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培训学院

创造力训练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概述

 

创造,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一、神学名词

(一)基本概念

创造一词通常泛指产生或致使存在、发生的行为。宗教用则是指语指起初上帝使宇宙存在。创造与受造物(创造行为的结果)及造物主(有能力创造的一位)密切相关。

(二)分类

有关宇宙的起源,各种宗教传统已形成许多神话与解说。论及宇宙来源的神话,通常称为创造论。创造神话里的神,是一个有位格性的造物主;所描写的创造方法则大体有四种:

1、生产式的创造:每以族谱的形式来说明天地的创造,谓之曰:「这是创造天地的族谱」。因为在人的知识里,「生」是最高等的创造。米索不达米亚、埃及、中国都有这类的创造论。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以盘古为「首出御世者」。《道德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可能是反映此类创造论的思想。

2、战争式的创造:如巴比伦的神话描述在高处神与神战争,马尔杜在将女神帝哈玛打死后,把她的尸体分成两半,撑起一半来变成天,另一半则是地,以后方是星辰和人类的创造。

3、工作式的创造:方法有二:一是分离,如创世纪中上帝把苍穹和深渊分开,把昼与夜分开……;一是以他物制造,如创世纪说「上帝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据宗教学家与考古学家的探讨,古埃及和非洲尼罗河上游,很早就有陶匠神话的流传,圣经可能是受其影响。

4、言语式的创造:中东各民族的神话里,很早就有以言语创造的传说;以色列运用时,所赋予的特色,使其远超过其他古老宗教的思想局限。

二、社会学名词

 

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创立或者制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和能动行为。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

因此,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都是创造的结果。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创造的本质在于甄选!甄选出真正有建设性的联系(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你想拿到桌子上的一个花瓶而又因为自己太矮而够不着时,你挠挠头往周围看了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凳子!你突然想到也许可以通过站到凳子上而够到花瓶,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称为灵感(这个现象类似于生物中的突变,这里发生的变化是改变了凳子只是用来坐的这样的观念),做到这一步时你已经将"凳子"和"自己的身体"这两个概念在头脑里联系起来了,并且进行了一个思想试验过程:首先看了看凳子的高度,大概判断了下自己如果站在上头很可能就可以够着花瓶了,并且觉得自己肯定可以爬到凳子上去。于是你头脑中迅速闪过了你爬到凳子上然后顺利够着花瓶的图景。这个思维过程完成后,你就完成了一个"手续概念"的创造。为了方便陈述,你还可以把刚才这个手续概念命名为:"通过站在凳子上拿到桌子上的花瓶的方法"。

为了验证刚才创造的这一手续的可行性,你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结果也许真的可行,也许不可行,或者造成了你没有想到的结果。比如凳子翻了你摔倒了,还把花瓶打碎了。这都是因为你在头脑中模拟的过程忽略了某些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凳子的稳定性,地面的摩擦系数,或者对凳子和自己的高度判断不准确等等)造成的。如果可行,并且拿到了花瓶,那么你就进行了一个"概念的物理实现"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说你将你创造的概念的"物理实际"也创造出来了。它本质上就像你完成了一个建筑的设计,并且亲自把它建造出来一样。经历了这件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马上想起已经建设完成的这个概念,这就是你增长的知识。 可见创造可以分为概念的创造和概念的物理实现创造两种。

人类有最伟大的四大发明创造,它们诞生于远古,成熟于近代:

1、语言。一个人的一生至少必须学会一种语言,你才可以立足于世。不会文字,只会语言叫"文盲"。

2、衣服。你的一生都离不开衣服,或保暖、或遮羞、或华丽。

3、住房。现代人所必须的住所。

4、食物。食物及其加工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

人类正是有了以上四大发明创造,才得以发展到今天这种发达的文明程度。没有那个人可以说可以离开这四种人类祖先的发明创造。

 

三、创造力

(一)概念

创造力是与创造紧密相关的概念。一切创造都源于人类高超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可以说,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二)构成因素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1、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创造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丰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设想,对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与简化、调整、修正;并有利于创造方案的实施与检验;而且有利于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这是创造力的重要内容。

2、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优良的个性品质如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智能和优良个性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创造力的水平。

