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百家姓》19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建有南宫城(今河北邢台南宫),后以其子南宫修为首的一支南宫氏族人则随箕子迁徙辽东,成为后世朝鲜、韩国的南宫氏一族。

在南宫括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南宫为姓氏,称南宫氏,后又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南氏、宫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南宫氏族人大多尊奉南宫括为得姓始祖。

四、源于官位,出自东周时期官吏南宫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周景王二十五年至周敬王四年(前520年―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成周之地(都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史称“周王子朝之乱”。最后,这一叛乱被晋顷公姬弃疾派大军平复。在这一历史时期,跟随王子朝的贵族中有一著名的南宫嚣,为周王室的宫内史,居南宫。周王室的南宫,就是王宫内史们的所居之地,其家族人等便以“南宫”为姓氏,称南宫氏。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其传承的“夏制九鼎”从朝歌(今河南淇县)搬迁到了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周灭亡是,周平王姬宜臼在公元前770年举迁成周(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时,又将“九鼎”搬至成周,一直由南宫氏管理。“王子朝乱周以争王”失败之后,“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这批人后隐于河南省的南阳地区,再后就不见于史载了,而且,“夏制九鼎”也随之失踪了。[1]

在历代史籍中,皆没有提到“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时是否其中有祭祀之器,只说了“典籍”。但在在周郝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灭东周王朝之后,遍搜成周王室之地数月,也没有得到大禹铸造的那九只鼎,之后的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秦王赢政又继续搜找,皆无下落。因此,有学者就推测是管理周王室重典物品的南宫嚣在逃亡时将之随带至楚国去了,也有学者认为其太也沉重,仓促之间的败逃之人不可能将其迁走,而是埋藏起来了,总之,当时无记载,如此重器从此再无下落。

历史来源

 

一、出自姜姓,据《潜夫论》上所记载,姜墨如的后代以墨为姓,称墨氏。夏启建立夏王朝之后,敕封姜墨如的儿子姜胎初为孤竹国的国君,姜胎初就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称墨胎初,世代相传为墨胎氏,亦称墨台氏,其后有族人省文简改为单姓墨氏,世代相传至今。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

夏禹离家前去治水,女嬉延请一位名叫姜墨如的老先生教导禹。墨如教禹说:“你当学治国之道,仁是君王之宝,施政当从仁;礼是国之体制,无礼不能从仁;民是国之根本,治国兴邦要合民意。” 墨如教禹三年,又为禹推荐高人西王国先生。故墨氏后人奉墨如为墨姓的得姓始祖。

孤竹君后代省为墨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相传夏朝时,夏禹封炎帝的后代于台(今辽宁省朝阳市),时称为墨台氏,而后来简化为墨氏。商朝,墨台氏的后代建立诸侯国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南),国君是墨胎,墨胎有两子,分别是伯夷和叔齐,他们因都想让位于兄弟而出外流浪,后侍于周文王,但却阻拦周朝伐商,后因耻于食乱臣之粮,饿死终南山。他们的“贤”名流传于世,后人就以墨字为姓,称为墨氏。

在墨如、墨胎初(姜胎初)、墨胎、墨胎允、墨胎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称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墨氏正宗。墨氏族人大多尊奉墨如为得姓始祖。

二、出自子姓,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墨翟,公元前479年~前381年,子姓,宋国人,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公子眱(目夷、墨夷)之后,其家族到春秋末期已经没落为平民。墨瞿创建了墨家学说,世称墨子,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中特别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公元前五世纪初,墨子出生在宋国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在墨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墨氏、翟氏,还分衍有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子姓墨氏皆尊奉墨子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墨氏合谱。

三、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墨尔齐氏,亦称墨勒济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死敌蒙古篾里吉氏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台罕、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哈达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⑵.蒙古族墨尔秦氏,世居台罕,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四、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阿图拉墨氏,亦称阿图拉莫氏,以地为氏,源出图拉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秋明州托博尔河左支流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地带),隶属于满洲正黄旗,后迁雅尔古(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萨尔浒风景区”),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莫氏等。

⑵.满族墨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后所冠汉姓即为墨氏。

⑶.满族墨哷氏,亦称莫勒特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改汉姓为墨氏、梅氏等。

⑷.满族墨尔迪氏,祖先世居黑龙江北境,清乾隆初期移居呼兰(今黑龙江呼兰),后有达斡尔族共有姓氏,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⑸.满族墨尔赫氏,汉义“苜蓿草”,世居哈达察汉(今吉林蛟河白石山),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⑹.满族墨尔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⑺.满族墨呼哩氏,亦称莫图里氏,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所冠汉姓墨氏、莫氏等。

