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培训学院

管理心理学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现代管理学如MBA、EMBA等将管理心理学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人本管理。管理心理学是一种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及行为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发展历程

 

管理心理学是和现代生产力、生产技术相联秒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由于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关系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提出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也为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条件。在这个时期,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均有了长足发展,相继出现了心理技术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测量理论及需要层次理论等。在 20世纪初期,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均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上述这些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孟子则认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与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人与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 时的经验,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认为可以把人与社会,人与生产中的诸因素统一加以考虑。于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次讨 论会上,便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一名称。其后美国福特基金会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在许多大学中开展了有关行为科学的研究,并出版了行为科学杂志。由于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过于广泛,有人把医学中的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研究等也包括在内,不能突出与生产管理有关的工作。所以后来有不少单位与专家采用组织行为学或组织心理学的名称,专指在一定组织内活动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在中国则多用管理心理学的名称。

 

二、学科性质

 

1、人本化:是以人为研究中心的学科,具有明显的以人为本的倾向。

2、综合性: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

3、应用性:与组织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对于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学科特点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适应新时代对管理的要求

  3、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四、研究对象

 

管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其对象包括"人"与"物"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构成了三种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是工程技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涉及到人,而人总是具有某种心理活动的,因此都与心理学有关。其中人与物的关系,即人与机器、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工程心理学与劳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管理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对人的管理则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从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中派生出来的新兴独立学科,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之所以关注人的心理活动,以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首先,"企业就是人"。企业要靠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即使是未来社会的管理,最主要的仍然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必然成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次,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而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显得更重要。再次,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将有助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的心理规律,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促使企业管理取得最佳的成绩。

 

五、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需要、动机与态度、员工的心理健康、激励理论,等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群体心理。主要研究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群体的内聚力、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和信息沟通、士气与群体意识,等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组织中的协调交流、团结合作的问题。

  (3)组织心理。主要研究组织结构、组织环境、组织变革以及各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及其效果、领导者的选择与训练、影响领导效果的因素,等等,目的是为了使组织自身能更好地适应组织任务和组织使命的要求,以利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维护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 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方法方面,管理心理学并没有一种适用于解决一切问题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个案分析、准实验研究、社会调查、公众意见调查等方法为基础,结合管理实际,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采用适宜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有客 观的科学的根据。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主要应用于人为资源的研究,如利用测验方法选拔职工,或应用评价中心方法对领导进行评价;由专家组帮 助企业增加自我完善的能力,带动各种组织进行改革;决策理论的应用,如协助大企业对重大项目、经营战略进行审定等。采用决策会议方式,在专家指导下,利用电子计算机及专门的决策软件可以大大加快决策的制定过程和提高决策的质量;工作生活质量研究,如制定更完善的作业班制度,防止事故,减少工作的应激等。

  两大因素在组织中形成了三大关系系统:一个组织是由人和物这两大因素构成的。

1、物—物关系:主要是技术管理的对象,包括材料、设备、资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管理。

2、人—物关系:即人一机关系,是一个交叉系统,部分地作为技术管理的对象,但主要是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

  3、人—人关系:主要是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六、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则

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

3、发展性原则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七、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做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

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获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

 

(二)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优点: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研究者可以控制一切无关变量,系统操纵作为自变量的变化条件;研究者可以使某种行为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

缺点: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因而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三)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问卷法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

问卷法缺点:所得材料一般较难进行质量分析,因而难以把所得结论直接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谈话法优点:谈话法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

谈话法缺点:由于关于被试者心理状态的结论必须从被试者自己的回答中寻找,所以具有较大局限性。

 

(四)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优点:可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且能从数量上比较个人之间的差异。

缺点:目前所使用的测验量表还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数低。

 

(五)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优点: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

缺点:用该方法归纳出来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遍性,另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这对研究者来讲,是一个限制因素。

 

八、相关关系

 

心理学即通常所说的普通心理学,是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本质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人的感知是如何形成的,影响感知的一般因素有哪些;人的思维一般可分为几种类型,如何评价人的思维;人们记忆一般过程如何,怎样有效防止遗忘;人的气质和性格有哪些类型,每种气质和性格的一般特征如何,等等。一般说来,这些规律对任何人以及从事任何活动都是适用的。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例如,调动所在单位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管理者不能事必躬亲,而应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各尽其责,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要调动员工积极性,就要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一定组织中人的需要和动机,分析产生积极行为的一般心理过程,研究哪些因素最能在员工心理上起到激励作用,如何保持和加强员工的积极行为等。这些就是管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再如,决策也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事业的领导人能否采取正确的决策,这对一个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将起着重大的作用。所谓决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人的思维过程和意志过程。企事业的领导人在作出某项决策之前,首先要对本单位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几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并在这些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而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思维过程,也就是人的高级认识过程。同时,企事业的领导人在作出正确而又及时的决策时,还需要具备当机立断的意志品质。否则,领导人优柔寡断,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也是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决策的。所以,管理心理学就是把心理学的一般规律运用于实际管理,以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由此可见,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管理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规律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二者是一般与特殊、主干与分支的关系。

 