(三)行为特征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有3个特征:

1、变通性

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

2、流畅性

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3、独特性

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创造力与一般能力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智力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智力水平过低者,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

另外,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也有密切关系,综合多人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创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印象。

四、相关能力

 

除了智力因素之外,与创造能力关系紧密的另外5个重要的能力分别为:敏觉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和流畅力。具体来说,就是:

1、敏觉力

"敏觉力"就是指极其敏锐的觉察能力,当别人变换了你房间的布置,你可以马上就发现发生改变的地方,而且丝毫不差,这就表示你的"敏觉力"相当强。

2、流畅力

当被问到"茶杯"有什么用途?"的时候,在限定时间内,能够想出最多答案的人,就有比较优秀的"流畅力"。

3、变通力

以一种不同的新方法去看一个问题.

我们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容变通能力.

4、独创力

指反应的独特性,想出别人所想不来的观念.独特新颖的能力.

5、精进力

精进力是指能从更精致、更细密的角度来进行思考的一种能力。例如,在放纸船的时候,有些人懂得在纸船底面涂一层蜡,以防止被水浸坏,这种"多涂一层蜡"的思考,就是精进力的表现。

五、培养方法

(一)原理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2、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3、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4、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

5、多看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体。比如这套绘本《细菌王国入侵地球》里有500多种微生物造型。这就是创造力的直接体现。

(二)创造力实践

创造力实践在商业实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今商业时代,商业竞争日益加剧,创业并获得财富成功不仅需要创业者个人的艰苦奋斗,更需要有别出心裁的创造力实践并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商业成功需要有经典的创意,需要有独特的点子。比如中国瓜果书创意产业基地的创业成功并在创意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瓜果书、花果书领域处于行业领导者,很大程度在于该基地独特非凡创造力实践。该基地开创性的设计研发出可以长出瓜果的书,从而颠覆了书本只能用来看的传统视点,从而打造出可以用来种的并且能从书中长出花花草草,瓜瓜果果的有机书。这是典型的创造力实践典范,打破常规,破旧立新并富于首创精神。

 

(三)具体方法

想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独特的天赋和才能?有没有一种思维方法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下面这些方法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们不仅能极大地开启孩子的创造力,而且是帮助孩子建立起灵活有效的个性化学习体系的实用方案。

1、欢迎来到"为什么"时代

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问题,当他们皱着眉头,一脸急切地来问 "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们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如果孩子总在被动地接受这些彼此孤立的知识,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如果换一种对答方式:"为什么?""你认为呢?""你怎么想到的?""那样又会怎么样呢?"能帮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需要回想以前的经验进行推理,这能帮助他们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尝试一下: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忍住告诉孩子答案的冲动,在孩子的"为什么"之后,随即把问题反问回来:"这真是个好主意,你觉得呢?"你会发现,这种启发式的反问使孩子的小脑瓜开始运转起来,他完全被他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吸引,饶有兴趣地跟你讨论,甚至在讨论结束后兴致仍然高涨。

这种鼓励思考的对答一般在孩子2~3岁时即可进行。你要做的是,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来调整提问的深度,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2、张开想象的双翼

这个训练通常也会被称作"异想天开"。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期。在我们看来,孩子的想象也许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一旦他们可以"异想天开",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就开始形成。

3、新眼光看平常事

如果说4是8的一半,通常人们会回答说:"是。"如果接着再问:"0是8的一半,对吗?"经过一段思考的时间后,大多数人才同意这一说法(8是由两个0上下相叠而成的)。这时如果再问:"3是8的一半,是吗?"人们很快就会看到将8竖着分为两半,则是两个3。

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当我们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就会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现创造性地问题解决之道。

让孩子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孩子一旦习惯于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下面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尽可能发挥这种能力。

4、质疑:真的还是假的?