⑻.满族墨克廷氏,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⑼.满族墨尔达扎氏,世居黑龙江两岸沿线等地,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⑽.满族瓦墨氏,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所冠汉姓多为墨氏、莫氏、瓦氏等。

五、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达斡尔族墨尔丹氏,亦称莫尔登氏、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莫塔哈利氏,世居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满族莫尔登氏多冠汉姓墨氏、孟氏、莫氏、苍氏、利氏等。

历史来源

 

一、汉族哈姓,宋朝时已经有哈姓,宋版百家姓以汉族的姓氏收录,具体看宋版百家姓。

二、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明朝时期蒙古族都尔哈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喀喇沁旗)。元末明初,迁居长葛郡(今河南许昌长葛),世代相传至今,族人众多。”哈永森,就是原蒙古族都尔哈氏族人的后代。

⑵.明朝时期蒙古族斡罗纳氏,世居秃拉河(今蒙古国图拉河),后在明朝时期改汉姓为哈氏。

三、源于塔吉克族,出自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哈氏,为“回族十三姓”之一。

四、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末期海西女真(水达达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海西女真(水达达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哈达部,世居今辽宁省开原南部的哈达河畔,因此族人中就有以河流名称为姓氏者,后取谐音汉字为“哈”氏,成为满族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尔察氏,亦称萨哈尔察氏、萨哈集里氏,以部为氏,后多冠汉姓为哈氏、萨氏、俞氏等。

⑵.满族哈尔拉氏,亦称哈雅拉氏。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哈氏。

⑶.满族哈勒塔喇氏,后多冠汉姓为哈氏、韩氏等。

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鄂温克族、土家族、裕固族、土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侗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元、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哈氏,世代相传至今。

谯(qiáo)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召公姬奭之子盛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谯姓起源,可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姓姬名轩辕。古代五帝时期的二十二姓title=周召公姬奭中的姬姓,下分谯氏、孟氏、孙氏等。 姬姓始祖源于五帝时的帝喾的后裔。在尧舜时代做过农官。后世尊称后稷。上古时期周朝的周天子――周文王姬昌,即是后稷的子孙。这就是谯姓最古老的源头。周朝姬姓王室的召公姬奭,是周文王姬昌之子,是周朝著名政治家,曾辅佐周武王灭商,支持周公东征平乱。深受倚重。其中一子姬盛封于谯者,为谯侯。谯侯之子孙以邑为氏,则为谯氏。

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三子姬振铎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文王第十三子姬振铎被封于曹邑(今山东定陶),伯爵,他建立了曹国,史称曹叔振铎,也称曹振铎。曹叔振铎的后裔子孙世代为曹国君主、卿大夫,形成了曹氏一族。春秋时期,曹氏贵族中有个大夫被封在谯邑(今安徽怀远龙亢镇),其后世子孙就以采食邑名作为姓氏,称谯氏,世代相传至今,以谯国为郡望(谯郡)。

三、源于地名,出自远古时期谯明之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谯明山,在典籍《山海经》中记载:“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谯明山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传说中,谯明山乃谯水之源,往北汇入黄河。在远古时期多有奇禽异兽,古籍中说:“谯明之山有兽,状如貆,赤毫,曰孟槐。何罗鱼出谯明山谯水中,声如吠犬,食之的已痈……”这“何罗鱼”大概就是大鲵,俗称娃娃鱼,“食之已痈”就是食之味道鲜美之极,还可以消除痈疽肿毒的意思,今已无。谯明山是古代东夷民族的栖息、发源地之一,其时有古老的谯明氏族。在古代谯明山的住民之中,很早即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谯明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谯氏、明氏等,世代相传至今,以北海为郡望,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笪(da)

历史来源

 

一、得姓源于西汉,改姓所得,笪氏主要居住在今江苏句容,安徽,江西等地。清初顺治时进士、书画家兼诗人笪重光,江苏句容人,其人在当时不仅为四大书画家之一,而且有“官御史,有直名”之誉称(参见《中国名人大辞典》)。在清代中后期,有笪重光之孙笪立枢(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孙女笪玘,均为著名的画家。

