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中医学院

《本草纲目》9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86、草部·蓬莪术

释名:莪述。

气味:(根)苦、辛、温、无毒。

主治:心腹冷 痛。用蓬莪期茂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淡醋汤送下。

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用蓬莪茂、干漆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如是腰痛,则用核桃酒送下。

小儿气痛。和蓬莪茂盛炮熟,研细,热酒送服一钱。

上气喘急。用蓬莪茂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服。

气短不接(兼治滑泄及小便热)。用蓬莪茂一两、金铃子(去核)一两,共研为末,加蓬砂一钱,炼过,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或盐汤送下。此方名“正元散”。

婴儿吐乳。用蓬莪茂少许,加绿豆大的一粒盐,放入乳一合中煎开几次,去掉渣滓,再加两粟米大的牛黄一块,给病儿服。很有效。

附方:莪茂的功用是破血祛瘀,消积止痛。李时珍说“郁金入心,专治血分这病;姜黄入脾,兼治血之气;述入肝,治气中之血,稍为不同。”蓬莪茂已面为医家治积聚诸气的要药,与荆棱同用,效果更好,月脂过多及妊妇,忌用本品。

 

87、草部·荆三棱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 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附方:荆三棱能破气散结,和莪茂一样,是治气胀、破积气、治症瘕(积聚结块)的名药。

 

88、草部·苎麻

气味:(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小便血淋。用苎麻根煎汤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妊娠胎动(妊妇忽下黄色恶汁,状录胶,或如小豆汁,腹痛难忍)。用苎麻根(去黑皮、切细)二升、银一块,加水九升煮成四升。每次取出一升,现酒半升煎成一升。分作二次服下。不用银亦可。

肛门肿痛。用生苎麻根捣烂,令病人坐药上。

脱肛不收。用苎麻根捣烂,煎汤熏洗。

背痈初起。用苎麻根熟捣敷上,一天换药几次,肿消即愈。

丹毒。用苎麻根煮成浓汁,一天洗三次。

刀伤折损。夏日收取苎麻叶,和石灰捣作团,晒干收存。临用时研成末敷伤处,即血止止,并且容易结痂。

 

89、草部·莎草香附子

释名:雀头香、草附子、水香棱、水巴戟、水莎、侯莎、莎结,夫须、续根草、地毛。

气味:(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未老先衰。用香附子一斤,水浸一夜,取出,擦去毛,炒黄,加茯神(去皮)四两,共研为末,以炼蜜调末为丸,如弹子大。每晨服一丸,降气汤送下。降气汤是用香附子(如上法处理)半两、茯神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合煎而成。此方名“交感丹”。除了治未老先衰之外,还能治胸痞、拒食、虚冷遗精等症。

偏正头痛,热气上攻,头目昏眩。单用香附子一味,经过去皮、煮、捣、晒、焙之后,研为细末,加炼蜜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碗,煎药至八成服下,妇女用醋汤煎服。此方名“一品丸”。

一切气病(胸腹胀满、恶心、气逆、翻酸、烦闷等)。用香附子一斤、缩砂仁八两、炙甘草四两,共研为末,盐开水送服。或研成粗末煎服亦可。此方名“快气汤”。

心腹刺痛。香附子(去毛,焙)二十两、乌药十两、甘草(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心脾气痛(胸膛软处有一点作痛、俗称心气痛,实乃胃脘有滞所致,或起因于气,或起因于寒)。用香附子醋浸,略炒,研为末;另用高良姜酒洗几次,略炒,也研为末。两工分别收存,治病时,起因于寒者,姜二钱、附一钱;起因于气者,附二钱、姜一钱;起因于气与寒者,姜、附等分。三种情况都以热米汤加一匙姜汁和一小撮盐把药送下。服药七、八次后,病根可除。

心腹诸痛(心气痛、腹痛、小腹痛、血气痛等)。用香附子二两、艾叶半两,在醋汤中贞煮熟,去艾叶,炒香附子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艾附丸”。

