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学 院(官网)

www.qinghuaguoxueyuan.com

儒学院

《百家姓》17

时间: 来源于:国学院

是汉朝时期匈奴民族的一个残支,后分别融入蒙古族、赫哲族,当时人称奇勒尔人,居住于费雅喀地区者(今黑龙江南岸下游一带),被女真族人称之为费雅喀奇勒尔人

据传,其原本是匈奴呼衍氏部落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遗众,按史籍《吉林通志》的记载,该支族人成员主要有赫哲族、满族、蒙古族等,皆称希努尔呼氏,主要群体世居苏穆噶山(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后有一支族人在清朝时期随军迁徙至陕西神木地区,改汉姓为呼延氏、呼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姬姓,为黄帝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在即天子位之前,曾在归藏国当部落首领(今湖北秭归),即大位后,留下一子继任为归藏君。

其后,黄帝之后代归藏君世守归藏国,遂以归藏国名为姓氏,称归藏氏,后逐渐又省文简改分衍为单姓归氏、藏氏,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二、源于归姓,出自春秋时胡子国国姓,属于以国姓为氏。归姓,则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的后裔子孙,在舜帝时期为乐正,是掌乐之官。归姓历史古老,被史家称为归夷,属于东夷集团一支。归姓部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地区,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地区建立了归国之外(今湖北秭归),大部分归姓族人不愿臣服于商王朝,因而整族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族人迁居于颖州汝阴胡地(今安徽阜阳),在斯地建立起胡国。西周初期,归姓胡国没有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及管叔、蔡叔等的叛乱,因此被周公旦敕封为子爵,因称胡子国。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得也很清楚:胡子国,归氏。春秋时期,归姓胡子国传至君主归豹,在周敬王姬丐二十六年(楚昭王熊壬二十二年,公元前494),被强大的楚国军队所灭,这在史书《春秋·定公十五年》中记载:楚灭胡,以胡子豹归是也。楚昭王在灭了归姓胡子国之后,又在汝阴西北建立了胡城,以百越族之貀国的王族后代为国君,称貀归,其国仍称胡子国,辖地仍在今安徽阜阳地区,即故归姓胡子国之境。

此后,在故归姓胡国的贵族子孙与貀姓胡国之贵族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原归姓胡子国之国姓为姓氏者,称归氏,世代相传至今。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的封位,属于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有个儿子叫禺阳,任职海司,后来他被封为东海之神。禺阳的儿子叫禺强,后来也被封为北海之神。

在禺阳、禺强父子俩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海神封号为姓氏者,省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二、源于春秋时期卫国大臣海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灵公属下有大夫名叫春,他就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时称海春

在海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海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薛郡海氏。根据琼山海氏在明嘉靖年编的族谱及光绪25年的族谱,郡望是薛郡,人文始祖海春。这支最有名的即为海瑞。

三、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元朝时期的海鲁丁,是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至顺元年(公元1330)庚午科的进士,曾任职于信州,其后裔子孙皆姓海,史称信州海氏。

⑵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县韦州镇有回族海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氏为明朝末期伊斯兰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十世。今韦州海氏家族的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而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的石碑。

.在今甘肃和新疆亦有少部分回族海氏,该支海氏源出元朝时期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探马赤军之经名译音,与海南海氏、信州海氏、韦州海氏皆不同源。

.在今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境内以及部分海南岛的海姓源出于大都路顺义府人海盟石,明朝洪武元年授御前亲军指挥,洪武二年授宝庆卫指挥,洪武十三年奉文调云南毕节(今贵州毕节),海盟石及长子海伯、次子海颜,因随军征调,迁徙贵州,只有季子海馨留居湖南宝庆,繁衍发展至今。

四、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海佳氏,亦称珂里叶特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蒙古族沙查海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cahai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查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沙氏等。

.蒙古族克勒德氏,亦称克里叶特氏,汉义乌鸦,世居巴颜乌喇(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克勒德氏多冠汉姓为海氏。

.蒙古族海勒图锡氏,世居科尔沁草原(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海拉苏氏,世居海拉苏台(内蒙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海拉苏台),后多冠汉姓为海氏。

