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管理学院

《成本管理》2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2、定额制定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管理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越来越大,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还会出现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建立定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建立人工包干制度,控制工时成本,以及控制制造费用,都要依赖定额制度,没有很好的定额,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3、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下面三项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第一,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为生产经营,尤其是成本管理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更无从谈控制。第二,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第三,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管理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没有质量标准,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九)降低成本

1、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利用价值工程等方法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比率。

创新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不竭源泉。科技进步使先进的设备、工艺及材料应用于生产领域,依靠技术创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降成本、增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生产出竞争力强并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提高了生产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2、改进员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树立成本意识。

3、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是把成本更精确地分配到成本对象(即产品、服务和顾客)的程序,其首要目的是提高盈利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作业成本管理,是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使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合理化,认清改变作业与工序以提高生产力的机会在哪里。作业管理,是把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非成本问题管理结合起来,包括生产周期、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和顾客满意度等,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七、成本管理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日本《会计学大辞典》对成本管理的定义是:"在日本,一般所谓成本管理历来被理解为成本控制,它是指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经营条件下发生的成本。

2、对"成本管理"的定义是用来描述管理者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持续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活动。2.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成本管理的产生直到战略成本管理产生之前都属于传统成本管理阶段。

3、所谓的成本管理是指为实现各部门和各级管理者的成本责任,提高管理者的成本意识,制定成本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成本效益的管理工作。

4、成本管理是指对经营主体有关因购进劳务或物品,或发生损失而支出实物和支付现金及其他资产或发生负债时进行的控制和核算,使其经营过程能够合理运行的基本行为。

5、大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在水电项目中,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在水电建设成本预算中,成本是按概算定额价格编制的,但在实际中,各种材料如钢筋、水泥、油料、砂石料等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6、成本管理是指在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项目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

7、这样我犷就可以把成本管理定义为:在一定层次上,充分发挥人类智慧,使用尽可能少的广义资源,获取更多有效产出的人类活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强调的是生产经营成本,也即是最1氏层次上的成本管理。

8、我国《成本管理大词典》对成本管理所下的定义是:"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

9、成本管理是指对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考核和为降低成本采取的措施等管理工作的总称,是涉及企业各部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一系列工作,称为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管理使实际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内。

11、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工作称为成本管理.施工项目管理中诸如质量、工期、资源、安全、合同、分包、预算等的管理无不与成本的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公路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水平上。

 

八、成本管理方法

 

企业成本管理常用的六种方法有:基于经验的成本管理方法、基于历史数据的成本控制方法、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标杆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市场需求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基于价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

企业如果综合采用了这六种成本管理手段,并且运用的比较娴熟,其成本是可以有较大程度降低。极少数的企业虽然并用了这六种手法,或采取了其中主要几种方法,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实施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他们使用的并不专业和得心应手,因而其应有的效果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其中前两中是国内用的比较多的,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刚刚应用.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导向,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及设计阶段设计好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试图在制造过程降低成本。

在国内企业中间,采取严格的预算管理的企业并不多见。

尽管一些企业管理者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实行预算管理的种种好处,因而每到年底,他们总会要求财务部门,或者是销售部门,或者是“总经办”这样的部门去为来年做一份预算。

由于大家都对怎样做预算一知半解,企业平时又没有积累起做预算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以及做预算所需要相应的组织环境,他们做出的预算,其实只是做预算者在揣摸领导意图后拿出的一个来年的花钱的计划。而且做这个计划的人通常明明知道这个花钱计划只是做一做,满足老板当前的要求而已。在大多数企业中,很少有人认为预算会是有用的,不是指预算从理论上讲无用,而是在他们的企业没有用。

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句话可以作多样理解的话。

一种理解是,老板自己不会按照他要求做出的预算执行,预算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一种理解是,我们的企业根本就做不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预算。

一种理解是,人际关系太复杂、当家的人太多,即便老板要坚持按预算办事,也不定那一天就有一人把他破坏了。

一种解释是,环境因素变化太快,企业发展的变数太多,根本就无法预测两三个月以后的事,所以预算做不出来,做了也一定会不实用。

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显示预算管理是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所谓预算,通俗的讲就是,事前确定好明天花多少钱?哪里花钱?谁来花钱?怎么花钱?谁来控制花钱?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全盘有把握,而且知道资金从哪里带来,并保证能得到这笔资金,以及知道各种需要购进的东西的未来价格走势。因为是按计划来花钱,自然就不会乱花钱、花冤枉钱。为什么说按事前的计划花钱就不会花冤枉钱呢?因为计划通常是事前经过在各部门的共同参与下,反复讨论协商出来的。