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是对已知不断发出疑问:真的还是假的?从而寻求新的可能性。如果孩子习惯于批判性地深入思考问题,那么他们的思路就会更开阔、灵活。

当孩子对问题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后,再让他们说出并支持与之对立的观点,可以使他们意识到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下面的活动中,孩子将学会如何这么做。

5、别让"不"绊倒孩子

自信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会变得勇敢,甘愿冒险。而当你对孩子说"不"时,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主意。这会让孩子沮丧,让他觉得自己很笨,越来越自卑。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赞扬孩子,避免让"不"束缚、限制住孩子的创造力。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对各种可能性的事说"是",说"为什么不",而不是"我不能"。然后集中精力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伟大的创造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

6、一二三,向后转

善于创造性思维的人经常尝试用与常人相反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够打破条条框框,在别人认为不可能地方和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

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灵机一动,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从破缸中流出,从而救起了小伙伴,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可以解脱大脑中固有模式的束缚,在你需要创造出一些你无法描绘、或者无法见到的事物时,帮助你拓宽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开启孩子的感知世界

孩子只有在他们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环境中创造的火苗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我们要尽量提供给他们看、摸、尝试、学习,及自我表现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机会。这会大大开启他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想法与念头,也是提升孩子创造力的一个关键。

为了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的责任是:

给孩子提供一个不受时间、空间和材料限制的,有挑战性、有吸引力的环境。所有活动的选择都要与孩子特定的年龄和发展阶段相适应。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活动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六、典例

 

说起创造,中国人大多会想起鲁班,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另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在兵器方面,据《墨子·公输篇》记述,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又名"钩拒"),在战争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 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多。《述异记》上说,鲁班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

鲁班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二千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多种,散见于战国以后的书籍中,主要有:

(1)机封。《礼记·檀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

(2)农业机具。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磨,《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另外,《古史考》股市靠记鲁班制做了铲。

(3)木工工具。古代的许多器具是木制的,因此,精巧的工具对木匠来说十分重要。《物原·器原》说鲁班制做了锯、钻、弓括(矫正木材弯曲的工具)。《鲁班经》还把木工所用的曲尺称为"鲁班尺",说明古代工匠认为曲尺是鲁班发明的,但这只是传说,曲尺在鲁班之前已是常用木工工具。

(4)锁钥。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5)兵器。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6)仿生机械。《墨子·鲁问》又记鲁班削木竹制成鹊,可以飞三天。另据《鸿书》记载,他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论衡·自纪·儒增》记述了一种传言,说他制做出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

(7)雕刻。《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8)土木建筑。《事物纪原》和《物原·室原》都说鲁班创制铺首,即安装门环的底座。古时民间还传说他主持造桥;他的妻子云氏为了使工匠不受日晒雨淋而发明了伞,

当然,有些传说可能与史实有出入,但却歌颂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鲁班被视为技艺高超的工匠的化身,更被土木工匠尊为祖师。

 

七、培养创造力的9种方法

 

我相信创造力和灵性之间是有联系的。这里的“灵性”指的不是某种宗教信仰,而是人类的精神,我们的根源。拥有它,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与生命之间的息息相关。拿破仑·希尔把它称为“无穷的智慧”,称之为“纯意识”。“我们心中的一片永无止境之地”。这个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美好世界虽然无法用文字准确的描述,却可以用心感受到。

拥有创造力即意味着放松身心,进入自己内心的这一境界之中,运用所谓的“无穷的智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它有待于你去发掘。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才华的生命个体,因为我们都能够汲取相同的无尽之源。我们都天生被赋予了这样的厚礼。

从创造力出发时,我们拥有的是一片丰裕的土壤,不存在任何束缚。只有当我们从竞争的角度考虑时,限制和短缺才会被考虑进来。

所谓“更有创造性”是一种不恰当的说法。你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然而,你可以通过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加娴熟,或者更深入的理解围绕在你身边的创造能量,这种能量,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无限汲取的。

培养自己创造力九点:

1、处于放松状态

用点时间,做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能够带来欢乐的、你热爱的或能够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比如沉思、散步、游泳、阅读令人心情愉快的文字,或者记日记——写下你的想法(这会相当有帮助!)。

2、感恩

想一想,什么赋予你积极向上、源源不断的能量与活力,从而使你心怀感激?当感受到对生命中得到的美妙祝福与馈赠,你的心中便有了爱,你会很快感到心灵的释然,内心感到朦胧的温暖。在这感受到温暖和爱意的时刻,你的心向创造力量敞开了大门。

