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二十四义》5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现在要离开了这座房子。所以悲伤的呵。苏东坡又问他老房子所在的地方。原来就是自己用了五百千钱、买来的那一所房子呵。于是就把契纸烧了。不向他追还契价。把房子还了他。自己回到毘陵去了。不再买地了。

 

 

《十七、文之不屈》

 

文之抗敌。孤守兼旬。乏援被虏。义不屈身。

 

  1. 原文

 

宋张文之通判濠州。金兵至。守孔福谋夜逸。文之曰。果尔轻动。奈城何。因提兵。与敌持十余日。经二十余战。卒以无援被虏。执送燕山。欲授以官。义不屈。将囚之土窟。曰。吾世受宋恩。岂忍负国。虏重之。稍宽桎梏。后王忭申和议。见状还奏。上为叹惜。给其家。官其子。

食其禄。守其土。闻寇自逸而弃其民。则不义孰甚。文之有鉴于此。故明知事不可为。而提兵抗敌。义也。被虏不屈。义也。授官不受。亦义也。金虏重之。王忭奏之。宋主叹美之。彼孔福辈。当愧死无地矣。

 

  1.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张文之在濠州地方做通判官。金国的军队打进来了。濠州的太守孔福就预备在晚上逃了。张文之说。倘若这样的轻举妄动。那末把城池放弃了怎么样呢。就带了兵和敌人抵抗了十多天。经过了二十多次的战争。终于因为没有救兵。就给金人虏了去。把他送到燕山。要给他做官。张文之不肯屈服。要把他关在地穴里。张文之说。我世世代代受了宋朝的恩典。那里肯负了国家呢。金人也很敬重他的义气。给他脚镣手械稍稍地宽松了一点。后来王忭到那儿去议和。看见了这般情形。回去就奏明皇上。皇上听了。也非常叹惜。就接济他的家里。并且给他的儿子做了官。

 

 

《十八、蔡伸发廪》

 

蔡伸义赈。辟宇发仓。守者不可。得咎独当。

 

  1. 原文

 

宋蔡伸、字申道。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迁通判真饶徐楚四州。在真州日。火延烧千余家。州民露处雪中。老幼号呼盈道。伸辟寺宇官廨分处之。且发常平廪以赈给。守者不可。伸曰。此国家所以备非常也。如得咎。请独当之。事闻。朝廷释不问。改知滁和等州。

天下亲民之官惟守令。故一邑有循吏。则一邑受泽。一郡有循吏。则一郡受泽。虽圣明在上。而距离较远。设当危急非常之际。见义而不行权。则民不得其所者多矣。得咎卽独当之。有何不可乎。

 

  1.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蔡伸。表字申道。是政和年闲中的进士。做过太学博士。后来又升做真州饶州徐州楚州四处的通判官。在真州的时候。大火延烧了一千多人家。那地方的百姓。没有房子住了。只得露居在雪地里。老老小小的人。都很悲惨的哭着。道路上充满了这种声音。蔡伸就命开放了庵庙寺院。和衙门的房子。分着给他们住了。并且一方面又发了仓谷去赈救他们。管仓的人不肯。蔡伸说。这个是国家预备了、在有重大事故发生的时候用的。现在正是用的时候呵。倘若有罪。那末由我一个人担当吧了。这件事奏了上去。朝廷里饶了他不问。把他改到滁州和州等地方做州官去。

 

 

《十九、南疆伸冤》

 

南疆救亮。怒发冲冠。义责同学。不避艰难。

 

  1. 原文

 

宋喻南疆。少负气节。从陈亮游时。当路欲排善类。指亮为叛首。锻炼刺骨。门人噤不敢言。南疆义责同门。谓吾师无辜蒙罪。吾曹为弟子。当怒发冲冠。乃影响昧昧。是为人类乎。亟走见叶适。适曰。子真义也。卽秉烛作数字。南疆持之去。伸讼诸公卿闲。亮冤遂白。

云敞之于吴章。郑弘之于焦贶。廉范之于薛汉。汉代之尊师重义者多矣。然皆于师死后。门人不敢葬。而独冒死葬之。乃喻南疆之于陈亮。竟义责同门。怒发冲冠。救师于生前。尤足为事师者法。

 

  1. 白话解释

 