当然,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好的东西一样。基于预算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也并非百分之百好用,因为总有一些事情是无法预计的。但这不能否定预算管理的无效,预算一旦执行以后,也不是铁板一块,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作适当调整的。最重要的是,有预算管理一定会比没有预算管理好。

 

九、成本管理理论

 

成本管理理论就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资源的耗费和使用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理论、程序和方法的总称。它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并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21世纪以来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成本管理的重心也由事中的成本控制向前进一步扩展到事前的成本预测、计划阶段,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 - 战略成本管理,它标志着成本管理理论日趋成熟。

 

(一)历程

1、萌芽期

一般认为。成本管理理论是从l9世纪2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但作为成本管理基础的成本核算,却在l5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它首先产生于人们计算销售损益的需要。在人类早期漫长的生产和交换历史中。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不发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品种单一,整个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所以消费者只是产品和阶段的接受者,根本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重心自然是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成本核算只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附带职能。那时生产者只是在产品销售后用盘存的方法,倒轧出销货成本,以计算销售损益。由于必须等到商品销售后才能算出其成本,所以倒轧法往往不能满足产品订价和及时计算企业损益的需要。为了在产品完工后就能及时了解产品成本的情况,人们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实际成本为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方法。

1889年,英国会计师G·P诺顿在《纺织工业簿记》一书中,主张将成本分为主要成本和间接费用两大部分。主要成本按产品进行分配,间接费用则直接转到损益账户中,设计出了制造成本法的模式。这一时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尚在酝酿之中。

2、形成期

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资本逐渐向大企业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化,而且由于大量生产带来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迫使企业必须改变凭经验或惯例进行管理的传统方法,合理地进行内部管理。1911年,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提出了“以计件工资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人生产效率”的思想。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便应运而生。与以前仅利用过的数值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不同,标准成本法要求预先制定作为规范的标准数值,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随着生产耗费的发生,就将实际资金耗费与标准成本值相比较,从中揭示实际耗费脱离标准的差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节。

现行标准成本是以短期的预计价格、现实条件下可达到的作业效率水平和预计的开工率为前提制定的。由“理想标准成本”发展到“现行标准成本”,标志着标准成本从原来的作为理想的规范向作为现实应达到的目标转化,并促使标准成本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控制中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标准成本制度的诞生和发展将成本管理从事后成本核算向前移到事中成本控制,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工人都增强了控制成本的意识,推动了企业成本的降低和节约。它不仅是一种成本制度,而且还能满足企业计算损益的需要,从而将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发展期

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企业广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迫使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4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麦尔斯首先提出“价值工程”的概念,要求企业在新产品设计或者产品改造时,就要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考虑产品的成本,尽量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以及通用件、标准件等,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匹配”,尽量以最少的单位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品功能。价值工程的实践,使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也扩展了成本控制的空间范围,完善了成本管理方法,并迅速为世界各国采纳和运用。后来在实践中,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筹建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实施技术改造以及调整产业方向中都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即对市场需求、厂址选择、生产技术选择、筹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预测投资总额,考查成本水平,使事前成本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成本管理的内容便扩展到了技术领域,从经济着眼,从技术着手,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有效地促使成本降低。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产品的研究设计、试制过程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即从产品开发、设计选型到试验,从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到选用设备、选用材料和组织供应等都要考虑降低成本的要求,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分析,保证设计、工艺工作的经济合理性。

(2)对产品生产过程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即从原材料投人生产,经过各个生产环节到生产完成的成本形成过程所进行的管理。从组织生产过程、投入的时间、投入的批量、投入的方式,到各个生产单位的材料、工时消耗、费用开支、在制品占用量、生产的连续性以及产品质量、停工待料等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管理。

(3)对产品销售过程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即从产品入库到产品销售和使用服务过程的成本形成进行的管理,从产品入库保管、储备占用、包装运输到广告推销、售后服务开支等成本的形成进行的管理

4、展望期

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生产环境已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产品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比例急剧下降,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的比例却大幅度提高,其构成内容大大复杂化,再加上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使得企业不得不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化层次,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进行全局谋划、统筹安排。于是,以寻求企业持久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管理便应运而生,成本管理也由原来的战术管理过渡到战略成本管理阶段,并日趋成熟。 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

它是一种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统一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相结合的管理,也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等[8]。它强调成本管理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所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法措施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相互配合;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只有融人到管理过程与业务活动之中,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控制成本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要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战略方法措施体系的内容可以从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和日常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展开。

 