湿肿虚肿。用香附子、艾,加醋煮干,焙三工业区末。以醋、糊调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常服,可使肿水从小便排出。又方:香附子一斤,在童便中浸三日,取出,焙干研细,加糊为丸。每服四、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月经不调及其他妇科病。用大香附子(擦去毛)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醇酒浸,一份酽醋浸,一份盐水浸,一份童便浸。几日后,取出香附子,洗净,晒士,捣烂,微焙为末,加醋煮面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酒送下。瘦人,加泽新天兰、赤茯苓末二两;气虚,加四君子料;血虚,加四物料。此方名“四制香附丸”。

重度血崩或五色漏带。用香附子去毛炒焦,研为末,热酒冲二钱,立愈。已昏迷者,服三钱,米汤送下。
安胎顺气。香附子炒后研细,浓煎紫苏汤送服一、二钱。加砂仁亦可。此方名“铁罩散”。

妊娠恶 阴(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不 便,饮食不进)。用香附子二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共研细。每服二钱,开水加盐送下。此方名“二香散”。

临产顺胎(怀胎九月或十月时服此,自然顺产)。胜利地附子四两、缩砂仁(炒0)三两、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产后狂言(血晕妄语。烦渴不止)。用生香附子(去毛)研细。每服二钱,姜、枣煎汤送下。
气郁吐血。用童便调香附末二钱服。又方: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陈粟米汤送下。

肺破咯血。用香附子一钱,研细,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尿血。用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分另煎汤。先服香附汤在王口,后服地榆汤至尽。发吵见效,可照此再服。

各种下血。用香附子浸童便中一天,取出捣碎,醋拌,焙干,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又方:香附子以醋酒各半煮熟,焙研为末,加黄秫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国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香附子末二钱,加百草霜、麝香各少许同服,见效很快。

脱肛。用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取一匙,加水一碗,煎沸十多次后,淋洗患处。

气郁头痛。用香附(炒)四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汤调下。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肝虚目痛(冷泪,羞明)。用香附子一两、夏枯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送下。

突然耳聋。用香附子(瓦炒)研末,早晚各服二钱,萝卜子煎汤送下。药忌铁器。

耳。用香附末裹棉送入耳内,有效。

牙痛。和香附子 、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又方:香附子(炒存性)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长期消渴不愈。用香附子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陈粟米汤送下。每天服二次。

蜈蚣咬伤。嚼香附涂搽,立效。

附方:香附为疏肝、理气、解郁的要药。治经行腹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病,香附也是必用的药物。李时珍称本品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可以说是把香附的特点指出来了。

 

90、草部·藿香

释名:兜娄婆香。

气味:(枝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霍乱吐泻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用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加一点盐,以开水调下。

口臭。用藿香洗净,煎汤,随进嗽口。

烂疮。用藿香中、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片贴疮上。

 

91、草部·薰草

释名:蕙草、香草、燕草、黄零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下痢。用薰草、当归各二两,黄连四两,加水六升,煮成二升服下。一天服三次。

伤寒狐惑(按:狐惑症象是:虫蚀下部,痛痒不止,脉数而无热,汗出不止。病初起时,目尽赤,七、八日后,四角变黄黑)。用薰草、黄连各四两,咬细。在白酸浆一斗中浸一夜。煮成二升,分三次服。

头风旋晕(痰逆、恶心、懒食)。用真零陵香、藿者 叶、香附子(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小儿鼻塞头热。用薰草一两、羊髓三两,慢火熬成膏,去滓,以膏揉摩背上。每天三至四次。

头风白屑。用薰草、白芷等分,加水煎成汁,倒入鸡蛋白调匀,搽头几十次,以后永不生屑。

牙齿疼痛。用薰草叶煎水含漱。

梦遗失精。用薰草、人参、白术、白芍药、生地黄、茯神、桂心、炙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加水八升煮成三升,分二次服。此方名“薰草汤”。

