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佛学院

《佛教》2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十一、佛门知识及词语解释

 

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

 

(一)佛教、佛法

佛教--所谓"佛教",狭义地说,是指佛的言教或叫"佛法"。

佛法:就是佛所说的"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和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真理"。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都是从广义上去理解的。广义的佛教,就是由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包括经 典、仪式、习惯、教团等等,包括佛、法、僧三宝。三宝具备,才能构成完整的佛教。

 

(二)寺庙场地

  1. 寺:亦称佛寺,或寺院,是僧侣居住的地方,也是僧侣念经、坐禅的活动场所。 寺在我国古时原为官司之名。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叫白马寺,为什么也叫"寺" 呢? 除白马被誉为神马外,据《事物纪原》载:"自西域 以白马驮经来,初正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罗壁志余称:‘汉设鸿胪寺待四方宾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国,馆摩腾法兰于鸿胪寺。次年敕洛阳城西雍门外立白马寺,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故别建处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为西方之客,若待以宾礼也,此中国有僧寺之始。’可见白马寺的命名,一是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二是因两位高僧下榻鸿胪寺,遂取其"寺"字。从此后,"寺"便成为我国僧院之泛称,"院"是指寺内的院落,寺和 院连在一起,统称"寺院"。
  2. 寺院:寺为僧园之总称,而寺内之别舍则称作‘院’,总称寺院。
  3. 庙: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佛教传入后,僧人与祭祖祭神之庙发生关系,以后竟把佛教的道场或比丘所居之处称为庙了。在日本,佛教各宗宗祖(该宗创立人)被祭祀之处才称为庙,没有任何寺院称为庙的。
  4. 庵:庵,原是一种草名,叫做庵闾,老了之后可以盖屋。中国僧人在静僻处盖屋时,也常用庵闾,成为一座小小茅棚,日子久了,便称这些小屋子为‘庵’,庵字以后又变成‘庵’,据说是用瓦盖屋之故。今日尼姑所住之处多称‘庵’,俗称尼姑庵。和尚住处多为寺院。
  5. 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释迦时,有竹林精舍,祗园精舍,祗树给孤独园,鹿野苑等精舍。精舍的面积不分大小,不一定是小的地方才称为精舍。
  6. 阿兰若:梵名 Arinya,原意是寂静处或闲静处,稍离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
  7. 僧伽蓝:梵名 Samgharama,是许多僧人所住之处,亦即中国佛教的寺院。
  8. 丛林:梵名 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亦即寺院,但丛林特别指禅宗的寺院而言。
  9. 伽蓝: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僧伽蓝的略称。又称僧园、僧院。原指僧众所居住的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住的寺院、堂舍。一所伽蓝须具备七种建筑物,如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浴室、西净(厕所)等七堂,故又称七堂伽蓝。
  10. 延寿堂:即如意寮。丛林中,病僧用来养病、休养的地方。因为含有祈求延长色身寿命而延续法身慧命的意思,所以称为延寿堂。又称为"省行堂",取其"省察行苦,以兴悲智"之意。
  11. 宝刹:诸佛的国土或其教化的国土的敬称。例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都说佛土有七宝庄严,所以称为宝刹。佛寺或佛塔的美称。在佛门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请问法师,贵宝刹在 那里?"就是请问法师的常住寺院在那里的意思。
  12. 斋堂:指禅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称五观堂。
  13. 禅堂:"坐禅堂"的略称,亦作僧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因为要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是坐禅、睡眠、饮食的地方;禅堂则专指坐禅用的堂室。
  14. 寮房:修道者在寺院中所居住的房间,称为寮房。
  15. 客堂:寺院中接待客人地方。
  16. 净房:寺院道场中,对厕所的通称。
  17. 经行:指在花园、山林、水边、道路等处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沈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据《四分律》载,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化食物;于定中得以久住。

 