(二)管理理论

中国的成本管理实践在对计划经济时期成本管理先进经验和不足扬弃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先进成本管理模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涌现出一些先进典型。诸如较早些时候的邯钢的“企业模拟市场,成本一票否决”的先进管理模式,后来的海尔的“市场链”管理经验、长虹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战略模式等等,代表着中国成本管理实践方面已经取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中国成本管理的水平从整体上说,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三)问题

1、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热情不高。

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会计界一直重视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这与人们的经济环境有关。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的转变,使中国传统的财务会计体制已不能满足信息需求主体由单一政府到多元主体转变的需要。在中国转轨经济时期的特殊环境下进行会计制度改革,要考虑实际国情,又要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活动,给财务会计理论领域带来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使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非常活跃,会计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相对而言,对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兴趣不是很高。据《会计研究》杂志所做的统计表明,过去8年的学术性论文中涉及财务会计领域的约为465篇,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领域的论文约为71篇,后者只约占前者的15%。另一方面,中国大陆举办的学术性会议专门以管理会计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更是凤毛麟角。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情况看,选择以管理会计为题的同样寥寥无几。这从侧面反映了专门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的热情不高。

2、成本管理理论的教育与实践脱节。

会计学专业教材体系中,一般都单独开设有成本会计学课程。从中国著名财经院校的会计学教材体系来看,多年来成本会计学的内容几乎没有改进,内容陈旧。大部分教材只侧重于成本方法的介绍,对成本分析和控制、成本管理的方法介绍较少,且不够深入。并且在教学中没有把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因为缺乏经典的案例教程,学生学习的只是书本上的纯粹的理论方法,难以在观念上形成成本控制的理念、成本分析的技巧、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能力。

3、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差。

在中国,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存在成本管理方法系统性差的问题。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研究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的,缺乏对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践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既是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又加大了成本。实际上,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用性,可以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从总体上看,中国成本管理使用的方法相对落后,而且应用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的观念陈旧。

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改变成本管理水平。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如上、下游企业、竞争者)及相关领域(如成本管理的组织)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与降低成本,没有将成本管理的目的与“顾客满意”结合起来,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较少使用技术、企划、价值工程的方法。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2、成本核算方法落后,不能满足成本管理和企业决策的需要。

虽然中国一些企业进行了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试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还是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据调查,中国70%的企业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绝大多数的企业采用全厂制造费用分配率(43.18%)或部门制造费用分配率(47.08%)来分配制造费用。最广泛采用的成本动因是总额、直接人工小时和直接材料成本。业绩评价采用的最主要的财务指标是目标利润(72.6%)。标准成本核算虽然在63.4%的企业得到应用,但是只有18%的企业每年至少修改一次标准成本。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画法等都未得到推广。

3、价值管理与使用价值管理的结合较差。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成本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从而造成价值管理与使用价值管理结合较差。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价值工程、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等)不能有效使用,因此材料的利用率低、设备效用差、技术及产品储备不足、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无用环节及资源浪费多等必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四)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理论研究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实务方面也存在问题。而且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与成本管理本身有关,而且也与企业的管理体制、产权关系甚至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系。 成本管理理论-对策分析 成本管理理论的运用解决中国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此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但同时又必须认识到,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个开放的市场将会形成,来自世界的顶级企业将会成为竞争的对手,与抢夺国内的市场。这些企业具有高精尖的技术、先进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高水平的管理经验。由于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参与,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解决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1、树立新的成本观念。

应该将“生产导向观”转变为“市场导向观”,将“现时、现地观”转变为“源流管理观”,将“战术管理观”转变为“战略管理观”。这些观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最终形成人们的一种管理意识需要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磨合过程,成本管理理论家和企业生产、管理人员都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成本管理的专家应该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成立咨询公司,将成本管理的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的需要直接结合起来,让新的理论与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经验带给企业更为直接的效益。只有在这种供需双方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成本管理理论才能变成真实的社会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先进的成本管理观念才会有针对性的推介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企业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在得到先进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给企业带来的巨额效益后就会将这些观念强化并发展。也就是说,成本管理观念的形成,应该是在一种使理论供给与需求双方都收益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下逐渐形成,尽管需要时间,但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2、成本管理实践应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供为多目标决策服务的不同成本,如为满足对外报送会计报告的存货计价的制造成本,为满足战略决策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满足顾客盈利性分析的顾客成本等,同时该系统应该同业绩计量结合,使成本的控制效益与成本控制主体的努力相关。一个完善的成本系统不应该歪曲成本信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制造费用分配采用单一的分配率,歪曲了成本信息,在成本核算信息化的时代,在建立完善系统的时候应考虑借鉴国外作业成本计算法。因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在制造业,而且在商业、非盈利机构及政府部门都得到推广,并不乏成功的事例。