节育断产。用薰草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连续服五次,可保一年不孕。

赤白痢。用薰草去根,在盐酒中浸半月,取出炒干,每一两加广木香一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冷水送下。三、四次以后用热米汤送服一钱半,即可止痢。用药期间,忌食生梨。此方名“返魂丹”。

附方:薰草是古代著名的香草,以其在零陵多产,故又有零陵香之称。此药常用以治心腹恶 气、齿痛、鼻塞等症,但多服则引起气喘,应加以注意。

 

92、草部·大蓟、小蓟

释名:亦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心热吐血。用小蓟叶和根,捣烂压汁,每次服二小碗。

七窍出血。用刺蓟捣汁和酒服。或取干蓟研细,冷水送服。

崩中下血。用大、小蓟根一升,泡在酒一斗中,经过五天,取酒常饮适量。亦可用酒煎蓟根服或用生蓟捣汁温服。又方:小蓟茎、叶,洗净,切细,研汁一碗,加生地黄汁一碗,白术半两,共煎到五成汁,温服。

小产流血过多。用小蓟根、叶,益母草各五两,加水二大碗煎成一小碗,分二次服,一日服完。
刀伤流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敷伤处。

小便热淋。用蓟根捣汁服。

疔疮恶肿。用大蓟四两、乳香一两、明矾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以出汗为见效。

 

93、草部·兰草

释名:(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

气味:(叶)辛、平、无毒。

主治: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 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

附方:兰草和兰花,在植物学上根本不是同一科的东西,但许多人没有作仔细的实际观察,往往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连对本草有研究的寇苕(宋人)和朱震亨(元人)也认为兰花就是兰草,李时珍为此,特在《本草纲目》中的兰草条专门写了一段正误,把这两种植物从形态上辨清。他说,医书是为实用而写的,汉有把药物弄错。

 

94、草部·泽兰

释名:水香、都梁香、虎兰、虎蒲、龙枣、孩儿菊、风药。根名地笋。

气味:(叶)苦、微温、无毒。

主治: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有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送下。

小儿蓐疮。由大人嚼泽兰心把疮周围封起来。很有效。

疮肿初起。把泽兰捣烂封住,有效。

损伤瘀肿。治法同上。

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变成翻花状)。用泽兰四两,煎汤薰洗 。二、三次后,再加枯矾一起煎洗。

附方:地笋,是泽兰的根。可治产妇心腹痛等症。产妇地笋作蔬菜吃,可以增强体力。

 

95、草部·马兰

释名:紫菊。

气味:(根、叶)辛、平、无毒。

主治:诸疟寒热。用马羊兰捣汁,再加一点水,发病日早晨服。药中高精亦可加沙糖。

绞肠痧。用马兰根叶在口中细嚼,将汁咽下。

打伤出血。用马兰、旱莲草、松香、皂树叶(冬日无叶,可用树皮)共研细,搽入伤口。

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邮,口自开。

水肿尿涩。用马半、黑豆、小 麦,加酒、水各一杯,煎成药一杯,饭前温服。

丹毒。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痔漏。春夏取生马兰,秋冬取干马兰,白水煮食,连汁喝下。又方:马兰,酒煮,焙、研后加糊做成丸子。每天服适量,米汤送下。另用马兰煎水,加一点盐。每天熏洗患处。

 

96、草部·漏卢

释名: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小儿疳病肚胀,或常泻痢,冷热不调。用漏卢一两,研细。每服一钱,加猪肝一两或盐少许同煮熟,空心一次服完。

冷劳泄痢。用漏卢一两、艾叶(炒)四两,共研为末。取末一半,加醋三升同熬成膏,别把另一半药末加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