(三)佛舍利

舍利--佛教界称释迦牟尼的遗体焚化后,结成的晶状物为"舍利"。后来,人们把得道高僧圆寂后焚化结成的晶状物,也称 之为"舍利",舍利,又称"舍利子。"

舍利分为三类:一、骨舍利,白色;二、发舍利,黑色;三、肉舍利,赤色。

 

(四)法器部份

  1. 木鱼:木鱼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共有两种。一种为园型,刻有鱼鳞,有大小之分,大可置于佛殿,小者置于佛案,均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和尚念经使用木锤敲击他,便发出清脆的声音,其用途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一种木鱼,挂在寺院斋堂面前,呈直鱼形,扁平而中空,又称为"梆",敲击声十分响亮,一般寺院的鱼头朝寺内放,只有十方寺院可鱼头朝外。因此在斋堂前悬挂的木鱼方向是识别寺院的标志。木鱼:有两种:一、呈圆形鱼鳞的小雕刻物,诵读经文时叩用,许多佛教家庭都有。二、用大木头雕成鱼形、内空、挂于库堂,吃饭及其它时击之出声,通知众人。据说,鱼昼夜不眠常醒,刻木鱼形击之,以取警惕作用,使行者昼夜忘眠,精进修行。 关于木鱼的来由,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国有位佛教信徒去印度取经,有一天他被一条河面很宽的河拦路,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一条大鱼浮出了水面,让这位信徒伏在他的脊背上带他过河。游到河中心时,大鱼对信徒说:"我因犯了规矩,被罚在这里,得知您去印度取经,遇上了困难,我特意前来相助,以赎我的罪过,当您见到佛祖后,替我代问一下,我何时才能解除管制。"那位信徒由于急于过河便满口答应。17年过去了,那位信徒带着许多经书回来,一天,他准备过河又遇上洪水,正在发愁,那条大鱼又游到岸边送他过河。游到河中 央时,大鱼问他所托之事,信徒愧色的说:"真对不起,我把这件事给忘了!"大鱼恼火的抖了抖鱼身,那信徒和经书全部落入水中。幸亏有位打鱼人他才得救,可经书却全部丢失了。信徒回家后,每逢想起自己17年的苦心全让这条大鱼付之东流了,心中很是气愤,于是,便用木料仿做一个鱼头,当他回忆此事时,便用小木敲击鱼头,每敲一下,木鱼就张一次嘴,吐出一个字。信徒转怒为喜,得空便敲,仅几年工夫,他丢失的佛经又从木鱼嘴中捞了回来。
  2. 念珠:又名佛珠、珠数、诵珠、咒珠。佛教徒为欲除去烦恼,安定心念,或称颂西方阿弥陀佛,而用念珠诵念佛号。因它是念佛、菩萨圣号或持咒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法具。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佛陀叫它用木穗子树的种子穿成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念珠的粒数,按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一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84粒或54粒、下品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共九种。通常用的念珠是一百零八粒,这个数字是代表断除人 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念佛念菩萨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叫"清心珠"。珠数含义:108颗表示除去108烦恼。1080颗表示金刚界的108尊。54颗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及四善根因地的54位。42颗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42位。27颗表示十八学人与九无学。14颗表示观音的十四无畏。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以及佛果的21位。念珠的材料有金制、银制、赤铜制、水晶制、珊瑚制……玻璃制、木制、木【木患】子等。
  3. 锡杖:为僧侣所持的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又作智杖,德杖。比丘乞食时,只能用此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故又名声杖。锡杖是由锡、木柄、錞三部分组成。杖头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出"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为比丘行于道路时,应当携带的用具,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于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闻声而知。后世则为法器之一。 此杖原有三个目的。一、为驱逐野兽害虫用。二、为年老人用。三、为保卫自己。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巡锡’。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梵呗。在锡杖上以后又加添各种装饰,变得更庄严了。
  4. 朱伞:又称朱盖、朱柄伞、大伞。用油纸染上朱色而成。在举行佛教仪式游行等时,只有高阶层僧人才许可被撑用,有人在其后打伞遮之,是由印度传来的风俗。
  5. 钵: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等南传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
  6. 梵钟:寺院钟楼中的大钟(吊钟)。据说,借着钟声,使人开启心眼,而破烦恼。梵者,清净之意。因系有关佛事,故称梵钟。
  7.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
  8. 引磬 :俗称小手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皆鸣之。
  9. 铛子 “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
  10. 铪子 :铪子,名"平胸铪子",敲时左手托下铪,右手提上铪往下敲,必须音声响亮;不敲时,两铪相合,双手捧持,用二指与中指夹心,皆平胸次。
  11.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铙,又称铜钹、铜盘,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份隆起一圆,此圆的中心穿有小孔,并以纽带穿之,使用时,依节拍相击鸣奏。 古来即广用于佛门中,有金铙、铜铙之别。铜铙,类似铜钹,惟形状较小,由二个钹构成,音亦清澄,故俗称为铙。
  12. 铃 :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用青铜、紫铜等材质所制。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佛,称为振铃。