总之,考虑中国经济环境的现实情况,借鉴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成本管理咨询机构市场化运作推动下,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以价值链分析和成本企画为手段,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是中国成本管理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

 

十、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管理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成本方针;成本目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和保持成本水平等)。

传统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重要一环的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着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分析传统成本管理利弊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观点

学术界对传统成本管理评价有两种观点。观点之一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成本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建立全新的成本管理体系;观点之二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成本管理办法在实践中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1952~1960年之间可比产品成本是逐年降低的,所以应以20世纪50年代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基础。笔者认为,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既要看到建国以来,我国成本管理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又应当充分认识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二)传统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

1、传统成本管理在成本计划方面。

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编制方法,尤其是在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在今天仍然是比较科学的。这一方法将成本计划降低额分为递延降低额和计划年度节约额。前者是指在计划降低额中有一部分并非是计划年度采取了措施,而是由于上年末实际单位成本就比上年平均单位成本低而实现的降低额;后者是指企业以上年末单位成本为基础,依据计划年度内采取的成本降低措施,测算求得的预计节约额。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成本计划降低额中哪些是在上年末已经实现的,哪些是计划年度通过职工努力才能实现的节约额,而且测算的计划节约额是在广泛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发掘内部潜力,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逐级进行综合平衡,使成本计划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2、传统成本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即成本日常管理)。

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采取了各种控制方法。例如,材料控制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并通过分批核算法或定额核算法对原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数量差异进行控制;工资控制采用劳动定额、出勤率和非生产工时损失的控制以及制定编制定员、落实工资基金指标的方法来进行;费用控制实行费用指标分解到责任单位。并通过费用限额手册和厂币等方法对各责任单位费用支出进行反映和控制。上述方法的应用,对于控制损失的发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传统成本管理在成本计算方面。

创造了定额比例法,简化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问题,创造了平行结转分步法。克服了在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下一步骤的产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完毕后才能计算出来。而且本步骤的产品成本水平还受到上一步骤成本水平影响的缺陷,既加速了成本计算,又便于对各步骤成本升降的分析和考核;推行了成本计算定额法,初步解决了成本的日常控制问题,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做到了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的有机结台。

4、传统成本管理在成本分析方面。

一是有些企业从开展一般的经济分析发展到联系企业生产特点的成本技术经济分析;二是从单纯的本期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相比,发展到同行业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三是以企业为对象的成本分析发展到深入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的成本分析,并进一步扩大到部门的成本分析。这些做法使成本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发展,丰富了成本分析的内容。

5、传统成本管理民主化和群众化方面。

创造了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将成本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班组和个人,作为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标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切实贯彻;建立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核算和控制各部门、班组和个人的生产消耗,检查分析分管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成本指标的实现,可以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展了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成本分析活动,既实现了专业分析和群众分析相结合,又可以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智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以上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成本管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端,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存在着大锅饭现象,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厂内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1、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忽略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2、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3、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或只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至于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4、传统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外,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局限于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难以起到为战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作用。

5、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装化。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不合理现象: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忽略不同批量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四)信息缺陷

1、传统成本管理的信息缺陷

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大部分企业都是采用两个步骤分配制造费用。首先将归集起来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分配到各生产部门,然后将归集的生产部门的费用分配至成本标的。许多企业在第一步分配上做得很好,但是在把生产部门的费用追踪到单个产品或服务上去时却简单地采用一个分配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多数企业是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基础一次分配到位。现实中也有某些公司注意到直接人工的重要性Ft益下降,而采用两个额外的分配基准:与材料相关的开支(如用于购买、接收、检查和存储材料的开支)按照直接材料一定的百分比直接计人产品成本;高度自动化的公司则采用机器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由于工时、机时、原材料消耗量这类分配基础与产品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这种"以数量为基础"的分摊制造费用的方法在几十年前是合理的,因为当时的大多数公司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构成产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这两种成本占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很小。因此,用构成产品成本主体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少量的制造费用,所导致的扭曲是非常微小的,产品成本信息是比较准确的。这时,如果采用更为复杂的成本分配方法,增加的投入也许会高于增加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所带来的收益。

但是,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和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在企业的成功应用,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直接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逐渐下降,固定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有资料表明,70年前的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问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不到10%,甚至已占产品成本的3%~5%。20世纪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就美国和日本的电子与机器工业看,这一比重,日本高达50%~60%,美国高达70%~75%。而在20世纪初,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约为10%。与此相应,直接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比例从40%~50%下降到不10%。产品成本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如以工时、机时为基础的成本分配方法)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能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正确、及时的关键性会计信息。这是因为面对高科技、产品品种的日趋多样化和小批量生产的内部制造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和贸易壁垒消除的新市场环境,继续采用早期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产品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如质量检测、试验、物料搬运、调整准备等),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最终后果是企业总体获利水平下降。

