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管理学院

《成本策划》3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下降,由于这两类成本性质相反,因此就存在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所谓最佳质量成本是指使得质量成本四项内容之和最低时的质量水平。

如果以F表示单位产品成本的内部质量损失,r表示合格品率,(1-r)表示废品率,则每件合格品负担的质量损失成本川的计算公式。

 

(七)成本目标

成本目标是指在成本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成本目标是量化的、可测量的,是组织在成本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努力达到的某一水平的成本指标。组织总成本的目标若按目标利润的口径进行制定(倒推法),就被称之为“目标成本”。

即:目标成本 = 目标收入 – 目标利润。

成本目标的制定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应由最高管理者领导成本管理人员制定,并吸收执行这些目标的人员参与,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成本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先进”、“合理”的原则,确保成本目标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使全体工作人员都知道如何为实现成本目标做出贡献。同时组织应增强成本目标的可考核性,并通过各职能和层次成本目标的实现来保证组织总体成本目标的实现。

 

十、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使经营管理者易于选择最优方案,作出正确决策。

随着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艺过程愈加复杂,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或者是某一短暂时期内的生产耗费一旦失去控制,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鉴于此,为了防止成本费用管理的失控现象,首先必须科学地预见生产耗费的趋势和程度,以便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搞好成本管理工作。

所谓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特性以及有关信息资料,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科学的测算和逻辑的耦断与预计。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预测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旗密的程序与方法,基本上是能够把握成本变化的规律性的,因此,成本预测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但是,由于根据历史资料推测未来,成本预测就 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准确也即近似这一点上。可靠性与近似性的对立统—是成本预测的显著特点。

(一)分类

1、按预测的期限分,成本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1)长期预测指对一年以上期间进行的预测如三年或五年。

(2)短期预测指一年以下的预测,如按月,按季或按年。

2、按预测内容分为两类:

(1)制订计划或方案阶段的成本预测。

(2)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二)内容

成本预测是确定目标成本和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成本预测本身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来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

1、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有:

(1)新建和扩建企业低成本预测。

(2)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

(3)新产品的成本预测。

(4)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

2、成本预测通常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提出一个目标成本草案;

(2)采用各种专门方法,预测本企业在当前实际情况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并算出预测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

(3)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拟定出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力求缩小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

(4)对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经济效益最佳的降低成本方案,并据以制定正式的目标成本,做出成本的最优决策。从预测的期限来看,成本预测可分为长期预测(三年、五年)和短期预测(月、季、年)。比较普遍的是在编制年度成本计划时预测年度成本计划指标。

(三)程序

1、根据企业总体目标提出初步成本目标。

2、初步预测在目前情况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找出达到成本目标的差距。其中初步预测,就是不考虑任何特殊的降低成本措施,按目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情况,预计未来时期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

3、考虑各种降低成本方案,预计实施各种方案后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

4、选取最优成本方案,预计实施后的成本水平,正式确定成本目标。

以上成本预测程序表示的只是单个成本预测过程,而要达到最终确定的正式成本目标,这种过程必须反复多次。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多次的预测、比较以及对初步成本目标的不断修改、完善,才能最终确定正式成本目标,并依据本目标组织实施成本管理。

(四)特点

1、预测过程的科学性

2、预测结论的可靠性

3、预测结论的可修正性

(五)方法

1、定量预测法:是指根据历史资料以及成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计推断未来成本的各种预测方法的统称。

2、趋势预测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的历史成本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进行加工计算并预测的各类方法。趋势预测法包括简单平均法、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

3、因果预测法:是根据成本与其相关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预测的各种方法。因果预测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

4、定性预测法:是预测者根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未来成本进行预计推断的方法的统称。

5、成本预测的高低点法:是指根据企业一定期间产品成本的历史资料,按照成本习性原理和y=a bx直线方程式,选用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之差,同两种业务量之差进行对比,先求b的值,然后再代入原直线方程,求出a的值,从而估计推测成本发展趋势。

 

(六)作用

1、成本预测是组织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通过成本预测,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助于把未知因素转化为己知因素,帮助管理者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作出生产经营活动 中所可能出现的有利与不利情况的全面和系统分析,还可避免成本决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了科学 的成本决策,就可以编制出正确的成本计划;而且,成本预测的过程,同时也是为成本计划提供系统 的客观资引的过程,这一点足可以使成本计划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如果将成本预测与成本决 策和成本计划联系起来看的话,其关系是:预测是决策与计划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决策和计划则是预 测的产物。

2.成本预测是加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不断有所提高。单靠事后的计算分析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要。成本工作的重点必 须相应地转到事前控制上。这一观念的形成将对促进企业合理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成本预测为降低产品成本指明方向和奋斗目标。企业在做好市场预测、利润预测之后.能否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多少,完全取决于成本降低多少。为了降低成本,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全面 预测,寻找方向和途径,并由此力求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降低产品成本。