  13. 鼓 :敲打乐器之一。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的鼓。一般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14. 钟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15. 香板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16. 梆 :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17. 蒲团 :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免得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 在中国各地,因为气候、地理、产物的不同,所以有好多的地方只有蒲团的名称,而并不都是用蒲做起来的。例如:有的是用布做成蒲团的形式,更有的只用板做成长的小矮凳;蒲团的形式虽没有了,但仍习惯沿用着蒲团的名称。
  18. 如意 :在佛教中,法师于说法及法会时,所持的法物。此物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梵语为阿那律,是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又称痒和子。在我国及日本,又成为一般的持物,表示吉祥之意。
  19. 拂尘:又称拂子、麈尾。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称为拂子。戒律中允许比丘执持拂尘,以拂除蚊虫的侵扰,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较为华美贵重之物所成的拂子。经典中屡有菩萨或长者手执白拂的记载,如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尝执白拂,侍佛之右。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
  20. 香炉 :又称火炉、薰炉。乃焚香之炉,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三者合称三具足 。上香时,插香于此炉中,乃人心与佛心交流的桥梁。香炉材料种类很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制品的不同,及陶制、琉璃、象牙、紫檀制品的分别。
  21. 手炉 :有把手的香炉,称为柄香炉、手炉、提炉。其柄长七寸,乃至一尺许,形状有多种,古式的形状尾端作狮子形,有铸制、锻制或青铜镀金、真制等类。
  22. 净瓶 :贮水的器具,供饮用或洒净之用。
  23. 杨柳枝 :杨枝,又作齿木。是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树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刮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洗清净,方行敬礼。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齿木,名作杨枝。" 印度、西域诸国请人时,先赠齿木及香水等,祝其人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称为请观音法或杨枝净水法。皈依典礼时,以杨柳枝沾净水洒净,表净身之意;或于法会前,以杨柳枝沾净水遍洒法会坛场,表洁净坛场。
  24. 海青 :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也就是赞美的歌词。 海青又称"大袍",古代丛林将礼佛的衣服称为海青,乃取意于:"海",因海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自在无碍;"青",因其色泽青出于蓝,意在鼓励策进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胜。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黄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25. 缦衣 :又称作缦条衣、缦条、礼忏衣。用两幅布缝制而成,为受持五戒、菩萨戒的在家信众所穿着。
  26. 袈裟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其制作方法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具有三种功用: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避免他人盗取。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27. 长衫:又称长褂,为僧众的常服。仿唐装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着;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28. 稳带 :缝于长衫及海青右胁下的带子,长约一尺,其作用在于提醒行者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而使胁下的带子左右晃动,因此稳带有训练行仪的功用。 出家人所用的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的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的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的食器,故又译作应量器。有三事相应:色相应||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体相应||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量相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29. 具:比丘六物之一。音译尼师坛。意译为敷具、铺具、坐卧具、坐衣、衬卧衣、随坐衣,即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这是为了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及避免三衣、寝具受汙损而作,因此具有护身、护衣、护众人床席卧具的作用。 今为拜佛或礼拜师长时所用。
  30. 罗汉鞋 :僧众所穿的鞋子,以麻、草、布、化学皮等编结或缝缀而成,鞋面除脚尖部份之外,余皆缝缀为若干方孔,颜色有黑、灰、黄、褐等色。也有鞋面全部无孔,只在前端缝一硬梁,与一般的便鞋相似。若鞋面有六孔,则象征六度,表修道人应勤修六度波罗蜜,亦象征看破世间一切无常的事物。