3、激发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高度视觉化的。我发现,练习在闭上双眼的情况下,想象面前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是一种很有帮助的方法。

尝试这一方法。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在一个场景里,任何一个场景都可以。好的,选个你认为理想的场景,尝试想象你看到的这一场景中的细节。去注意各种色彩、质地,去触摸。它们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你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温度感觉是怎样的?等等。

4、专注于此刻

每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或艺术家都会告诉你,当他们在创造伟大的音乐或艺术品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任何杂念,他们完全沉浸在此刻的创作之中,感受意识的流动。运动员们把这个称作“现场感”。你可以通过对你此刻做的任何事情(不管是在吃饭、洗碗、整理床铺,还是别的什么)倾注全部的注意力,来尝试练习仅把全部意识集中在当前时刻的能力。沉思可以起到很大帮助。参考阅读《如何保持注意力》。

5、得到灵感

试着去想象打动你的美好事物。翻阅含有能够激发人思维的图片的书籍,参观美术馆,读启发人灵感的文字,与能够使你冷静的人交谈。

6、画图

这也许听起来有些可笑,但确实是发掘自身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画图促使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在这一点上,我强力推荐一本由Betty Edwards著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书,以及她所写的与之配套的手册。这本书是专门为那些从未受到过绘画训练的人撰写的。我从一本心理学教材上第一次听说它,阅读后发现,自己从其中的深刻见解里学到很多东西。

7、寻找替代方案

保持好奇心。试着问自己,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件事情。 当你看到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后,再问一问自己:“有什么其他方式做这件事呢?”心理上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态度——“总有另一种方法”,即便其他方法看起来似乎“不可行”时,也要如此。

8、开放的心态

不要将任何你想到的点子拒之门外,不要轻易对它们作出判决。重视每一个从你的大脑里冒出来的主意,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愚蠢”或“显而易见”的想法。这个方法能够催生更多有创造性的想法从你的心中浮现出来。

9、把思考过程落在纸上

用一叠活页纸(或者一个笔记本,我更愿意用活页纸,这样你不会因为要保持纸页的整洁和相互间的组织性而感到约束)。写下思考中你的大脑里冒出的一切:随意的词语、短语、主意、想法......有时,你也许会想要把一些元素圈在一起或在它们之间画线,来将不同的主意联系在一起。当灵感闪现时,一定要跟住它。这时如果你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主意,先把它简略的记在同一张纸或另一张空白的纸上。这也是我组织博客文章的方法。我都是从一些念头和要点出发,有时候一开始它们还显得很蹩脚,但是一旦我进入了“思维流”里面,一篇文章就开始逐渐在我的眼前现出雏形。

 

八、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一)实例

从实战角度,我先提出一个疑问:“发散思维是不是个伪命题?”我觉得吧,一定程度上是伪命题。当孩子的思维过于发散的时候,长大之后在职场上就是个悲剧。在我的职业生涯里,看到不少的毕业生洋洋洒洒写方案,脑回路过于发散,完全不在点子上。给他们提个需求,能给我单词不重复的讲上俩小时,但是基本都是废话,而且很多人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仅仅停留在PPT上,缺乏深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几天知乎有几个很火的话题我也参与了,其中有一个我觉得特别智障的话题叫:“销售经理让我把一瓶矿泉水卖到300元,怎么办?”这就是典型的云创造力和云发散思维荼毒的后遗症。把一瓶矿泉水卖到300元这不是个伪命题,相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且技术含量极高的产品与营销战略问题,这一个项目足够花掉几十人好几个月的工作量。我相信在不同的场合,甚至学校里,都会有人提出这种问题让学生们回答。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把水高端化,噱头化,临场耍滑头上,那么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几乎毫无意义。如果这个问题是宝洁提出来的,宝洁考核的一定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想听到一个临场耍滑头的答案。

我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也曾经写过一两年代码。科班出身的人,对发散思维和创造力的理解,是比较具象的,简单点说就是:发现问题,并有逻辑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太可能告诉他们太过于理论的东西,所以可以尝试用一些实际的教程来锻炼这种思维能力。

