述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故名之为“行义分”。《观经疏》宣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皆可依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它把称名念佛归为“正业”,而把读经、礼拜等视为“助业”。《往生礼赞》详细介绍昼夜六时礼赞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仪式。《净土法事赞》具体说明《阿弥陀经》转读、行道的方法。《般舟赞》

介绍修习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观念法门》则叙述观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场念佛、忏悔发愿的方法。《念佛镜》分十一门,阐述念佛的原理、方法、意义,意在照明修行念佛者,增益信心。在《念佛镜》中,善导把往生净土的行业分作正、杂二行。“正行”指专依净土经典所作的修行,杂行是其余诸善万行。善导的净土法门,便是舍“杂行”而归“正行”,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相续不断,以往生净土为期。善导继道绰之后,完备了净土宗的教义和行仪,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 善导弟子有怀感、怀恽、净业等人。怀感原系长安千福寺沙门,初学唯识,博通经论,不信念佛往生之说。后谒善导,善导命他入念佛道场修持念佛法门。于是他精进念佛,三年后得念佛三昧,并着《释净土群疑论》七卷,具体解释有关念佛往生的各种疑问。

 

(五)万善同归

五代至宋净土宗一直盛行,净土法门深受民间百姓欢迎,教、禅、律、净诸宗继续呈现融合兼修。五代末杭州永明寺(净慈寺)永明延寿大师,作为禅宗祖师禅法眼宗三祖及莲宗(净土宗)六祖,着宗门巨著<宗镜录>,作<万善同归集>,融合诸宗,推弘净土思想。大师每日定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持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于旷野施食予鬼神等类。大师每日定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圣号,常往别峰经行念佛,随从者常达数百。时人常听闻螺贝天乐响于天际。此外,在北宋开宝三年(9 70),步入晚年的延寿大师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督建高达五十余丈共九层的六和塔,以作镇潮之用,巍巍立于钱塘江边,蔚为杭州一大景观。

作为禅、净两宗的祖师,最能凸显延寿大师修持思想的,莫过于世人熟知而被赞为“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的“四料简”了。其文如下:“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大意为:若人 [5] 明心见性而又念佛求生净土,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现世堪为人间导师,来生即可成佛作主。若人未能开悟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则万人信愿念佛万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开面觐阿弥陀佛,又何愁不大彻大悟?!若人虽"有禅"却不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十人中有九人会蹉跎耽搁;假若临命终时中阴身现前,随其业力重者受生于相应的善恶道中。若人既未开悟又未念佛求生净土,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炽热的铜柱,于中经受万劫与千生的剧苦,无有善业感召他人来作救助。 大师四料拣,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受用。上跟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土宗阵地,老实念佛,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以延寿大师个人来说,禅净双修是他理想的修持法门。

永明延寿大师的名字与阿弥陀佛名字(阿弥陀佛即无量光无量寿也)的含义也暗合,教界古德多指其为阿弥陀佛再来。雍正帝更称永明延寿大师为“六祖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六)高僧辈出

明代弘传净土大师辈出,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杭州云栖莲池大师,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指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大师遍参宗门后,即转而专修净土念佛三昧。传是年杭州大旱,民请祁雨。大师曰:老僧不会作法,只会念佛。乃责杭州市民斋戒十日。是日,领众于田径念佛,“木鱼所到之处,雨下如注”。大师以正法眼藏与净业功行,破斥邪见,开导迷茫,厥功甚伟。他说“此一心(指念佛之一心不乱境界)即实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萨念佛三昧,即达摩直指之禅,即是转识成智。故知念佛总摄一切佛法”。大师著作包括《弥陀疏钞》十余万言等,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

另一位明末四大高僧之灵峰藕溢大师,初由儒入佛,参宗门开悟后,深入天台教理,又三遍阅律藏,后专修念佛三昧。大师佛学思想无比丰富,包罗了禅宗、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归于净土,同时融合了一些儒家学说。其著作弘丰,