九、学科任务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有两个,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对劳动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掌握管理工作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制定出管理个体、群体、组织的科学管理方针政策和方法,同时极大地促进领导者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还有就是吸收、运用各相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及其他涉及管理的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人—人系统。

 

十、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吴军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一家钢铁公司,给张总经理作秘书。张总经理可谓日理万机,因为公司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向他汇报,得到他的指示才能行事。不久张总经理因为每日太过奔波劳累,病倒了。

新上任了王总经理。他要求吴军学会分清轻重缓急,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转交其他副总经理处理。这样,王总经理就有更多时间去考虑公司的长远目标,确立组织发展方向。因为业绩突出,王总经理干了一年就被调到总公司去了。

之后又来了李总经理。他到任之后,先是了解一下公司的总体情况,感到非常满意,就对下面的经理说:“公司目前的运营一切顺利。我看大家都做的很到位,总经理嘛,关键时刻把把关就可以了,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

 (1) 你认为三个领导的风格有区别吗?请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归类。

 (2) 你认为哪个领导的管理风格更可取?张总是采用的是传统的集权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直接、见效快,但对管理的要求非常高,且不利于激发下级潜能,发挥团队的整体能力,因此,不利于长远发展;王总的管理方式是以集权为主,辅以适当的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下级潜能,但按照管理层次来分,仍然不能算是最高层的管理模式;李总采用的是一种松散式管理,也可以说是人性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源自中层管理者及员工,说白了这只能在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条件下才能采用这种模式,每一个员工者希望管理者对自己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但这个风险大,如果条件不成熟,很可能导致管理上的混乱。这可以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那就是《西游记》,唐僧及三个徒弟,这可以说是管理中的精典,唐僧可以说是最无能的人,但他可以有效管理非常有能力的三个人,并使得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让这个团队发挥的1+1>2的作用。

张总的管理风格只能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下只能采取这种管理模式;王总的管理方式不是最好的,但是应用最广泛的,是一般都采取的;李总的管理模式不是一般的人及一般的团队所能仿效的,得看情况而论。因此,王总的管理是更可取的。

 

十一、管理心理学的十八个定律

 

1、蘑菇定律:

刚踏入社会的人常感不受重视,需要打杂跑腿,或者面对批评指责。有人将之与蘑菇的生长相比拟,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

启迪:当几天“蘑菇”,能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

2、飞轮效应:

为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飞轮转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你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启迪: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做一件事很困难,但再坚持一下,过了临界点,就会变得轻松

3、毛毛虫效应:

将毛毛虫们首尾相接,围一圈放在花盆边缘,花盆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毛毛虫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转圈,最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相继死去。

启迪:当我们的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顿时,应努力寻求突破。不能只关注做了多少工作,还要关注做出多少成果,也就是“效益”

4、野马结局:

吸血蝙蝠吸取野马的血为食,但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启迪: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明白到底为了什么而生气和焦虑,不要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

5、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启迪: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都是依靠各种各样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就是人生的“木板”我们的发展恰恰取决于那块“短木板”,应该时刻注意取长补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

6、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可能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启迪:在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戒,别让自己成为职场上那扇任人践踏的破窗户。

7、马太效应:

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启迪:要保持在某个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能够将大部分有利的资源聚拢在你的身边。

8、糖果效应:

与心理学家测试一群4岁的孩子能否坚持在20分钟后吃糖,经12年追踪,不同表现的孩子长大后个性表现不同。试验通过孩子小时候表现出的自控、判断、自信、预测其长大后个性。

启迪:要善于抵制诱惑,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别指望自控力会随着年岁的增大而自动增强,需要有意识的去锻炼。

9、聚光灯效应:

有时我们总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事后马上就忘了。

启迪: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试一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会更好。

10、酸葡萄效应:

寓言中狐狸得不到葡萄就说它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们拿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重的伤害。

启迪: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生活却有明显的副作用。

11、凡勃伦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启迪:人也是一样的,要想得到“好价钱”,就要把自己琢磨成器,放在对的地方待价而沽职场如人生,都是如此。

12、南风效应:

也叫“温暖”法则,源于一则法国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可以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刮得寒冷刺骨,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动,行人越来越热,继而脱掉大衣。:

启迪: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温暖胜于严寒”。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平心静气地好好谈谈,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

13、三明治效应:

批评心理学中,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启迪:在建议和批评的同时,不忘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可以使接受批评者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14、登门槛效应:

要让他人接受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这样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这种心理现象叫做“登门槛效应

启迪:跟别人提要求时,不要开始就提过高的要求,应先提小要求,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过,还要注意看住自己的“门槛”,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15、鸟笼效应:

如果一个人的客厅有了一个空鸟笼,过一段时间,他很可能会买只鸟回来养。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启迪:职场上,巧妙利用惯性思维,引起人们的好奇和重视。可是要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需要逃脱出惯性思维的限制。

16、曝光效益:

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启迪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在某人面前混个脸熟会赢得好感。

17、首因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启迪:无论面试、见客户,都要想要自己需要呈现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这可能会给你接下来的工作带来很大收益。

18、酒与污水定律:

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启迪: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年轻人要争取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熏陶自己,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摒弃丑恶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