 

(五)佛事部份

  1. 法名:又称戒名,凡信佛教,从皈依师所得之名,叫做法名,因为从师受戒,故又称戒名。凡受过戒的在家或出家佛教徒都有法名。
  2. 法会:说法及供佛施僧的佛教聚会叫做法会。聚会的场所,叫做法场(即道场)。在法场中所行的法会也叫佛事。一般来说:‘做法事’多指为追荐亡者所做的供佛施僧聚会。法会,则多统称讲经说法等的聚会。
  3. 命日:亦即忌日,祖先父母和亲友等死去之日,延僧诵经追念。
  4. 牌位:原为儒教所用,中国佛教从宋代起予以采用,在牌位上书写死者法名,置于佛坛或某处,表示祭祀死者之灵。
  5. 中阴:佛教说,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此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Antrabhara),据说如童子之形一般。佛教以为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延请僧人为亡者做佛事,则亡者能得益。如此,每七日为一期,叫做‘做七’。‘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梵纲经下)。

 

(六)佛名

  1. 佛:是佛陀的的简称,梵文的音译。意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 (使众生觉悟)和觉行圆满(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界)。罗汉和天神缺后两项(觉他和觉行圆满),菩萨缺后一项(觉行圆满),只有佛才三项俱全。
  2. 菩萨:是菩提萨哆的简称。他的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摆脱自己和众生的烦恼,得到彻底觉悟,度过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盘的彼岸,这样一种人便称菩萨。菩萨在佛国中的地位仅次于佛。
  3.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佛教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种成就就叫作一个"果位"" 阿果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佛教称,获得这一果位,就可熄灭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生死轮回"之苦。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叫"阿罗汉",简称罗汉天神--"天",是梵文的音译,是佛国世界中管理一方的尊神,其主要职责是保护佛法弘扬光。
  4. 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此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据《无量寿经》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净土的庄严,历经五劫的思虑而发四十八大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能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5. 念佛"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教徒思念佛的形象和功德,或念诵佛名的一种修行方法。据说一心念佛可以不生情欲,有 助于达到解脱或死后往生极乐世界。大乘佛教认为有无数佛,故所念的佛也有无数,最盛行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是由"南无"、"阿弥陀"和"佛"三个词的。"南无" 是梵文的音译, 读"那摩",它的意译是"致敬"和 "归依"。"阿弥陀"是的名字,梵文的音译,意译"无量寿",或"无量光"。因此,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音译,意译"觉者",指有极高思维能力的人。综上所述,"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是:向阿弥陀佛致敬,归依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佛门中常见人彼此招呼,互道"阿弥陀佛",即是说早、好的意思;或向人表示关怀、歉意亦可说"阿弥陀佛"。
  6. 阿罗汉 :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略称罗汉。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学、真人。乃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人。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都作狭义的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的最高果位;广义而言,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
  7. 阿修罗:印度最古诸神之一,属于战斗的鬼神类,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且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 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意即非天。 阿修罗的形像有多种,如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的四倍。又阿修罗的男众很丑,女众却很美丽。此外,阿修罗喜瞋,所以我们常称瞋心大的人为阿修罗。
  8. 金刚 :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乃取其最胜之义。