宋朝有个喻南疆。幼小就很有气节。跟了老师陈亮求学的时候。当朝做官的人。要排斥一班贤良的人。说陈亮是叛逆的首领。非常痛恨他。就把他陷害在罪人的里面了。陈亮的许多门人。都怕得不敢说话了。喻南疆仗了义对同学们说。我们的先生无缘无故的办了罪。我们做了他的学生。应当怒气冲天的去替他辩白。现在大家却糊胡涂涂。一声不敢响的。这样难道还是人吗。于是他立刻去见叶适。叶适说。你真真有义气呵。就点了烛。写了几行字。喻南疆拿了去。到朝中公卿里去辩白。于是陈亮的冤枉纔得明白了。

 

 

《二十、有俊赎女》

 

宋丰有俊。偶登青楼。故人之女。贷嫁弥周。

 

  1. 原文

 

宋丰有俊登青楼。见幼妓疑为故人女。屡目之。女亦悟。酒罢。羞涩留宿。丰诘之。果故人女。丰曰。某所以留者。以席闲不得问也。宜各寝。必有以处汝。丰与京尹有旧。翌日。以白尹曰。某仅有钱八千。从公更贷二百千。嫁之。尹嘉其义。卽载入府。厚具奁。为择良士嫁之。

堕落青楼。至可哀也。况故人之女乎。赎之不容缓矣。乃仅有钱八千。竟向王佐贷二百千。以赎而嫁之。其义诚可嘉焉。而佐亦唯命是听。一以有旧而赎其女。一以有旧而贷其赀。佐之义亦未可没也。

 

  1.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丰有俊。有一次、到妓院里去。看见有一个年纪很青的妓女。很像他老朋友的女儿。他心里觉得很疑惑。屡次去看他。那个妓女也有点觉得了。席散以后。就很羞涩地留他过夜。丰有俊也就答应了。就盘问他。果然就是朋友的女儿。丰有俊说。我所以留着过夜的缘故。就是因为在席上不好问你。我们现在应当大家各自睡了。将来我必定有个办法给你的。丰有俊和京城里的地方官是有交情的。到了第二天。就去对官说。我只有八千个大钱。向你这里再借二百千给他嫁了。地方官很称美他的义气。就把那个女儿接进到衙门里。办了一副很好的妆奁。再给他选择了一个品行良好的读书人。嫁给他了。

 

 

《二十一、留台拾金》

 

留台贫困。浴室拾金。见得思义。不肯欺心。

 

  1. 原文

 

宋刘留台家贫。在浴堂中拾一金袋。托疾不去。翌晨。有商人号泣寻至。刘悉付还。不受酬。人责之。答曰。揜他人物以为己有。是欺心矣。况商人辛勤所积。失之必痛。苟或不得。必死于非命矣。人皆服其义。后一举登第。官至留守。五十年闲。子孙在仕途者。二十三人。

刘留台自少极贫。专事趋谒。乡人且无不厌之。乃至贫不能自存之际。骤得八十五片之金。悉数还之。盖其不忍人之心。与罗伦之命仆还钏无异。彼好取不义之财者。读此传能无媿也否耶。

 

  1. 白话解释

 

宋朝时候。有个刘留台。家里非常贫苦。有一天、在浴堂里面拾到了一只金袋。他就推托有病不去。到了第二天的早晨。有个商人哭着寻来了。刘留台就全数还给了他。不肯受他的酬谢。人家责问他。他回答说。拿了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这就是欺骗了自己的良心了。况且生意经人辛辛苦苦、勤勤俭俭、积蓄下来的钱。失去了一定是很悲痛的。假使寻不到。一定要寻短见了。人家都佩服他的义气。后来刘留台一次就考取了进士。官做到了留守。五十年里头。子孙做官的有二十三个人。

 

 

《二十二、道明危坐》

 

羽士道明。不拜元兵。读书危坐。死义殉城。

 

  1. 原文

 

宋徐道明常州人。为天庆观道士。德佑初。元兵围城。道明晋谒郡守姚訔。请曰。君侯计将安出。訔曰。死守而已。道明亟还。告其徒曰。姚公誓与城俱亡。吾属亦不失为义士。城破。元兵屠城。道明危坐。焚香读老子书。兵使之下拜。不顾。以刀胁之。亦不为动。遂死焉。