十卷《灵峰宗论》深入天台教理,被尊为天台宗灵峰宗祖师。大师更作著名的“净土十要”,其中之首篇《弥陀要解》更是独步古今,印祖评说:“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为净业行人必读之作。

满清乾隆以来,国家日渐衰亡,尤其满清取消了隋唐以来汉地一直实行的严格的出家考核(度牒)制度,佛法日趋衰落。不过,净土一宗尚有普仁行策截流大师,梵天实贤省庵大师、资福际醒彻悟大师等续佛慧命。

三、宗门特色

(一)无上大教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理机双契,不可思议。无论佛经佛语,还是古来历史上无数证悟的祖师大德,赞叹净土之法语章句无以计数。弥陀经中,十方佛均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净土殊胜超妙。各大乘经典,处处赞叹指归净土。禅、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归净土。“《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印祖文抄(正)印施极乐图》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中,如此赞叹念佛人: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二)三昧有度

净土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稳妥,而义理深妙。

念时宜万缘放下摄心内听,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时即能仰承佛力感应加持,以佛之真如熏习我辈的无明,摄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辈业力凡夫,如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再配以净业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为修持,在生能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业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临终又能蒙佛关怀而接引往生佛国净土:“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亲来迎接”,而得不退转,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四、五经一论

 

佛教传入中国后,净土宗经论随之次第翻译,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两百种之多。历代祖师大德在如此宏富的净土经论中,经历一千余年的选择,从最初的三经一论,到近代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净土五经一论的选定,使净土宗的修学与弘传有了明确的依归。大凡净土缘起、因果、事理等精义,五经一论都非常详尽。因为释尊说法的时间和听法弟子的根机不同,所以五经内容详略互异,侧重面有所不同。

[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译)

介绍了阿弥陀佛最初的因地:弃国王位,出家修行,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经过无量劫修行,福慧圆满,得证佛果。所建的极乐世界,庄严无量,诸佛咸共赞叹。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只要俱足信愿行,仰承佛力,决定往生。被誉为净土第一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畺良耶舍译)

1、净业三福: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净业行人成就之资粮。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声闻缘觉之福,第三大乘菩萨之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2、十六妙观:1日观,2水观,3地观,4树观,5池观,6总观,7华座观,8像观,9佛身观,10观音观,11势至观,12普观,13杂观,14上三品观,15中三品观,16下三品观。

3、九品因果: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各个品位的正因,因往生者的因行有胜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后见佛成佛有疾缓,从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辈九品。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上善人聚会之美妙庄严的佛土,佛慈悲为普度众生故,以佛愿力特开带业往生的该法门,业力凡夫乃至曾作五逆十恶忏悔之人,只要信愿行俱足亦可仰承佛力往生。但业力凡夫业障恶习深重,往生后按照各自因行先住在莲花苞心(或边地疑城,里面依然美妙快乐胜三禅天只是暂不能外出)里铲除业障习气,熏修梵音佛法,增养菩提,然后再花开见佛。按照众生因行优劣而分三辈九品。最上品之人往生后即刻花开见佛,而最下品之人则须住莲花苞心忏罪熏修多劫方花开见佛。吾辈宜依佛教导,努力信愿念佛,发大乘菩提心,持五戒十善等三福,提升往生品位。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

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求生、执持佛名。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不论是现生得"一心不乱"的上根之人(是人但念阿弥陀,既是无上深妙禅,依祖师指,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或临终方闻佛名而生大忏悔、深信切愿者猛利念佛十声乃至一声,皆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本经被大乘诸宗奉为晚课内容。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般刺密谛译)

念佛法门的心法上,作为大乘佛教最重要经典之一的楞严经,其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做出了最妙开示,经中大势至菩萨指示:"...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普贤行愿品]

(唐般若奉诏译)

华严经被推为大乘诸经之首。行愿品为华严最后一品。

讲善财遍参知识,末后于普贤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而为华严一经归宗结顶之法。"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而即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致广慧和尚书) 。