 

(七)僧伽部份

  1.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的语义有五种,即: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 比丘又作苾篘。满二十岁,受了具足戒的男子称作比丘(俗称和尚)。比丘需守二五○条戒律。比丘的称呼原指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佛教以后袭用这个名称。
  2.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比丘尼除六情之饥,断贪染欲,以善法薰修,所以称为除女、薰女、苾雏尼、比呼尼、尼、沙门尼,俗称尼姑。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尼姑需守的戒律甚多,统称五○○条(各戒本都有出入)。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检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了比丘尼。
  3. 沙门:意译净志、勤息,为出家者的总称,通内、外二道。亦即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的出家修道者。 凡丢弃原姓名,离开家庭,剃去须发,身穿袈裟。勤修佛道的男人,都叫做沙门。沙门两字的原文也许是从西域地区(今之新疆省)的龟兹国语或于阗语而来。初期中国佛教的不少术语是从西域传来的。沙门又作桑门、沙门那和丧门。意译勤劳、息心、修道、乏道、贫道。沙门尼即是比丘尼的另一称呼。
  4. 沙弥: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小和尚’。人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再者,人若过了七十岁,便不准受具足戒,祗能受沙弥戒,做沙弥,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沙弥的原语也可能从龟兹语的或于阗语的而来。 沙弥乃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在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出家男子称之。《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三者合称三沙弥:

驱乌沙弥:年龄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具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应法沙弥:年龄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出家得度,依一定的仪式受持十戒。