守土之士。与城俱亡。义也。若方外之士。到处为家。似无庸死义矣。然其时、元恶大猘。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一县残。国之将亡者几希矣。与其不义而降元。孰若死义以殉国。录道明以概其余耳。

 

  1.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闲时候。有个徐道明。常州地方人。是天庆观里的道士。在德佑初年的时候。元兵围了常州城。徐道明去见太守姚訔。并且问道。你预备怎样的计划呢。姚訔说。死守吧了。另外还有什么法子呢。徐道明听了就立刻回去。对他的徒弟说。姚公发了咒。和城池一同亡的。我们应当也不失做一个义士纔好。后来城头攻破了。元朝军队就屠杀城内的百姓。这时候、徐道明很恭恭谨谨地坐着。烧了香。读着老子的书。元朝兵要他下拜。徐道明不去理他。兵又用刀去吓他威迫他。徐道明仍然一点也不动。于是元朝兵纔把他杀死了。

 

 

《二十三、世杰拒招》

 

宋张世杰。元将招之。三使三拒。义不可移。

 

  1. 原文

 

宋末。张世杰奉帝昺驻厓山。元将张宏范袭之。世杰力战。弘范无如之何。世杰有甥韩某在元军中。弘范三使韩招之。世杰不从。曰、吾知降且富贵。但义不可移耳。厓山破。陆秀夫负帝投水死。世杰以小舟奉杨太后脱去。太后闻帝昺死。亦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

世杰之为宋室也至矣。恭帝被执。卽立端宗。端宗崩。又立帝昺。昺死。又拟别立赵氏以存祀。至海陵山下。飓风大作。乃登舵楼。露香祝告。仰天呼曰。天不欲存赵氏。则风覆吾舟。舟遂覆。世杰死而宋亡。

 

  1. 白话解释

 

宋朝末年的时候。张世杰侍奉了帝昺。驻扎在厓山地方。元朝的将军张宏范来攻打厓山。张世杰尽力对他战争。张弘范也没有法子可想。张世杰有个外甥姓韩的。在元朝的军队里面。张弘范差了姓韩的去招张世杰来投降。这样的有三次。可是张世杰终于不肯。他说。我晓得投降了以后。可以富贵。不过从义气上说。是不可以的呵。后来厓山攻破了。陆秀夫背了皇帝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用了一只小船。救了杨太后逃去。杨太后得知帝昺死了。于是自己也投在海里死了。张世杰就把他葬在海岸里。

 

 

《二十四、敬益归田》

 

元魏敬益。好义怜贫。买田十顷。复归庄民。

 

  1. 原文

 

元魏敬益。好义博施。有田十六顷。一日、语其子曰。吾买四庄村之田十顷。环村之民。不能自给。吾深悯焉。今将以田归其人。汝等谨守余田。可无馁也。乃呼四庄民谕之曰。吾买若等田。使若贫不聊生。吾不仁甚矣。请以田仍归若等。众皆愕眙不敢受。强与之。乃受。

先是有王荐者好义。遇岁旱。尽出储粟赈之。粟竭。卽以己田易谷百石。分给之。而敬益、则凡男女失时者。出资嫁娶之。老弱之饥者。为糜以食之。甚至尽归所买之田。丞相贺太平叹曰。世乃有斯人哉。

 

  1. 白话解释

 

元朝时候。有个魏敬益。做人很有义气。喜欢施舍。家里有一千六百亩田。有一天、对他的儿子说。我前次买进了四庄邨的田一千亩。可是四庄邨四周围住着的百姓。就不能给养他们的口粮了。我非常地可怜他们。现在要把那些田归还他们了。你们只要很谨慎的、保守着余下的田。那末也不致于冻饿的呵。于是就叫了四庄邨的人来。对他们说。我买了你们的田。以致你们穷得不能生活。我这种行为。真是不仁极了。现在仍旧把田还归了你们吧。这一班人听他这一番突如其然的话。很惊奇的大家互相看着。不敢收受。魏敬益一定要还给他们。他们纔受了。

 

  1. 绪余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吕蒙正曰。五伦八德。非义莫能成。父子无义。则渎伦之事兴。君臣无义。则僭窃之乱作。兄弟无义。则萧墙之祸起。夫妇无义。则离异之端兆。朋友无义。则倾陷之机伏。故义者。至刚至正。有严有法。无偏无党。义之所在。懔若春雷。肃若秋霜。而不可犯。其规矩至严。准绳至正。无物不可。无时不然。义固不止于一二端见也。

