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史学院

《春秋外传》11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1. 译文

 

晋文公元年春天,文公和夫人嬴氏从王城前来,秦穆公派卫士三千人护送,都是得力的仆从。文公会见百官,授与官职,任用功臣。废除旧的债务,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起用有才德而长期没升迁的人,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利器便民,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昭显有功勋的旧族,惠爱亲戚,荣耀贤良,尊宠贵臣,奖赏有功劳的人,敬事老人,礼待宾客,亲近旧日的友人。胥、籍、狐、箕、栾、郤、桓、先、羊舌、董、韩等十一族,都担任朝廷近官。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朝廷内务官。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士受禄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官廪,皂隶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于是政治清明,民生丰安,财用充足。

冬天,周襄王为躲避昭叔之难,住到郑国的汜地,派人到晋国告急,又派人到秦国求援。子犯说:百姓亲近君王,但还不知道道义,您何不送周襄王回国,以此来教导百姓懂得道义呢?如果您不送,秦国就会送襄王回国,那就会失去事奉周天子的机会,还凭什么来求得诸侯盟主的地位呢?如果不能修养品德,又不能尊奉周天子,别人怎么会依附呢?继承晋文侯的业绩,建立晋武公的功德,开拓国土,安定疆界,就在于这次了,请您努力做好这件事。文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就送钱财给革中之戎和丽土之狄,打开东进的道路。

 

 

《晋语·文公出阳人》

 

二年春,公以二军下,次于阳樊。右师取昭叔于温,杀之于隰城。左师迎王于郑。王入于成周,遂定之于郏。王飨礼,命公胙侑。公请隧,弗许。曰:王章也,不可以二王,无若政何。赐公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组、攒茅之田。阳人不服,公围之,将残其民,仓葛呼曰:君补王阙,以顺礼也。阳人未狎君德,而未敢承命。君将残之,无乃非礼乎!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樊仲之官守焉,其非官守,则皆王之父兄甥舅也。君定王室而残其姻族,民将焉放?敢私布于吏,唯君图之!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人。

 

  1. 译文

 

晋文公二年的春天,文公派左、右二军东下,驻扎在阳樊。右军在温地俘虏了昭叔,把他杀死在隰城。左军去郑国迎接周襄王。襄王返回了周的东都,在郏城定居下来。襄王特设甜酒款待,赐给文公祭肉、币帛。文公请求死后用隧道墓葬,襄王没有允许,说:这是天子所用的葬礼,国家不可以有两个天子,否则无法实施政令。赐给文公南阳地区所属的阳樊、温、原、州、陉、、组、攒茅等八邑的田地。阳樊人不愿归服。文公派军队包围了它,准备屠杀阳樊的百姓。仓葛大喊说:你帮助周襄王恢复王位,是为了遵循周礼呀。阳樊人由于不熟悉你的德教,而不接受你的命令。你就要屠杀他们,这不是又违反了周礼吗?阳樊人有夏、商的后代和遗留下来的法典,有周王室的军队和民众,有仲山甫一样的守官,即使不是官员,也都是王室的父兄甥舅。你安定周王室却屠杀周的亲族,百姓怎么会依附呢?我私下斗胆向军吏陈说此情,请您仔细地考虑考虑!晋文公说:这是君子所说的话啊。于是就下令放阳樊的百姓出城。

 

 

《晋语·文公伐原》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而去之。谍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孟门,而原请降。

 

  1. 译文

 

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到了三天,原国还不投降,文公就下令晋军撤退。这时探子出城来报告说:原国最多再能支持一二天了!军吏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晋文公,文公说:得到原国而失去信义,那又依靠什么来使唤人民呢?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于是晋军便撤离了原国,到了附近的孟门地方,原国便宣布投降了。

 

 

《晋语·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

 

文公立四年,楚成王伐宋,公率齐、秦伐曹、卫以救宋。宋人使门尹班告急于晋,公告大夫曰:宋人告急,舍之则宋绝,告楚则不许我。我欲击楚,齐、秦不欲,其若之何?先轸曰:不若使齐、秦主楚怨。公曰:可乎?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分曹、卫之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齐、秦。齐、秦不得其请,必属怨焉,然后用之,蔑不欲矣。公说,是故以曹田、卫田赐宋人。