.满族萨克达氏,原本为巴雅拉氏,后改以地为氏,部族认输众多世居萨克达(今辽宁抚顺峡河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阿扈河(今黑龙江宁安南六十公里处)、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德里倭赫(今辽宁抚顺浑河畔)、黑龙江两岸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海氏、苍氏、仓氏、麻氏、骆氏、李氏、祖氏、高氏、萨氏、里氏、陈氏、罗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礼氏、佟氏、陀氏、翁氏等。

.满族舒尔哈赤氏,亦称舒尔哈齐,先祖即为佟·努尔哈赤的同胞弟弟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以先祖之名为姓氏,汉义大海,清朝初期即多有冠汉姓为海氏者。

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藏族、裕固族、土族、土家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海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海氏,世代相传至今

 

 

羊舌

历史来源

 

一、出自官职,汉族姓氏。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晋有羊舌职、羊舌肸、羊舌赤。羊舌姓,现行罕见复姓。今辽宁沈阳有分布。

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武公姬称的后代姬突,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时期,晋国第六代君主叫晋靖候姬宜臼(公元前858~前841年在位)。晋靖候有个后代叫姬称,即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曲沃武伯,即后来的晋国君主晋武公(公元前678~前676年在位),他有个儿子叫公子伯侨,姬伯侨生姬文,姬文生姬突。到了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晋献公将姬突封在羊舌邑,其后遂以其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羊舌氏,史称羊舌突。

在典籍《国语·晋语四》中记载:在春秋霸主晋文公姬重耳执政时期(公元前636~前621年在位)胥、籍、狐、箕、栾、郤、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说明这十一个贵族世家都是晋国旧姓,羊舌家族显然为晋国重臣之一,也是晋文公政权的核心权力支柱之一。当时,姬突的后代形成了羊舌氏一族,著名的有多人,如羊舌职(公元前?~前570)羊舌四族:羊舌赤(伯华)、羊舌肸(叔向)、羊舌鲋(叔鱼,公元前580~前531)、羊舌虎(叔罴,公元前?~前552)等,皆先后为晋国的高门大户、晋国卿大夫,时称羊舌大夫,其世家显赫一时,也因此引起其他晋卿的不满与嫉妒。

到了春秋末期的周敬王姬丐六年(晋顷公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范宣子(士丐、士訇)在剪除栾氏党羽的过程中,羊舌氏一族被大力削减势力,其封邑被改封给祁氏家族,其间有后裔子孙以及族人逃到其他诸侯国者,之后改单姓为羊氏、杨氏等,世代相传至今。羊舌肸当时是晋国的太傅,食采于杨氏邑(平阳,今山西临汾)。他有个儿子叫羊舌伯石,字食我,他后来继承了父亲的封地和爵位后,正式以邑名为姓氏,称杨氏,即历史上著名的杨食我。杨食我后来出于情义杀了晋国大夫祁盈的两个淫乱家臣祁胜和邬藏,激起其他晋国世家的不满,其中以赵氏、魏氏、韩氏为首的晋国六卿一直视祁氏、羊舌氏这样的晋国公族为夺取政权路上的绊脚石,借机挑拨,不仅以乱臣贼子的之名杀了杨食我和祁盈,还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尽分两族所有的封地。此灾难发生后,杨食我的后裔子孙以及其他族人逃到仙谷(今陕西华阴华山),之后有称羊舌氏、有称羊氏、杨氏者,隐居下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羊舌氏一族所居之地被划定为弘农郡华阴县。其后世子孙开基各地,名人辈出。如今,杨氏一族大多源出弘农郡华阴,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杨氏家族第一郡望,亦是羊舌氏、羊氏的著名郡望。

该支羊舌氏、羊氏、杨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羊舌突为得姓始祖。

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西周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祁盈,也受封于羊舌邑(今山西洪洞东南部),时称羊舌大夫。祁盈,是春秋时期晋国著名大夫祁黄羊之孙,祁午之子,亦是晋国上大夫。他为人正直不苟,并与羊舌肸的儿子杨食我是好朋友。祁黄羊与姬突一样,也是靖候晋姬宜臼(公元前858~前841年在位)的后代,因此祁氏家族与羊舌氏家族为血缘亲戚,由于受封地在祁邑(今河北栾城),因此指地为姓氏,称祁氏,但与伊祁氏、陶唐氏之后裔的祁氏并非同宗。重情重义的杨食我为祁盈不平,忿而斩杀了祁胜和邬藏这两个恶臣。荀跞本来就一直不满羊舌氏、祁氏家族的势大,老想取而代之,加之赵氏、魏氏、韩氏等其他家族势力为首的晋国六卿也要乘机消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因此共同挑唆晋顷公杀了祁盈和杨食我二人,祁氏、羊舌氏家族就此覆灭,子孙后代迁逃四方。