二、出自回族,由回族中的答姓更改而来,主要分布在湖北钟祥等地。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襄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齐太公后有年氏。”上古西周初期,周族军师太公姜尚助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后,受封而建立了齐国,所以又称之为齐太公。

齐国传至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齐襄公姜诸儿(公元前697~前687年在位),是位昏庸荒淫之君,在他当太子时,就跟亲妹妹艾姜私通。后来,艾姜嫁给鲁桓公姬允(姬轨)为妻,不久,鲁桓公到齐国省亲,这时齐襄公已经继位,他利用这个机会又跟艾姜在宫中淫乱。后来,这件事被鲁桓公察觉,齐襄公怕丑事败露,就暗杀了鲁桓公,但这事还是被齐国大夫、齐襄公的叔父姜夷仲年知道了。

姜夷仲年是齐釐公姜禄甫(姜禄父,公元前730~前698年在位)的弟弟,虽然同样是齐釐公之后,却只能称自己的哥哥为君,他却并无半点怨言,为了国家的事情任劳任怨、四处奔走,堪称齐国贤臣,却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儿子姜无知(公孙无知)。当时夷仲年长叹道:“兄妹淫乱,已无廉耻,今后齐国必有大乱。”于是他辞去大夫之职,回到自己的封地隐居起来,不再过问世事。过了不久,齐襄公果然被大夫连称等人谋乱杀死,之后立姜夷仲年的儿子姜无知为国君,即齐釐公。可叹齐釐公继位仅一个月,又被杀了,再次引起了齐国的内乱。幸好,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抢先继位的齐釐公之子姜小白非常英明,在管仲、鲍叔牙、召忽等一批贤臣的辅佐下使齐国转危为安,并迅速强大起来。姜小白就是后来的第一位春秋霸主齐桓公。

传说,齐桓公认为齐釐公为君只一个月就被杀,是一个凶兆,为了辟邪,就以前朝贤臣、祖父姜夷仲年名字中的“年”字为后代的姓氏,称年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年氏正宗。年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小白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芈姓,出自元末明初年遇春,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年遇春,本姓严,其父为蒙元新附军一名万户,元末镇守滁阳,在助纣为虐对抗起义军中被击毙。年遇春遂避难至安徽怀远县,隐居在县北许家河柘塘村。明朝初期占籍,遂以当地乡音讹“严”为“年”,为怀远年氏之始祖。该支年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有后来明朝时期著名的的户部尚书年富、清朝时期著名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的人民英雄年四旺等。

年富,公元?~公元1465年待考,字大有,安徽怀远人。据史籍《明史·年富传》上的记载:“年富,本姓严,讹为年。”明朝永乐年间,年富考试中榜,当了县官,他清廉而正义,做事认真积极,于是历官给吏科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山东巡抚、累升为户部尚书。年富为人廉正强直,始终不渝,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与王翱同称大明名臣。但是他“生性好疑,尤恶干请。属吏黠者,故反其意尝之。欲事行,故言不可,即不行,故言可。”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时朝堂上的奸佞贪官反而摸不着头脑,屡被年富或弹劾、或治罪,却莫可奈何。

年富一生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六朝,为明朝一代名臣,其后裔子孙繁衍昌盛,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年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契丹民族中有一遥辇氏部落。契丹民族原来是东部鲜卑的一支。公元344年,由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权攻破宇文部,契丹遂从鲜卑民族中分裂出来,后游牧与潢河与土河一带。在北朝时期,契丹分为八部,隋、唐时期又分成十部。在唐朝初年,契丹族人中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当时北方草原突厥称雄,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一朝以后,大贺氏联盟酋长窟哥率部内属,唐太宗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并赐姓李氏。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族人又建立了亲突厥的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开始称可汗,依附于后突厥汗国。一直到(公元745年),后突厥汗国为回纥民族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族人一直为回纥汗国所统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当时可突于杀邵固后立屈列烈为主,屈列即史籍《辽史》中的洼可汗,是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开始。但遥辇氏盟主地位的稳定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形成的,也即当时亲唐的大贺氏势力与亲后突厥的遥辇氏两个贵族集团之间进行了一场严酷较量。邵固被杀后,邵固之妻东华公主逃奔唐王朝的平卢军(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可突于率部并“胁奚众”共降后突厥。

