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秋,七月。
七、冬,公会齐侯于邴。
《隐公·十年》
一、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二、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此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隐之罪人也。故终隐之篇贬也。
三、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内大恶讳,此其言甚之何?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
四、秋,宋人、卫人入郑。
五、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
其言伐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因其力也。因谁之力?因宋人、蔡人、卫人之力也。
六、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盛。
《隐公·十一年》
一、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二、夏,五月,公会郑伯于祁黎。
三、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四、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弒也。弒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弒,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弒,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雠,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弒,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桓公·元年》
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继弒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二、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三、郑伯以璧假许田。
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侯时朝乎天子,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则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田,邑多田少称邑。
四、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五、秋,大水。
何以书?记灾也。
六、冬,十月。
《桓公·二年》
一、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弒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累也。弒君多矣,舍此无累者乎?曰:“有仇牧,荀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无累者乎?曰:“有。”有则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孔父?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其义形于色奈何?督将弒殇公,孔父生而存,则殇公不可得而弒也,故于是先攻孔父之家。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二、滕子来朝。
三、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
四、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此取之宋,其谓之郜鼎何?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何以从名?地何以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宋始以不义取之,故谓之郜鼎。至乎地之与人则不然。俄而可以为其有矣。然则为取可以为其有乎?曰:“否。”何者?若楚王之妻媦,无时焉可也。戊申,纳于太庙。何以书?讥。何讥尔?遂乱受赂纳于太庙,非礼也。
五、秋,七月,纪侯来朝。
六、蔡侯、郑伯会于邓。
离不言会,此其言会何?盖邓与会尔。
七、九月,入杞。
八、公及戎盟于唐。
九、冬,公至自唐。
《桓公·三年》
一、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二、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胥命者何?相命也。何言乎相命?近正也。此其为近正奈何?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三、六月,公会纪侯于盛。
四、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既者何?尽也。
五、公子翚如齐逆女。
六、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
何以书?讥。何讥尔?诸侯越竟送女,非礼也。此入国矣,何以不称夫人?自我言齐,父母之于子,虽为邻国夫人,犹曰吾姜氏。
七、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
翚何以不致?得见乎公矣
八、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九、有年。
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恃有年也。
《桓公·四年》
一、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搜,冬曰狩。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远也。诸侯曷为必田狩?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百充君之庖。
二、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桓公·五年》
一、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曷为以二日?卒之怴也。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也。
二、夏,齐侯、郑伯如纪。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离不言会也。
三、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从政也。
四、葬陈桓公。
五、城祝丘。
六、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其言从王伐郑何?正也。
七、大雩。
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八、螽。
何以书?记灾也。
九、冬,州公如曹。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
《桓公·六年》
一、六年,春正月,寔来。
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孰谓?谓州公也。曷为谓之寔来?慢之也。曷为慢之?化我也。
二、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三、秋,八月壬午,大阅。蔡人杀陈佗。
大阅者何?简车徒也。何以书?盖以罕书也。陈佗者何?陈君也。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绝也。曷为绝之?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淫于蔡,蔡人杀之。
四、九月丁卯,子同生。
子同生者孰谓?谓庄公也。何言乎子同生?喜有正也。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久无正也。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
五、冬,纪侯来朝。
《桓公·七年》
一、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何言乎以火攻?疾始以火攻也。咸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二、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其称侯朝何?贵者无后,待之以初也。
《桓公·八年》
一、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烝者何?冬祭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甞,冬曰烝。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二、天王使家父来聘。
三、夏,五月丁丑,烝。
何以书?讥亟也。
四、秋,伐邾娄。
五、冬,十月,雨雪。
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
六、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也。何以不称使?婚礼不称主人。遂者何?生事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成使乎我也。其成使乎我奈何?使我为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女在其国称女,此其称王后何?王者无外,其辞成矣。
《桓公·九年》
一、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其辞成矣,则其称纪季姜何?自我言,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二、夏,四月。
三、秋,七月。
四、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桓公·十年》
一、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二、夏,五月,葬曹桓公。
三、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
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
四、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郎者何?吾近邑也。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近也。恶乎近?近乎围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桓公·十一年》
一、十有一年,春正月,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二、夏五月癸未,郑伯寤生卒。
三、秋七月,葬郑庄公。九月,宋人执郑祭仲。
祭仲者何?郑相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祭仲?以为知权也。其为知权奈何?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谓之曰:“为我出忽而立突。”祭仲不从其言,则君必死、国必亡;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然后有郑国。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四、突归于郑。
突何以名?挈乎祭仲也。其言归何?顺祭仲也。
五、郑忽出奔卫。
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
六、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七、公会宋公于夫童。
八、冬十有二月,公会宋公于阚。
《桓公·十二年》
一、十有二年,春正月。
二、夏六月壬寅,公会纪侯、莒子,盟于殴蛇。
三、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
四、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五、公会宋公于郯。
六、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七、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八、丙戌,卫侯晋卒。
七、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郑人战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桓公·十三年》
一、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曷为后日?恃外也。其恃外奈何?得纪侯、郑伯,然后能为日也。内不言战,此其言战何?从外也。曷为从外?恃外故从外也。何以不地?近也。恶乎近?近乎围。郎亦近矣,郎何以地?郎犹可以地也。
二、三月,葬卫宣公。
三、夏,大水。
四、秋七月。
五、冬十月。
《桓公·十四年》
一、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
二、无冰。
何以书?记异也。
三、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
夏五者何?无闻焉尔。
四、秋八月壬申,御廪灾。
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御廪灾,何以书?记灾也。
五、乙亥甞。
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甞也。曰:“犹甞乎?”御廪灾不如勿甞而已矣!