在祁盈的后裔子孙以及祁氏族人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羊舌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羊氏、杨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季姓,出自古代一个叫季果的人,属于以事件纪念为氏。在典籍《左传释例》中记载,该支羊舌氏是由于一桩盗羊案形成的:当年有人偷了一只羊,还强行留下个羊头给一个叫季果的人。季果当时无法拒绝,就将那羊头收下,却埋在了地下。后来盗羊的人被告发遭到官府抓捕,还连累到季果。季果就坦然地说他并没参与盗羊之事,那盗羊人给他的羊头也根本未动,而是埋地下的,他没吃。当即官府就派人到其所述的地方掘地一看,果然发现了羊头,而且那羊舌还在,于是就宣判季果无罪,当堂释放。

此事件之后,季果便以羊舌为姓氏,以警后世,其后裔子孙皆称羊舌氏,世代相传至今。

 

 

微生姓

 

历史来源

 

出自姬姓。据《路史》载:鲁公族有微生氏。微生氏是周文王的后代,大多居住在鲁国(今山东省境内)。鲁国公族里有微生氏,来自贵族。有些人并不是微生家族的嫡系后代,而仅因为出生在势力强盛的微生世家,引以为荣,就改姓为微生氏。现今山西省境内,有不少姓微生的人

 

 

 

历史来源

 

一、源出于姜姓,出自远古颛顼帝之臣伯夷的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史记》、《姓苑》等记载,上古时期,有一种官职称作四岳,专门职管祭祀三山五岳。古代人认为,山是一种神灵,需要极端崇敬,所以四岳就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官职,而掌管四岳的总领即称太岳。相传,颛顼帝属下之臣伯夷,亦称伯益,是炎帝神农氏之裔共工氏的侄孙,曾担任过颛顼帝的大祭司,后因祭祀天神的缘故,产生了太岳这一官职,伯夷为第一任太岳。太岳即华山,因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为山高接天能通天神,而华山在其眼中为第一高峰,故称之为太岳。此后,伯夷所统领的东夷部落就称太岳部。他们每迁一地,都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于是以其四子以太岳部落为中心,分别掌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山峦,称四岳,负责四方神山的祭祀,以后演变成为官职,由部落首领担任,掌管四方诸侯。四岳都是伯夷的子孙,他们协助尧帝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并拒绝了尧帝的美意,不肯接受帝位的禅让,而是让位给了舜。后来在舜帝执政时期任秩宗,主次尊卑及郊庙祭典,典三礼,还积极帮助大禹治水,功绩卓著,在原始的禅让制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伯夷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岳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岳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二、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景颇族岳氏,源出景颇族中的数个部落,主要是重原恩昆氏、木孔氏、恩孔氏这三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元、明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岳氏,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台湾土著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岳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沙岳特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沙氏等。

2)蒙古族齐岳噶穆特氏,亦称乔噶穆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齐氏等。

3)蒙古族岳罗沁氏,亦称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孟氏等。

4)蒙古族岳诺特氏,亦称岳诺托氏、亦日呼德氏、闫忽德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伊氏、阎氏、门氏等。

5)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伯要歹氏,以地为氏,世居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地区)、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西拉木兰(今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巴氏、白氏、丰氏、陈氏、联氏、高氏、岳氏、包氏、罗氏等。

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弼尔雅氏,满语为Birya Hala,世居瑷珲(今黑龙江黑河瑷珲镇),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岳氏。

2)满族赖布氏,亦称赖卜氏、来布氏,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岳氏、栾氏等。该支满族岳氏鼻祖为赖布·岳干,满洲正黄旗人,满清初期世袭云骑尉,随同皇太极征明,功加一等轻车都尉,其后裔子孙在清乾隆年间有冠汉姓为岳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3)满族罗岳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罗氏、岳氏等。

4)满族沃岳氏,亦称乌裕氏,汉义绿松石,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沃氏、乌氏等。

5)满族岳佳氏,亦称耀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姚氏等。

6)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族人众多,汉义,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两岸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有姓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7)满族岳察氏,亦称伊察氏、绕缠氏,汉义,世居胡什塔(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岳氏、伊氏、饶氏等。