 

(七)意义

1、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2、成本预测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预测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八)局限性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预测采用了一系列科学旗密的程序与方法,基本上是能够把握成本变化的规律性的,因此,成本预测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但是,由于根据历史资料推测未来,成本预测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不准确也即近似这一点上。可靠性与近似性的对立统—是成本预测的显著特点。

 

十一、降低成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即成本是构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生产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

2、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而应从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甚至从更广的含义看,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在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机会成本就有这种含义。

 

(一)降低成本

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将成本降低,通过技术、提高效率、减少人员投入、降低人员工资或提高设备性能或批量生产等方法,将成本降低。

 

(二)成本控制

1、目标不同: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而降低成本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项目不同 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而降低成本不受这种限制,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

2、过程不同:成本控制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而降低成本应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分析

3、含义不同: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又称为相对成本控制

 

(三)策略

如何能做到改善生产流程的同时降低成本?做到这点,我们需要积极主动降低成本,而非被动应对。寻找多重目标让你能够将降低成本与公司目标连在一起。例如利用统计策略六标注差,传统上它被用来管理生产缺陷,现在可以将它用在财务方面来衡量和减少交易失误,降低错误改正成本,提高交易质量。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成本降低各种措施效果一直不明显--其中采取的措施包括裁员、生产规模缩减和外包--也不太可能为公司省出大笔资金。这表明公司需要开发出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战略采购,它是一个应用于制造业采购的采购流程,其中包括和供应商合作实现比较优惠的定价,合理的交付以及令人满意的质量。战略采购适用于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采购,可以降低成本,更加可靠并且会获得更好的采购条款。

除此之外,更受欢迎的成本削减计划例如共享服务外包反而可能不会达到你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当你的外包商在另一个国家。时区差异会严重影响公司之间的沟通,外包供应商的员工和管理也可能没有经过充分训练,不能胜任外包工作圆满解决问题。所以,尽管外包可能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是需要注意内部隐藏的成本和管理问题。

采用可持续发展方案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选择。例如,Interface Inc公司在1994年集中力量开发了一个可持续战略。这个战略已经帮助公司降低资源的使用量,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据估计,接口矿物燃料的使用量降低了60%,用水量降低62%,并且自从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公司收益翻了一倍。

在研发投入方面,技术公司可能发现,鉴于开发周期时间,直接购买可能比开发技术更加便宜。

使用税收最小化模型也能达到降低陈本的效果。每当税法改变,首席财务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就应该有所行动。例如,企业所得税负债就可以用来建模确定公司总部、制造和销售方面的最低成本税收管辖权。

 

十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在成本管理的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形:

1、老板经营思路与时俱进,对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感觉压力很大,但又不知从哪入手。

2、每个月结账加班加点做出来一沓子成本分析报告,可是好像别的部门也不当回事,做成本分析的价值在哪里?

3、说起降低成本,别的部门都觉得是财务的事情,怎样让他们能重视呢?

4、业务部门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对成本的影响,成本超支了,才来咨询财务的意见,能不能把这个控制工作做在前面,把造成的损失降低些呢?

5、间接成本越来越多,怎么合理分摊好像都不合适啊?

 

(一)目的

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

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二)意义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处可以降低成本,进行持续改进。

 

(三)内容

1、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2、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

3、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成本核算的实质是一种数据信息处理加工的转换过程,即将日常已发生的各种资金的耗费,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经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或使用范围进行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的过程。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开展增产节约和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多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4、内容要点

(1)企业成本模式与竞争优势。

(2)理解成本的构成及与自身工作的关系。

(3)选择有利于成本控制的成本计算方法。

(4)通过成本分析有效控制成本。

(5)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找到成本控制关键点

 

(四)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五)核算方法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六)核算要点

1、确定成本核算的目的。成本核算有多种目的,如存货计价、计算销售成本和确定收益;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产品定价等。

2、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核算目的决定了对象的多样化。如以各种、各批、各生产步骤产品作为对象,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各个责任单位为对象,计算责任成本等。

3、确定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内容一般包括费用归集分配与产品成本计算两部分。费用归集分配要求,首先必须确定成本开支的范围,明确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对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予以剔除;然后测定和记录所积累的成本数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归集,采用一个标准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间进行分配,以汇总所耗用的费用总数。产品成本计算就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把汇总的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工业企业,由于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而且月末通常存在在产品,因此还要将生产过程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七)程序步骤

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八 )成本核算的方法

1、设立材料明细帐,按主材,辅材分类

2、确定工时单耗(可以是计划工时,也可是实际工时)

3、按生产计划(或作业单)投料

4、汇总直接费用,(动力费,制造费,直接人工费),并按工时分摊费用.