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

  1. 沙弥尼:未满二十岁出家的女子,受过沙弥十戒后,称为沙弥尼。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尼,故译称勤策女。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沙弥及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鬘等戒、离歌舞等戒、离金宝物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2. 和尚:和尚两字也可能是从龟兹语或回纥语而来。又作和上、温社、乌社、和阇。意译近诵、亲教师、力生、依学。凡成为受戒人师表者才被称为和尚,亦即戒和尚,原来的地位甚高。但今日中国民间竟统称所有出家人为和尚了。在西藏喇嘛教的阶位中,和尚高居最上的第四位,拥有极大权力,任诸大寺之住持。
  3. 法师:又译说法师。凡能演讲佛经的出家比丘,称法师。所以,释迦及其弟子也都是法师。唐朝的玄奘因精通三藏,被称为三藏法师。但在今天中国民间,大概为了尊敬出家人或根本不懂‘法师’两字的意义,凡见了出家人,甚至小沙弥,不管对方有讲经资格与否,竟都称他为法师了。
  4. 大师:意为大师范、大导师。释迦被尊称为‘三界之大师’。在中国起初只称有高德之出家人为大师,但以后大师两字专用作追赠死去的高僧的谥号了,例如天台宗的创立者智顗被称为智者大师、慧思为南岳大师、吉藏为嘉祥大师。?觊觊顽顽
  5.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又称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唐朝时,禅宗兴盛,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 我国初时并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6. 方丈: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方丈意为‘方一丈’,详称方丈室,或称丈室。印度的僧房只有方一丈大小,方丈原指寺院中客厅。但今天转用成敬称住持为方丈或丈室了。
  7. 僧:详称僧伽,意为众、大众、团契。僧伽是一群依佛法的出家人所组织的一个宗教团体。中国人称‘僧’,是由僧伽简称而来。有的出家谦称自己为‘小僧’贫僧’,实欠妥当,因为一个人不能成为僧伽(至少应有四人)。再者,称僧伽为‘小’,为‘贫’,也是不对的。佛教界惯用‘高僧’,不用‘名僧’,据说‘名僧’两字的意义多指坏的方面。
  8. 优婆塞:在家信佛的男子叫做优婆塞,又译乌婆塞、伊蒲塞、优婆婆柯。意译近善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等。凡受了三归依及五戒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语来代替优婆塞,也许‘优婆塞’三字叫起来不容易也不好听的缘故。
  9. 优婆夷: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归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我国现在都称她们为女居士。
  10. 居士: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11. 七众弟子: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12. 上座 :指法腊高而具德望的僧尼。又称长老、首座。
  13. 大士: 菩萨的美称。如:观音大士、傅大士等。
  14. 大德 :敬称词。在印度,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于诸部律中,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在我国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大德。 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的被使用,凡是有德有行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称之;或是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也称之为大德。因此"大德"一词成为佛教界一般性的礼称。
  15. 三师七证 :三师与七证师的并称。指僧尼受具足戒时,戒场必须具足的戒师人数。又称十师、十僧。
  16. 三师是:得戒和尚:指正授戒律的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归投处,故必至诚三请之。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
  17. 羯摩和尚:即读羯磨文的阿闍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
  18. 教授和尚:即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
  19. 七证师:是证明受戒的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
  20. 引礼 :于法会或戒会时,引导大众如法进行一切行仪礼节,使不违犯者。
  21. 行堂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22. 老参 :长期于禅林中参禅办道者,或长期从事参禅修业者。又称为旧参、久参。
  23. 侍者 :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在丛林职位中,侍者通常由利根的沙弥或下腊的比丘任之。其与长老(或师父,或住持)的关系最为密切,除处理杂事外,朝夕既听其教诲,复观长老道德于前后,故特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或法席的传承者。
  24. 典座 :丛林中负责大众斋粥的职称。典座职掌大众的斋粥,一切供养务须净洁,物料调配适当,节用爱惜。
  25. 纠察:于寺院中,负责维持秩序,使一切行仪如法者。
  26. 法名 :为皈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如僧侣在剃度仪式举行后,由师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众于皈依、受戒或葬仪时,师父即授给法名。
  27. 香灯 :在寺庙中职司佛殿的焚香、燃灯等工作者,称为香灯。
  28. 祖师 :指开创一宗一派者(开祖),或传承其教法者(列祖)。 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29. 书记 :一般又称外史、外记,负责掌管文书、书写寺院来往信件及法会中祈祷之词语等。住持专柄大法,对文字之事较无暇亲自处理,因此设立书记一职,以掌管寺院的书疏。