从此以后,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契丹社会形式从原始氏族制度解体,大量的汉族文化开始进入契丹民族的文化体系,统治机构形式、规章法典制度、文化礼法典制等等多仿照汉族封建体制建立,当时其族人中即有以“遥辇”的谐音汉字“年”为汉化姓氏者,称年氏、辇氏等,在宋朝时期逐渐融入汉族、土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其他民族,皆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年尼雅氏,亦称尼扬尼雅氏,源出辽国时期契丹族遥辇氏,辽国被金、宋联手所灭之后,部分族人被裹胁入女真部落,逐渐融入女真族,满语为Niyangniya Hala,汉义“马箭”,世居费达木村(今辽宁新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年氏、白氏、杨氏等。

⑵.满族扎拉哩氏,亦称查拉里氏、贾拉喇氏,源出元朝时期旧姓“扎剌儿”,以部为氏,满语为Jalari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年氏、张氏、詹氏、白氏等。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襄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齐太公后有年氏。”上古西周初期,周族军师太公姜尚助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后,受封而建立了齐国,所以又称之为齐太公。

齐国传至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齐襄公姜诸儿(公元前697~前687年在位),是位昏庸荒淫之君,在他当太子时,就跟亲妹妹艾姜私通。后来,艾姜嫁给鲁桓公姬允(姬轨)为妻,不久,鲁桓公到齐国省亲,这时齐襄公已经继位,他利用这个机会又跟艾姜在宫中淫乱。后来,这件事被鲁桓公察觉,齐襄公怕丑事败露,就暗杀了鲁桓公,但这事还是被齐国大夫、齐襄公的叔父姜夷仲年知道了。

姜夷仲年是齐釐公姜禄甫(姜禄父,公元前730~前698年在位)的弟弟,虽然同样是齐釐公之后,却只能称自己的哥哥为君,他却并无半点怨言,为了国家的事情任劳任怨、四处奔走,堪称齐国贤臣,却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儿子姜无知(公孙无知)。当时夷仲年长叹道:“兄妹淫乱,已无廉耻,今后齐国必有大乱。”于是他辞去大夫之职,回到自己的封地隐居起来,不再过问世事。过了不久,齐襄公果然被大夫连称等人谋乱杀死,之后立姜夷仲年的儿子姜无知为国君,即齐釐公。可叹齐釐公继位仅一个月,又被杀了,再次引起了齐国的内乱。幸好,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抢先继位的齐釐公之子姜小白非常英明,在管仲、鲍叔牙、召忽等一批贤臣的辅佐下使齐国转危为安,并迅速强大起来。姜小白就是后来的第一位春秋霸主齐桓公。

传说,齐桓公认为齐釐公为君只一个月就被杀,是一个凶兆,为了辟邪,就以前朝贤臣、祖父姜夷仲年名字中的“年”字为后代的姓氏,称年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年氏正宗。年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小白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芈姓,出自元末明初年遇春,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年遇春,本姓严,其父为蒙元新附军一名万户,元末镇守滁阳,在助纣为虐对抗起义军中被击毙。年遇春遂避难至安徽怀远县,隐居在县北许家河柘塘村。明朝初期占籍,遂以当地乡音讹“严”为“年”,为怀远年氏之始祖。该支年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有后来明朝时期著名的的户部尚书年富、清朝时期著名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的人民英雄年四旺等。

年富,公元?~公元1465年待考,字大有,安徽怀远人。据史籍《明史·年富传》上的记载:“年富,本姓严,讹为年。”明朝永乐年间,年富考试中榜,当了县官,他清廉而正义,做事认真积极,于是历官给吏科事中、陕西左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山东巡抚、累升为户部尚书。年富为人廉正强直,始终不渝,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与王翱同称大明名臣。但是他“生性好疑,尤恶干请。属吏黠者,故反其意尝之。欲事行,故言不可,即不行,故言可。”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时朝堂上的奸佞贪官反而摸不着头脑,屡被年富或弹劾、或治罪,却莫可奈何。