5、按完工产品品种数量结转完工成本(在产品材料核算可以分步投料或全额投料或约当比例,生产周期短的在产品可以不分摊费用,待完工时时在分摊费用)

6、期初在产+本期投产-本期完工=本期在产(生产成本借方余额)

 

(九)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业的情况错综复杂,要全面考虑具体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步骤,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

1、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作业成本法、分类法等。

2、辅助方法有:标准成本法、定额法、责任成本核算、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法。

 

(十)核算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4、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 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十一)作用

在现代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预测、决策、分析、控制和核算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预测、决策中要进行成本的分析,要对企业之前核算的数据进行研究,并且核算的数据也是其他各个环节的依据。小微企业实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作用如下:

发现客户利润贡献度。成本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发现不同客户对小微企业的利润贡献度(包括利润率和利润额),由于产品的利润率和客户的加权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所以,小微企业要不断筛选、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客户,并为此类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得到最大的利润收益。

建立业务考核的参考。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迫使小微企业必须制定多项指标对业务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业务质量指标理应成为其中之一。所谓业务质量也就是产品的计划毛利(成交价与产品的计划成本价的差异)。但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失控归咎于业务员。有了透明、公正、可操作性强的业务标准,业务员的业务取向就可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可以使小微企业降低业务风险。

企业通过实行各种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利润率,降低企业业务风险,促使企业各部门更加重视成本控制,调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本核算是加强小微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利润政策、周转政策和结构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收益。

 

(十二)简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成为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最大化的最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法制经济,企业必须按时按质进行纳税,此外,企业还需支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费,如何管理好企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生产大计。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决策中重要的一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1、成本核算遵循的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计入的成本费用必须是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二是可靠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信息要求与客观的经济事项一致;三是相关性原则,主要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而及时性是指采取措施及时,信息反馈及时,从而改进工作;四,分期核算原则,企业生产成本是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五,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六除此之外,还有实际成本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在此就不一一分析。

2、成本核算程序

当生产费用开始发生,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称为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包括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等六个步骤。

3、企业成本核算管控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当前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生产经营方面:专业的企业成本核算人员缺乏、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者传递手续不完善等都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管控。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如今的竞争是与外国先进企业进行的国际竞争,因此,我们这有看清问题所在,才能找出解决对策。

4、成本核算程序不科学

我国一些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程序并不规范,比如,一些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程序,辅助生产部门将其发生的费用分配给某种产品要经过多次分配,但是每次的分配标准不一,这样就容易导致该产品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与该产品实际效益发生偏离。

5、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准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才能为将来生产销售产品的消耗计量,从而与其收入相配比。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专门为解决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但一些企业并未对成本计算对象引起重视,因此,在实际的成本核算中,不论生产规格和品种的差异,统统地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必然会导致成本核算缺乏真实性。

6、成本核算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仍然是采取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为分批法和品种法。在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大批量、多步骤的企业一般来讲适合采用品种法;而单一品种的生产企业适合采用分批法。但是一些企业胡乱套用,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而是沿袭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逐渐不能适应企业需要。

7、产品设计阶段缺乏成本控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跟新换代速度加快,而一些企业并未即时进行技术更新,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我国很多企业提高成本的方式只是单纯靠增加产量,片面的认为只要产量增加,单位产品成本就会降低,企业就会获利。这样就容易导致企业忽视市场需求,长此以往,企业的存货会越来越多,不利于产品销售。

 

(十三)财务制度不健全

现行的成本核算管控体系是算账型的成本管理,若不计算管理的成本、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不采用先进管理手段等都导致成本管理不科学。而一些企业甚至还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专业性不合格,证账不全,成本核算不规范。这样都严重影响到成本核算管理的真实性。

1、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现阶段,我国在成本核算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步,形成了一些成本核算的先进经验。因此,我们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的具体实际,借鉴先进的经验进行改革。

2、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也称"成本计算对象",或称为"成本对象"。一般来说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核算成本的主体,即对"谁"进行成本计算,"谁"就是成本核算的对象。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就不同,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要注重适应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要求,同时,注重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要求。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应该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联系。另外,成本对象划分要科学合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对核算对象进行划分既不能太细化也不能过粗,划分过粗过细都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选择适当的费用分配标准

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会涉及到共摊费用的场合,这时我们采用的分配标准要注重合理性和简便性原则。所谓合理即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分配费用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应该根据联系的密切度的多少进行成本费用分配。简便性是指易于取得分配标准的资料,方便计算。

4、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还能即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

5、注重人才培训

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缺乏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疏于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管教,导致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乎到成本管理的质量,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会计选拔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注重思想素质的建设,培养出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的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术队伍。

6、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成本管理模式早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该注重对产品的需求分析、技术发展态势的分析以及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和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成本信息的分析。因此,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成本核算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是成本管理的前提,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存在很多的不足,难以对企业决策提供可靠意见。创新是改进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问题,企业要即时进行成本管理观念创新、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成本核算人员的创新,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