令尹子玉使宛春来告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舅犯愠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必击之。先轸曰:子与之。我不许曹、卫之请,是不许释宋也。宋众无乃强乎!是楚一言而有三施,子一言而有三怨。怨已多矣,难以击人。不若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是故拘宛春于卫。

子玉释宋围,从晋师。楚既陈,晋师退舍,军吏请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必败。何故退?子犯曰:二三子忘在楚乎?偃也闻之:战斗,直为壮,曲为老。未报楚惠而抗宋,我曲楚直,其众莫不生气,不可谓老。若我以君避臣,而不去,彼亦曲矣。退三舍避楚。楚众欲止,子玉不肯,至于城濮,果战,楚众大败。君子曰:善以德劝。

 

  1. 译文

 

晋文公即位第四年,楚成王出兵攻打宋国。文公率领齐、秦两国的军队征伐曹、卫两国,以解救宋都之围。宋国派门尹班到晋国告急,晋文公对大夫们说:宋国来告急,如果丢下宋国不管,那么宋国就会与我国断交。如果请求楚国退兵解围,楚国也不会答应。我想攻打楚国,齐、秦两国又不愿意,你们看怎么办?先轸说:不如让齐、秦两国都去怨恨楚国。文公说:那行吗?先轸回答说:让宋国舍弃我国,而去向齐国和秦国送财物,通过齐、秦去请求楚国退兵。我国将获得的曹、卫二国土地赐给宋国。楚国喜欢曹国和卫国,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齐、秦两国请求不成,必然因此而怨恨楚国,然后我国再叫齐、秦两国参战,两国就不会不愿意了。晋文公听了很高兴,因此将曹、卫两国的田地赐给了宋国。

楚国的令尹子玉派宛春来传话,说:请你们恢复卫侯的君位,把土地

退还曹国,我们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子犯发怒说:子玉真无礼啊!晋君只得到一项好处,而子玉却得到两项好处,一定要攻打他。先轸说:你应该允许他的请求。我们不答应曹、卫两国的请求,等于不允许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宋国投降了楚国,楚国的兵力不是更强大了吗?这样,楚国一句话对三个国家施了恩,而我们一句话却招了三个国家的怨。怨恨已经多了,战争难以打下去。不如私下允许恢复曹、卫两国,以离间他们,然后逮捕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战争打起来之后再作打算。晋文公很高兴,于是把宛春囚禁在卫国。

子玉解除了对宋国的包围,转而追逐晋军。楚军摆开战阵之后,晋文公下令退却三十里,军吏请求说:作为国君却避开敌国的臣子,是一种耻辱。而且楚军已经疲劳,必然战败,我军为什么要撤退呢?子犯说:你们都忘记了以前晋文公在流亡楚国时所作的诺言了吗?我狐偃听说过,用兵作战,理直才会气壮,理曲士气就会低落。我们尚未报答以前楚国对晋文公的恩惠,而来救宋国,这是我方理曲而楚国理直,楚军士气就旺盛,不可认为他们已经疲劳不堪。如果我方做到以国君避开臣子,而楚军还不撤退,那对方也就理曲了。于是晋军就撤退九十里,避开楚军。楚军将士都主张停止战事,子玉不肯。到了城濮,果然发生了战争,结果楚军被打得大败。君子评论说:这是善于以德义来进行勉励。

 

 

《晋语·郑叔詹据鼎耳而疾号》

 

文公诛观状以伐郑,反其陴。郑人以名宝行成,公弗许,曰:予我詹而师还。詹请往,郑伯弗许,詹固请曰:一臣可以赦百姓而定社稷,君何爱于巨也?郑人以詹予晋,晋人将烹之。詹曰:臣愿获尽辞而死,固所愿也。公听其辞。詹曰:天降郑祸,使淫观状,弃礼违亲。臣曰:不可。夫晋公子贤明,其左右皆卿才,若复其国,而得志于诸侯,祸无赦矣。今祸及矣。尊明胜患,智也。杀身赎国,忠也。乃就烹,据鼎耳而疾号曰: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詹同。乃命弗杀,厚为之礼而归之。郑人以詹伯为将军。