 

 

 

历史来源

 

一、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师帅,是西周军制官职称谓。西周时期,军下设师,每师两千五百兵,周王室拥有六师军队,而在各诸侯国中,除了齐国姜太公拥有五师以外,其他的侯爵国拥有三师,伯爵国拥有二师,子爵国拥有一师,郡侯无师。至春秋以后,周王室疲弱,各诸侯国逐渐自大,无视周礼典制,各自纷纷扩军,如晋国、秦国、楚国、齐国、宋国、鲁国等大国皆扩军至六师。到了战国时期,师的建制已达万人,七雄皆各自拥兵数十师,周王室根本就无可奈何。两周时期,师的最高军事长官称师帅,后细分有中军帅、上军帅、下军帅、左军帅、右军帅、后军帅等等。在师帅、中军帅、上军帅、下军帅、左军帅、右军帅、后军帅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帅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源于姬姓,出自晋朝时期大司徒师昺之后,属于避讳改姓为氏。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有一位著名将领师纂,公元?~264年待考,他原为司马懿的次子、大将军司马昭的主簿,后被派遣到太尉邓艾军中担任督军司马,随邓艾参与了灭蜀汉政权的一系列战役。平定蜀汉国后,师纂担任了益州刺史。后邓艾被钟会诬告,司马昭下令把邓艾、邓忠父子以槛车押回,师纂也随同返回,与邓艾父子一起被害。按史籍《三国志》的记载,师纂的后代叫师昺,在晋朝时期官为大司徒、黄门侍郎、右将军、散骑常侍、兵曹尚书。在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立晋之后,追尊自己的伯父司马师为晋景皇帝,因晋景皇帝的名字中有字,为了避故君主名讳,师昺就效仿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师呙,也将自己的姓氏字省去一横,改为,从此,师昺的以及其他同朝的师氏族人和后裔子孙们即沿袭帅氏。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只有在晋朝任职的师氏族人更改为帅氏,而黎民百姓中的师氏并未改变姓氏,仍然大有师氏族人存在。避讳只是暂时的,西晋王朝的历史只有四十二年,因而许多帅氏后裔后来又恢复师氏。由此,后世许学者皆认为师氏、帅氏本是一姓。 师昺依靠司马氏家族飞黄腾达,但西晋寿短,晋武帝死后,子侄们争权夺位,兄弟阋墙,爆发了箸名的八王之乱,结果帅氏一族家破人亡,后裔沦落四方。

帅氏家族由今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兴起,迄今一千七百余年,堪称《帅氏家谱》扉页题字所述:岢岚遗风,源远流长。

三、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官吏帅都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帅都督,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政权设置的军制官位,与大都督、都督一样,皆统领乡兵,即地方武装的长官,后逐渐成为散官阶名。北周时期沿袭续置,官秩正七命(从六品上)。隋朝时期成为勋名,后废黜,归入都督系列。

在帅都督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帅督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官位,出自南宋朝时期官吏帅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帅司,是宋朝时期设置的一种官职,即安抚司的最高行政长官,仿隋朝时期的安抚大使之称,在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设置,长官称安抚使,白称帅司,有安抚副使、同勾为副长官,属下还有帅机、帅守等官员。 宋朝时期,一方地区称,帅司则统领一路兵政,后兼领各路军务以及治安之事,必要时可由知州、知府兼摄。这种官职一直沿用至民国初期。帅机,专职负责机宜文字,也就是机要秘书、机要参谋之类的官员;帅守,就是当知州、知府兼摄安抚使时给予的称谓。

在帅司(安抚使)、副帅司(安抚副使、同勾)、帅机、帅守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帅氏,世代相传至今。

 

 

缑(Gōu)

 

历史来源

 

一、出自姬姓,起源于西周,以封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偃师市)。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他的儿子朝曾纠合了一批丧失职位的旧官、百工起兵造反,争夺王位。晋国就派籍谈等率军来帮助周朝平定叛乱,曾经在缑邑难驻兵。子朝兵败后,他就带领着周朝的一些旧的宗族逃到楚国。被封在缑邑的大夫也失去了封邑。他的子孙就用原来封邑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称缑氏。  2

二、出自北魏鲜卑族渴侯氏复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渴侯氏,入中原后,在孝文帝改革时改为汉姓缑,因字古音相似,且字形相似,渴候氏复姓就改为单姓缑氏,成为缑姓又一支。