年富一生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六朝,为明朝一代名臣,其后裔子孙繁衍昌盛,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年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契丹族遥辇氏部落联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契丹民族中有一遥辇氏部落。契丹民族原来是东部鲜卑的一支。公元344年,由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权攻破宇文部,契丹遂从鲜卑民族中分裂出来,后游牧与潢河与土河一带。在北朝时期,契丹分为八部,隋、唐时期又分成十部。在唐朝初年,契丹族人中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当时北方草原突厥称雄,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一朝以后,大贺氏联盟酋长窟哥率部内属,唐太宗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并赐姓李氏。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族人又建立了亲突厥的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开始称可汗,依附于后突厥汗国。一直到(公元745年),后突厥汗国为回纥民族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族人一直为回纥汗国所统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当时可突于杀邵固后立屈列烈为主,屈列即史籍《辽史》中的洼可汗,是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开始。但遥辇氏盟主地位的稳定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形成的,也即当时亲唐的大贺氏势力与亲后突厥的遥辇氏两个贵族集团之间进行了一场严酷较量。邵固被杀后,邵固之妻东华公主逃奔唐王朝的平卢军(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可突于率部并“胁奚众”共降后突厥。

从此以后,遥辇氏部落联盟的契丹社会形式从原始氏族制度解体,大量的汉族文化开始进入契丹民族的文化体系,统治机构形式、规章法典制度、文化礼法典制等等多仿照汉族封建体制建立,当时其族人中即有以“遥辇”的谐音汉字“年”为汉化姓氏者,称年氏、辇氏等,在宋朝时期逐渐融入汉族、土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其他民族,皆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年尼雅氏,亦称尼扬尼雅氏,源出辽国时期契丹族遥辇氏,辽国被金、宋联手所灭之后,部分族人被裹胁入女真部落,逐渐融入女真族,满语为Niyangniya Hala,汉义“马箭”,世居费达木村(今辽宁新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年氏、白氏、杨氏等。

⑵.满族扎拉哩氏,亦称查拉里氏、贾拉喇氏,源出元朝时期旧姓“扎剌儿”,以部为氏,满语为Jalari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年氏、张氏、詹氏、白氏等。

历史来源

 

一、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回鹘(回纥)国相爱邪勿的后代,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唐时,回鹘国有相爱邪勿,赐以爱为姓,名弘顺。”隋、唐时期,西域有一个游牧民族叫回鹘,相传乃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唐朝时候,大唐帝国声威远播,许多地方人都纷纷归顺。

唐武帝李炎时期,一些回鹘首领来唐朝,北方回鹘国的过相叫爱邪勿,是根据当地发音译成汉语的。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宠爱,唐武帝分别赐于他们汉族姓名,根据国相邪勿得名字的译音,赐给他一个“爱”姓。爱首相于是又改汉名为爱弘顺,回鹘国也从此成为唐朝的附庸国。爱弘顺十分尊敬唐朝政府,后来曾为唐王朝驻守太原,他的后裔子孙十分昌盛,后尽居于中原,他们都承袭沿用唐皇赐姓,皆称爱氏,世代相传至今。宋朝时期,有个著名的刺史就叫爱申,他就是爱弘顺的后裔。爱氏主要定居在今山西省的西北部,古称西河郡。该支爱氏正确读音作(huì),族人皆尊奉爱邪勿为得姓始祖。

二、新莽时有农民起义领袖爱曾,似乎唐前已有爱姓。

三、出自他族。古代其他民族以爱为名者,汉化后也有的以爱为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爱氏。

四、源于阿拉伯族,出自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爱薛,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爱薛,阿拉伯人,又译称海薛、也薛;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著名元朝基督教徒,拂林王。爱薛出身于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徒世家,祖名不阿里,父名不鲁麻失。爱薛又汉译为海薛、也薛,均为阿拉伯语Isa的音译,与今天译自西欧语的耶稣同名。

五、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舒噜氏,亦称舒穆禄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石抹氏部落,与满族舒穆禄氏同宗同源,为元朝时期入元籍的一部分女真族人,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实际上仍为女真族,明朝末期分称蒙古族、满族,所冠汉姓多为舒氏、爱氏等。该支爱氏鼻祖为舒穆禄·爱星阿,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将领、与吴三规统兵追击到缅甸,彻底击灭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功升定西将军、封武勋王。在舒穆禄·爱星阿的后裔子孙中,有改称汉姓爱氏,世代相传至今。