 

  1. 译文

 

晋文公因讨伐偷看他肋骨的曹共公,随后又攻打郑国,摧毁城上的矮墙。郑国用名贵的宝物来乞和,晋文公不答应,说:你们把叔詹交出来,我就退兵。叔詹请求前往,郑文公不答应,叔詹再三请求说:用我一个人可以救百姓,安国家,君主何必对小臣如此爱惜呢?郑国将叔詹交给了晋国,晋人将要烹煮叔詹。叔詹说:我希望把话说完而死,那是我的心愿。晋文公听他陈辞。叔詹说:上天把灾祸降给郑国,如同曹共公偷看肋骨的事那样,抛弃了礼仪,违背了宗亲关系。我劝阻说:不可以这样。晋公子十分贤明,他的左右随从都具有做卿的才干,如果一旦返国即位,必然得志成为诸侯的盟主,那末郑国的大祸将无法解除。今天大祸果然到来了。我当初尊重公子的贤明,预先觉察到祸患而加以遏制,这是聪明。现在不避个人的牺牲,挽救国家,这是忠贞。说罢便去就刑,用手抓住鼎耳大声呼喊:从今以后,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人,都要落得和我叔詹一样的下场。晋文公于是下令不杀叔詹,待以厚礼,将他送还了郑国。郑文公因此任命叔詹为将军。

 

 

《晋语·箕郑对文公问》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公使为箕。及清原之蒐,使佐新上军。

 

  1. 译文

 

晋国闹饥荒,文公问箕郑说:用什么来救饥荒?箕郑回答说:要守信用。文公问:怎样才能守信用?箕郑回答说:国君之心要讲信用,尊卑名分上要讲信用,实施政令要讲信用,安排民事要讲信用。文公说:讲了信用又会怎样?回答说:国君之心讲信用,那善恶就不会混淆。尊卑名分上讲信用,那上下就不会侵犯。实施政令讲信用,那就不会误时废功,安排民事讲信用,那百姓从业就各得其所。这样一来,百姓了解国君的心,即使贫困也不害怕,富裕的拿出收藏的财物用来赈济,如同往自己家里送一样,那又怎么会穷困匮乏呢?文公便任箕郑为箕地大夫。等到清原阅兵的时候,让他担任新上军的副将。

 

 

《晋语·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文公问元帅于赵衰,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公从之。公使赵衰为卿,辞曰:栾枝贞慎,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佐,臣弗若也。乃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取五鹿,先轸之谋也。郤縠卒,使先轸代之。胥臣佐下军。公使原季为卿,辞曰: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使狐偃为卿,辞曰:毛之智,贤于臣,其齿又长。毛也不在位,不敢闻命。乃使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狐毛卒,使赵衰代之,辞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军也善,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且居有三赏,不可废也。且臣之伦,箕郑、胥婴、先都在。乃使先且居将上军。公曰:赵衰三让。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废让,是废德也。以赵衰之故,蒐于清原,作五军。使赵衰将新上军,箕郑佐之;胥婴将新下军,先都佐之。子犯卒,蒲城伯请佐,公曰:夫赵衰三让不失义。让,推贤也。义,广德也。德广贤至,又何患矣。请令衰也从子。乃使赵衰佐新上军。

 

  1. 译文

 