我女儿参加过一些Steam工程课,她对数独,数学逻辑有一些天然的感触。虽然她在背诵中国传统文学方面的天赋乏善可陈甚至拖了班级后腿,但是对数学的领悟能力确实很说得过去,因此我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选择,希望她能跟我一起从数字逻辑基础算法、简单的模块化功能拼接开始,利用编程和电子技术,锻炼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能力。《华尔街日报》前段时间发了一篇稿子,说小孩子学习编程其实是很好的锻炼创造力的方法,编程思想和算法训练比实现程序本身要有用,可惜中国的家长还没有太广泛接受这个理念,他们总认为写程序是码农们的工作,仅仅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其实吧,思想不分学科,算法训练对孩子以后从事很多专业都受益无穷。最终我对她的要求也比较简单:看问题比别人多看几个维度,多分析几个层面,解决问题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在遵循基本规律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

既然想明白了,我就开始工作。我买的第一个平台是树莓派B+。树莓派有非常多的套件来实现轨迹小车、机器人等功能,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玩意没法教8岁的孩子,尽管树莓派有一个专门面向儿童的Scratch编程平台分支,通过构建互动流程来实现功能。而标准的树莓派编程是通过Python来实现的,那个就更没法让孩子用了。我尝试用Scratch和我女儿一起做过一个项目,在讲解if逻辑的时候深感无力,她很难理解界面上一大堆英文流程是什么意思,因此看来还得再过两年才能让她会用树莓派做项目。

在树莓派上这段不太顺利的尝试,让我有所反思。作为家长,不能把编程教学和让她实现什么业绩作为一个目的性的东西注入到她的生活里。这样会让孩子很快感觉到厌倦。这个题下很多答案写的都不错,其中有两条我觉得最重要:一个是对新鲜事物的感知和好奇心,一个是把这种好奇心保持下去的方法。在8岁这个年龄段,她目前还在研究6*6和梅花数独,还在跟我每天练习24分的战斗技法,我得想办法找个更简单的方式让她对“逻辑”入门。所以,,我找到了一套既能当机器人玩具耍,又能提供丰富逻辑算法控件实现算式的解决方案,叫做神经元,神经元还有几个兄弟,都是Makeblock基于Scratch编程平台的机器人,那个适合十来岁的孩子甚至我这个年龄的老顽童做深度研究。

神经元,这套东西说简单也简单,相对它的几个机器人兄弟来说基本没有上手难度,提供了一堆磁性积木,一堆输入输出装置,包括一个电源,一个蓝牙棒,一个点阵图案,一个蜂鸣器,一个陀螺仪,一个舵机和一个触控开关。通过这些东西,可以实现电报机、打碟机等面向低龄儿童的应用,这不需要任何编程能力,也不需要家长具备任何逻辑电路和离散数学的基础。Neuron社区提供开发文档和案例下载,不过目前这个产品的算法实例还是偏少,好在这东西就是基于数字逻辑电路的算法体系,有相关基础的家长可以比较轻松的通过拖拉逻辑功能控件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算法。而在一般情况下,孩子只要按照入门指引视频把设备连接好就可以了,几秒钟的事情。比如下面这个电报机,可以很正常的发出滴答的莫尔斯电码,就是个科技小制作。

但是,如果当爹的仅仅满足于到此为止,那恐怕离创造力还差的太远,而市面上大部分的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玩具基本止步于此,这是显然不能令我满意的。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8岁的孩子,我相信是可以理解声音、数字的变换背后的原因的,这其实就是数字逻辑算法。这也是我选用这套装置教她学逻辑的根本原因。

上过数字电路课的同学们可能还有印象,我们那时候会用一个实验板上插白毛来实现逻辑功能,包括加法器啊,乘法器啊,与非门之类的。我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把这个实验板变成了程序,用鼠标划线取代人肉插白毛。而神经元这套装置对逻辑功能的实现也是类似的,这也是我觉得最能开发孩子对逻辑功能思考能力的地方。这是最早我给她示范了一个当随机数大于60之后,输出一个值为1的电平到蜂鸣器的实验。