 

 

《四集》

 

《一、殖母遣子》

 

杞殖之母。遣子力行。生而有义。死而有名。

 

  1. 原文

 

周齐杞殖之母。慷慨明大义。殖在齐以勇闻。齐侯将伐卫。为车五乘之宾。殖与华旋。皆不得与焉。殖深以为耻。归家不食。母曰。汝生而无义。死而无名。则虽与五乘。人孰不汝笑也。汝若生而有义。死而有名。则五乘之宾。皆为汝之下矣。趣之食而遣之。及战。殖与华旋先入卫军。齐师从之。乃取卫之朝歌。

殖之妻深明于礼。而殖之母更明于义。其勉子以生而有义。死而有名为言。是卽孟子所谓舍生取义也。夫义、路也。礼、门也。不出入此门。焉能由此路。则殖母明义、且明礼焉。有是母、宜有是妻矣。

 

  1. 白话解释

 

周朝齐国勇士杞殖的母亲。他的行为很慷慨。并且明白大义。他的儿子在齐国。是有力气闻了名的。有一次、齐侯想去攻打卫国。就设定了有五辆车子的宾客。这个意思。就是表示着这班宾客。都是很勇敢的。可是杞殖和另外一个勇士名叫华旋的。都不在这班宾客的里面。杞殖心里觉得这是平生的大羞耻。于是回到了家里。就不肯吃东西了。他的母亲见了他这个样子。就说道。你假使活着在世界上。没有行义的行为。死了没有好的名誉。那末就是给你排在有五辆车子的宾客里面。人家那一个不来笑你呢。假若你活着有了行义的行为。死了又有那好的名誉。那末有了五辆车子的宾客。都在你的下面了。就赶紧叫他吃着饭。又依旧叫他跟了齐国的军队去攻打卫国。等到两国开战的时候。杞殖同华旋两个人。首先攻进敌军里。齐国的军队。也在后面跟着进去。于是把卫国朝歌的地方夺了来。

 

 

《二、义姑退兵》

 

鲁义姑姊。遇军走山。弃子抱侄。齐兵遂还。

 

  1. 原文

 

周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携一子。抱一子。众逐之。乃弃抱者。与携者奔。众追问之。曰。携者兄之子。弃者己子也。不能两存。宁弃己子耳。齐将曰。兄子与己子孰亲。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齐将按兵而止。曰。鲁之妇人。尚知行义。其可伐乎。遂返。己子亦全。鲁侯闻之。赐以束帛。号曰义姑姊。

李文耕谓义姑于流离颠沛中。势不两全。忍舍己子以存兄之子。笃志深情。处义直到尽处。是诚烈丈夫识义理者之所难。而一妇人办此。百世下犹钦服焉。况齐将目及者乎。号之曰义。洵无愧矣。

 

  1.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齐国去攻打鲁国。到了郊外地方。看见有一个妇人。一只手携了一个孩子。一只手抱了一个孩子。这样的走着。齐国的兵士们就去追他。那个妇人。就把手里抱着的小孩子丢掉了。跟了携着的孩子一同跑了。兵士们把那个妇人追到了。就问他、你丢了手里抱着的孩子。却带着携着的孩子一同逃走。这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妇人就说道。刚纔带着走的。是我哥哥的儿子。把他抛弃了的。是我自己的儿子。我看着这个情势。是不能两存的。所以宁可把我自己的儿子丢了。齐国的将官听了。就说、哥哥的儿子和自己的儿子。是那一个比较得亲些呢。那妇人说。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一种私爱。对于哥哥的儿子。是一种公义。抛弃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心里肉痛。可是从公义上说。还是这样做的为是。齐国的将官就把自己的军队约束住了。不再去攻打鲁国。并且说。鲁国的一个女子。还晓得行义。这般仁义的国家。那里可以去攻打他们呢。于是就带了兵回去。那先前丢掉的自己的儿子也得保全。鲁公得知了这一回事。就送给那个妇人许多礼物。并且送他一个名号。叫做义姑姊。

 

 

《三、赵氏摩筓》

 