六、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
七、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
以者何?行其意也。
《桓公·十五年》
一、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
二、三月乙未,天王崩。
三、夏四月己巳,葬齐僖公
四、五月,郑伯突出奔蔡。
突何以名?夺正也。
五、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其称世子何?复正也。曷为或言归?或言复归?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
六、许叔入于许。
七、公会齐侯于鄗。
八、邾娄人、牟人、葛人来朝。
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
九、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栎者何?郑之邑。曷为不言入于郑?末言尔。曷为末言尔?祭仲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
十、冬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
《桓公·十六年》
一、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
二、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三、秋七月,公至自伐郑。
四、冬,城向。
五、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
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得罪于天子也。其得罪于天子,奈何?见使守卫朔,而不能使卫小众,越在岱阴齐。属负兹,舍不即罪尔。
《桓公·十七年》
一、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二、二月丙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趡。
三、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四、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五、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六、癸巳,葬蔡桓侯。
七、及宋人、卫人伐邾娄。
八、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桓公·十八年》
一、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公何以不言及夫人?夫人外也。夫人外者何?内辞也,其实夫人外公也。
二、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三、秋七月。
四、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贼未讨,何以书葬?雠在外也。雠在外则何以书葬?君子辞也。
《庄公·元年》
一、元年,春王正月。
公何以不言即位?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君弒则子何以不言即位?隐之也。孰隐?隐子也。
二、三月,夫人孙于齐。
孙者何?孙犹孙也。内讳奔谓之孙。夫人固在齐矣,其言孙于齐何?念母也。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弒公也。其与弒公奈何?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念母者,所善也,则曷为于其念母焉贬?不与念母也。
三、夏,单伯逆王姬。
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何以不称使?天子召而使之也。逆之者何?使我主之也。曷为使我主之?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
四、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礼也,于外非礼也。于外何以非礼?筑于外非礼也。其筑之何以礼?主王姬者必为之改筑。主王姬者则曷为必为之改筑?于路寝则不可,小寝则嫌。羣公子之舍则以卑矣。其道必为之改筑者也。
五、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
六、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
七、王姬归于齐。
何以书?我主之也。
八、齐师迁纪郱、鄑、郚。
迁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为襄公讳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
《庄公·二年》
一、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二、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
于余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三、秋七月,齐王姬卒。
外夫人不卒,此何以卒?录焉尔。曷为录焉尔?我主之也。
四、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郜。
五、乙酉,宋公冯卒。
《庄公·三年》
一、三年,春王正月,溺会齐师伐卫。
溺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二、夏四月,葬宋庄公。
三、五月,葬桓王。
此未有言崩者,何以书葬?盖改葬也。
四、秋,纪季以酅入于齐。
纪季者何?纪侯之弟也。何以不名?贤也。何贤乎纪季?服罪也。其服罪奈何?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五、冬,公次于郎。
其言公次于郎何?刺欲救纪而后不能也。
《庄公·四年》
一、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飨齐侯于祝丘。
二、三月,纪伯姬卒。
三、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四、纪侯大去其国。
大去者何?灭也。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襄公讳也。春秋为贤讳。何贤乎襄公?复雠也。何雠尔?远祖也。哀公亨乎周,纪侯谮之。以襄公之为于此焉者,事祖祢之心尽矣。尽者何?襄公将复雠乎纪,卜之曰:“师丧分焉。寡人死之,不为不吉也。”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雠乎?虽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国何以可?国君一体也;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也,今君之耻犹先君之耻也。国君何以为一体?国君以国为体,诸侯世,故国君为一体也。今纪无罪,此非怒与?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则纪侯必诛,必无纪者。纪侯之不诛,至今有纪者,犹无明天子也。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然则齐、纪无说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将去纪侯者,不得不去纪也。有明天子,则襄公得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则襄公曷为为之?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五、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
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其国亡矣,徒葬于齐尔。此复雠也,曷为葬之?灭其可灭,葬其可葬。此其为可葬奈何?复雠者非将杀之,逐之也。以为虽遇纪侯之殡,亦将葬之也。
六、秋七月。
七、冬,公及齐人狩于郜。
公曷为与微者狩?齐侯也。齐侯则其称人何?讳与雠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曷为读于此焉讥?于雠者将壹讥而已,故择其重者而讥焉,莫重乎其与雠狩也。于雠者则曷为将壹讥而已?雠者无时,焉可与通;通则为大讥,不可胜讥,故将壹讥而已,其余从同同。
《庄公·五年》
一、五年,春王正月。
二、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三、秋,倪黎来来朝。
倪者何?小邾娄也。小邾娄则曷为谓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黎来者何?名也。其名何?微国也。
四、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卫侯朔?辟王也。
《庄公·六年》
一、六年,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卫。
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贵也。贵则其称人何?系诸人也。曷为系诸人?王人耳。
二、夏六月,卫侯朔入于卫。
卫侯朔何以名?绝。曷为绝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辞也。
三、秋,公至自伐卫。
曷为或言致会?或言致伐?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卫侯朔入于卫,何以致伐?不敢胜天子也。
四、螟。
五、冬,齐人来归卫宝。
此卫宝也,则齐人曷为来归之?卫人归之也。卫人归之,则其称齐人何?让乎我也。其让乎我奈何?齐侯曰:“此非寡人之力,鲁侯之力也。”
《庄公·七年》
一、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二、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霣如雨。
恒星者何?列星也。列星不见,则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则曷为谓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何以书?记异也。
三、秋,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