  30. 国师 :我国历代帝王对学德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加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南阳慧忠国师、清凉澄观国师、无业大达国师、玉琳国师等。
  31. 净人 :在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
  32. 陪堂 :禅院中,陪伴客僧在僧堂的外堂受食,称为陪堂。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二单为陪堂。陪堂的职责为协助开堂训导众戒子受戒的仪规。
  33. 善知识: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可称为善知识。善知识就像慈母,能生出佛种。善知识就像慈父,能给予我们广大利益。善知识就像乳母,能守护你,不让你做坏事。善知识就像教师,能显示菩萨所学。善知识就像善导,能指示你走向波罗蜜道。善知识就像良医,能医治你烦恼诸病。善知识就像雪山,能增长你一切智乐。善知识就像勇将,能帮助你去除一切怖畏。善知识就像船师,能指引你驶入智慧海洋。善知识是佛法大器,像江河能吞纳众流。善知识是功德处所,像大海能出生众宝。善知识是净菩提心,像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善知识能不受诸恶,像大海不为污染所污。善知识能照明法界,像日光遍照四天下。善知识能长菩萨身,像父母养育儿女。
  34. 开士 :即菩萨。以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故有此尊称。《释氏要览》云:"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也是高僧的尊号。
  35. 开山 :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 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山尊称之。此外,宗派的创始者也称为开山。
  36. 开堂 : "开堂和尚"的略称,指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开法堂宣说大法,这是寺院的重要行事。为我国传戒法会中重要职事之一,有关戒子的受戒仪规、生活礼仪规矩等,都是由开堂和尚教导。
  37. 当家:为都监、监院、监寺的俗称。须负责应对官吏、参辞谢贺、吉凶庆吊、探访施主、借贷往还、筹计一寺岁用、备办米麦酱醋等,乃至营办年节各大斋会等事务。
  38. 新戒 :指新近受戒的僧众。又如参加在家戒会,初受五戒、菩萨戒的戒子,亦称新戒。
  39. 僧伽 :略称为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称为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华梵并举,合称为"僧侣",为三宝之一。即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
  40. 维那 :又作都维那。在古代丛林,维那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非但要佛门的规矩熟,而且要喉咙好,资格老,正如戏台上挂头牌的角色,一切的节目都要靠他安排。今日寺院的维那,则仅于举行法会、课诵时,担任众僧的先导,掌理举唱、回向等。
  41. 学僧 :又称学问僧,其义有二:一指研究佛教的僧侣;二指有学问的僧侣。
  42. 学人 :泛称学习佛法者。禅林中则指修禅者。又称学道人。一般学佛者自称学人,乃自谦尚须学习的意思。
  43. 檀那 :意译布施,即给与、施舍的意思。中国、日本又将檀那、檀越引申为施主之称,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
  44. 优婆塞 :意译近事、近事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与优婆夷同是在家的信仰佛法者。
  45. 优婆夷 :意译清信女、近事女、信女。即亲近三宝,受持三皈五戒,施行善法的女众。为在家二众之一。
  46. 长者: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47. 檀讲师:凡皈依三宝,信仰人间佛教,具有弘法能力、正知正见的佛光会员,经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考核通过者,礼聘为檀讲师。每年可经总(协)会安排到各地机关团体讲演,但不得主持宗教法会仪礼。
  48. 巡寮:到寺院中的各单位去巡视,称为巡寮。巡寮也有巡山的意思,这是为认识环境、人事等。过去丛林巡寮,相当于拜访各寺众,让大众知道寺中住有此人。巡寮有二:公众巡寮,即各单位的巡示告众;私人巡寮,即新戒比丘、比丘尼,至其师父及诸长老处销假、顶礼。在古代丛林,巡寮是指住持巡视山内诸寮,以谘问老病,点检寮房的缺乏等。其缘起是:佛陀在世时尝以五事而五日一次巡视僧房:恐怕弟子着于有为事;恐怕弟子着于俗论;恐怕弟子着于睡眠;为探问病僧;令年少比丘见到佛陀的威仪庠序,心生欢喜。
  49. 宝刹:诸佛的国土或其教化的国土的敬称。例如《大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都说佛土有七宝庄严,所以称为宝刹。佛寺或佛塔的美称。在佛门中,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请问法师,贵宝刹在 那里?"就是请问法师的常住寺院在那里的意思。
  50. 斋堂:指禅宗寺院的食堂。也就是用餐的地方。又称五观堂。
  51. 禅堂:"坐禅堂"的略称,亦作僧堂,是众僧坐禅用的堂室。因为要与僧堂有所区别而称禅堂。僧堂是坐禅、睡眠、饮食的地方;禅堂则专指坐禅用的堂室。
  52. 寮房:修道者在寺院中所居住的房间,称为寮房。
  53. 经行:指在花园、山林、水边、道路等处行走。通常在饭后、疲倦时,或者坐禅昏沈瞌睡时,就起而经行,这是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式。据《四分律》载,经行可得五种利益:能堪远行;能静思惟;少病;消化食物;于定中得以久住。
  54. 净房:寺院道场中,对厕所的通称。
  55. 客堂:寺院中接待客人地方。
  56. 功德主 :指施主。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例如符合左列条件者,佛光山功德主会得依法聘其为功德主:

⑴护持本山各种弘法利生事业捐献净资者。

⑵热心参与本山活动,多年不退转者。

⑶发心服务多年,道心坚固者。

⑷一师一道,劝募功德者。

⑸贡献智慧有具体成效者。

⑹协助度众皈依为数众多者。

⑺参与讲学多年且有正见者。

⑻文字著作宣扬佛法有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