缑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根据《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原来是周朝卿士的采邑,后代以缑为氏,是以邑为姓的姓氏。另一支缑姓,是由后魏时的渴侯氏改复姓为单姓缑,亦称缑氏。本来是河南省境内的一座山谷,又叫做覆釜堆或抚父堆。相传2500多年前,周灵王的太子晋,曾经在这座山上驾鹤成仙。缑地位于河南偃县的南方,春秋时期是滑国的领域,后来改置缑氏邑。时至今日,缑氏山的名称仍然继续保存,山下还有一个缑氏镇,是通往登封县的必经之道。这里便是侯氏家族的发祥之地。望族出于中山郡,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登封县。

 

 

 

历史来源

 

一、源于伉姓,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有名为伉的大夫官,后去人旁为亢姓。

二、出自子姓,宋国微子之后。

三、为佐姓所改。

四、春秋时候有个贵族受封于此,他的后代以封地为姓,就形成了亢姓。

 

 

 

历史来源

 

伯公后裔,《况氏续修族谱》世系总图载。受姓始祖烈,为虞国君之子,封于况,食邑浙之永康郡,谥文简,厥后以国为氏。烈公是况氏始祖。

况氏目前可考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南朝宋何承天(370-447)所撰《姓苑》,载:况,庐江有此姓。南朝宋国的庐江郡大概位于今安徽省西南部。唐贞观初年,况氏十八世祖昌伯公封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距今1400年左右。自此况氏在江西繁衍开来。

 

 

 

历史来源

 

后稷(ji)从姬姓。名弃,天帝之子,中国古代周族的始祖。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给后氏十六世祖朵儿的赐姓。朵儿只班携虎符、金牌,率众归附明朝,明朝皇帝朱元璋亲自赐朵儿只班姓皇后之后氏,以示对其尊重。授以金简、诰命,擢为宣武将军。赐姓后氏,授以金简、诰命,即做宣武将军。洪武十年,命掌本卫。事后,封龙虎将军,入乡贤祠。西北著名土司——岷州后土司家族土司制的奠基人。

 

 

有,宥(Yǒu,Yòu)

 

历史来源

 

一、出自上古时复姓有巢氏所简改。据《路史》记载:有氏,古帝有巢氏之后。上古时,中原地区野兽经常侵扰人类,传说有人发明了在树上建造木屋,可免遭野兽侵袭。大家视其为圣人,尊称其为有巢氏,并拥其为部落首领,而有巢氏的后代就有简化成有姓的,称有氏;也有部分改成了巢姓,称巢氏。

二、明太祖时,臣子有日兴,因有功于朝廷,明太祖就赐他的姓加一宝盖头,称为宥(Yòu 音又)氏。当时,天下所有的氏,几乎全部都改成了氏。

有姓始祖:有巢氏。远古时期,有个部落首领善于在树上建房子。房屋建在大树上,可以避开野兽的侵犯,还可以避免潮湿。因为,房子像树上的鸟巢,这位首领就被人称为有巢氏,他就是有姓的始祖。

 

 

 

历史来源

 

一、出自古代琴师的后代,以职业乐器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以所执之业为氏。琴师在中国,是很早有了,有本古书叫《说文》里面说,远古的神农氏创造了琴,有五根弦,到了周代时又加上两根弦,成了七弦琴。另一本古书《礼乐记》说,舜帝创造了弦琴,琴长三尺多。琴师的后代,就以乐器名琴为姓,形成了琴氏。

二、出自春秋卫国琴牢的后氏,以祖名为氏。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琴牢,又名子张,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琴张。他很讲义气和友情,与当时的名人子桑户、孟之反是交情很深的朋友。琴牢的后代,以祖名为姓,称琴氏