产后带下。治方同上。

乳汁不下(乳内胀痛,积久成痈)。用漏卢二两半、蛇蜕十条(灸焦)、瓜萎十个(烧存性),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风痛,筋脉拘挛。用汛(麸炒)半两、地龙(去土,炒)半两,共研为末;另用生姜二两,取汁,加入三两蜜,同煎开几次,又加好酒五合,收存待用。服药时,取上制的药末,以收存的汤剂煨温后送下。此方名“古圣散”。

背痈。用漏卢、连翘、生黄芪、沉香各一两,生粉草半两,大黄(微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服至热退便停药。此方名“漏卢汤”。

白秃头疮。用漏卢草烧灰,加猪油调匀涂搽。

附方:李明珍说:漏卢下浮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古方治痈疽发背,首推漏卢汤。 安常治痈疽及预防流行的痘疹热,用漏卢叶。

 

97、草部·香薷

释名:香柔、香茸、香菜、蜜蜂草。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附方:香薷的订功效是发汗解表、利尿消肿。如伤暑后大热大渴,汗泄如雨,则不家用本品。

 

98、草部·假苏

释名: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地我,茶调下。

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

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下。一天服二次。

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 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中风口噤。用荆芥穗研细,取二钱,酒送服。此方名“荆芥散”。

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子,微焙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 则由鼻灌入。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产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荆芥穗一两三钱、桃仁五钱(去皮尖,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钱。

产后下痢。用荆芥穗四、五枝,烧存性,不能触油火。烧好后加麝香少许,以热开水调下。

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荆芥烧存性,研累。每服二钱,陈皮煎汤送下。二服可愈。

吐血不止。用荆芥连根洗过 ,捣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荆芥穗为末。生地黄汁调服二钱。
尿血。用荆芥、缩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崩。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研细。每服二钱,童便送下。

痔漏肿痛。用荆芥煮汤,每日洗痛处。

大便下血。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妇女酒送下。又方:荆芥二两、槐花一两,同炒,研细。每服三钱,茶送下。

瘰疬溃烂(牵连到胸前两腋,结块大如茄子)。用荆芥根下段剪碎,煎汤热洗 。洗后,见破烂处有紫黑点,以针刺破,让恶血流出。另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次日洗过又扫,直至病愈。

疔肿诸毒。用荆芥一把,切细,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为两次冷饮。

各种疮疥。用荆芥研末,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脚丫湿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

头目诸疾(眼疾,风气头痛,头昏目眩等)。用荆芥穗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小腹急痛,癃闭不通。用荆介、大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水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内用量减半;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此方名“倒换散”。

附方:荆芥的功用是祛风解表,清热散瘀,破结块,消痈毒。李时珍称它是风病、血病、疮病的要药。

 

99、草部·薄荷

释名:菝活、蕃荷菜、吴菝活、南薄荷 、金钱薄荷 。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清上化普(利咽膈,治风热)。用薄荷 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噙含一丸。用白沙糖调丸亦可。

眼睑红烂。用薄荷 在生姜中浸一夜,取出晒干,研为末,每取残,泡热激发中洗眼。

瘰疬 。用新薄荷二斤,捣烂取汁,皂荚一个,水浸去皮,黑牵牛(半生半炒)各一两,皂荚仁一两半,一起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连翘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薄荷 汁滴入鼻中,或以干薄葆 水煮,棉球裹汁塞鼻。

血痢不上。用薄葆 叶煎汤常服。

火毒成疮。用薄荷煎汁随时涂搽。

附方:薄荷能消风散热,也能引热外出,故治骨蒸痨(肺结核)、小儿惊狂、大热等下,常用它作为引药。

 

100、草部·续断

释名:亦名属折、接骨、龙豆、南草。

气味: (根)苦、微温、无毒。

主治:刀伤、痈疡、折跌、能续筋骨。亦治妇女崩中漏血,破症结瘀血。

妊娠胎动。用川续断(酒浸)、杜仲(姜汁炒,去丝)各二两,等分为末,加煮烂了的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产后诸疾(血晕、心闷、烦热、气接不上、心头硬、乍寒乍热等)。用续断皮一把,加水三升煎成二升,分三次服。