晋文公问赵衰谁可担任元帅,赵衰回答说:郤縠可以。他已经五十岁了,还坚持学习,而且更加重视。先王制定的法规典籍,是道德信义的宝库。道德和信义,是人民的根本。能够重视的人,是不会忘记者百姓的。请让郤縠担任此项职务。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文公又任命赵衰为卿,赵衰推辞说:栾枝这个人忠贞谨慎,先轸足智多谋,胥臣见闻很广,都可以担任辅佐,小臣不如他们。于是文公任命栾枝统帅下军,由先轸为副将辅助他。后来攻取五鹿,便是出于先轸的计谋。郤縠死后,又派先轸接替他任中军统帅。由胥臣担任下军副将。文公又让赵衰任下卿,赵衰推辞说:三桩有功德的事情,都是狐偃出的计谋。用德行来治理人民,成效十分显著,不可不任用他。文公便任命狐偃为下卿,狐偃推辞说:狐毛的智慧超过小臣,他的年龄又比我大。狐毛如果不在其位,小臣不敢接受此项任命。文公于是派狐毛统帅上军,由狐偃为副将辅助他。狐毛死后,文公派赵衰代替他任

上军统帅,赵衰又推辞说:在城濮之战中,先且居辅佐治军干得很好,有军功的应当得到奖赏,以正道帮助君王的应当得到奖赏,能完成自己职责的应当得到奖赏。先且居有这样三种应当得到的奖赏,不可不加重用。而且像我这样的人,箕郑、胥婴、先都等都还在。文公于是派先且居统帅上军。文公说:赵衰三次辞让,他所推让的,都是些国家得力的捍卫者。废除辞让,便是废除德行。因为赵衰的缘故,文公在清原地方举行阅兵,把原来的三军扩充为五军。任命赵衰担任新上军的统帅,由箕郑为副将辅助他;胥婴担任新下军的统帅,由先都为副将辅助他。狐偃死后,蒲城伯先且居请求委派副将,文公说:赵衰三次推让,都不失礼义。谦让是为了推荐贤人,礼义是为了推广道德。推广道德,贤才就来了,那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请让赵衰随从你做副将。于是,晋文公便派赵衰担任上军的副将。

 

 

《晋语·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曰:吾不能行也咫,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也?

 

  1. 译文

 

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学了三天,说:书上所说的我一点点也做不到,但听到的道理倒很多了。臼季回答说:那么,多知道些道理,以等待有才能的人来实行,岂不比不学习好吗?

 

 

《晋语·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1. 译文

 

晋文公对郭偃说: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现在才知道是很困难的。郭偃回答说:您以为容易,那么困难就要来了。您以为艰难,那么容易也就快来了。

 

 

《晋语·胥臣论教诲之力》

 

文公问于胥臣曰:我欲使阳处父傅欢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对曰:是在欢也。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蒙瞍不可使视,矇瞍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竢。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臣闻昔者大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于是乎用四方之贤良。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故《诗》云:“‘惠于宗公,神罔时恫。若是,则文王非专教诲之力也。公曰:然则教无益乎?对曰:胡为文,益其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公曰:奈夫八疾何!对曰:官师之所材也,戚施直镈,蘧蒢蒙璆,侏儒扶卢,蒙瞍修声,聋聩司火。童昏、嚚瘖、僬侥,官师之所不材也,以实裔土。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

 

  1. 译文

 

晋文公问胥臣说:我想叫阳处父做欢的老师来教育他,能教育好吗?胥臣回答说:这主要取决于欢。直胸的残疾人不能让他俯身,驼背不能让他仰头,小种人不能让他举重物,矮子不能让他攀高,瞎子不能让他看东西,哑巴不能让他说话,聋子不能让他听音,糊涂人不能让他出主意。本质好而又有贤良的人教导,就可以期待他有所成就。如果本质邪恶,教育他也听不进去,怎么能使他为善呢!我听说,以前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时身体没有变化,小便的时候在厕所里生下文王,没有添加任何痛苦。文王不让母亲增添忧虑,无需保傅多操心思,未让师长感到烦扰,事奉父王不让他生气,对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爱,对两个儿子大蔡和小蔡很慈惠,为自己的妻子大姒