此外,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是建立在财务报告的基础之上的。对外财务报告需要遵循带有法律强制性的税法以及财务、会计法规的约束。因此,传统的成本信息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外部 使用者,而非内部管理者。内部管理者由于资源的限定很少能够建立服务于自己管理决策所需的第二套成本管理系统,只能将就地使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所产生的成本信息。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扭曲的产品成本信息,也就必然导致成本失控,决策失误,甚至造成企业失败。比如将非盈利产品误认为是盈利产品而加大投人;使资源过多地浪费在缺乏竞争能力的产品或服务上;使企业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市场地位与发展潜力;甚至制定出错误的战略规划,引起企业资源的错误配置;不能准确地找出成本控制的环节,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效果。

传统成本管理的概念架构受财务会计报告系统程序和周期的驱动,成本管理不能反映经营过程,成本信息不能随时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成本,以及每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 果,因此,管理人员无法从中获得成本改善的机会。同时,由于会计"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成本管理信息缺乏动态性,特别是无形损耗越来越快的今天。成本管理信息关注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

对未来的变动趋势难以提供即时性信息,因此,对其决策支持的习能发挥带来了影响。新的制造环境要求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揭示土生产成本相关的成本动因,能够提供真实、即时的资源耗费信息而这些是传统的成本管理系统无能为力的。发展能适应现代制连环境变化要求的新型成本管理系统,或对传统成本管理系统进布理论与技术上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传统成本管理的行为缺陷

(1)重局部成本降低,轻全局价值管理

长期以来,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始终是围绕着"为提高效益而降低成本"而展开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其管理的重心永远都是"降低成本"。在这一目标的导向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实践始终不能跳出"降低成本"的误区,有的甚至不惜牺牲公司价值,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无形之中就会出现以次充好,该减的没减,不该减的减了,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的必然结果。美国有一位被称为"成本降低专家"的人叫哈里·菲吉,他说:"对于成本降低这个概念,必须记住的是它和'利润增加'这个术语是可以换用的。如果利润增加是杯中已倒人的半杯水,那成本降低是未倒人的半杯水。"他告诫人们"公司总经理不能等到经济紧张时期才意识成本降低能既快又有效地提高公司最终成果。延误成本降低是一种自杀行为",可见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已根深蒂固。当然,以降低成本为目标无可非议,但单纯性的"降低成本"则可能引起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的损失,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

(2)重成本核算,轻成本管理

由于"受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程序和周期的驱动,企业越来越多地将重点放在了达成季度或年度收益目标上,内部会计系统也致力于制作一个月度收益报告的狭隘目标。企业为了计算出一个季度或月度的收入数字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个数字却不能反映该期间企业经济价值提高或降低的实际情况"。会计部门的首要任务似乎就是按时报送会计报表,有言"报表搞平,天下太平"便是这种现状的直接反映。企业的成本管理被置于会计部门的一个岗位,只负责成本的核算和成本数据的提供。甚至有的企业让没有任何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来负责这个岗位。企业的领导层是以市场为导向,而非财务为导向。成本管理似乎就是成本核算的代名词。

(3)重短期成本,轻长期成本

委托一代理关系的成立,使企业必然会发生较高的代理成本。由于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分离,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管理者更有可能去追求一些非利润指标,如销售收入或营业额的最大化或资产增长的最大化等。根据鲍莫尔的研究,销售收人或营业额的增长比利润更能激励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往往会对追求个人效用或满足最大化而与股东的目标相冲突,在管理过程中不会考虑企业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成本水平,即长期成本。另外,管理者认为一些降低成本的措施的实施经常会伴随着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如人工费用的降低,材料费用的降低等。因此,一些企业的领导人最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降低成本上。他们宁愿钻研政府的优惠政策,或是设法扩大产品销售量,也不愿意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成本降低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成本降低是最麻烦、最吃力不讨好、最得罪人的差事。非得降低成本时,也只注重短期一与他们的利益相关的时期的成本,而很少考虑长期成本的降低。

(4)重制造成本,轻期间成本

提及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就会想到降低材料消耗、缩减人工支出等制造成本,而忽视了管理费用、销售成本等期间成本。不少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目标时都是以降低成本为直接目标,因此,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均是以成本的降低为核心。而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制造成本,因为很多人认为只有制造成本才是利润的减项,某个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盈利,取决于其制造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所以,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就会想方设法地采取一些降低制造成本的措施,有时甚至不惜采用以次充好等危害质量和功能的错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