代君夫人。赵襄之姊。义无二夫。摩筓以死。

 

  1. 原文

 

周代君夫人赵氏。晋赵简子之女。襄子之姊也。简子卒。襄子未除服。请代君会饮。使厨人操铜枓进食。乘闲击杀之。遂举兵平代地。而迎其姊。赵氏叹曰。吾闻妇人执义无二夫。吾岂有二夫哉。以弟慢夫。非义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然亦不归。乃登山呼天。摩筓自刺而死。代人皆怜之。名其所死之山曰摩筓。

赵夫人之处境。与季儿适成反比例。彼则夫杀其兄。而义不可留。又无所往。遂自经。此则弟杀其夫。而义不可归。亦不敢怨。遂自刺。然季儿不死。卽归亦无妨。赵夫人则义不可归。此所以不得不死也。

 

  1.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代国国君的夫人赵氏。就是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女儿。赵襄子的姊姊。这时候赵简子死了。赵襄子还没有除了丧服。就去请了代国的国君来。一同饮酒。一方面差了厨子。拿了铜杓子进菜。趁这个当儿就把代君打死了。一方面又派了兵、把代国的地方都打平了。再去迎接他的姊姊回来。赵氏叹口气说。我晓得做妇人的。从义气的上面讲。是不可以有两个丈夫的。照这样说来。我那里可以去嫁两个丈夫呢。为了弟弟的缘故。就怠慢了丈夫。这不是有义气的人所应做的。为了丈夫。去怨着弟弟。这也不是有仁心的人所应出的。我现在既然不敢怨弟弟。但是也不回到赵国去的了。于是走到了高山上。口里叫着天。拔下了簪。摩擦了一回。竟自己刺死了。代国的人。都很可怜他。就把他死在那儿的一座山。叫做了摩筓山。表示纪念他的意思。

 

 

《四、严妪数子》

 

严母就腊。数子都亭。仁义教化。岂可严刑。

 

  1. 原文

 

汉严延年为尹。甚酷。河南号为屠伯。其母至洛阳。欲就延年度腊。见报囚。大惊。止都亭。不入府。延年出谒。母乃数之曰。幸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义教化以安民。顾多刑杀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谢。自为母御归府舍。毕腊。谓延年曰。吾不忍见子被刑。归东海为汝扫除墓地耳。遂去。后延年果弃市。

 

严妪生子五人。皆官二千石。故有万石严妪之美称。其以不闻仁义教化数语。责子于都亭。复以天道神明。不可独杀等言。诀子于府舍。可谓仁至义尽。非第为万石之母。实不啻万民之父母矣。

 

  1. 白话解释

 

汉朝严延年做了官。手段非常惨酷。河南人因为他喜欢杀人。所以给他起了一个别号。叫做屠伯。有一回。他的母亲到了洛阳地方。要想到严延年的衙门里去过年。看见那个地方。正在点着犯死罪的犯人。他母亲吃了一惊。就在都亭里住下了。不到衙门里去。严延年晓得母亲到了。就出来迎接。他的母亲就责备他说。你很徼幸的做了太守官。所管理的地方。有一千多里的大。不听到你用了仁义的政教。去教化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反而多用了刑罚杀戮。去表示你的威严。这那里是做了百姓父母官的本意呢。严延年听了这一番话。就对母亲认了罪谢着。亲自给母亲驾了车、回到衙门里去。过了年以后。他母亲就对着严延年说。我不忍心看着自己儿子犯了罪。受着刑罚。我现在要回到东海去。替你扫除了坟地等着你罢。说完了话就去了。后来严延年果然犯了死罪。

 

 

《五、媛姜代夜》

 

媛姜多义。中夜告夫。携子远遁。甘代受诛。

 

  1. 原文

 

汉盛道妻赵媛姜。犍为人。益部乱。道聚众起兵。事败。夫妇并执系。媛姜中夜谓道曰。法有常刑。必无生望。君可速逃。建立门户。妾自留狱。代君塞咎。道犹豫未决。媛姜便解道桎梏。为赍粮货。以五岁子翔付道。携持而走。媛姜代道持夜不失。度道已远。乃以实告。卽时见杀。后道父子会赦得归。感妻之义。终身不娶。