做出榜样,与同宗的兄弟也很亲近。诗上说:为自己的妻子做出表率,进而及于兄弟,以此来治理家庭和国家。这样就能任用天下的贤良之士。到他即位之后,有事咨询掌管山泽的八虞,与虢仲、虢叔两兄弟商量,听取闳夭、南宫括的意见,咨访蔡公、原公、辛甲、尹佚四位太史,再加上有周文公、邵康公、毕公和荣公的帮助,从而让百神安宁,使万民安乐。因此诗上说:孝敬祖庙里的先公,神灵都没有怨恨。像这样的话,那么周文王就不单单是教诲的作用了。晋文公说:这样说来,那教育就没有用了吗?胥臣回答说:要文采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使本质更加美好。所以人生下来就要学习,不学习就不能进入正道。文公说:那对先前所说的八种残疾人怎么办呢?胥臣回答说:这就要看官长因材而用了,驼背的让他俯身敲钟,直胸的让他戴上玉磬,矮子让他表演杂技,瞎子让他演奏音乐,聋子让他掌管烧火。糊涂的、哑巴和小种人,官长认为难以因材而用的,就让他们去充实边远的地区。教育,就是根据他内在的性能、本质加以因势利导,就像河川有它的源头,迎它到江河里然后让它汇成大流。

 

 

《晋语·文公称霸》

 

文公即位二年,欲用其民,子犯曰:民未知义,盍纳天子以示之义?乃纳襄王于周。公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信,盍伐原以示之信?乃伐原。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礼,盍大蒐,备师尚礼以示之。乃大蒐于被庐,作三军。使郤縠将中军,以为大政。郤溱佐之。子犯曰:可矣。遂伐曹、卫,出谷戍,释宋围,败楚师于城濮,于是乎遂伯。

 

  1. 译文

 

晋文公即位的第二年,就想使用他的人民进行征战,子犯说:人民还不懂得大义,何不把周天子护送回去,以此显示大义呢?于是文公就派军护送周襄王返回周都。文公又问:现在可以了吧?子犯回答说:人民还不懂得信用,何不攻打原国,以此显示信用呢?于是文公就出兵征伐原国,示信于民。文公又问:现在可以了吧?子犯回答说:人民还不懂得礼仪,何不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整顿军队,崇礼尚武,来显示礼仪呢?于是文公便在被庐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建立了上、中、下三军。任命郤縠统帅中军,执掌国家大政,由郤溱辅佐他。子犯这时才说:现在可以兴兵征伐了。于是文公便发兵攻打曹、卫两国,赶走戍守谷地的楚军,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军队,因此而称霸诸侯。

 

 

《晋语·臼季举冀缺》

 

臼季使,舍于冀野。冀缺薅,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从而问之,冀芮之子也,与之归,使复命,而进之曰:臣得贤人,敢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国之良也,灭其前恶,是故舜之刑也殛鮌,其举也兴禹。今君之所闻也。齐桓公亲举管敬子,其贼也。公曰:子何以知其贤也?对曰:臣见其不忘敬也。夫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公见之,使为下军大夫。

 

  1. 译文

 

臼季奉命出使,在冀邑郊外住了一宿。冀缺正在田中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来,夫妻俩相敬如宾。臼季上去问他,才知道他就是冀芮的儿子,就和他一起回到了国都。臼季汇报了完成使命的情况,进而推荐冀缺,说:我得到一个贤能的人,冒昧地向您报告。文公说:冀缺的父亲有罪,是否可以重用他呢?臼季回答说:作为国家的贤良之才,应该不计较他前辈的罪恶。因此以前舜惩治罪人,处死了鮌;后来举拔人才,却起用了鮌的儿子大禹。当今您所听到的,齐桓公亲自选拔了管仲,那是害过他的仇敌啊。文公问道:你凭什么知道冀缺的贤能呢?臼季回答说:我见到他们夫妇在田间都不忘恭敬。恭敬有礼是有品德的表现,严守德行而谨慎从事,那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功的呢!文公接见了冀缺,任命他为下军大夫。

 

 

《晋语·宁嬴氏论貌与言》

 

阳处父如卫,反,过宁,舍于逆旅宁嬴氏。嬴谓其妻曰:吾求君子久矣,今乃得之。举而从之,阳子道与之语,及山而还。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也!曰: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其实也。若中不济,而外强之,其卒将复,中以外易矣。若内外类,而言反之,渎其信也。夫言以昭信,奉之如机,历时而发之,胡可渎也!今阳子之情譓矣,以济盖也,且刚而主能,不本而犯,怨之所聚也。吾惧未获其利而及其难,是故去之。期年,乃有贾季之难,阳子死之。