随后,我女儿开始自己设计简单算式(当然,在设计这个算式之前,我对她进行了与或非,随机数之类基本概念的讲解):设两个随机数XY,当随机生成的X<60且Y>15,比如X=50,Y=31的时候,触发与门,蜂鸣器响。她能设计出这个逻辑我还是挺高兴的,这代表她已经基本掌握了与或非是什么意思,且可以用她需要的输入方式产生数据,通过逻辑运算输出结果。我想当年盖茨在湖畔中学摆弄PDP-11的时候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另外,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目前这些Steam课程的器材,要么基于高端点的Scratch平台,要么基于基础数字逻辑电路的算法教学,这就需要家长仔细研究器材附带的开发文档,案例教学,引导孩子先从电子积木和机器人科技小制作入手,培养兴趣,然后再过渡到逻辑算法设计和动作流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能甩手不管。我相信逻辑思维只要稍微过关的孩子,在掌握基本算法基础和程序流程设计基础知识之后,都会设计出自己想要的简单逻辑算法和运行流程,从而驱动整个电路或者机器人做出想要的功能。这也是我在文章最初提到的,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的根本,其实是逻辑设计能力,广义Steam工程课的器材,可以帮孩子锻炼逻辑和流程的设计能力,并且最终实现一个他们想要的项目。

对于我们这代父母来说,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话题。我当然知道心胸要开阔,对话要平等,要鼓励孩子多想不同于我们定势思维的东西,但是定势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边际在哪里?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说不清楚。因此,我更希望我女儿能通过一些开放性思维的实际项目和练习,真正掌握分析一个问题的流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自己会选择适当的工具去解决它。哲学的奥义不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么?

最后我想说,作为父母,其实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会被局限,但是要注意假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了我女儿,我可以把我大学数字电路的课本重新看看,去学习Scratch编程,在家里搭建树莓派和mBlock实验环境,让她知道她爹和她永远在一起研究她感兴趣的东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清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那何谈教孩子解决问题呢?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更像提给我们自己的,正所谓我们自己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

 

(二)方法

想提高孩子创造力和发散能力的家长我相信他们最终需要的应该是能让孩子以后在社会上能更有办事能力,有更多的朋友,赚更多的钱,生活更幸福。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和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其实就是让孩子能遇到一个问题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的孩子以后能对一个问题想出比常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考虑事情更为周全,那已经是能力非常棒的人了。

我在其他相关问题上也在尝试给家长们一个这样的概念:

1、孩子能力的培养来自于日常生活。

2、简单的几个技巧就可以让孩子变得出众和与众不同。

3、若要孩子有创造力,就不能在教育上给孩子框死,不框死就意味着对于具体的每个问题,就没有正确答案。

家长们如果认同以上的三个概念,就继续看我下面几个实际的方法和技巧,如果不认同,就不要往下看了,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

1、成人般平等的沟通

狮子老虎对于自己的孩子虽然也一样会舐犊情深,但是对于孩子犯错或者日常的捕猎都不会手下留情——你看我做一次,然后你自己跟着做,我不会给你讲道理(不会说话),我可以帮你演示几次,但是你只能靠你自己。如果你犯错,或者冒犯我,我会像对待其他冒犯我的动物一样威慑你!所以这个概念里面包含了两个与孩子日常沟通的方向:

①平时要像与其他成年人一样跟孩子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一项技能去平等沟通,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包办代替,做的不好可以再来。

②无理取闹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样会占用父母的额外时间,孩子是珍贵的,但是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能过分剥夺的。我惩罚你,是因为你冒犯了我,而不是因为我觉得你该怎样怎样做但你没这么做(只要他不伤害任何人,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

所以这种平等是以家长为中心的平等,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可以较快的影响孩子尽快脱离“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提高情商的发展。

2、由封闭式问答向开放式问答逐渐转换

孩子小的时候要用封闭式问答来问问题(就是只让孩子回答是或不是,例如:你想不想喝水?答案就是想或不想。),而孩子大了之后(大概从6岁开始),就尽量用开放式问答询问孩子(例如:你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感觉?答案会是各种各样的),这样就能让孩子多去实际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等着家长提供答案自己来选择,这时候孩子的发散能力就上升了一个层面。

有很多家长会问我这个问题:那什么时候才能问孩子开放性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当家长尝试询问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