打伤,闪了骨节。加续断叶捣烂敷伤处。

 

101、草部·苏

释名:紫苏、赤苏、桂荏。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伤寒气喘。用紫苏一把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慢慢饮用。

劳复食复。用紫苏叶煮汁二升饮下。亦可加生姜、豆豉同煮。

霍乱用满。用能吐,用生紫苏捣成汁服,或用干紫苏煮汁服亦可。

九伤出血不止。用嫩紫苏叶加桑叶一起,捣烂敷贴伤处。

跌伤出血。用紫苏捣烂敷伤处,伤口自合。又方:用陈紫苏圳蘸伤处流出的血揉烂敷伤。血不成脓,愈后亦无瘢痕。

疯狗咬伤。用紫苏叶嚼烂敷伤口。

乳痈肿痛。和紫苏煎汤,随进服下,另取紫苏捣烂敷痛处。

咳嗽气短。用紫苏茎叶二钱、人参一钱,水一杯,煎服。

附方苏子:是紫苏的果实。气味辛、温、无毒。苏子与苏叶功用相, 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得止下,宜用子。苏子可治:

顺气利肠。用紫苏子、麻子仁,等分研烂,水滤取汁,同米一起煮稀饭吃。

风湿脚气。用紫苏子,高良姜、桔皮,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肿,不能下地)。用紫苏子二两,捣碎,加水三升,磨成汁,倒入粳米二合中煮成稀饭,和葱,椒、姜、豉一起吃下。

消渴。用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皮煎汤送下。一天服两次。体中的水从小便排出。

食蟹中毒。用紫苏子煮汁饮下。

 

102、草部·水苏

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 、芥苴。

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冷水送服。

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用水苏叶、麦站科、川 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蛇虫咬佃。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附方:水苏的主要功用在于理血下气。

 

103、草部·菊

释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花)苦、平、无毒。

主治: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

膝风痛。用菊花、陈艾叶作护膝。

病后生翳。用白菊花、蝉蜕,等分为末,每用二、三钱,加蜜少许,水煎服。

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

眼目昏花。用甘菊花一斤、红椒(去目)六两,共研为末。加淅地黄汁和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睡时茶送下。

附方:菊花的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104、草部·燕脂

释名:亦名 赦。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105、草部·野菊

释名:苦薏。

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

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106、草部·淹闾

释名:覆闾。

气味:(子)苦、微寒、无毒。

主治: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月经不通。用淹闾子一升、桃仁二升(酒浸,去皮尖),研匀,放入酒二斗中浸封。五日后,每饮三合。一天服三次。

产后血痛。和淹闾子一两,水一升,童便二杯,同煎服。

 

107、草部·艾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 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便痣烂脱。

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疔疮肿毒。用艾蒿一担营业税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调和石灰成糊,先用针刺疮至痛,再点药,三遍后见效。

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虫蛇咬伤。用艾灸几壮,有效。

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附方:艾的功用是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但艾性至热,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可用熟艾装布袋中,兜着脐腹,便觉温适。患寒湿脚气的人,把艾放在补救内,疗效也很好。

 

108、草部·番红花

释名:亦名消夫蓝、撤法即。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109、草部·茵陈蒿

气味:(茎、叶)苦、平、微寒 、无毒。

主治: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遍身风痒。用茵陈煮浓汤洗 浴即愈。

疬疡风病(按: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用茵陈蒿两把,加水一斗五程式,煮成七升,先以皂荚汤洗,再以茵陈汤洗。隔一天洗一次。

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 、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 ,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附方:茵陈蒿为治黄的要药。加大黄,治阳黄;加附子,治阴黄,其所以能胎黄,由于它能散肝脏的湿热。

 

110草部·青蒿

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疟 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铅丹半两,工人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附方:功用和青蒿叶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