三、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琴人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琴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特有官职称谓,并不是操琴的乐师,而是一种守护琴城之小吏。 ,在楚国就是的公称,琴城,也就是名人贵族的陵墓。郦道元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楚人谓冢为琴。六安县都陂中有大冢,民曰公琴,世传即皋陶之冢。 由于琴人多为家族沿袭、世代守陵,因此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琴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琴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胡雷氏,亦称胡尔氏、胡仁氏,蒙古语为,汉义为,包括了胡琴、四胡琴、马头琴等,是蒙古民族中说唱艺人的专有姓氏,历史非常悠久。 胡雷氏在元末明初即多有冠汉姓为琴氏、胡氏、雷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按: 胡雷,实际上是蒙古语胡尔、胡仁的音译,创始于北方民族,是蒙古民族史料中记载最早名的弦乐器名称。在元朝时期的宫廷音乐中,也是主要的乐器种类之一。 在史籍《元史·礼乐志》中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其所称为胡琴,并特地说明了忽雷是弓擦乐器。后来,在蒙古喀剌沁王府乐队中的忽雷,就是这种弓擦乐器,和元朝的忽雷具有渊源关系。 忽雷上的龙首形制不一,其中著名的玛特尔头则是比较古老的形制,形似龙,面似猴,狰狞可怖,具有一种镇压邪魔的象征性神韵。

五、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朝鲜族琴氏,亦称奉化琴氏、通津琴氏,本贯在巨济(今韩国长承浦巨济岛鹅洲),其先祖为马韩部落联盟中的一个氏族首领,远祖是箕子朝鲜时期的臣子,传说是箕子朝鲜朝堂的琴师,因此将所居之地称琴山(今韩国庆尚南道晋阳郡),称琴氏。 马韩,就是公元前100~公元300年间居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地区的部落联盟,按韩国学者的解释,是远古传说中的檀君(王俭)朝鲜南迁遗民与汉江南岸流域的辰国朝鲜融合而成。马韩后来在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自己部落中的一个城邦百济所灭。其后,琴氏家族迁徙到巨济一带生息繁衍。 明朝初期,朝鲜星州李氏家族渡鸭绿江入居辽宁铁岭一带,由于该李氏家族原来就是元朝时期陇西郡公李长庚的后代,因此被明王朝编入卫所并出仕做官。当时李氏家族首领李英出任铁岭卫指挥佥事,一直到明朝末期辽东名将李成梁时期,后金政权崛起,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李成梁之孙李应祖携族逃亡到巨济贯松村一带,与琴氏家族联姻。 到了清乾隆年间以后,朝鲜李氏家族中有不少人迁回东北地区,琴氏家族在当时多有随往者,成为今东北地区朝鲜族琴氏的主源,世代相传至今。

 

 

梁丘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大夫姜据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尚友录》记载:“齐大夫食采梁丘,因以为氏。”梁丘,为西周时期齐国的一个邑地名称,该邑境内有一名为“梁”的山丘,故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的东北部,名为梁丘。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景公姜杵臼执政期间(公元前547~前490年),有一个上大夫姜据被封在梁丘,他在梁丘的南侧建有一城,称梁丘城,史称其为梁丘据。梁丘据与宰相晏婴(晏子)、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一起,是齐景公一直非常信赖的三位重臣,与鲁国大儒孔子也是同一时期人。

在梁丘据的后裔子孙们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梁丘氏,从而居住在梁丘城及其附近的住民也随之亦称梁丘氏。梁丘氏族人后来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梁氏、丘氏,世代相传至今,皆尊奉梁丘据为得姓始祖。

 

 

左丘

 

历史来源

 

秋时齐国有个地方名叫左丘(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有一鲁国大夫名叫,居于左丘,就以此地名为其姓氏,称左丘氏,史称其为左丘明。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左丘为姓,称左丘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左氏、丘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左丘氏、邱氏、明氏族人,皆尊奉左丘明为得姓始祖。

 

 

东门

 

历史来源

 

东门姓源流单纯,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公子遂之后,以祖号为氏,春秋时,鲁庄公有子叫公子遂,字襄仲,任鲁国大夫,因其家住曲阜城东门边,人称之东门襄仲,因其立庶为君,遭到当时其他大家族的反对,当鲁宣公死去后,接替襄仲为大夫的其子公孙归父立刻被驱逐出鲁国,公孙归父逃往齐国后,公孙归父及其后代子孙遂以祖号东门为姓,称东门氏。东门氏族人以及分衍的东氏、门氏族人,皆尊奉东门襄仲(公子遂、姬遂)为得姓始祖。

 

 

西门

 

历史来源

 

一、源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的西门,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二、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门,其子孙也有以西门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三、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西门豹之后,改为西门氏。西门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豹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厚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石厚,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是姬州吁的心腹臣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卫州吁之乱的核心人物。春秋早期,卫国第十一代君主卫庄公姬扬有三个儿子:长子姬完、次子姬晋,三子姬州吁。石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