六、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爱义氏,亦称瑷义氏,以地为姓,世居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后多冠汉姓为爱氏、艾氏、张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爱珲氏,亦称瑷珲氏,以地为姓,世居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后多冠汉姓为爱氏、艾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觉尔察氏,为满族大姓,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区、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温家窑)等地。另有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其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清朝中叶以后,觉尔察氏所冠汉姓多为赵氏、肇氏、孙氏、常氏、陈氏、艾氏、爱氏等。该支爱氏鼻祖为觉尔察·爱隆阿,满洲正黄旗人,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以副都统、领队大臣率军西征,平定了准噶尔叛乱,维护了祖国新疆地区的稳定,功授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累官至新疆伊犁参赞大臣。在觉尔察·爱隆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化为姓氏者,称爱(huì)氏,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姬姓,出自源于东周时期周景王之子姬樊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周景王姬贵执政时期(公元前544~前521年在位),将自己的小儿子姬樊封在阳邑(今河南济源),史称其为“阳樊”。

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敬王姬丐四年间(公元前520~前516年),周景王的庶子王子朝为篡夺王位,于周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发动了叛乱。在此期间,阳樊为避王室之乱而奔居燕国。燕惠公接纳了阳樊,将自己的别邑唐(游猎玩耍之园区,今山西冀城)赐予他,此后燕国的别唐又改称为阳邑。后来燕惠公在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启动了政治改革,欲重用下层有才华的官吏以取代贵族诸大夫,却遭到了上层贵族们的强烈反对,燕惠公不得不逃往齐国避难。有意思的是:当时齐国大夫高偃率齐军接应燕惠公,并将其保护起来后,也将其安置于阳邑(今山东临沂沂水)。燕国诸贵族拥立了新君,即燕悼公,并对要复立燕惠公的齐、晋联军采分化瓦解的策略,迫使得齐国承认了燕国拥立新君的现状。从此以后,燕国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就此在政治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各诸侯国,一直到秦始皇灭燕国。

阳樊在此期间又不得不转迁至冀邑(今北京西南部),然后以自己原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子孙后代皆因之,成为阳氏一大族。阳氏族人大多尊奉阳樊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鲜卑莫胡卢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莫胡卢氏,代人,(魏)孝文改为阳氏。”代北(今河西走廊及以北一带)鲜卑族人入主中原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顺利平定地方叛乱后,把彻底的汉化政策当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谁敢阻拦,就会遭到最无情的惩罚。他的亲生儿子、十五岁的太子拓拔·恂就是因违抗父亲的汉化政策而送了命。

在元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莫胡卢氏改为汉姓阳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太傅叫处父,以擅长使用“虚饵之计”闻名天下,并导演了晋国“三易中军”的历史事件。因他被封于阳邑(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因此称阳处父,时人尊称其为“阳子”。晋襄公姬欢(姬环)执政时期(公元前627~前621年在位),一大批晋文公姬重耳时期(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的老臣相继去世,大夫赵盾和狐射姑等都升迁高层,但相互之间为权利时有争执。

在阳处父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瑕,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穆王熊商臣(公元前625~前614年在位)有个儿子名叫扬,公子扬的孙子叫公子瑕。在楚平王芈居(熊弃疾)执政时期(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公子瑕出任令尹,被封于襄水之阳(今湖北襄阳),号称阳匄。周敬王姬丐元年(楚平王十年,吴王僚即姬诸樊八年,公元前519年),吴国与楚国争夺江南霸主地位,出兵伐楚,当时吴军以公子光为元帅。楚平王排令尹子瑕偕司马蒍越迎战,可惜子瑕抱病出征,病逝于途中,楚军士气因此低落,行军至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部)与吴军遭遇,楚军尚未列阵即自行溃退,结果楚国大败,损兵折将,失地丢人。

在令尹子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襄阳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源于复姓,出自古代以阳为字的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在中国历史上,有带“阳”字的复姓四十余个,即:欧阳氏、高阳氏、靑阳氏、孙阳氏、子阳氏、周阳氏、泾阳氏、逼阳氏、梗阳氏、戏阳氏、鲑阳氏、叶阳氏、陵阳氏、鲜阳氏、栎阳氏、濮阳氏、太阳氏、两阳氏、老阳氏、安阳氏、成阳氏、南阳氏、咸阳氏、朱阳氏、索阳氏、螺阳氏、东阳氏、灌阳氏、襄阳氏、丹阳氏、风阳氏、平阳氏、凤阳氏、邵阳氏、溧阳氏、吉阳氏、阳高氏、阳信氏、昆阳氏、演阳氏等,大多是以地名形成的复姓。