净业行人,作为发菩提心之大乘行者,能随份随力依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行持,就能逐渐向佛菩萨的无我利他的心行靠拢,积累资粮,提升往生品位。

[往生论]

(世亲菩萨造,元魏菩提留支译)

古印度的天亲菩萨(又称世亲菩萨),佛涅槃后九百年顷,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他和兄长无着菩萨,是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祖师。天亲菩萨作的《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颂》等,是印度唯识宗的经典代表著作。三弟“狮子觉”也在有部出家,亦证得阿罗汉果。

天亲菩萨早年亦在有部出家,遍通十八部意,作《阿毗达摩俱舍论》,成一代著名小乘论师,且曾诽谤大乘。后在兄长无着菩萨的点化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忏悔。无着菩萨说:诽谤之罪,纵割千舌不能灭,不如以此诽谤大乘之舌,弘扬大乘。天亲菩萨遂深入大乘佛法,彻悟妙谛,广造大乘经论五百部,成一代大乘论师。在其主着《摄大乘论释》结尾,有如下语句:“我说句义所生善,因此愿悉见弥陀,由得净眼成正觉。”如是可察天亲菩萨最后之皈命,乃在西方净土。《往生论》即是天亲菩萨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在该论中,天亲菩萨对于净土宗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性相,与佛境界的状态,和盘托出。从该论可以学习到古印度大乘菩萨净业行人对净业修持的诠释开示。

六、法门之要

 

净土法门统摄律、教、禅、密之宗

【印光大师指归净土】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

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无量寿经颂》序)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

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兴起:因感动而奋起。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xù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更加)宜(应该)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印施《极乐图》序)

挹其高风:挹,这里同揖yī,作zuō揖。对它的高风作揖,即仰慕它的高妙。

得预补处:预,参加,加入。补处,一生补处的简称,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即等觉位。因经此生的系缚即可补佛位处,故称一生补处。得预补处,即获得加入到一生补处之位。

群萌:这里指众生。萌,民。

三乘五性: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性,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即一阐提,意译为信不具、断出世间善根之人)。

真常:真实常住,这里指不生不灭的佛果。

[摘自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七、修持纲法

(一)方法抉择

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分为正行和杂行两类。

正行又分为读诵、观像、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五种,此中又特别把称名作为正业,其他四种为助业,显出称名念佛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种:

1、专称念佛的名号,称为持名念佛;

2、观佛的塑像与画像,称为观像念佛;

3、观想佛的妙相(包括《观经》十六观门),称为观想念佛;

4、观佛的法身,即谛观实相,以般若智照,了达此一切法,当体全空,亲见本具妙真如性,称为实相念佛。

印光大师也指: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二)印祖开示

印光大师指出:“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然此诸法,皆须自力修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绝无他力摄持,令其决于现生入圣超凡,成就所愿也。唯净土法门,仗佛誓愿摄受之力,自己信愿念佛之诚,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均可仗佛慈力,即于现生往生西方。”(《印光法师文钞(续)》“净土十要序”)"。

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文钞续编卷下净土指要)。

印光大师指出,净业行人,须持守净戒(在家为五戒十善),发菩提心,深信因果,信愿念佛。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末法凡夫虽戒难持清净亦须努力去持,菩提心亦要发,有此去恶向善之心方与佛气氛相应而感应道交,仰承慈悲佛力带业往生。否则真信切愿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方法上,虽念佛法门可深可浅,但对教理的正确学习领会是念佛实修的基础,也很重要。在念佛方法上,以持名念佛最为稳妥,但宜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可以视情况选择专念阿弥陀佛,或念观世音菩萨为辅等。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因缘选择与早晚功课,礼拜忏悔,诵经,五戒十善等行持主辅调节配合,但这些助行的功德都需回向一心往生净土,体现专修原则。对根基中下或初学等一般信众,宜专修最受益而少障。对上根利智或久修大士,则境界不妨广大,可万善圆修,以期福德智慧圆满。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三)十念记数法

特推荐印祖开示的十念记数法。“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分念心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饨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沦,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心,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复高邸麟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