 

  1. 译文

 

阳处父到卫国访问,返回晋国时,路过宁邑,住宿在宁嬴氏的旅店里。宁嬴氏对妻子说:我很久以来一直在寻求有德行的君子,今天总算遇到了。便起身跟他走了。阳处父在路上与宁嬴谈话,宁嬴到了河内温山又返回了家。他的妻子问道:你得到了所求的人,却又不随从他,你为什么这样想家呀?宁嬴回答说:我看到他的外貌想跟他去,听到他的言辞后又厌恶他。外貌,是人性情的华采;言辞,是外貌的枢机。人的身体产生性情,是在心中形成的。言辞,是身体的文饰。言辞文质彬彬才能说出来,和性情、外貌相符合才能办事,互相背离就会出毛病。现在阳子外貌堂堂,但是他的言辞贫乏,不副其实。如果中情不足,而外貌硬要装得很足,最后仍将归于不足,因为中情和外貌不一致。如果中情和外貌相类,而言辞却与之相反,那就使诚信受到了亵渎。言辞是用来表明诚信的,应当奉它如枢机,思考成熟了才能说出来,怎么可以亵渎它呢!如今阳子的中情是很辨察的,因此形成他的外貌掩盖了他的缺点,而且他的性情刚愎,自以为才能超群,不本着仁义办事而触犯别人,就会招致众人的怨恨。我担心不但得不到他的好处,反而会蒙受他的祸害,所以才离开他。第二年,就发生了贾季发难的事件,阳子就死于这一事件。

 

 

《晋语·赵宣子论比与党》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灵公,以为司马。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众咸曰:韩厥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夫周以举义,比也;举以其私,党也。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举而不能,党孰大焉!事君而党,吾何以从政?吾故以是观女。女勉之。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者,非女其谁?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吾举厥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

 

  1. 译文

 

赵宣子把韩献子推荐给晋灵公,任命他为司马。河曲之战时,赵宣子让人用他乘坐的战车去干扰军队的行列,韩献子把赶车的人抓了起来,并且杀掉了他。大家都说:韩厥一定没有好结果。他的主人早晨刚让他升了官,晚上他就杀了主人的车夫,谁还能使他保住这个官位呢?赵宣子召见了韩厥,并且以礼相待,说:我听说事奉国君的人以义相结,而不结党营私。出于忠信,为国推举正直的人,这是以义相结。举荐人才而徇私情,这是结党营私。军法是不能违犯的,犯了军法而不包庇,这叫做义。我把你推荐给国君,怕的是你不能胜任。推举的人不能胜任,还有什么结党营私比这更严重的呢!事奉君主却结党营私,我还凭什么来执政呢?我因此借这件事情来观察你。你努力吧。假如能坚持这样去做,那么将来掌管晋国的,除了你还有谁呢?赵宣子遍告大夫们说:你们诸位可以祝贺我了!我推荐韩厥非常合适,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可以不犯结党营私的罪了。

 

 

《晋语·赵宣子请师伐宋》

 

宋人弑昭公,赵宣子请师于灵公以伐宋,公曰:非晋国之急也。对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明训也。今宋人弑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则也,天必诛焉。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公许之。乃发令于太庙,召军吏而戒乐正,令三军之钟鼓必备。赵同曰:国有大役,不镇抚民而备钟鼓,何也?宣子曰:大罪伐之,小罪惮之。侵袭之事,陵也。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战以于、丁宁,儆其民也。袭侵密声,为暂事也。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明声之,犹恐其不闻也。吾备钟鼓,为君故也。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于宋。

 

  1. 译文

 