到了秦、汉朝时期以后,这些复姓族人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多有称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阳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六、源于契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辽政权纳喇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纳喇氏,源为契丹族,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代孙耶律·大石之部众,史称黑契丹、哈剌契丹,世居西辽(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也迷里河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东起土兀刺河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即今叶密里河流域广大地区),后被蒙古别速惕氏部落首领、成吉思汗属下大将别速惕·哲别击败吞并,逐渐成为蒙古别速惕氏部族民,汉义“太阳”。

元末明初,蒙古族纳喇氏族人中有取姓氏汉义改汉姓为阳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在明、清朝时期,满族中有引称纳喇氏者,满语为Nara Hala,后多冠汉姓多为那氏、纳氏、何氏等,亦有称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七、源于蒙古族,出自宋朝时期蒙古乃蛮部太阳汗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乃蛮部,是公元十二~十三世纪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语的一个游牧民族部落,汉译又称乃马部、乃满部、廼蛮部、奈曼部、奈蛮部、耐满部,相传其最早住在吉利吉思地区,其族源可能同唐朝时期南下的黠戛斯人有关。

在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别帖乞·屈出律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多有以先祖汗称“太阳汗”为汉化姓氏者,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八、源于改姓,出自南宋时期开国男杨大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杨大巽,南宋末期著名将领,以功封醴陵县开国男(南宋王朝官爵,相当于县侯,五爵中的末位),逝世后葬于城北姜桥。杨大巽的次子杨霖,在元朝初期避难远遁,改姓阳氏,称阳霖。

至元朝时期政局平稳了,阳霖复迁回瓜畲(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瓜畲乡地区)。下传十二世至阳明季,族分今湖南醴陵鲤浦、湖南攸县东冲、江西安福瓜畲三大衍派,皆不复杨氏而沿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成为今天著名的瓜畲阳氏大族。

九、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十、源于姬姓,出自源于西周时期的古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考》记载,周王朝初期,有一个附庸的小方国,称阳国,故址位于古青州南部(今山东临沂沂水)。由于阳国紧邻强大的春秋霸主齐国,在周惠王十五年(齐桓公姜小白二十六年,公元前660年),齐桓公出兵击破阳国,并将自己齐国之人迁入其都,阳国就此灭亡。

阳国亡国之后,原阳国王族子孙以及一些国民遂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阳氏,世代相传至今,为阳氏之始。

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晚期鲁国大夫季孙阳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阳虎,即阳货,姬姓季孙氏,是鲁国执政上卿季平子(季孙意如)的家臣,著名的鲁国大夫。鲁国季氏家族曾几代掌握鲁国朝政,而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即季氏家族的大管家。在执政上卿季平子逝世后,阳虎专权,自己执掌鲁国政事,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后挑起了著名的“阳货之乱”。“阳货之乱”的社会背景,就是齐国势力的介入。阳虎与公山弗扰曾在周敬王姬丐十五年(鲁定公姬宋五年,公元前505年)共谋囚禁了执政上卿季桓子(季孙期),关押在蒲圃(今山东曲阜南门外泰安一带),为此曾求见孔子征求意见,孔子拒绝与之相见。季桓子被迫与阳货订盟后方获释。

到了周敬王姬丐十八年(鲁定公姬宋八年,公元前502年),阳虎勾结“三桓”的一些子弟和家臣,谋刺季桓子于蒲圃,计划以季桓子之弟季寤取代季桓子,以叔孙武叔的庶兄叔孙辄代替叔孙武叔,自己则代替孟懿子。鲁国其他三家贵族即“三桓”联合起来攻击阳虎,阳虎的军队被叔孙武叔和孟懿子联手打败,只好退守自己的邑地阳关(今山东宁阳)。相持到周敬王姬丐十九年(鲁定公姬宋九年,齐景公姜杵臼四十七年,公元前501年),阳货看看自己势孤,遂奔逃齐国,不料齐景公见其无用了,根本就不收留他,无奈之下,阳虎又奔往晋国,投靠了晋国的赵简子(赵鞅)。据史籍《春秋左氏传·定公五年》中记载:“鲁阳货执季桓子。阳货欲见孔子。”在《左传·定公八年》中又记载:“鲁三家攻阳货,阳货奔阳关。是年,公山弗扰召孔子。”

在季孙阳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阳虎氏、阳货氏,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十二、延安时期,Sid Engst来中国后不久,进步新闻记者羊枣死于国民党的监狱中,共产党把与羊枣同音的名字“阳早”给了Engst,希望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朋友和同志。

佟(t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