从来处变之时。最足验人真情真义。媛姜于囹圄桎梏之闲。兢兢焉告其夫。解其夫。代其夫。卒以保其夫。兼保其子。且保盛氏之门户。设非舍生取义。曷克至此。夫亦终身不娶。非特妻义。其夫亦义矣。

 

  1.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盛道的妻子姓赵名媛姜。是犍为地方的人。这时候、益部发生了乱事。盛道聚会了许多人起了事。后来事情没有成功。败了。夫妻两个人都被官兵捉去关着牢狱里。赵媛姜就在半夜里对着丈夫说。照着现在的法律讲。你是一定没有生命的希望了。你可快快地逃了去。做份好好的人家。我独自留在牢狱里。替你担当了一切的责任。盛道听了妻子的话。还有点迟疑不决的样子。赵媛姜就给丈夫解去了手上足上的刑具。又给他预备了食粮和盘川。又把五岁的儿子名叫盛翔的。交给了丈夫。叫他带了儿子逃走。于是盛道就逃了去。赵媛姜代了丈夫打着更。一点也没有错误。心里计算这时候。丈夫已经走到很远了。纔把实在情形告诉了官厅里。于是立刻就把赵媛姜杀了。后来盛道父子两个人。遇了朝廷里大赦。把他们免了罪。父子两个人纔得回到家里。盛道很感激他妻子的恩义。所以终身不再娶妻了。

 

 

《六、平阳义师》

 

平阳公主。大举义师。以应高祖。娘子名驰。

 

  1. 原文

 

唐平阳公主。高祖女也。嫁柴绍。高祖起义。主居长安。绍曰。尊公将以兵清京师。我欲往。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为计。绍行。主发家资。招兵数百人以应父。谕降名贼何潘仁。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威震关中。高祖渡河。绍从南山来迎。主引精兵万人。与秦王会渭北。绍及主对置幕府。分定京师。号娘子军。

一女子而大举义兵。统军七万。分定京师。娘子军之名。至今犹脍炙人口也。宜高祖卽位。以功给赉不涯。卒谥以昭。葬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贲甲卒班剑。生死皆荣。亦曰惟义所在耳。

 

  1. 白话解释

 

唐朝的平阳公主。就是高祖皇帝的女儿。嫁给柴绍做妻子。后来高祖起了义兵。这时候、平阳公主住在长安城里。柴绍就对平阳公主说。你的父亲、就快要用了军队去扫清京师。我想到你的父亲那儿去。可是不能够同了你一同去。怎么办呢。平阳公主说。你就去吧。我自己可以想着计划的。柴绍去了以后。平阳公主就散了家财。招了几百个兵。去接应他的父亲。又把那时候有名的大强盗叫何潘仁的。招了来投降。并且立定了军法。对着兵士们立了誓。禁止他们抢夺。于是不论远的近的。都来归附他了。平阳公主的威名、震动了关中的地方。后来高祖带了军队渡过了黄河。柴绍就从南山去迎接他。平阳公主带领了一万精兵。和他的兄弟秦王的军队。在渭北地方会合。柴绍和平阳公主夫妻两个人。对设着两个营盘。分兵平定京师。当时候的人。把平阳公主的军队。称做娘子军。

 

 

《七、郑卢冒刃》

 

卢氏冒刃。独立卫姑。以有仁义。不畏强徒。

 

  1. 原文

 

唐郑义宗妻卢氏。畧涉书史。事翁姑以孝闻。尝夜有盗数十劫其家。人皆窜匿。惟姑老不能去。卢氏冒刃立姑侧。为盗捽捶几死。盗去。家人问其何独不惧。对曰。人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仁义也。邻里有急。尚相赴救。况姑也。而可委弃乎。若万一危祸。岂宜独生。姑感而叹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吾今乃见妇之心。

郭燮熙谓孟子七篇。多言仁义。卽人禽之辨。亦屡及之。学圣真际。实在于此。卢氏以一妇人。不过畧涉书史。而能参透书旨。以行其所知。斯难能矣。其姑亦引岁寒知松柏之言。是又善读论语者。

 

  1.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郑义宗的妻子卢氏。对于经史书籍。都大畧看过。服侍公公和婆婆。很有孝顺的名誉。有一个晚上。有几十个强盗到了他的家里来打劫。家里的人。都四散躱了起来。只有婆婆年纪老了。不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