宋国人杀了宋昭公,赵宣子请求晋灵公出兵讨伐宋国,灵公说:这并不是晋国的当务之急。赵宣子回答道:最大的是天地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君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明确的规定。现在宋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这是违反天地人伦的事情,一定要遭受天的惩罚。晋国作为盟主,而不执行天的惩罚,恐怕、祸患就要到来了。灵公答应了这一请求。于是在太庙里发布号令,召集军吏并且告戒乐官,命令三军的钟鼓必须齐备。赵同问道:国家有重大行动,不去镇定安抚人民却准备钟鼓,这是为什么呢?宣子回答说:大罪讨伐它,小罪威吓它,偷袭、入侵这类事,是欺凌他人。所以讨伐要有钟鼓,以便声讨它的罪行。打仗要用于和丁宁两种乐器,是为了警告他的人民。偷袭和入侵要秘而不宣,是为了让对方暂时没有防备。现在宋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没有比这罪更大的了。明白声讨它,还怕他们听不到呢。我备齐钟鼓,是为了尊重君道的缘故呀。于是派人到各处去告诉诸侯,整顿军队,振饬军容,一路上鸣钟击鼓,去攻打宋国。

 

 

《晋语·灵公使麑杀赵宣子》

 

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晨往,则寝门辟矣,盛服将朝,早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赵孟敬哉!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触庭之槐而死。灵公将杀赵盾,不克。赵穿攻公于桃园,逆公子黑臀而立之,实为成公。

 

  1. 译文

 

晋灵公暴虐无道,赵盾多次劝谏,以致灵公很讨厌他,于是派力士麑去暗杀赵盾。清晨麑前往赵府,看见卧室的门已经开了,赵盾把朝服穿得端端正正,正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坐在那里闭目养神。麑立刻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赵盾真恭敬啊!不忘恭敬的人,是国家的栋梁。杀害国家的栋梁,就是不忠;接受了国君的命令而不执行,就是失信。要蒙受不忠、不信两个罪名中的一个,还不如自己死了好。就一头撞死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灵公又再次打算谋杀赵盾,也没成功。后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迎回晋文公的儿子公子黑臀,将他立为国君,那就是晋成公。

 

 

 

《晋语·范武子退朝告老》

 

郤献子聘于齐,齐顷公使妇人观而笑之。郤献子怒,归,请伐齐。范武子退自朝,曰:燮乎,吾闻之,干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逞于齐,必发诸晋国。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政焉,以成其怒,无以内易外也。尔勉从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老。

 

  1. 译文

 

郤献子出使齐国,齐顷公让宫女们躲在帐幔后面偷看并讥笑他。郤献子大为愤怒,回到晋国以后,就请求发兵攻打齐国。范武子从朝中退下,对儿子说:燮儿呀,我听说,触犯了别人的愤怒,必然要获得报复。郤子的愤怒够大了,他不能在齐国得逞,那么一定要在晋国发泄出来。如果他不能在晋国执政,又怎么能宣泄他的愤怒呢?我准备辞职让位,以便郤子能够满足他的愿望,不要用国内的矛盾来代替国外的矛盾。我希望你努力随从众卿,以完成国君的命令,一切都恭敬从事。于是就告老辞职了。

 

 

《晋语·范武子杖文子》

 

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1. 译文

 

范文子很晚才退朝回来,武子问道: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啊?文子回答说:有位秦国来的客人在朝中讲隐语,大夫中没有一个能够回答出来,我晓得其中的三条。武子发怒说:大夫们不是不能回答,而是出于对长辈父兄的谦让。你是个年轻的孩子,却在朝中三次抢先,掩盖他人。如果不是我在晋国,你早就遭殃了!说着武子就用手杖打儿子,把他玄冠上的簪子都给打断了。

 

 

《晋语·郤献子分谤》

 

靡笄之役,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驾,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郤献子请以徇,其仆曰:子不将救之乎?献子曰:敢不分谤乎!

 

  1. 译文

 

靡笄战役时,韩献子将要按军法斩人。郤献子驾车前往,想要营救那人,等他赶到,那人已被斩了。郤献子要陈尸示众,他的仆从说:您原先不是想要救他吗?郤献子说:我岂敢不分担对韩将军的一些谤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